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驯化机制被首次揭开

田间生长的中饲苎1号(左)和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中饲苎1号(左)和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从一根茎中剥取的纤维,左为中饲苎1号,右为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苎麻基因组特征 刘头明供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野生和栽培苎麻基因组比较及群体进化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苎麻驯化过程中基因组的演化特点,并发现了多个纤维生长相关基因的驯化选择印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纤维作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地区苎麻被用作优质饲草。但苎麻纤维含量高,会显著影响饲草加工效率和动物采食性能。因此,解析苎麻纤维形成机制,对于定向选育高纤维纤用苎麻或低纤维饲用苎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学、遗传学等研究表明栽培苎麻是从野生苎麻(Boehmeria nivea var. tenacissima)驯化而来,但野生苎麻纤维产量并不高。可......阅读全文

苎麻驯化机制被首次揭开

  田间生长的中饲苎1号(左)和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中饲苎1号(左)和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从一根茎中剥取的纤维,左为中饲苎1号,右为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苎麻基因组特征 刘头明供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野生和栽培苎麻基因组比较及群体进化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苎麻

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牵头完成的“低纤维青叶型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通过中国农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成果创制了饲用苎麻专用联合收割机和中耕施肥一体机,研发了饲用苎麻的饲用配套技术,并在动物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实施,有效推动了饲用苎麻产业升级,为缓解我国饲料蛋白原料进口依

与结球白菜驯化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的鉴定

  021年5月31日,Genome Biology(IF3y=12.683)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完成的题为“Impact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 and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intraspecific diversi

研究发现苎麻有效修复镉污染土壤后仍可高效利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82.shtm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麻类作物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系统研究了苎麻对镉污染土壤的治理并揭示其微生物调控机制,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领域研究提供了技术路线及生产实践经验。6月30日,相关研究成

农科院构建首张苎麻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刘头明博士及其团队在苎麻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了苎麻的首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完成了苎麻纤维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图谱中的QTL将可以直接应用于苎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苎麻是我国特色的天然纤维作物,其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

[实验]驯化的定义

中文名称[实验]驯化英文名称acclimation定  义在实验条件下面对某些气候因素的改变,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或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降低由于胁迫引起的紧张状态或增强其对紧张状态的耐受性。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

[风土]驯化的定义

中文名称[风土]驯化英文名称acclimatization定  义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有机体在其一生中为了降低由于外界压力变化所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生理或行为变化。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

大豆驯化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孔凡江/刘宝辉团队,多年以来对大豆开花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第二单位最近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发表了题为Stepwise selection on homeologous PRR genes con

高水基盘根与苎麻盘根是一种材料吗

  高水基盘根与苎麻盘根是一种材料吗   高水基盘根以高耐磨、高抗拉复合纤维为载体,浸渍进口磨合润滑剂、无机阻隔剂、抗腐蚀剂等。连续的丝芯体具有10倍于常规密封纤维的抗拉强度。高水基IIII型盘根的交叉编织结构有助于避免介质的迁移,从而达到优良的密封性,以避免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发生收缩问题。相较

叶绿素检测仪研究干旱对苎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叶绿素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光合速率的大小,其含量的变化与光合速率的衰减有密切关系。现在叶绿素含量可以通过叶绿素检测仪就能直接测定,非常方便。借助叶绿素检测仪研究表明,当玉米、黄瓜、向日葵等作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大幅度下降,光合速

过程工程所制备出高储能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多孔活性炭材料

  在众多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材料中,中空活性炭纤维因其特殊的内部中空结构而具有更快的吸附/脱附速率、更小的吸附/脱附阻力、更大的吸附容量等优势而受到各国研究学者的注意,通常用于合成制备中空活性炭纤维的原料为沥青、酚醛树脂等不可再生的石油类资源,且需经过纺丝、预炭化、高温炭化(800~1000℃

基因剪或能加快作物驯化

  目前,在30多万种现存植物物种中,仅3种——水稻、小麦和玉米,占据着人们的食谱。部分原因是,在农业历史上,突变让这些农作物容易收割。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称利用CRISPR技术,人们不必再等待大自然协助植物驯化。在近日刊登于《植物学趋势》期刊上的一篇综述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基因编辑如何让有营

猫被驯化的遗传基础

  一项研究说,家猫基因组测序为驯化背后的机制提供了线索。人类与猫共存了至少9000年,而由人工培育猫品种的活动出现在大约150年前,但是人们几乎不知道在驯化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遗传变化。Wesley C. Warren及其同事测定了一个家猫品种——一只雌性阿比西尼亚猫的基因组序列,并把它与6个其他家

研究揭示果实风味驯化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新岗研究团队从基因组研究入手,揭开从酸枣到枣的风味驯化秘密,其成果近日刊登在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上。  果树由野生到栽培的驯化,提升了果实风味,例如酸枣为野生灌木,果实小、酸味浓;而枣为栽培乔木,果实大、甜度高。但是在果树驯化过程中,果实风味的提升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被“驯化”的细菌能发电

