古脊椎所等在马坝人头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与西班牙人类演化中心教授Emiliano Brunner合作完成的“马坝人头骨内部解剖结构”论文。他们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对马坝人的额窦、眼窝、颅内膜进行了3D复原和研究,在马坝人的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马坝人头骨化石发现于1958年,其生存年代为距今30-13万年前。除马坝人头骨外,还发现了一些灭绝的和现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如鬣狗、剑齿象、大熊猫、犀牛、猕猴、金丝猴、猩猩、黑熊、华南虎、野牛、野猪等。马坝人头骨化石自发现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马坝人头骨的外表面有动物啃咬的痕迹。右侧额骨表面有一半圆形凹陷的痕迹,痕迹周边可见有明显的伤后愈合迹象,符合局部受到钝性物体打击的表现,很可能是当时人类之间暴力行为的结果。马坝人圆形的眼眶和隆起的......阅读全文

古脊椎所等在马坝人头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与西班牙人类演化中心教授Emiliano Brunner合作完成的“马坝人头骨内部解剖结构”论文。他们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

东亚最早的古人类之间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11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Early Edition)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副研究员与南非以及美国学者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通过对距今大约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的研究,吴秀杰等人确认马坝人头骨表面的痕迹是局部受到钝性

科学家发现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

  3月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对河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论文:《在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Late Pleistocene archaic human crania fro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发布古人类研究重大成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2005-2016年在河南省发现的人类头骨碎片等多个化石,报道了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研究指出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

古脊椎所在内蒙古中部发现中新世最晚期三趾马化石

  三趾马(Hipparion属)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旧大陆,它们在欧亚大陆的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期间特别繁盛,是地层对比和环境重建的重要生物标志。丰富的三趾马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许多化石地点,主要产自红土堆积中。内蒙古中部的三趾马化石此前也发现于红土堆积,如化德县土城子和四子王旗乌兰花。这个地区的河湖相沉积

白春礼调研中科院古脊椎所

  1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一行来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研究所领导班子进行换届考核并调研研究所战略规划贯彻落实情况。  古脊椎所所长周忠和代表本届领导班子作述职报告,从战略规划和科研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平台和基础建设、党建和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

古脊椎所在侏罗纪蜥蜴研究中获进展

  鳞龙形类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侏罗纪是有鳞类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有鳞类迅速地演化出它的几个主要的分支类群。但侏罗纪的有鳞类化石记录却十分有限,只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几个化石点,如美国的Morrison组、德国的Solnhofen灰岩、哈萨克的Karatau组中有记录。  在中国,白垩

古脊椎所发现新种“九峰吐鲁番兽”

  近日,PeerJ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的最新成果。论文报道了二叠系脑包沟组最常见的一种二齿兽类化石,记述了包括一个近乎完整的二齿兽类骨架在内的五个个体,将其归入了吐鲁番兽属,并命名为一新种“九峰吐鲁番兽”(Turfanodon jiufengensis)。  吐鲁

古脊椎所等发现真钱伯兽化石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与怪物同行》中,水龙兽被一种叫真钱伯兽(Euchambersia)的兽头类用毒杀死。这种远古动物,头长仅有10厘米。遗憾的是,从第一件标本被发现至今已近百年,在南非仅发现了两个头骨。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与合作者,在《生物学快报》(Bi

古脊椎所在云南发现肋鳞裂齿鱼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在云南三叠纪海相地层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肋鳞裂齿鱼类化石。该种鱼类被命名为亚洲肋鳞裂齿鱼,这是该鱼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年代地层学研究表明,亚洲肋鳞裂齿鱼距今约2.44亿年,比此前在欧洲发现的肋鳞裂齿鱼类早二百万年。该发现更新了人们对肋鳞裂齿鱼科起源的认

古脊椎所等揭开巨犀体型演化谜团

  巨犀是犀超科中的独特支系,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主要在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零星发现于东欧等地区。巨犀是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增长极快,其体型和体重演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此前对巨犀的体重已有多次探讨,但鲜有关于整个巨犀支系的体型演化的研究

古脊椎所等揭晓嵌齿象类谜团

   长期以来,嵌齿象类(gomphotheres)被认为是长鼻类演化的中心环节,它被认为是生存至今的真象的祖先类型,而剑齿象类(Stegodontids)、喙嘴象类(Rhynchotheres)、居维叶象类(Cuvieroniines)的起源都或多或少与嵌齿象有关。然而,嵌齿象同时也被认为是长鼻类

古脊椎所最新研究揭开苏门答腊兔起源之谜

  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被首次发现。我国学者的这一发现为苏门答腊兔的系统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数据,对揭示这类兔的起源及探讨东南亚地区第四纪期间哺乳动物扩散事件以及古生态环境变迁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等新

