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举行2012学术交流会

12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2012学术交流会于洪湖举行。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师强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金生教授。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丁建清研究员主持。 傅伯杰院士、万师强教授、贺金生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流域和区域综合研究途径:格局与过程耦合”、“利用控制实验研究全球变化对温带草原的影响”、“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主题报告,全面和系统地报告了目前流域和区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热点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实验设计。重点实验室污染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学科组长王俊、刘峰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三峡库区水体及沉积物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水生态风险评估”、“模拟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以LANDIS II 模型为例”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重点实验室在生态毒理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阅读全文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近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完成的科技平台建设项目《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2010-Z-Y02)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和咨询答疑的基础上,认为实验室全面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任务和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通过退

海师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的通知》,明确海南师范大学热带岛屿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并将正式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义开放运行。由此,海师拥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增加至两个。   热带岛屿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

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举行2012学术交流会

  12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2012学术交流会于洪湖举行。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师强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金生教授。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丁建清研究员主持。  傅伯杰院士、万师强教授、贺金生教授分

中科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启动

  4月23日,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华南植物园召开。会议由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任海研究员主持,院生物局整合生物学处处长娄治平到会讲话,并为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由园内外13位专家组成,其中园外

记中科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生态系统退化,已经不再是一个远离我们的“学术名词”——日益严重的森林退化、荒漠化、海洋生态恶化等,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和修复已退化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球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只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举办2011年会

  10月7日至10日,中科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2011年年会在广东河源市举行。会议邀请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少麟,副主任周国逸,委员朱教君、束文圣、吴启堂、彭长连、傅声雷、任海等专家及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共30余人参加,同时邀请了海外学者王应平教授(CSIRO

我国发现高寒草地植物特征对生态N存留影响的生态机制

  生态系统N存留是调节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态过程的关键功能。目前人们对植物群落特征如何影响生态系统N存留的认识并不一致。很多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可以促进生态系统N存留,但也有研究发现优势植物种对生态系统N存留影响更大。植物功能性状已被广泛用于解释物种多样性对N存留的影响,但同时也发现植物功能特征并不能

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1月21日至22日,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在版纳植物园昆明分部(园部视频)召开了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植物园、云南大学、昆明动物所、昆明植物所、云南天文台的委员与嘉宾参会,另外参会的还有版纳园主任陈进、副主任曹敏、部分研究组长、科技人员和研究

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举行学术报告会

  4月22号下午,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和武汉植物园生态中心联合举办学术报告会,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韩兴国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琼教授到武汉植物园分别作了题为“科技论文写作”和Towards coupling ecosystem w

地理资源所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空间格局研究取得新进展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是中科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的核心研究领域。近两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孙晓敏研究员和李胜功研究员等支持与领导下,该重点实验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空间格局的地理生态学研究方向取得了快速发展。   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碳源/汇强度

地理资源所稳定同位素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中科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的核心研究领域。自2006年以来,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孙晓敏研究员和李胜功研究员等带领下,该重点实验室在稳定同位素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基于调制式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之后,

淡水生态学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议

  1月13至14日,淡水生态学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武汉召开。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实到7人)、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领导班子以及实验室科技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朱作言院士主持。所长赵进东院士致欢迎辞。党委书

第二届热带森林生态学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于9月13日至18日在南宁召开了第二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这是继2009年与海南大学举行首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大会,目的是加强热带森林生态学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术交流。该会由版纳植物园重点实验室主办、广西

浮游植物净水新机制:功能多样性促进营养利用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浮游植物功能多样性促进营养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Functional diversity promotes phytoplankton resource use efficiency”在生态学期刊Journal of Ecology 在线发表。  浮游植物对水体中

专家呼吁生态学研究要“算大账”

  “在生态恢复方面,中国人已经付出的代价非常巨大,但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和应用仍然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现象。”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丛书发布会暨生态学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如此表示。   在李文华看来,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

第一届流域城镇化生态与环境响应国际研讨会举办

  城镇化与流域环境演变是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率先行动”和“一三五”计划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10月12日至17日在城市环境所召开了“第一届流域城镇化生态与环境响应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年度重要学术活动之一,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

地理资源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性状与功能研究获系列进展

  性状(Trait)或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和进化后所呈现出来的可量度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植物性状研究作为生物学、地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研究的纽带,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涉及碳收支、养分和水分利用的植物性状更是倍受重视。科学家通过各种途

浮游植物功能多样性和营养利用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浮游植物功能多样性促进营养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Functional diversity promotes phytoplankton resource use efficiency”在生态学经典期刊Journal of Ecology在线发表(https://d

首届中国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开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691.shtm8月17日,以“创新生态系统遥感交叉学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开幕。来自全国的近100家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部门,500余名生态学与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参会

“重庆生态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40.shtm4月2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分中心(以下简称“生态文明实践中心”)、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

武汉植物园在施肥模式对农田杂草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农田杂草在维持土壤微生物、动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流失、酸化,以及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农田杂草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好的养分管理可以兼顾作物高产和生物资源的保护。而目前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其影响机理也鲜见报道。  中国科学院武汉

城市环境所生态系统微生物组学研究获进展

  人类和其他生物共享一个微生物地球。微生物时刻影响着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对人类和地球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分子基因组学的发展,我们对生态系统中每一组分相联系微生物功能的认知不断深入,剖析了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迄今为止,多数微生物组的研究只针对单一宿主或某一个特定环境,如土壤微生物或

我国在土壤反硝化过程的氮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获进展

  反硝化过程被认为是生态系统气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也是导致生态系统氮限制的重要机制。但是,由于缺乏从生态系统尺度上直接测定反硝化作用速率的技术,在过去对氮循环的研究中,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反硝化速率一直难以量化。近年来,硝酸盐的15N/14N比值被用于量化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反硝化速率。但是,利用15N同

第二届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暨JPE编委会议在上海召开

  10月15日至18日,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生态学”为主题的第二届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暨Journal of Plant Ecology(JPE)2021编委会议在上海召开。  在前沿论坛上,来自中科院植物所、地理资源所、生态环境中心、青藏高原所,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20

兰州大学科研成果入选2021“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其中,由中国生态学会推荐,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邓建明团队与安黎哲、贺金生、刘建全等团队合作研究的项目《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

生态环境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到亚热带所做学术报告

  2月4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应邀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该所师生做了题为“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管理”的学术报告。亚热带所所长王克林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欧阳志云围绕生态服务功能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系统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生态恢复对生态服务功能

“河南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实验室”学术会议举行

6月2日上午,由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与河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全球变化与大气污染研讨会暨“河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千人

沈阳生态所在氮沉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日益增加的大气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大气氮沉降中氮素形态多样,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氮沉降生态学效应的认识局限于少数几类化合物。不仅如此,由于不同研究中氮素化合物添加处理的可比性较差,限制了人们对不同形态氮素生态学效应的认知。从生态系统元素平衡的角度推测,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