  提起发电,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方式。其实,小小的细菌也能发电。这也是如今被全世界不少科学家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增强希瓦氏菌发电能力  希瓦氏菌是一种嗜好重金属的细菌,这种特性使其可以被用于清洁被污染的水体中的铁、铅、汞元素,甚至用来发电。最近,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

叶绿素测定仪研究干旱胁迫对苎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苎麻,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朋友再熟悉不过了,等到苎麻长成熟之后,农民就会把它收割回来,然后把它的表皮刮下来,接着去掉麻壳,完了之后把剩下的洗干净,然后晒干,经过加工就成了麻绳。它的作用非常之大,因此,在农村广泛种植。不过该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比如干旱,一旦发生干旱,那么其叶

叶绿素测量仪研究干旱胁迫对苎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叶绿素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光合速率的大小,其含量的变化与光合速率的衰减有密切关系。在现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叶绿素的测定可以直接使用叶绿素测量仪来完成,非常方便。干旱胁迫影响作物叶绿素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多,但多是集中在玉米、黄瓜、向日葵等作物的研究中,研究表

揭秘食草动物如何“驯化”植被系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权兴团队在《生态学快报》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食草动物-植被系统的新型理论模型,并发现该模型所具备的动力学过程受控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原理——物理与化学中的“相分离”机制。大型食草动物喜食高适口植物的选择摄食行为,一直是科学家理解放牧生态系统的“钥匙”,然而这一选择摄食

科学家揭示家蚕驯化史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詹帅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王文、江苏科技大学徐安英等合作,详细阐述了家蚕被驯化的历史。该成果7月2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 丝制品深受追捧,但家蚕被驯化的历史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研究人员通过对从中国、欧洲、日本和印度收集的137种不同品种的家蚕进行分析,确定家蚕是

研究人员揭示棉花驯化历程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棉花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不仅首次提出了棉花纤维驯化的遗传学基础,而且阐述了驯化对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日前,《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他们的这一成果,认为该研究对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生产上主要棉花栽培种为异源四倍体

研究揭示葡萄驯化的基因秘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揭示了葡萄驯化过程中的基因渐渗历史,研究为葡萄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研究首次利用机器学习手

驯化蝎毒,治疗关节炎

  最近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一种蝎子来源的微小蛋白可以帮助关节炎患者停止“饮鸩止渴”。  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蝎子毒液中发现了一种微小的蛋白,这种蛋白能迅速积聚在关节软骨中。然后他们将这些小蛋白与类固醇

科学家揭示家蚕驯化史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詹帅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王文、江苏科技大学徐安英等合作,详细阐述了家蚕被驯化的历史。该成果7月2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 丝制品深受追捧,但家蚕被驯化的历史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研究人员通过对从中国、欧洲、日本和印度收集的137种不同品种的家蚕进行分析,确定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针对于新建的污水处理系统,在首次调试启动时,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期间,必须满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而且要尽量理想化。一是保证足够的溶解氧和保持营养平衡,对于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要适量多投加一些营养物

科学家探究玉米驯化史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玉米的驯化栽培过程始于近9000年前的现今墨西哥中部地区,而且比过去人们曾经认为的要复杂微妙得多。对这一古代谷物基因传承的分析结果揭示,亚马孙流域西南地区是早期玉米的次级改进中心。这些发现为这一人类介导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一过程产生了地球上最重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

水稻或被驯化三次

  新研究认为水稻曾经历了3次独立的驯化过程。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人类对于水稻的驯化不止发生了一次。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亚洲文明如何起源,以及它们是独立发展的,还是一个地区先进的农业及文化被其他地区进行了复制。该研究还能够指导那些旨在改良这种作为全

高水基盘根和芳纶盘根的区别

高水基盘根俗称“苎麻纤维盘根”,由高质量苎麻纤维,充分浸润四氟乳液或特殊的润滑油方形编织而成,所以又称“苎麻纤维盘根”。 该产品适用于海水和含沙量大的淡水处使用,具有柔韧性好、回弹性和自润滑性好、磨损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高水基盘根环,也叫密封填料,通常由较柔软的线状物编织而成,通过截面积是正方形的条

电子单纤维强力仪的使用和制造依据

  国家标准  GB4711-1984羊毛单纤维断裂强力和伸长试验方法  GB/T 5886-1986 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GB/T 9997-1988 化学纤维单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 13835.5-1992 兔毛单纤维断裂强度和伸长试验方法  GB/T 14337-

这株“千年不烂”,在他手里变成黑色“黄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524.shtm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杨晨 苎麻,一种天然的纺织材料。在杨维清眼里,它还能制备活性炭电极,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杨维清是西南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南交大)

“驯化”微生物-呆矿不再“呆”

  采用传统酸法,翼部低品位矿体和浸出后期矿体是两种很难用地浸工艺开采的矿体,残留的铀资源也难被回收。在已发现的矿床中,人称“呆矿”的翼部矿体占很大比例。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铀业)与东华理工大学开展持续十年的联合攻关,开发出微生物地浸采铀技术。在新疆某矿床浸出试验中,同等条件下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