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王宝贞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五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王宝贞同志,因病于2022年2月13日5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公开资料显示,王宝贞,1932年4月10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胶州市,1950年9月至1955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本科及师资研究生班学习并毕业,获土木工程师称号。1955年9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给排水教研室工作,任助教;1959年9月至1962年8月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污水处理与利用研究室副主任;1962年9月至1978年8月任研究室主任,给排水教研室副主任、讲师;1978年9月至1982年10月任水处理研究室主任和排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2年11月1993年10月任市政与环境工程系主任,水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阅读全文

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王宝贞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五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王宝贞同志,因病于2022年2月13日5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公开资料显示,王宝贞,193

王志国:论文事件和杨宝峰院士无关

  “如果我真想造假,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北京时间9月8日21时,因论文事件受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严厉处理的王志国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一再声称,他没有在这些论文中造假。他同时指控造成论文撤稿的人是一名实验室技术员,“我们有确凿证据,至少有两篇论文的问题出自此人

王夔院士:治癌不如防癌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一场“养生热潮”也随之而来。张悟本等“神医”被曝光后,这些被媒体推上神坛的“大师”开始遭到质疑。因此,为引导公众进行科学的养生医疗保健,传递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界的声音义不容辞。   治癌不如防癌   8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举办了

王静康院士的“结晶”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所从事的工作是“结晶”,就是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序,去除杂质,使它们从液态或气态变为纯净的固体。这就像王静康的人生,经过岁月沉淀,只留下对教育的执着和国家大爱的凝结。  报国是“结晶”的使命  王静康是新中国工业结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共17人!2021“北京学者计划”拟入选名单公布

  近日,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学者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关于推荐2021年北京学者候选人的通知》安排,经归口单位和院士联名推荐、专家三轮评审,北京市确定了2021年“北京学者计划”拟入选人员。具体名单如下:“北京学者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序号姓名 性别从事专业工作单位1崔素萍女无机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

王扬宗:院士制度改革让院士头衔回归本位

   最近,随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15年度院士增选工作的启动,院士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热点。此次增选工作是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与增选相关的改革举措如取消单位推荐和归口部门推荐的渠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增加全体院士投票的终选投票、加大对增选工作

王乃彦院士:核电发展不应因噎废食

  近日,日本依据该国《电气事业法》宣布,去年“3·11”地震中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正式报废。从4月20日零时起,日本国内的商用核电机组仅剩50座,所有新建核电项目亦被冻结。     至此,这场仅次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核灾难画上了一个句号。但福岛事故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核恐慌,即使

王辰院士:烟瘾是病,得治

  公众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竟然有不少人吸烟,而且医生戒烟服务能力欠缺。在8月31日召开的中国戒烟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教授表示,医生、教师和官员应是社会控烟的重点人群,遗憾的是,我国大约有40%的男医生是烟民,尽管比例相比普遍人群略低,但纵观全球,我国医生吸烟率仍然显得

王如松院士:“驯服”垃圾不是梦

  “垃圾不是洪水猛兽,‘驯服’好了,它能乖乖地为人类服务!”   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如是表示。   那么该如何“驯服”垃圾呢?王如松提出了生活垃圾处理的“五化”生态工程,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

追记王忠诚院士:希望有人超越我

  “医生要终生学习,培养一个神经外科大夫真的很难,我们的人才培养速度远远不够!”这是2011年9月4日,王忠诚对来家里看望自己的温家宝总理表达最多的意见。   “美国人口3.5亿,有神经外科医生约4000人;中国有13亿人,能达到美国神经外科水平的医生大约也是4000人,相差太远。来天坛医院看病

王小谟院士:为国家争口气

   人物简介:王小谟,男,1938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预警机精神的标志性代表人物。  不是第一次采访王小

刘宝珺院士成长学术资料采集工程启动

  3月19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名誉校长刘宝珺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牵头负责,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1部委参与,2010年正式启动。采集工程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采集整理关

