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垂体危象病例分析

病例[1]:患者,女,41岁,因产后闭经,怕冷,乏力18年,昏迷7天入院。患者1999年分娩时大出血,产后一直未再有月经,伴怕冷、乏力、腋毛及阴毛脱落,无溢乳,无异常色素沉着,无多饮多尿。当时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曾间断服用“泼尼松”治疗,未定期复查,也未坚持服药。约2周前因感冒后出现咳嗽、流涕、唇周疱疹,伴发热,在当地医院予以“青霉素”治疗,症状稍有好转。7天前被家人发现昏迷在家中,神志不清,遂急诊送入当地医院,查血糖1.9mmol/L,血纳118mmol/L,诊断为“垂体功能不全,席汉综合征”,予以“泼尼松、优甲乐”及纠正低血糖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可自行睁眼,但仍不能言语,四肢不能活动,稍有咳嗽,无痰,无呕吐及腹泻,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2年。查体:T36.5°C,P 65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神志不清,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瘀斑,腋毛及阴......阅读全文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简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不常见,但病死率很高。高碘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甲亢危象:自从补充碘剂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以来,不断有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报道,碘缺乏地区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比富碘区更加容易,停药后也不容易复发。碘致甲状腺

概述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

  1.典型的甲亢危象  (1)高热体温急骤升高,高热常在39℃以上,大汗淋漓,皮肤潮红,继而可汗闭,皮肤苍白和脱水。高热是甲亢危象的特征表现,是与重症甲亢的重要鉴别点。使用一般解热措施无效。  (2)心血管系统脉压差明显增大,心率显著增快,超过160次/分。患者易出现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

关于高血压危象的治疗介绍

  在儿童期高血压危象常表现为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应选择紧急静脉给药降压。药物首选硝普钠或拉贝洛尔,也可用二氮嗪(低压唑)。为保证心、脑、肾等脏器充足的血供应,降压不宜过快,最好在治疗开始后6小时内降低计划降压的1/3~1/2,在以后48~72小时内降压至接近正常。一旦高血压危象缓解,改为口

关于甲亢危象的检查方式介绍

  1.体征检查  甲亢临床表现及体征明显加重。  2.实验室检查  多数病例血清T3、T4、升高,FT3和FT4增高更明显。  3.其他辅助检查  (1)电解质由于甲亢危象患者处于明显高代谢状态,高热,呕吐甚至腹泻等因素使多数病人均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钠血症最常见,也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钾

甲亢危象的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血清T3、T4、rT3升高,FT3和FT4增高更明显些,但与无危象甲亢没有划分界限。健康搜索在甲亢危象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测量结果可以不一致。有健康搜索的学者认为,在危象时,患者血中甲状腺素水平比无危象的甲亢时高健康搜索,也有学者见到甲亢危象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不明显升高。所以,测

浅谈甲亢危象的诊断和治疗

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因心慌、手抖、多汗、乏力、消瘦7年,加重伴咳嗽、咳痰、发热、气促3天入院。甲亢病史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8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史。曾给予低碘饮食,口服甲巯咪唑,症状渐缓解,1年前自行停药,入院前3天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咳淡粉色粘痰,心慌、手抖、多汗症状加

肾上腺皮质危象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原本就不能产生正常量的皮质醇,应激时更不能相应地增加皮质醇的分泌,可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的急性临床表现:高热、胃肠紊乱、循环虚脱、神志淡漠、萎靡或躁动不安、谵妄甚至昏迷,称为肾上腺皮质危象,诊治稍失时机将耽误病人生命。    肾上腺皮质危象的治

简述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

  弥漫性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引起的甲亢均可发生危象,多数患者甲状腺肿大明显,不少老年病人仅有心脏异常,尤以心律紊乱或胃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很多病人可以找出有明显的发病诱因。  典型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频繁的呕吐及腹泻、谵妄,甚至昏迷,最后多因休克、呼吸及循环衰蝎以及电解质失衡

垂体、垂体柄、第三脑室底结核病例分析

 1.病历摘要 女,19岁。因月经稀少6年,头痛、多尿2个月入院。2013年月经初潮,平均周期1~2个月,2018年起平均周期3~4个月,每次持续4~5d,量偏少,无停经、泌乳。2019年1月初起出现反复头痛、头晕、呕吐,同时出现多饮、多尿,未监测24h总尿量。6年来视力呈缓慢进行性下降。无发热、盗

关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垂体活检介绍

  经鼻经蝶内视镜下垂体活检((endoscopic transnasal pituitary biopsy))是经鼻窦直接进到蝶鞍部和颅底针刺获得垂体、下丘脑或其附近颅底病变的组织再做出细胞学病理诊断。虽然垂体活检术是一种有创检查但由于不是以切除病变组织为目的仅仅通过针刺获取组织所以对下丘脑-垂体

席汉氏综合症的症状描述

  1.有原发病因可查:  如产后大出血、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或放射治疗、颅脑外伤、感染或炎症(结核、梅毒、脑膜脑炎)、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脑动脉硬化、营养不良)以及免疫性垂体炎等。  2.促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不足症群  产后无乳,闭经,阴、腋、眉毛脱落、稀疏、性欲减退、消失,外生殖器萎缩,

