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等揭示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DNL2102组)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焦峰副研究员团队在合成气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合成气转化中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并揭示了其对产物选择性的调控原理。 该团队于2016年提出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耦合的双功能OXZEO催化剂设计概念,实现了高选择性地生成C2=-C4=低碳烯烃(Science,2016)。此后,团队就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催化作用原理、双功能匹配耦合机制开展研究,取得系列进展(Angew. Chem. Int. Ed.,2018;Angew. Chem. Int. Ed.,2019;Angew. Chem. Int. Ed.,2020;Nat. Commun.,2022;ACS Energy Lett.,2022)。OXZEO技术为煤、天然气、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技术平台,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Chem. Rev.,2021)。此外,该团队与我所刘中民......阅读全文

研究人员发现合成气转化中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化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员潘秀莲、副研究员焦峰团队在合成气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合成气转化中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并揭示了其对产物选择性的调控原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 该团队于2016年提出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耦合的双功能OXZE

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等揭示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DNL2102组)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焦峰副研究员团队在合成气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合成气转化中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并揭示了其对产物选择性的调控原理。  该团队于2016年提出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耦合的双功能OXZEO催化剂设计概念,实现了

分子筛限域传质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限域扩散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利用分子筛限域环境实现长链烷烃分子自由度的精准调控,通过分子“悬浮”效应实现其超快扩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亚纳米级别的多孔材料是

分子筛限域传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限域扩散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利用分子筛限域环境实现长链烷烃分子自由度的精准调控,通过分子“悬浮”效应实现其超快扩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亚纳米级别的多孔材料是

MFI型分子筛限域环境下芳烃受阻运动机理揭示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固体核磁共振及前沿应用研究组(510组)侯广进研究员、陈魁智研究员团队,利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技术,研究了客体芳烃分子运动行为,并对分子筛孔道的限域效应提出了新的理解。分子筛独特的微孔孔道结构赋予其限域效应,对吸附分离和择型催化发挥重要作用。通常,分子筛限域效应随吸附分

纳米限域作用助力电催化碳碳偶联

  由于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过量开采,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水平持续升高,且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CO2过度排放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对人类未来以及地球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CO2电化学还原技术将清洁能源所产生的可持续电力以化学能的形式进行存储,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武汉物数所等在分子筛限域孔道溶剂化效应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邓风研究组与台湾原子分子所的刘尚斌研究组合作,在沸石分子筛纳米限域孔道中溶剂化效应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揭示了在分子筛限域孔道中同一种被吸附分子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溶剂化效应,从而有效增强分子筛的表观酸强度。该研究结果已于近期发

纳米限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分子在纳米孔道限域环境中扩散和反应显示了非常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论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模拟。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员带领的“界面和纳米催化”研究组(502组)在自行研制的一套与固体核磁共振仪耦合的动态催化反应系统中,采用激光诱导超极化129Xe技术,首次在模拟催化

芳烃进出分子筛孔道展现亚单胞拓扑柔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和清华大学陈晓、张晨曦、魏飞研究团队合作在亚纳米尺度下原位研究分子吸附扩散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采用分子筛皮米电镜原位成像策略并结合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了小分子吸脱附行为和分子筛骨架结构动态演变的原位实时观测。首次发现了刚性分子

分子筛皮米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小分子吸脱附行为

  近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和清华大学陈晓、张晨曦、魏飞研究团队合作在亚纳米尺度下原位研究分子吸附扩散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采用分子筛皮米电镜原位成像策略并结合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了小分子吸脱附行为和分子筛骨架结构动态演变的原位实时观测。  研究首次发现了刚性分子筛的亚单胞拓扑柔性

揭示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多尺度动态交互作用机制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研究员魏迎旭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SAPO-34分子筛催化甲醇和二甲醚转化过程中反应—扩散—催化剂之间的多尺度动态交互作用机制,涵盖了从菱沸石(CHA)笼或分子尺度,到单个催化剂晶体尺度,再到催化剂床层尺度的动态行为。相关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作用中局域限域效应和远程溢流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包信和院士、傅强研究员团队,在氧化物-氧化物界面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解构了氧化物-氧化物界面作用中的局域限域效应和远程溢流效应。  氧化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领域,氧化物催化作用研究是多相催化中的重要方向。前期

我所揭示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多尺度动态交互作用机制

近日,我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刘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员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SAPO-34分子筛催化甲醇和二甲醚转化过程中反应—扩散—催化剂之间的多尺度动态交互作用机制,涵盖了从菱沸石(CHA)笼或分子尺度,到单个催化剂晶体尺度,再到催化剂床层尺度的