古脊椎所揭示罗平强壮鱼关键头骨特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以2.44亿年前罗平强壮鱼为代表综合研究全骨鱼类的早期演化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于6月24日在美国学术期刊PeerJ 上发表。在这篇长达33页的论文中(另有38页的附件文档),徐光辉详细描述了罗平强壮鱼的骨骼形态,揭示了全骨鱼类一些具有重要进化意义的头

古脊椎所恐龙食鸟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网络版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邹晶梅(Jingmai O'Connor)与周忠和、徐星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篇题为“小盗龙新材

数万年前的古人类也有“爱美之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25.shtm 6月22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展厅,一具高至房顶的恐龙骨骼化石成为视线焦点。这个名为“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的展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

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学国际合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Gavin Young博士共同主持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中古生代脊椎动物生物地理学,古地理学及气候学”(IGCP491项目,2003-2007),依据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化石燃料学以及地球物理学、

古脊椎所等在沂源人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山东博物馆孙承凯与国内及西班牙学者合作在山东沂源人的研究中再次取得进展。《人类进化杂志》于2016年4月在线发表了沂源人牙齿形态特征的文章。  沂源人化石材料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包括一件头盖骨和七颗牙齿,早期研究将其归为直立人。电子自旋共振(ESR)与铀

古脊椎所等在稻作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稻作起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水稻驯化的起始时间、地点和动因。以往研究发现,我国南方新石器早期遗址似乎不利于水稻大植物遗存的保存,难以成为探讨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可靠依据。而植硅体明显不同,它耐腐蚀而易保存,可望成为稻作起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周忠和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消息:8月23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完成所长换届,担任古脊椎所所长。   周忠和,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198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古脊椎所等有关鸟类手指同源研究取得进展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包括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在内的研究者在《自然》和《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讨论。2013年6月17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美国国立卫

古脊椎所在羊亚科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羊亚科是与现代人类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据报道世界上养殖的羊(包括山羊Capra和绵羊Ovis)大约有20亿头,是数量最多的牲畜,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稳定的肉食、奶食,以及生物纤维的来源。羊类在人类社会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与羊类的生态适应性有密切的关系。羊亚科是反刍类中,最适合干旱、寒

古脊椎所等古老鱼类化石研究揭开有颌脊椎动物演化史

  从大白鲨到人类,长着上下嘴巴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有颌类,占现生脊椎动物物种数的99.7%。有颌类包括四大类群:盾皮鱼纲、棘鱼纲、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其中前两个纲业已全部灭绝。搞清楚这些大支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特别是弄清作为陆生脊椎动物乃至人类直系祖先的硬骨鱼类的起源,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共同祖先的特征组

端午“上新”!中科院220余件标本走进国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25.shtm6月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会客厅”里,涌入了220余件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科味儿”展品。它们由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化石

古脊椎所等揭开北美颌铲象的演化疑团

  1935年,北美长鼻类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巴尔博(E. H. Barbour)与化石收藏家施特恩贝格(G. F. Sternberg)合作发表了一种奇怪的长鼻类化石——索普氏颌铲象(Gnathabelodon thorpei,以下简称颌铲象),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轰动。当时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权威奥斯本(

古脊椎所等首次发现没有象牙的象型类

  在长鼻类的主干类群象型类中,发育有一对巨大的上门齿(象牙)成为这一类群的鲜明特征。这一结构通常作为个体采食的工具以及雄性争夺交配权的武器。没有象牙的长鼻类通常只存在于渐新世之前分化出的原始类群中,如恐象仅发育一对钩状的下门齿而上门齿完全缺失。在象型类演化的早期,出现了一类称为铲齿象科(Amebe

古脊椎所主持的高精度CT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4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及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院大型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25kV-3D-微分辨ICT、450kV-通用型ICT”验收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院计划财务局科技条件处田东生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古脊椎所发表人类史前史研究综述文章

  过去十年里,古DNA研究领域日益兴盛,并在古人类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测序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大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古代人类,包括与现今某个或多个人群有密切联系的现代人,亦有如尼安德特人等已灭绝古人类。  来自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古代人类的基因组数据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大规模研究人类

中科院古脊椎所发现中国麋鹿化石新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为课题组对产自山西天镇的鹿角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了麋鹿的两个种,其中一个是双叉麋鹿,另外一个由于形态的不同,建立了麋鹿种之下的一个亚种——原达氏鹿,并系统讨论了所有麋鹿化石种的分类位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第四纪

中科院古脊椎所“走出西藏”:敢假想-多求证

   基于一系列的化石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为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科学家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的假说,成为近年来国际古生物学界的重大科学突破。  不久前,笔者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找化石,提起这一创见,他们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以猛犸象、披毛犀等为代表的冰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