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研究指出追踪新冠病毒起源应以史为鉴

“追踪新冠病毒的起源,应该从与病原体无休止的战斗中吸取教训。”7月30日,在发表于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的一项新研究中,中科院院士高福、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王奇慧等写道。 他们表示,了解新冠病毒如何、何时以及在何处从其天然宿主或者中间宿主传播给人类,对于预防未来由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至关重要。以史为鉴,疫情的初始暴发地可能不是其起源地。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数据,他们认为全球多个地点都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 “战疫”历史的启示 传染病是对全球健康、经济和安全的重大威胁。近年来,全球新发传染病数量呈加速上升趋势,出现诸如尼帕病毒、H5N1、H7N9等禽流感病毒,以及包含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等。 “自SARS和MERS冠状病毒流行之后,在实验数据和病毒传播规律的支持下,科学界已经普遍认为,下一次冠状病毒的流行只是时间问题。”论......阅读全文

新冠病毒“备受争议”的神秘来源

  随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的威胁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也对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来源投下更多关注的目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比对、跨物种感染研究以及关键的“中间宿主”等领域,对新冠病毒来源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与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刻而全新的视角。  一、华

综述:更多研究发现改写新冠疫情时间线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近来,多国对早期新冠疫情又有一些新发现,引发学界对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的新思考。         意大利米兰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该国一名年轻女性皮肤病患者2019年11月10日的活检样本

武汉病毒所离华南海鲜市场50公里 实验室不可能泄漏病毒

  狡猾!诡异!疫情出现已近两个月,但有关新冠病毒本身的太多问号仍在困扰着全球科学家。它的天然宿主到底是谁?疫源地在哪里?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传染能力?一个个谜题仍然没有答案。  环球时报-环球网近日采访了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杨占秋教授,以一个武汉本地病毒研究专家的视角,阐述他眼

郝沛研究员:从SARS的前车之鉴看新冠病毒的发展趋势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疫”如火如荼。目前,各地已经相继采取史上最严防控举措,但疫情依然显得气焰嚣张。与十七年前的SARS病毒相比,2019新冠病毒(2019-nCoV)究竟有什么不同?参照SARS疫情和病毒变异情况,新冠病毒肺炎(NCP)疫情将会怎样发展?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

多国科学家联名撰文驳斥新冠病毒“实验室起源论”

  开放科学数据平台泽诺多(Zenodo)7日发布一篇由2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联合署名的预印本论文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实验室,也无证据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与武汉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联系。  这篇综述性论文署名作者包括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玛丽·巴希尔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

新冠病毒已突变,巴西确诊病例病毒也与中国的有所不同

  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有2个亚型,传染力有差异  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  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

新冠病毒“变异”了?科学研究如何避免过度解读

  最近几天,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成两个“亚型”的传言惹人注目。其来源是3月3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  但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组刚刚给出了新冠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的结论。《自然—微生物学》也发表了耶鲁大学流行病学专家Nathan D. Gru

Science 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解读

  2020年12月17日,Science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为了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十大科学突破的重大意义,《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特邀各领域著名科学家对其中9个自然科学相关突破进行深入解读,以更广泛、有效地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发展前沿与最新进展

显微技术在病毒与传染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此外,还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新型冠状

2020年百大热门研究主题榜单09

  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猫眯眼在猫与人类交流中的作用  论文标题:  The role of cat eye narrowing movements in cat-human communication  发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科学报告》  简介:如果你希望你的猫主子也

抗击疫情 高校科研有担当

  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高校集结科研力量,启动了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他们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联合攻关,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贡献了高校科研力量。  从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辅助临床决策,到迅速开展病毒检测试剂盒、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各地高校科研人员分秒必争,为遏制疫

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个传播者:消失的零号病人

消失的零号病人  零号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个发病者。  而是第一个感染,并且把病毒传播给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个出现症状并发病的人叫做一号病人。  那么,零号病人的医学意义是什么呢?专家给出了提示:  1. 能够锁定传染源,比如是否接触了什么动物?  2. 锁定传播方式,比如跟动物是如何接触的? 

新冠病毒已突变?中国科研团队:已演化出两个亚型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

27位科学家联合发文谴责新冠起源阴谋论

   “我们在此共同强烈谴责认为该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  北京时间2月19日,来自9个国家的27位公共卫生科学家联名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通讯文章,声援中国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中的科研、公共卫生、医务工作者。  《中国科

新冠病毒已突变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

重磅!牛津大学专家:新冠病毒并非源自中国 而是……

  海外网7月6日电 英国《每日电讯报》5日报道称,牛津大学专家汤姆·杰斐逊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在世界各地处于休眠状态,并且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被激活,这种病毒并非源自中国。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截图  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高级副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客座教授杰斐逊博士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

核酸检测真的有必要全民进行吗?

