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所: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对汞输出变化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冰川分布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冰川退缩对亚洲众多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明晰喜马拉雅冰川融水径流汞的输移变化,对深入理解高山冰川消融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及区域汞循环变化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在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补给流域开展连续观测与考察,发现绒布冰川融水补给径流中汞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图1)。汞含量与径流量、悬浮颗粒物含量以及水体浊度呈显著正相关,体现了冰川消融影响径流量、悬浮颗粒物含量与水体浊度,是影响融水径流汞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图2)。研究还揭示了绒布冰川末端发育的冰湖对融水径流汞输移的影响:入湖径流汞含量高于出湖径流(下降16%),表明冰前湖对融水径流汞输移具有沉积效应(图3)。研究人员认为,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冰湖持续增加扩张,冰湖溃决可能会造成冰湖沉积汞的瞬时释放。 ......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所: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对汞输出变化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冰川分布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冰川退缩对亚洲众多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明晰喜马拉雅冰川融水径流汞的输移变化,对深入理解高山冰川消融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及区域汞循环变化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冰川“并没有迅速消融”

Gangotri冰川“事实上停滞了”   印度冰川学家Vijay Kumar Raina声称喜马拉雅冰川并没有像预测的那样迅速退缩,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正在扩张,他导致了科学家之间的争议。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2007年说,喜马拉雅冰川“的退缩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都快,而

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降低会加速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发育有大量冰川,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数条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冰川正在发生消融,表现为冰川末端退缩以及冰川物质亏损,并对周边河流径流、人均水资源量等产生深刻影响。冰川退缩主要受到气候变暖及降水的影响;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可导致冰川表面短

研究指出冰川消融使北极汞污染加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82.shtm 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由气温上升引起的冰川消融正导致海洋向北极大气层排放更多的汞,从而给北极生态系统带来风险。 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

喜马拉雅冰川或将消融80%,影响20亿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212.shtm

徐柏青小组:黑碳沉降导致青藏高原雪融加速

印度洋上空的污染物对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负有直接责任——这是来自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的结论。这篇题为《棕色云增暖南亚》(Brown haze ‘heating up’ South Asia,《自然》2007年8月)的论文曾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科学家近年对青藏高原的冰芯研究进

研究称青藏高原地区灰尘增多因全球变暖

怪异的关联:全球气候变暖或许带来了更强的风,把更多的灰尘吹到青藏高原上。而这些能够吸收阳光的灰尘,或许会加速那里冰川的消融。(图片来源:NASA)   青藏高原湖底沉积物的检测结果告诉人们,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地球上风的格局,并可能为青藏高原地区带去更多的灰尘。这种趋势可能会加速喜马

青藏高原冰川消融湖泊快速扩张-可能杯满自溢

  “青藏高原湖泊扩大得越来越快了!”每年都去青藏高原进行湖泊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很是纠结,“2002年之前大部分湖泊还在萎缩,现在却快速扩张,很突然。”  与此同时,包括那曲在内的西藏诸多地区,湖水越过了湖岸,向四周的优质草场蔓延,多处牧民的房屋

研究揭示喜马拉雅冰湖接触冰川质量损失被低估

  数字高程模型(DEM)被广泛用于估算全球冰川质量损失。传统的基于DEM的大地测量法只能观测到冰川表面和水面,无法揭示发生在冰前湖泊水面以下的冰川质量损失。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冰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正在加速消融与退缩,与冰川相连的冰湖迅速扩张。前人研究更多聚焦冰湖面积和水量变化以及由

27亿吨!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被低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78.shtm 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如何?4月3日晚,《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科考分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研究员张国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大气和冰川中黑碳来源研究获进展

  8月2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康世昌课题组与瑞典斯特哥尔摩大学合作研究论文Sources of black carbon to the Himal

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被低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61.shtm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科考分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0

27亿吨!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被低估

  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如何?  4月3日晚,《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科考分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研究员张国庆等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00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地区约27亿吨水下冰质量损失被低估。  该论文的第

南亚黑碳气溶胶加速青藏高原冰川物质亏损

  12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了解到,科研人员从南亚黑碳气溶胶影响区域降水的角度,分析其对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南亚黑碳气溶胶通过改变南亚季风水汽输送,进而间接影响青藏高原冰川的物质补给。该成果发表在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上。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自然》报道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

