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沙揭牌

9月17日,第四届中国人类表型组大会暨湖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在湖南湘江新区开幕,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开幕式上揭牌。据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介绍,该中心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牵头组建,主要任务是面向传染病、神经与精神疾病、骨关节与代谢疾病、皮肤与免疫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以“精准、快捷、智能”个体化诊疗技术为导向,加快推进多模态数据分析与临床应用、生物传感和分子探针研发与临床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平台、研发公共平台、转化支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4大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化诊断、个体化治疗”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高地,加速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个体化诊疗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产品、设备、服务和人才支撑,推动相关医疗产业创新发展。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中国人类表型组大会主席金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分别致辞。国际人类表型组研......阅读全文

日本专家访问亚热带生态所

日本专家在洞庭湖站湿地观测样地考察   2月26日至3月2日,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王勤学研究员、日本名古屋大学刘晨副教授、CLIMATEC株式会社董事长寄崎哲弘等一行四人,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该所所长王克林研究员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农业生态过

施尔畏视察亚热带农业生态所

  7月8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视察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施尔畏首先视察了中科院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动物健康养殖与作物温室实验楼、研究生公寓及、综合办公楼及研究所园区。随后与所领导、研究员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所党委书记李文祥详细汇报了亚热带所实

西澳大学学者访问亚热带生态所

  9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自然与农业科学学院院长Tony O’Donnell教授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Tony O’Donnell教授长期从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非生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土壤生物功能变化方面研究。访问期间,Tony

亚热带生态所专家赴新疆进行农区鼠害调研

  4月17日至24日,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委托,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勇博士为组长的鼠害调研专家组,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农区鼠害考察和调研。   这次考察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至喀什沿途的农区,历程3000余公里。上次新疆的鼠害调查工作还在上世纪

亚热带生态所两项成果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5月18日,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在湖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团队完成的“功能性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螯合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成果荣获2016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谢永宏团队完成的“洞庭湖湿地植被生态研究”成果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功能性氨基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为了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向地方的转移转化与应用推广力度,6月18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惠州市世纪五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该中心将运用现代农业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科研手段,开展高产、优质、抗逆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型

亚热带生态所将牵头构建猪禽动态营养需求模型

  7月15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召开“十四五”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动员部署会,主会场设在农村中心,包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内的相关单位设立分会场线上参会,总参会人数近800人。  部署会介绍了“十三五”重点专项实施情况,部署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绿色·特色·本色

   积极策应和组织实施研究所改革,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所”)建设和培育自己的特色,近几年来,将喀斯特生态、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健康养殖等作为着力培育和推进的方向,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亚热带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吴金水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朝建设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努力,我们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西南喀斯特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固碳能力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平衡。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植被演替提升土壤固碳能力,能够有效地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了解植被演替各阶段的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政策等原因,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而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重大生态工

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严重。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国家先后在喀斯特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

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区域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成效评价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严重。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国家先后在喀

亚热带生态所与广西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4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广西科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亚热带生态所签订。广西科学院院长金城、亚热带生态所所长吴金水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该协议主要涵盖了双方在加强基础研究平台的合作共建;创新喀斯特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和体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与东盟各国的科

亚热带所农业生态过程研究平台建设项目通过环评

  8月26日,湖南省环境保护厅评估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亚热带生态所农业生态过程研究平台(实验楼)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评估,专家组认真评议后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评审专家在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听取项目建设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关于项目背景和前期工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水稻光合碳的微生物利用机制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领衔的农业生态过程方向研究团队近日在水稻光合碳的微生物利用机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作物光合碳以根际沉积物的形式进入土壤,是根际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和能量来源。根际微生物能够通过自身代谢活动将这部分碳源或以气体的形式返回大气,或以有机质的形式存储于土壤中。

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与广西科技厅商讨战略合作

  记者5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获悉,为落实中国科学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战略合作事项,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兼环江站站长王克林、副所长陈洪松等一行6人,近日访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商讨依托中科院环江站深化院地科技创新与平台合作共建等事项,切实推动院地长期务

亚热带所承担的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支撑计划课题启动

  5月3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所、广西植物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广西大学等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计划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建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研究课题,获得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立项支持,正式启动。  

亚热带生态所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减少土壤碳固持,加速温室气体排放。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碳固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不同植被恢

亚热带生态所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认知对于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以及预测生态系统对全球

亚热带生态所桃源站IPv6网络环境建设完成

  4月11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完成了基于CNGI的IPv6网络环境建设,网络设备全面升级,搭建起了新的网络平台。   “桃源站IPv6网络环境建设”是中国科学院建设实施的“基于CNGI的科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示范工程”子项目,该示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OsSGL基因协同正向调控水稻耐旱性机制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由于降水模式的年际变化和水稻生长季节降水量分布不均等原因,干旱胁迫仍是水稻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在缺乏农业用水的地区尤其如此。据估计,水稻生产耗费了中国总用水量的大约一半,每年由于干旱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5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专家访问亚热带生态所

韩凤祥作“美国东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学术报告        9月22日至24日,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清洁能源研究所副教授韩凤祥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访问。  期间,韩凤祥作了题为“美国东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目前在碳减排与碳封存、重金属

傅声雷研究员到亚热带农业生态所进行学术交流

  4月9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傅声雷研究员应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研究员邀请到该所进行学术交流。   期间,傅声雷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作了“植被恢复与土壤生态过程”的学术报告。他针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植物配置与管理对土

亚热带所水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水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李丽立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完成了一项成果。  该成果以水禽为研究对象,围绕水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水禽排泄物中重金属与有害气体消减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不同活性碳输入量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外源活性碳输入引起的土壤碳矿化激发效应,是影响全球土壤碳平衡的重要过程,其对土壤有机质(SOM)矿化的影响强度,甚至超过温度等环境因子。一般认为,激发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外源碳输入导致土壤微生物C-N计量学上的不平衡,驱使微生物加快分解SOM以获取更多的N——这称为“N-mining”假说。然而,

国科大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带队调研亚热带生态所科教融合工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080.shtm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曾立新一行调研亚热带生态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44.shtm2月22日,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立新围绕湖南省-中科院合作事宜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调研。   ?会议现场。王昊昊 摄亚热带生态所所长谭支良在发言中指出,新

北大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成立

  北京大学工学院中联环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近日正式成立。据介绍,研究所将开展区域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和实践,整合国内国际领先的生态模拟技术资源,开发新的技术和工程措施切实达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研究内容涵盖水资源保护的开发和利用技术;饮用水处理技术和回用开发和转化技术;

亚热带生态所贯彻落实中科院基础研究工作会议精神

近日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近日召开中科院基础研究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会,研究所领导、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各中心、处室、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亚热带生态所所长谭支良主持。与会人员围绕研究所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谭支良指出,基

亚热带生态所获批设立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月17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收到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新设增设和确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48号),获批新设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亚热带所成立30多年来, 在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

亚热带生态所在复杂森林遥感智能识别方面获进展

在大规模生态保护与修复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成为近20年来全球植被“变绿”的热点区。单一人工林种植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造林策略,速生人工林相对于天然林可能会耗水过多,亟需量化权衡不同类型森林恢复的碳-水过程及其生态服务效应。然而,单一人工造林、自然恢复、封禁保育、人工林采伐等不同保护修复与管理措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