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古脊椎所等对三峡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裴树文、高星及其中美合作者,通过对近年来三峡地区旧石器的详细研究认为,古人类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在该区域活动,加工制作的石制品属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技术特点的砾石工业,缺少阿舍利(Acheulean)技术元素,系古人类在背山面河的独特地理环境下长期从事狩猎-采集及迁徙游动生活而逐渐形成的。近期,国际专业期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三峡地区位于我国大地貌单元第二级阶梯中间的枢纽地段,长江上游向中游的过渡地带,是第四纪人类和动物南北迁移的重要通道。该区域很早就被认为是古人类起源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最早的地区。美国传教士J. H. Edgar从1913年就开始在三峡采集石制品,此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N.C. Nelson以及P. Teilhard de Cha......阅读全文

裴文中:龙骨山上望“旧时”

   人物简介  裴文中(1904—1982),河北丰南人,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29年起,主持周口

续写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中外学者追踪DNA奥秘

  2010年,2012年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接连聚焦于古人类的DNA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这两项重要成果完成了人们的一个长期以来的梦想――第一次能够发现将我们与其它所有生物区别开来的基因特征,其中包括那些在进化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亲族。   而最新一项研究则将焦点放在了中国,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析

华南早更新世龙骨洞遗址旧石器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是与现代人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文明的起源并列的重大考古学问题。但是由于早期阶段考古材料(古人类化石、旧石器等)的稀缺,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科学家发现中国黄土高原212万年以来的上陈旧石器遗址

  在将中国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赋存地层年代由原来距今1.15 Ma前推至距今约1.63 Ma之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照宇(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和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bin Dennell以

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中科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

中国启动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探索早期人类发展演化

  在距离北京北部约260公里,有一座名副其实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宝库——泥河湾遗址群。中国考古工作者们正在这里勘探、发掘,他们的目标是:尽快发现百万年前早期人类化石。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是考古工作者中的一员,自1982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投身泥河湾勘探,把泥河湾人类活动历史推

古脊椎所和浙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旧石器考古工作站

  6月3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应邀与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鲍贤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新民研究员等出席了“浙江旧石器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仁国主持,近50家新闻媒体参加。会后,古脊椎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浙江长

百人高星团队揭示10万年前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复杂性

  距今1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主要生活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其他类型的古老型人类,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发现有早期现代人化石。近期报道的“许昌人”头骨化石(~12.5-10万年,晚更新世早期),则向我们揭示了存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兼具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特征的古老型人类,其有可能处于向

百人高星团队揭示10万年前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复杂性

  距今1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主要生活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其他类型的古老型人类,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发现有早期现代人化石。近期报道的“许昌人”头骨化石(~12.5-10万年,晚更新世早期),则向我们揭示了存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兼具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特征的古老型人类,其有可能处于向

进击的古基因组研究

  今年5月,《科学》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领衔的关于华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它揭开了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两个月后,该团队又发布最新发现:通过古基因组研究最新发现距今约1.1万年的中国南方未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

古人早已走出非洲 考古证据将时间前推27万年

由中国科学家带领的国内外合作团队在中国陕西蓝田公王岭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持续性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至约210万到13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的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相关成果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

第16届“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8月15日至20日,第16届“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河北省阳原县(著名的泥河湾盆地)召开。此次会议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研究员和韩国史前研究院院长李隆助教授共同发起和主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韩国史前研究院和阳原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初始阶段泥河湾盆地的石器技术研究获进展

  3月30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了题为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t the onset of the 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 in high-latitude Eas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