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流域是由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杂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为了更准确地刻画流域生态、水文、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变机制,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开展流域系统模型研究,发展以流域系统模型为骨架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十分必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2010-2019年)执行过程中,黑河流域模型集成研究经历了从对特定生态-水文过程的改进到全面发展新的、能够反映内陆河特征的流域系统模型的转变,最终建成了黑河流域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在功能的完备性、模型性能、模拟和预测能力、对遥感数据的应用等方面领先于现有模型。 黑河流域系统模型主要包括4大模块(图1):上游地区的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和中下游地区的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HEIFLOW集成的流域生态水文模型、宏观水经济模型WEM和微观代理人模型AB......阅读全文

黑河流域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任重道远

  黑河流域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之一,由于其景观类型完整、流域规模适中、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成为内陆河研究的代表性流域,也是研究寒区、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等方面的热点地区。  水资源是贯穿黑河研究的主线和核心,是联系流域生态和经济系统的纽带,也是该区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子。因此

黑河流域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流域是由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杂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为了更准确地刻画流域生态、水文、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变机制,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开展流域系统模型研究,发展以流域系统模型为骨架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决

甘肃张掖市首个省级重点试验室获批建设

  近日,由张掖市科技局推荐,以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为依托的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进入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期。该试验室是我省第一个依托市属科研单位建设的省级重点试验室,也是张掖市目前唯一一个省级重点试验室。   据悉,该试验室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数据发布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以下简称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中游试验数据正式在“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网站发布。   据该所研究员李新介绍,本次发布的数据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原始数据及其产品、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启动

  1月8日至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2010年度资助项目启动会在兰州召开。共有26位项目负责人就项目实施的前期背景、技术路线、预期目标等向与会人员作了介绍。黑河计划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傅伯杰研究员作了《黑河计划的实施思路与基础框架》的报告。国家自然科

技术交流: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

  在人类经济的社会发展中,水是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提升,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态水被社会用水挤占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水生态系统开始逐渐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伴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保护以及宜居环境的需求开始逐渐引发社

监测蓄水量是祁连山生态保护首要工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06.shtm 河西走廊是连接亚欧两大洲之间的锁钥地段。古人用双脚踏出了丝绸之路,现代人用高铁、航空强化了它的“一带一路”历史使命。1950年,我一到兰州就加入西北军政委员会考察团,考察了甘肃全

地球环境所黑河流域树轮记录的水文变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最终汇人中蒙边界内蒙古额济纳旗的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黑河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河西走廊及额济纳旗最重要的地表径流来源,同时也是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生命线。  然而,近年

基金委回应!论文标注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徐中民研究员发表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Ⅰ: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和《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Ⅱ: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与承担基金项目等情况进行回应。  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部门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得悉相关情况后,立即责

基金委:论文标注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徐中民研究员发表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Ⅰ: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和《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Ⅱ: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与承担基金项目等情况进行回应。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部门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得悉相关情况后,立即责成自然科

“黑河流域生态”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开始申请

关于发布“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8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优先发展领域。重大研究计划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2010年度资助项目启动

  1月8日至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2010年度资助项目启动会在兰州召开。   26位项目负责人就项目实施的前期背景、技术路线、预期目标等向与会人员作了介绍。黑河计划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傅伯杰研究员作了“黑河计划的实施思路与基础框架”

研究揭示东亚早期人类活动对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因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重大改变,但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并产生环境效应的时间和程度尚不清楚,尤其是史前人类活动活跃的东亚地区。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隆浩课题组对东亚61个湖泊流域的树木花粉进行集成(图1),并结合环境考古资料探讨了东亚早期人类活

国产生态监测设备的“高光时刻”

  “多年以来,我们所研发的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且大多数性能指标与国际水平相当,部分甚至领先。”站在祁连山下黑河流域的试验示范点,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简称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李新指着布设在各处的国产监测设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着,言语之间,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7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最新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其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从面积增长转向质量提升

  8月16日,在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战略研讨会上,中国林科院黄河生态研究院发布了年度报告《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审定专家组认为,该报告是解决黄河流域治理问题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对于科学谋划、统筹构建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符合国

甘肃拟建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

  生态系统脆弱复杂的甘肃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目前,酝酿已久的《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总体方案》已成形,正在向国家申报。   甘肃省委常委会近日就总体方案和申报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据了解,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将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

我国第二大内陆河科学分水-沙源湖泊13年不干

  记者27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获悉,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2000年起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以来,截至8月20日,黑河尾闾湖——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3年不干涸,周边风沙明显减少,植被得以恢复。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局长刘钢说,黑河水量调

第383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

以“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第383次香山科学会议10月19—21日在北京举行。中科院汪集旸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研究员、南昌大学周文斌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位于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

报告显示近年来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提升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胡璐)中国林科院黄河生态研究院最新发布报告《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显示近年来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提升。中国林科院黄河生态研究院针对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流域范围,利用遥感监测等数据,对黄河流域1980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

重点流域水资源治理重点专项项目开始正式申报

  关于“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2年度指南直接进入正式申报的项目填报正式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

“亚洲水塔”岌岌可危

   日前,全球科学家评估了地球78个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并首次依据这些水系统对于相邻低地社区的重要性,对这些水系统进行了排名,并评估了这些系统面对未来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脆弱性。这些水系统被称为“高山水塔”,通过冰川、积雪、湖泊和河流来储藏与运送水,为全球19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提供

甘肃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效显著

  因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安全保障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全省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三条红线”指标为导向和约束,积极开展水权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水价改革试点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持续的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水资源保护政策研究获进展

  重庆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是我国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经济区的交融区域。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潜力巨大。同时该地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其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长江流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可替代地位,肩负着守护好一江碧水

全球32位科学家跨国合作评估高山冰川水系统

  日前,全球32位科学家评估了地球78个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并首次依据这些水系统对相邻低地社区的重要性,对这些水系统进行了排名,并评估了这些系统面对未来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脆弱性。这些水系统被称为“高山水塔”,通过冰川、积雪、湖泊和河流来储藏与运送水,为全球19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4)提供

黑河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变异规律研究获进展

寒旱所黑河中游干旱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变异规律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锋瑞、刘继亮等科研人员在黑河中游干旱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变异规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此项研究对于解析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和功能群多样性的季节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展

水保所启动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黑河中游绿洲生态系统不同景观单元SPAC水过程研究”项目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启动。  4月5日,项目组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来自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项目人员和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将划红线-严控过度开发

  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目前进入讨论阶段,年内有望出台。届时,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将纳入“长江经济带”统一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台

我国对汉江流域进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

  我国对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确保南水北调规划目标的实现以及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首个以流域为单位的最严水资源管理试点。   近日,长江委会同汉江流域内各省(直辖市)水利厅(局)编制的《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得

甘肃开发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持续改善流域生态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薛根元6日表示,近三年来,甘肃先后投资640余万元人民币,科学开发和利用祁连山较为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由此,中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民勤在今年大风日数增多的背景下,至今未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   当日,甘肃省气象局联合武威市政府召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