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药物所小分子调控核酸去甲基化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课题组与蒋华良课题组合作,基于mRNA中N6位甲基化修饰的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去甲基化酶FTO结构开展小分子调控研究,首次获得了对核酸去甲基化酶,例如FTO具有酶活和细胞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论文于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最新研究表明,m6A广泛分布于基因转录区,约每2000个碱基中存在一个m6A修饰位点,人类7000多个基因中存在约12000个m6A位点,mRNA中的m6A的修饰水平在广谱基因表达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这些前沿进展开辟了以“RNA修饰/去修饰与调控”为核心内容的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中的新方向。FTO是α-酮戊二酸依赖的核酸修复AlkB家族氧化酶的人同源蛋白,与II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在......阅读全文

化学生物学助力新药研究模式转变

   专家们认为,这些研究不仅为肿瘤、炎症等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小分子化合物工具,也将推动疾病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发现。  “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重大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第一个重大计划,也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第一个重大计划。  在

第二届质谱论坛:质谱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 邓海腾教授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邓海腾教授做了题为《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beyond Proteomics》的报告,主要内容是关于质谱在代谢组学方面的应用。   回顾质谱百年发展历史,从

同济大学CellRes提高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新方法

  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利用高渗透压可提高体细胞的重编程效率,并揭示了其分子作用机制。相关论文“Stress-mediated p38 activation promotes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发表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现场同步直播 目击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全过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5月5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在全国化学工作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化学及相关领域门类最全、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化学会第 31 届学术 年会设

合肥研究院揭示木本植物抗逆性作用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源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卡里金(Karrikins),能够显著提高木本植物乌桕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为开发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

广州生物院等铜催化烯烃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在有机小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CF3)官能团,能增强该分子的化学与代谢稳定性、改善其亲脂性、以及提高其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选择性等特性。因此,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从2011年Buchwald、王剑波、刘磊和傅尧课题组首次报道铜催化烯烃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以来,

吴丽芳研团队发现“卡里金”可调控 木本植物抗逆性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吴丽芳研究员课题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源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卡里金(Karrikins),能够显著提高木本植物乌桕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为开发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了新思路。  干旱、盐碱等非生物逆境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往在生产上,主要通过选育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固相萃取技术简介

目前,国内外针对微流控芯片上样品的前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越来越多,最主要的技术有过滤、膜分离、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速电泳和场放大堆积等。这些方法各有特色和优势,有的兼具样品提取和富集的功能。特别是固相萃取技术,其富集倍数甚至可达10^5,超过某些专门的样品富集技术。与其他前处理方法相比,固相萃取

光谱生物技术及应用分会:设计仪器方法 探索生命奥秘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1日,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 2020年光谱年会,在四川成都世外桃源酒店继续召开。在第一天大会报告后,组委会安排了精彩的分会报道,光谱生物技术及应用分会场报告精彩纷呈,学者们综合利用了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等多种手段,对生命体系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上海药物所表观遗传分子机制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课题组合作,针对胸腺嘧啶DNA糖苷化酶及细菌转录因子AgrA在表观遗传与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研究论文分别于2012年2月及2012年5月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PNA

有机小分子催化构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胡文辉课题组在通过有机小分子催化构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取得系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有机化学期刊《先进合成与催化》(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2015, 357, 2437-2441, Very

日本东北大学学者到上海药物所交流

    Yujiro Hayashi教授作报告  10月30日,应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研究员、张翱研究员和柳红研究员的邀请,日本东北大学的Yujiro Hayashi教授来药物所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Organocatalyst in Total Synthesis的学术报告。  报

化学所在RNA表观遗传修饰的化学调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是RNA调节基因表达的化学基础,利用新反应技术和新分子工具对RNA修饰进行精准调控对揭示RNA介导的遗传信息表达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RNA本身的不稳定性,使得在活细胞水平进行化学调控变得异常艰难。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最常见和最丰富的一种修饰,占甲基化修饰

研究发现FTO是抗AML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课题组与美国陈建军课题组和钱志坚课题组合作研究,在化学干预RNA甲基化(m6A)修饰方向上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Small-molecule Targeting of Oncogenic RNA Demethylase FTO in Acute Myel