恶性垂体瘤

  在垂体原发肿瘤中,原发恶性肿瘤所占比例

垂体的位置形态

(一)位置形态 垂体位于垂体窝内,椭圆形。(二)位置特点:1.腺垂体位于垂体前部,包括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2.神经垂体位于垂体后部,包括神经部、漏斗部。

脑垂体的分类

  垂体是体内最重要、最复杂的内分泌腺。垂体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交叉前沟后方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下丘脑。根据其发生和结构特点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腺垂体包括垂体前叶和中间部,是腺组织,具有制造贮存和分泌多种多肽激素的功能,对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性的功能等均有调节作用,并能影响其他分泌腺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三)

  (四)心脏    心脏增大,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五)肾脏    少尿、氮质血症、尿毒症的表现。    (六)胃肠道    有恶心,呕吐。    高血压危象如不及时治疗,患者迅速死于脑损害,更多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如及时治疗,血压下降,高血压脑病恢复。恶性高血压的预后与肾脏损害程度密

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及病因

  临床表现  老年甲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有认识不足,以致发生了危象时也难以及时确诊。但老年性甲亢危象有 甲亢危象  其一定的临床特征  ⒈典型的甲亢危象  ⑴高热:体温急骤升高,高热常在39℃以上大汗淋漓,皮肤潮红,继而可汗闭,皮肤苍白和脱水。高热是甲亢危象的特征表现,是与重症甲亢的重要鉴别

甲亢危象的并发症及诊断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  诊断  典型甲亢危象诊断并不困难有甲亢未控制病史,甲亢的症状和体征,特别有甲状腺肿大伴血管杂音及突眼征存在,临床易作出诊断。老人中具有典型表现者较少往往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为突出表现70岁以上老人更应警惕淡漠型甲亢危象。诊断确立关键是尽早测定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五)

  (二)口服降压药    高血压危象时胃肠道以外应用降压药使血压下降后应尽快改用口服降压药,对顽固的高血压可选用以下药物。    1.巯甲基丙脯氨酸(Captopril)    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使血管扩张,外围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同时又减少醛固酮分泌,排钠保钾

关于急性肾上腺皮质危象的介绍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出现危象时病情危重:大多患者有发热,有的体温可达40℃以上,很可能有感染,而肾上腺危象本身也可发热;有严重低血压,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伴有心动过速,四肢厥冷、发绀和虚脱;患者极度虚弱无力,萎靡淡漠和嗜睡;也可表现烦躁不安和谵妄惊厥甚至昏迷;消化道症状常常比较突出,表现为

关于脑疝危象的鉴别介绍

  脑疝危象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可明确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一、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  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二)

  三、病理生理    (一)高血压脑病    包括两个过程,一为功能性改变,即脑血管扩张,过多的脑血流灌注脑组织,引起高血压脑病;另一为器质性改变,即动脉壁急性损伤,纤维蛋白样坏死。这两个过程发生在血压极度升高之后,尚无肾素或其他体液因素参与时。经动物和临床研究,发现血压下降时血管扩张,血压上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一)

  一、概述    高血压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型。恶性又称急进型高血压,舒张压很高,引起肾脏坏死性小动脉炎,氮质血症,如不治疗,大约一年死亡。恶性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发生率为1%。    1914年Volhard和Fahr首先阐述了恶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以后Keith 等进一步描述了恶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四)

  (六)合并氮质血症者    应予血液透析治疗。    (七)嗜铬细胞瘤合并高血压危象时    由于瘤体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手术前应选用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降低血压。    (八)合并妊娠高征时    早期通过限制活动和盐的摄入足以增加子宫、胎盘和肾的血流。如蛋白尿加重、血压升高

甲状腺危象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目前认为,激素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核,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机制。细胞核内存在与遗传物质有关的特异的甲状腺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与特异的核受体相互作用,影响基因表达,细胞代谢中随之发生变化。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与核受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增多,以及和受体的作用,是引起甲状腺危象可能的发生

一例皮瓣危象病例分析

 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皮瓣成活的关键,本例患者术后1天出现血管危象,后经换药处理,1周后皮瓣颜色正常,皮瓣完全成活,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诊断“全身多处瘢痕挛缩畸形、扩张器置入术后”,缘于2011年6月在工作中被火焰烧伤躯干、四肢、面颈部,烧伤面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1、慢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  慢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发病隐匿,病情逐渐加重。各种临床表现在很多慢性病都可见到,因此诊断较难。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具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如逐渐加重的全身不适、无精打采、乏力、倦怠、食欲减退、恶心、体重减轻、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等。  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是慢性原发性肾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1、慢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  慢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发病隐匿,病情逐渐加重。各种临床表现在很多慢性病都可见到,因此诊断较难。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具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如逐渐加重的全身不适、无精打采、乏力、倦怠、食欲减退、恶心、体重减轻、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等。  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是慢性原发性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应激状态、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库欣综合征、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瘤。  减低见于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肿瘤、垂体瘤、垂体前叶受损。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小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成人全垂体功能减退 、 小儿库欣综合征、 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常值  上午8时2.2~17.6pmol/L。  下午4时1.1~8.8p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应激状态、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库欣综合征、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瘤。  减低见于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肿瘤、垂体瘤、垂体前叶受损。  结果偏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的相关疾病及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垂体危象与垂体卒中,泌乳素瘤,闭经,结节性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大  相关症状  闭经-乳溢-不育三联征,甲状腺肿大,发作性嗜睡和食欲亢进,甲状腺肿,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