段宝岩院士忆高考:岁月沉淀-梦想飞扬

  段宝岩  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3月进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电子机械专业学习。1991年受国家教委公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校工作。2002年至2012年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学科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王振义院士获2018最美医师称号

   3月18日,央视1套黄金时间播出寻找中国最美医师节目,95岁高龄的王振义荣获2018最美医师称号。王振义是中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经过八年刻苦研究,找到了一种药,攻克了一种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王业宁院士:不待扬鞭自奋蹄

王业宁曾这样表达这种热爱:“从中学时代我就迷上了物理,光声热电的世界太有趣了!”从此她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以她的坚韧、执着、敢拼敢闯、自强不息的精神锐意进取,屡创佳绩。 王业宁(1926年10月14日~) 1926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安庆,籍贯安徽六安。1945年考入中央

王曦院士:我们要有全球化视野

    王曦  “做科学家,尤其是应用学科的科学家,必须把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战略需要联系起来,通盘去想,去布大局,做大事。”  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身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的王曦如是说。  同时,他认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当前必须

追记王忠诚院士:大医风范待来者

  9月30日,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王忠诚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住院期间,老人念念不忘3件事:建一家大型的现代化神经外科医院,搭一座国家级神外研究平台,办一所培养神外专科医生的医学院。   “王老一生把神经外科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病人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宋茂民说

王希季院士,102岁生日快乐!

  7月26日是王希季院士102岁生日。日前,五院院长李大明、党委副书记李杰代表五院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探望了王希季院士,向他汇报了五院科研生产等各项工作的最新进展,向这位中国空间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德高望重的“两弹一星”元勋送上102岁生日最真挚的祝福。王希季院士与党同龄,经历了整个新民主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逝世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孙宝国院士:食品安全应重塑信任体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民生,要想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注重食品安全管理。总体来看,国内的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但事实上问题仍在发生,中国食品安全依然处于高发期。  由于国内油、盐、酱、醋、肉、蛋、奶、粮食、果蔬、水产品以及各种加工食品都出现过安全事件,消费者

王占国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河南紧紧围绕中部地区崛起,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拓展更大更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

王辰院士:精准诊断是抗感染的关键

去年冬天,一篇用白描手法撰写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很敏锐地抓住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不仅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也再次敲响了防控感染性疾病的“警钟”。 通俗地讲,感染性疾病就是致病微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导致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而解决感染性疾病这一重大医学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对病原的

王辰院士:精准诊断是抗感染的关键

去年冬天,一篇用白描手法撰写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很敏锐地抓住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不仅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也再次敲响了防控感染性疾病的“警钟”。 通俗地讲,感染性疾病就是致病微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导致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而解决感染性疾病这一重大医学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对病原的

王辰院士:精准诊断是抗感染的关键

去年冬天,一篇用白描手法撰写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很敏锐地抓住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不仅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也再次敲响了防控感染性疾病的“警钟”。 通俗地讲,感染性疾病就是致病微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导致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而解决感染性疾病这一重大医学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对病原的

王占国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河南紧紧围绕中部地区崛起,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拓展更大更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

王浩院士:国内现行的排污标准不合国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同时也是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的所长,是研究水污染问题的权威专家。在《大家看法——我建议》的录制现场,王院士在听了昆明市市长张祖林、南通市市长杨展理以及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主任等嘉宾的建议之后,对国内现行的排污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浩院士指出,我国现行的污水排放指标,

王中林院士荣获首届“全球纳米能源奖”

   2017年7月26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四届纳米能源国际会议上,英国The NANOSMAT Society(www.nanoenergy.co.uk)学会会长Nasar Ali和大会主席 Peter Lund 教授代表纳米能源奖委员会将2017年度“全球纳米能源奖”(Global Nan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哲荣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教授级高工王哲荣,因病于5月31日晚21时50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  王哲荣,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阳县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3—1984年承担多项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任务。1986年后,任国家四大重点装备研制项目

王红阳院士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发现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同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肝癌形成过程中IL-1β/IRAK-1炎症信号促成了持久的gankyrin激活,这项研究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19)接受并在线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Hong-yang 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