  在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中,检测成为了最常用的防疫控制手段,且检测量很大。  近日,“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够返乡”这一春节返乡新政的公布再次让核酸检测的概念站上了风口。  针对日前国家卫健委提出的“春节返乡核酸检测”政策,《科创板日报》记者特独家采访了体外诊断行业资深专家

世卫组织发布新冠肺炎全球研究路线图

国际战“疫”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3月6日的媒体通报会上正式发布针对新冠肺炎的全球研究路线图,明确了包括病毒自然史、流行病学、疫苗、诊断试剂、治疗工具、临床管理、伦理考量、社会科学等九大关键领域的核心优先事项。协调研究至关重要   谭德塞指出,迄今为止,世卫组织已收到40项诊断试剂的审

吴凡和张文宏支招新冠肺炎身心防护

  新冠肺炎如何防控?新冠肺炎是怎么回事?2月24日上午10时,复旦大学开设的“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正式上线,通过超星指定通道,以及人民号、央视频、微博、微信、腾讯视频、今日头条、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复旦大学官方账号,面向全校师生和全国公众播出。课程由中国-WHO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上海市疫情

外交部喊话美方:开放德特里克堡接受世卫病毒溯源调查

  1月1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国务院网站发表声明和事实清单,称其掌握中国政府实验室活动新信息,攻击中国阻碍病毒溯源和进行“虚假宣传”,指责武汉病毒研究所人为制造及泄露病毒,武汉病毒研究所同军方秘密合作等,强调必须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全面且不受限制的调查。请问中

子虚乌有!石正丽驳斥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泄漏的假设

  据美国《纽约时报》1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日前在接受该媒体访问时,驳斥了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泄漏的假设,称这是“毫无根据”的。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石正丽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接受访问。针对有报道引用美国情报称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三名员工,在2019年11月就出现类似新冠的症状,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来龙去脉(二)

六、SARS-CoV-2的研究现状从病毒爆发到现在,已在线发表了上百篇相关的研究论文,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SARS-CoV-2进行探讨,包括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传染性特征、病毒的溯源,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病毒的结构与功能解析、病毒与宿主受体的结合、宿主潜在受体的探究、病毒入侵宿主后的免疫反应特征等等,那么

龟类也可能是潜在中间宿主

  目前,新冠病毒已致我国数万人感染,上千人丧生,并蔓延至全球20多个国家。确认中间宿主对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至关重要。  此前,研究人员先后提出蝙蝠或是新冠病毒自然宿主,蛇、穿山甲可能是潜在中间宿主。  2月26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刘龙联合广州暨南大学吴建国课题组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发

应对新冠突出进展、嫦娥五号等入选2020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你的工作入选没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 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科学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

美英等14国质疑世卫新冠溯源报告 外交部的回应来了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纠集英、加、日、韩、丹麦等共14国发表联合声明,共同质疑世卫组织在中国所做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呼吁“在未来进行迅速、有效、透明、科学且独立的病毒起源国际调查”,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表示,溯源是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

Science:科学家挖掘冠状病毒基因组,寻找源头线索

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从广东捕捉到的蝙蝠,图源ECOHEALTH ALLIANCE  2020年1月31日,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发布了一篇有关此次新冠病毒的最新科学报道,该报道指出,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挖掘新冠病毒的基因组,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探究,从而试图了解2019-nCoV的起源以及其是否与蝙

干货满满!化学测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概述

  化学测量学是化学的测量科学、方法和技术,是化学科学最早、最重要的发展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务是获取物质组成、分布、结构与性质的信息与时空变化规律,并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方法和支撑。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老师和学生提供

新冠病毒是不是实验室泄露?科学家给出了新依据

  专家对新冠病毒基因组的两大显著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证据推论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是实验室基因工程制造的病毒,而应该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疫情当头,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来自实验室泄露的传闻此起彼伏。  日前,5位国外科学家在病

钟南山:不能靠“集体免疫”解决问题 要靠疫苗才能实现

   3月18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钟南山院士在会上指出,不能靠所谓的“集体免疫”解决问题,疫情的解决最终要靠疫苗实现;尽管目前病毒起源问题还没有证据,但将来会有答案,现阶段妄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记者关于“如何提高免疫力”的问题,钟南山笑答:早餐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