低维材料的限域催化研究获重要进展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研究员徐小志与上海科技大学教授Zhu-Jun Wang、北京大学教授刘开辉、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丁峰合作,在低维材料的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原位发现了石墨烯在限域空间里的反常刻蚀、再生长行为。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Nano Letters。

实现Rh基催化剂的全尺寸调控与精准创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冰等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员周思合作,在气氛诱导动态调控催化剂再分散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揭示了气氛、载体双重作用下金属原子的缓释迁移机制,实现了Rh基催化剂全尺寸调控与精准创制,并进一步阐明了甲烷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尺寸特异性。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Cata

大连化物所石墨烯限域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石墨烯限域催化及表面催化原位表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光发射电子显微镜/低能电子显微镜(PEEM/LEEM),并借助于美国Berkeley国家实验室和Texas A&M University的相关科学装置,姚运喜、傅强和包

制备限域MOF材料用于高性能电解水反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56.shtm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肖建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团队、浙江大学研究员侯阳团队在电解水材料设计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制备了限域环境下的

制备限域MOF材料用于高性能电解水反应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肖建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团队、浙江大学研究员侯阳团队在电解水材料设计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制备了限域环境下的NiFe MOF材料,实现了超低过电位(106 mV)和超高电解稳定性(大于150小时)的电解水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自

我所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揭示MFI型分子芳烃受阻运动机理

 近日,我所固体核磁共振及前沿应用研究组(510组)侯广进研究员、陈魁智研究员团队,利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技术,研究了客体芳烃分子运动行为,并对分子筛孔道的限域效应提出了新的理解。  分子筛独特的微孔孔道结构赋予其限域效应,对吸附分离和择型催化发挥重要作用。通常,分子筛限域效应随吸附分子尺寸

新突破!我国科研团队高效制备生物燃油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张涛院士、罗文豪副研究员团队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Bert M.Weckhuysen教授合作,设计并构筑具有金属-酸“限域毗邻”结构的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无溶剂体系下由纤维素醇解平台分子乙酰丙酸乙酯“一锅法”高效制备戊酸酯类生物燃油的新路线。  非粮生

基于二维层流膜体系实现高效限域流动反应

2023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团队张锡奇副研究员在Matter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Regulating Interlayer Spacing of Aminated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for Efficient Flow Reactions”的

基于量子限域离子超流体的神经信号传输过程

  传统的Hodgkin-Huxley模型认为,神经信号传输是通过动作电位沿着神经元轴突进行传播,动作电位是由K+/Na+在Na/K泵的离子扩散产生的,而其余大部分Na/K泵是静止的。这种离子流体是熵驱动的无序流体,离子扩散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传播速度相对较慢(~1 m/s)

大连化物所发表二维材料限域催化进展报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德会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二维材料限域催化用于能源转化”(Confinement Catalysis with 2D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

化物所多相催化界面限域效应研究受邀撰写综述文章

  近年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在多相催化界面限域研究方向上开展的系列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近日受邀撰写的综述文章Interface-confined 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大连化物所纳米限域催化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肖建平、潘秀莲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限域催化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在日前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5, 137, 477−482)发表,并被选为亮点(spotlight)文

大连化物所多相催化的界面限域效应研究再获进展

PtNi双组分催化体系中的表面NiO和次表层Ni催化CO氧化反应的协同作用机制  日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在多相催化的界面限域效应研究中再次取得新进展。  在众多的催化过程中,催化活性中心往往是配位不饱和的金属原子,这些物种具有亚稳态、

SH2域的作用特点

中文名称SH2域英文名称Src homology 2 domain;SH2 domain定  义信号转导蛋白等蛋白质的胞质部分的信号域中的一段序列。最初在与Src癌基因家族产物同源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中发现,但是因其与SH1催化域不同而被命名为SH2域。可以与磷酸化酪氨酸结合,主要介导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

近膜域的特点和作用

中文名称近膜域英文名称juxtamembrane domain定  义穿膜蛋白位于细胞内靠近质膜一侧的结构域。因配体诱导的胞吞作用而内化的受体的这个区域常含有与内化有关的序列,可影响受体的活性。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信号转导(二级学科)

SH3域的作用特点

中文名称SH3域英文名称Src homology 3 domain;SH3 domain定  义见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蛋白等的胞质部分的信号域中的一段序列。因为与Src家族酪氨酸激酶有同源序列,却与其催化域SH1不同而命名为SH3域。它可以与脯氨酸丰富区结合。主要介导蛋白质之间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烯烃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中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剑、研究员葛庆杰和副研究员位健团队在二氧化碳(CO2)加氢合成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