锐博生物:Gut:IR-58—潜在的结肠直肠癌靶向药物的鉴定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史春梦教授课题组于2016年11月14号在Gut杂志(IF:14.921)发表了名为《Identification of a fluorescent small-molecule enhancer for therapeutic autophagy in colorectal c

质谱沙龙第三十八期活动报道

  2013年5月19日,第三十八期质谱沙龙活动在航天中心医院报告厅如期举行。来自北京朝阳医院、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空军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肿瘤医院、AB SCIEX公司、北京艾米诺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等质谱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工程师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本次

探寻核酸的奥秘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和传递者,是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遗传物质,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及核酸的各种化学修饰均影响着其生物功能,并且借由这些不同的结构或不同修饰之间的相互转化,影响和决定着下游的生命过程,这就是与核酸相关信号转导。  在基金委资助的“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

质谱——值得信赖的分析多面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5月6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质谱分析分会进展到第二天。与会专家学者热情不减,就质谱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会上共有二十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分会现场清华大学教授 张新荣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带来了题为“电喷雾质谱用于单细胞分析”的报告。张新荣指

第二期原子光谱沙龙活动报道

利用HPLC-ID-ICP-MS方法分析汞暴露地区硒干预人群生物样品中硒的化学形态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胡良博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胡良博士带来了题为《利用HPLC-ID-ICP-MS方法分析汞暴露地区硒干预人群生物样品中硒的化学形态》的报告,同大家一起交流了使用高效液

2019中国生命科学20大进展榜单出炉 除了颜宁还有谁?

  经过1500位左右的读者投票,最后iNature编辑部得到了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20大进展,其中结构有2项,植物3项,生物机理研究4项,新方法/技术/动物模型6项,生物医学5项。  结构:颜宁团队Cav通道结构,这些结构为未来针对Cav通道病的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

上海有机所研制出源自糖精的新型氟烷基化试剂

  三氟甲硫基是有机化学中疏水亲酯性最强的官能团之一,药物分子引入三氟甲硫基后通常能增强药物分子的脂溶性,增加其穿透细胞膜的能力,直接增进化合物的跨膜吸收,同时三氟甲硫基的强吸电子能力能够增强药物分子的代谢稳定性。因此含三氟甲硫基的化合物已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发展温和条件下向

制药路漫漫,吾自当求索

  新药研发向来是一场勇敢者的征途,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在“寻找治疗疾病的新药,为人民解除病痛”的过程中,已有88年历史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30年前,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仿佛给药物所的新药创制装上了一个引擎,加速其走过跟

2016年关于肿瘤这些研究进展,你都知道吗?

  肿瘤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要攻克的难题,也一直在探寻肿瘤治疗的方法。2016年,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在肿瘤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16的肿瘤研究都有哪些进展吧。  2016年1月8日,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细胞能够快速增殖的机理,并且将此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制药路漫漫 吾自当求索丨重点实验室巡礼

①谢毓元院士(左二)在实验室指导工作 ②陈凯先院士在实验室 ③丁健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工作 ④蒋华良院士完成抗疫科研任务从武汉返所 ⑤耿美玉研究员介绍GV-971 ⑥李佳研究员在新药筛选中心  新药研发向来是一场勇敢者的征途,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在“寻找

Nature Methods发表论文报道5-醛基胞嘧啶测序新技术

  2015年9月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Bisulfite-free, base-resolution analysis of 5-formylcytosine at the genome scale”的研究论文(DOI: 10.1

研究揭示SIRT5调控棕色脂肪分化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

  4月22日,国际期刊Diabete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静雅课题组、李佳课题组针对SIRT5参与调控棕色脂肪分化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揭示了Sirtuins家族中SIRT5调控棕色脂肪分化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拓展了表观遗传学与脂肪生物学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对表观遗传机制调控脂

厦大团队在《Nature》杂志发文!

  2020年3月25日,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莫玮教授课题组和韩家淮院士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Gut stem cell necroptosis by genome instability triggers bowel inflammation”的研究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徐晶课题组、黄文忠课题组分别在JACS发表论文

  1、徐晶课题组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合成复杂虎皮楠生物碱Dapholdhamine B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徐晶课题组成功地完成了复杂虎皮楠生物碱Dapholdhamine B及其内酯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