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或能加快作物驯化

目前,在30多万种现存植物物种中,仅3种——水稻、小麦和玉米,占据着人们的食谱。部分原因是,在农业历史上,突变让这些农作物容易收割。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称利用CRISPR技术,人们不必再等待大自然协助植物驯化。在近日刊登于《植物学趋势》期刊上的一篇综述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基因编辑如何让有营养、可持续种植的野生豆科植物、藜麦或苋属植物更适合种植。 论文通信作者、植物学家Michael Palmgren提到,“在理论上,你如今能获得几千年农作物驯化挑选出来的性状,例如苦味下降和容易收割等,并且可以诱导其他植物发生这些突变。”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被成功用于加快驯化被低估的农作物。例如,科学家利用化学突变诱导垂枝的水稻植物发生随机突变,从而使得它在成熟后更可能紧紧抓住其种子。 “人们如今吃的所有植物都是突变体,但这些作物是人类经过几千年挑选出来的,而且它们的突变是随机的。不过,利用基因编辑,我们能培育出‘生物启发的有机......阅读全文

基因剪或能加快作物驯化

  目前,在30多万种现存植物物种中,仅3种——水稻、小麦和玉米,占据着人们的食谱。部分原因是,在农业历史上,突变让这些农作物容易收割。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称利用CRISPR技术,人们不必再等待大自然协助植物驯化。在近日刊登于《植物学趋势》期刊上的一篇综述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基因编辑如何让有营

遗传发育所等作物驯化基因平行选择研究取得进展

  作物驯化是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作物驯化过程中,一些重要农艺性状表现出趋同驯化的特征,这些特征综合在一起被称为“驯化综合征”。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是否在不同物种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一直是进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迄今为止,同一基因在不同科作物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仍未见报道。种子休眠减弱是一个典型

中科院等发现不同作物驯化中存在基因平行选择

  9月24日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课题组、储成才课题组联合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Scott A. Jackson等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个种子休眠调控基因在不同科作物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的现象,该成果加深了人们对

世界上最古老的驯化作物完整基因组出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39.shtm

科研人员揭示水生作物菱角起源驯化之谜

  12月14日菱角在我国栽培驯化历史十分悠久。史料记载,在南宋时期菱角已成为江南地区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这种水生作物起源于何处?何时被人类驯化?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邱英雄研究员团队关

“基因剪刀”剪不断伦理“纠缠”

  8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将一篇论文公之于众: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宫前的人类胚胎中的、与遗传性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关的基因变异。  尽管已过去一周,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篇论文引发的余波在韩国仍未平复,韩国各界的讨论依然活跃。  韩国是“主

基因剪刀”剪不断伦理“纠缠”

  8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将一篇论文公之于众: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宫前的人类胚胎中的、与遗传性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关的基因变异。  尽管已过去一周,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篇论文引发的余波在韩国仍未平复,韩国各界的讨论依然活跃。  韩国是“主

基因测序揭示小麦驯化关键基因突变

  野生小麦的麦粒成熟时,穗轴变脆,容易碎裂,有助于在风力作用下把麦粒散播出去、繁殖下一代。但这对人类采集麦粒非常不方便,带有使穗轴不变脆的“硬轴”基因突变的小麦受到青睐,并逐渐被人类驯化。现在经过驯化的小麦品种都有硬轴,穗轴在收割时仍保持完整。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多家机构科研

“基因魔剪”编辑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10年前,我们看到了现代生物学的突破。 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对Cas9蛋白的操纵产生了一种几乎可在科幻电影里展现的基因技术:CRISPR。把它想象成一把“分子剪刀”,它能够切割和编辑人类、动物、植物、细菌甚至病毒的DNA。它的潜力巨大、用途广泛,涵盖了从遗传性疾病的消除到能够抵御气候变化作

研究揭示葡萄驯化的基因秘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揭示了葡萄驯化过程中的基因渐渗历史,研究为葡萄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研究首次利用机器学习手

“基因魔剪”成科研搅局者?

  在近日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癌症生物学家杰森·谢尔泽陈述了他和同事最近的一项失败科研案例:备受瞩目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中断”了他们堪称“完美”的研究计划。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称,这一报告迅速在会场“炸开了锅”,号称蕴含巨大商机的“基因魔剪”CRIS

“基因魔剪”ZL之战上演续集

  “基因魔剪”CRISPR-Cas9(以下简写为CRISPR)的专利之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是非非近年来成为生物医学界的热门谈资。美国对这一专利归属的宣判余音还未了,欧洲专利局(EPO)近日又宣判了欧方立场,硝烟一时再起。  据《科学》杂志官网27日报道,EPO宣布,有意将CRISPR在欧洲的

“基因魔剪”竟成“搅局者”?