  11月11日,《自然》(NATURE)第468期报道了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 TPE)计划”,科学家们聚集一堂,准备通过开展这一国际研究计划来理解和减轻“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以下是全文译文。  环境变化与冰川变

27亿吨!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严重低估

  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科考分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研究员张国庆等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00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地区约27亿吨水下冰质量损失被低估。4月3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冰湖。在全球

康世昌:希望获取更多基础数据准确预估冰川变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02.shtm 2023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正在进行,共有5支科考分队13个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齐聚珠峰地区,围绕水、生态和人类活动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

南亚黑碳气溶胶加速青藏高原冰川物质亏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06.shtm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12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了解到,科研人员从南亚黑碳气溶胶影响区域降水的角度,分析其对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21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冰川消融谬误说源自学生论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不久前因有关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完全融化的结论而受尽学术界及舆论界“挤兑”。英国《星期日电讯报》1月31日则再添新料,称报告结论取自学生论文及登山者见闻。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先前公布一份全球气候变暖报告,指出南美洲安第斯山、欧洲阿尔卑斯山、非洲

两大环流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

两大环流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   7月15日,《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刊发的《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一文中,揭示了引起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系统性地区差异最可能的原因:两大环流(减弱的印度季风和加强的西风)导致的喜马拉雅地区降水减少和

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27.shtm 新华社日内瓦8月18日电 综述: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新华社记者刘曲 欧洲地区今年夏季持续遭受热浪袭击,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这进一步加速冰川融化。据“瑞士资讯”网日前

青藏高原所发现森林更新可以记录青藏高原冰川变化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多条大河(雅鲁藏布江、长江、印度河等)提供了水源。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到达,高原地区的冰川观测资料不仅少,而且时间也很短。数据匮乏限制了人们对长时间尺度上(几十-几百年)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在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

中国成功在珠峰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站-为国内海拔最高

  为更好地了解珠峰地区冰川表面与大气的交换过程及绒布冰川的气象条件,中国科研人员日前在海拔5830米的东绒布冰川消融区成功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这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长期定位自动气象观测站。  中科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忠彦告诉记者,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仪器支持下,中科院珠峰站科

卫星地图显示:西藏波密发现青藏高原最大冰川群

虽然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川每年都在退缩,但最近由卫星遥感拍摄的地图显示,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发现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冰川共有42个,中国三大海洋型冰川中两个也在波密县境内。 这个位于喜马拉雅深处的小县面积14972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近68万亩。资料显示,波密县属山地丘陵,四周为山

第三极”冰川科考探究阿里地区冰川特殊变化

  13日晚,在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阿里日土县东汝乡阿汝冰川前,竖起蓝色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旗帜。这标志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在阿里地区正式启动。  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科考队将在这一区域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阿里地区冰川的特殊变化。考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

珠峰冰川补给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和转化特征研究取得进展

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持续退缩对其补给流域的影响日益增强。珠峰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分布区,科研人员以珠峰为例,探讨冰川补给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和转化过程,剖析高海拔冰川消融对区域氮循环的影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系统观测了珠峰冰前湖和冰川融水径流并采集样品,分析了冰川

珠峰冰川补给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和转化特征研究取得进展

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持续退缩对其补给流域的影响日益增强。珠峰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分布区,科研人员以珠峰为例,探讨冰川补给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和转化过程,剖析高海拔冰川消融对区域氮循环的影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系统观测了珠峰冰前湖和冰川融水径流并采集样品(图1),分

专家:珠峰峰顶冰雪样品比想象中更湿润

  冰芯是研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的密码。记者从“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冰芯钻取科考队了解到,科考队员在珠峰6500米东绒布冰川钻取透底冰芯时发现,冰川底部的温度是零下8摄氏度,冰川表面的温度是零下4到5摄氏度,表面比底部高3摄氏度左右。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认为,这显示珠峰冰川上部温度升高,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冰川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简称抗性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消融,冰川环境中存留的耐药菌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有可能随冰川消融输出到下游湖泊、河流等环境中,对下游环境的生态安全和居民健康产

综述: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欧洲地区今年夏季持续遭受热浪袭击,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这进一步加速冰川融化。据“瑞士资讯”网日前报道,自1850年以来阿尔卑斯冰川的体积大约缩减了60%。照此发展,瑞士1500座阿尔卑斯冰川有半数将在未来30年内消失。不止是在瑞士,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也有许多冰川在融化,凸显了近年来全球变暖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