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湖北发现距今约百万年保存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

9月28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带来了学堂梁子遗址的新消息——“郧县人3号”头骨已被发现,距今约百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年代距今80万年至110万年左右,属于直立人,被学术界命名为“郧县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学堂梁子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 新一轮考古发掘前,组成以高星研究员为组长的发掘实施专家工作组,并开展前期论证,制定科学周密的考古发掘方案。 高星分享了头骨化石的发现经过。2022年5月18日上午化石初露,发掘团队按常规化石发掘程序进行初步清理。下午4点30分,项目负责人陆成秋初步确认为这块化石为古人类头骨化石。大家马上停止了发掘清理,保持原状,加强安保,并按程序上报相关领导和专家。经与中......阅读全文

中奥合作研究“许昌人”头骨化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类学系近日签订协议,共同承担“许昌人”头骨化石的扫描成像研究。   河南灵井 “许昌人”遗址是中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大量精美细石器、牙针、赭石染料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从中发掘出土的距今8万-10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及相关

哈尔滨古人类头骨化石发现始末

  近日,河北地质大学举行2018年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发布该校古生物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季强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重大新发现——在中国东北发现似海德堡人古人类头颅化石。河北地质大学校长王凤鸣表示,这一发现很可能刷新我们对人类起源和演进历史的已有认知。  目前,该发现已在《地质学刊》2018年第3期上刊登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何以实证人类演化史?

位于湖北十堰郧阳学堂梁子遗址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2022年12月提取出土,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该发现是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之一,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2国际十大考古新闻。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如何被发现?有何特点?为何

我国学者发现向早期现代人连续演化的人类头骨化石

  距今30-13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直立人消失与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样性与不同古人类成员出现以及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以往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确定因素,古人类学界对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许多问题一直

湖北发现距今约百万年保存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

9月28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带来了学堂梁子遗址的新消息——“郧县人3号”头骨已被发现,距今约百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类

乌干达发现约2000万年前完整古猿类头骨化石

  乌干达政府官员和法国科学家8月2日在坎帕拉宣布,两国科学家在乌干达东北部发现了一个距今约2000万年的较完整的古猿类头骨化石。   由法国和乌干达两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于7月18日在乌干达东北部卡拉莫贾地区发现了这个头骨化石,所属古猿生活在约1900万年至2000万年前。科学家初步认定,这

距今约百万年!湖北新发现保存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

  9月28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带来了学堂梁子遗址的新消息——“郧县人3号”头骨已被发现,距今约百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

研究发现鲸头骨好比天线

  图片来源:TED CRANFORD,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鲸能唱歌、发出嗡嗡声,甚至相互间窃窃私语。但对于这些群居的巨人来说,有一件事情始终不详:它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考虑到一些鲸的大小以及它们身处的大海,即便研究这些哺乳动物的基本情况,都极具挑战性。不过

科学家发现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

  3月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对河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论文:《在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Late Pleistocene archaic human crania fro

英国发现上亿年前16米海洋巨兽化石

  北京时间7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什么海洋生物的头骨最大?英国科学家们最近在研究一块该国出土的上龙化石,它的头骨尺寸或许可以给你一点启发。1、海中巨怪 海中巨怪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嘴巴了。  这是一个最近在英国多塞特郡博物馆展出的一个巨型上龙头骨化石,其长度达到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发布古人类研究重大成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2005-2016年在河南省发现的人类头骨碎片等多个化石,报道了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研究指出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

我国翼龙性别鉴定研究获新突破

“T夫人”,雌性达尔文翼龙(翼展宽0.78米)与她的蛋保存在一起。达尔文翼龙复原图,左为不具有头骨脊的雌性,右为具有头骨脊的雄性。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块与蛋保存在一起的雌性翼龙化石。这一发现为判别这些已绝灭的飞行爬行动物的性别提供了直接证据,解决了翼龙性别鉴定的关键问题。该项研究