  在近日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癌症生物学家杰森·谢尔泽陈述了他和同事最近的一项失败科研案例:备受瞩目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中断”了他们堪称“完美”的研究计划。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称,这一报告迅速在会场“炸开了锅”,号称蕴含巨大商机的“基因魔剪”CRIS

基因测序揭示小麦驯化的关键基因突变

  从野草到人类主粮之一,小麦在被驯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对野生小麦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了控制穗轴易碎性的两组基因,它们在小麦驯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培育更好的小麦品种。  位于今天中东地区被称作“新月沃地”的区域,是小麦的起源地。大约1万年前,这里的居民开始种植小麦

聚焦转基因作物

摘要: 编者按:转基因植物或动物自出现以来,都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从未停止。最终决定权在政府手里,各国政府如何对待这一备受争议的产物。 全球 有关转基因生物潜在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补救问题的生物安全性法规 参加于德国波恩举行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四次缔约方会议的与会者就有关转基因

科研人员找到玉米驯化关键基因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为解释玉米从短日照到长日照的驯化找到了“钥匙”。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属于短日照区,而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玉米主产区都属于长日照地区,如何解决玉米对不同地区的日照长度的适应,一直是科学家们亟待解决的关

“基因魔剪”准确性低于预期

  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16日在线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在靶点附近引起的DNA删除或重排,比科学家此前预期得要严重。该发现意味着,研究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基于CRISPR-Cas9疗法对编辑后细胞造成的序列变化。   目前,CRISPR-

优化“基因魔剪”可极大减少突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28.shtm

“基因魔剪”让耳聋小鼠恢复听力

  英国《自然》杂志12月20日发表了一项基因治疗领域成果:因高水平基因组编辑技术而闻名世界的博德研究所表示,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也称“基因魔剪”)现已被用于恢复人类遗传性耳聋小鼠模型的听力。最新研究凸显了CRISPR-Cas9技术用于治疗显性遗传性听觉损失疾病的潜力。  有将近一

“基因魔剪”有了脱靶突变检测系统

  据英国《自然》杂志9月12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基因编辑学研究,欧洲与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称:针对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全基因组脱靶效应的高效检测系统,在小鼠身上完成了测试。该研究成果将促进基因组编辑从研究到临床的转化。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有“基因魔剪”之称,被认为是人类

革命性变化,基因剪帮你剪掉“脂肪”

棕色脂肪细胞三维图  图片来源:Victor Josan / Alamy 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人们能将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燃烧能量的棕色脂肪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工程细胞已经帮助小鼠在高脂肪饮食时避免体重增加和糖尿病,并且最终可能被用于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科

中国转基因作物发展路线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首先耕地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次,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再次,病虫害、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   发展转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转基因农作物品种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

基因交流是牛属物种驯化的重要手段

牛是人类的老朋友,它们在数千年来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牛属动物中的很多关键科学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大规模基因组数据,最新阐明了基因交流在牛属动物的驯化以及环境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牛属现存物种包括普通牛、瘤牛、大额牛、印度野牛、爪哇野牛、牦牛、欧洲野牛和

基因交流是牛属物种驯化的重要手段

   牛是人类的老朋友,它们在数千年来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牛属动物中的很多关键科学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大规模基因组数据,最新阐明了基因交流在牛属动物的驯化以及环境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牛属现存物种包括普通牛、瘤牛、大额牛、印度野牛、爪哇野牛、牦牛、欧洲

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揭示家鸡驯化史

  为探讨家鸡的驯化历史,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家鸡较为清晰的母系遗传背景信息。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遗传》。   据介绍,从肉蛋供应到供人娱乐,家鸡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被驯化之后,家鸡跟随人类扩散到世界各地,成为饲养最为广泛的家禽。而家鸡的驯化问题,自达尔

基因学家“征”病毒和“魔剪”抗击柑桔病

  一直以来,美国果农都担心桔树根枯病会“袭击”自己的果园。但现在,这种毁灭性病原体或许成了他们战胜另一种更严重柑桔疾病的最大希望。后者横扫了该国南部桔园,让大量果园荒芜。  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农业公司——南方花园柑桔,已经向美国农业部(USDA)申请使用一种经基因改良的桔树根枯病病毒(CTV),攻击

新“基因魔剪”按需敲入长DNA序列

北京11月27日电 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一项研究,在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基础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工具,可以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剪除有缺陷的基因并用新基因替换它们。 使用这个系统,研究人员可将长达36000个DNA碱基对的基因传递给几种类型的人类细胞,以及小

控制不同作物的共有休眠基因找到

  调控作物休眠的基因终于被科学家找到了。9月24日,《自然—遗传》杂志刊登文章,介绍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课题组、储成才课题组联合美国乔治亚大学Scott A.Jackson教授等团队,在研究不同作物的平行选择过程中发现了能调控种子休眠的基因。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植物种子成熟后都具有休眠特性,使

中国农科院Nat-Genet发表蔬菜育种重大突破

  大头菜和白菜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有紧密包裹起来的叶子,形成一个多叶的头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作物起源于两种不同的芸薹属植物, 是由来自不同大洲的农民所使用和驯化。8月15日在《Nature Genetic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以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科学家表明

中国农科院研究团队揭开白菜甘蓝两类蔬菜作物驯化秘密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科研团队,对白菜和甘蓝两类芸薹属作物的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驯化与古多倍化形成的亚基因组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于8月15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   白菜和甘蓝类蔬菜是大众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其最大特点是类型极其丰富多样。但这两个物种为什么能被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