距今约367万年的人类祖先骨架化石“小脚”在南非首次面世

   经过20年的挖掘、清理、重组和研究,距今约367万年的人类祖先骨架化石“小脚”近日在南非金山大学首次向外界公开展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完整的人类祖先骨架化石之一。最早在南非金融中心约翰内斯堡西北部被称作“人类摇篮”遗址区域的斯特克方丹洞穴中被发现,由金山大学团队负责挖掘、重建与研究。该团队

脑壳形状要看脸

几十万年来,人类的大脑的体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形状却有所改变。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发现,在过去16万年中,人类颅骨的物理变化可能是由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面部变化导致的,而非此前认为的由大脑本身进化引起的。 人类的“脑壳”自20万年前到现在,在大小上没有太大的变

早期鸟喙研究获进展

 研究揭示恐龙向鸟类的过渡比预期的更为复杂。图片来源:《自然》 鸟类的头骨与其恐龙祖先的头骨存在明显差异。现代鸟类鸟喙较大,没有牙齿,脑壳也较大,闭颌肌肉较弱,头骨铰接更明显,拥有活动上颚和悬颌。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却难以确定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是按什么顺序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鸟类头

3D打印头骨模型

  澳大利亚珀斯的婴儿索菲亚出生时,骨头堵她的鼻腔里,只能借助呼吸机呼吸。为了更好地了解索菲亚的头骨结构,术前医生对索菲亚头骨的3D打印模型进行了充分研究,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  一般人平时感冒或者过敏,鼻腔堵塞都是非常难受的,何况是整块骨头堵塞鼻腔呢。  然而这就是索菲亚的日常生活。  她

东亚最早的古人类之间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11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Early Edition)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副研究员与南非以及美国学者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通过对距今大约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的研究,吴秀杰等人确认马坝人头骨表面的痕迹是局部受到钝性

我国科学家发现原始鸟类化石新属

    刚刚出版的英文版《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发表了由古鸟类学专家、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胡东宇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的一个原始鸟类化石的新属种——“原始沈师鸟” (Shenshiornis primita)。这一新发现为揭示鸟类可动性头骨的早期演

我国辽宁发现早白垩世的对齿兽类哺乳动物新属种

  5月24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临沂大学科研团队合作研究的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哺乳动物新属种——罗氏晚萌齿兽(Anebodon luoi)。化石是对齿兽类的基干物种,臼齿数目比之前发现的同属对齿兽的张和兽和毛兽少

安徽和县直立人头骨痕迹揭示埋藏环境与生存活动

古人类化石表面各种异常痕迹,包括骨折、创伤、病变、先天畸形、变形、溶蚀等,是探索早期人类生存活动、健康状况、死亡原因以及埋藏环境的重要证据之一。 1月8日,《国际骨骼考古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刘武、郭肖聪与美国夏威夷大学Christopher Bae合

澄江化石地科考 探秘“世界化石宝库”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个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之一。1984年,澄江当地发掘出5.18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的动物群化石,因保存完好、门类众多而轰动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历经38年的科学攻关,澄江化石地不断获得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最近,相关课题组云南大学、西

过去16万年 人脸“悄悄在改变”

瑞士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对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过去16万年中,人类头盖骨的物理变化可能由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脸部变化所致,而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由大脑本身的进化引起。 此前的研究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头盖骨(脑壳)的大小与现在人类的头盖

科学家发现了论证东亚古人类演化的新证据

  距今30-13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直立人消失与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样性与不同古人类成员出现以及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以往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确定因素,古人类学界对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许多问题一直

东亚30万年前具有现代人面部特征的人类化石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和吴秀杰领导的中外合作团队在《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300

我国学者利用SRX相位衬度成像发现全球最小恐龙

  3月12日,《自然》杂志发布了包埋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的目前已知最小恐龙的发现,这一发现在恐龙和古鸟类演化研究上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的化石是一个包裹在琥珀中的完整动物头骨,同位素测年发现该地区的琥珀形成于白垩纪中期,约9900万年前。该化石包埋在透明琥珀中,头骨壁薄但体积相对很大,且被皮毛包裹。眼

中国科学家复原海洋爬行动物化石“锥子头海怪”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昨天在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论文,准确复原了两年前在我国发现的奇特海洋爬行动物化石“锥子头海怪”的形象,其外貌与所有已知物种大相径庭。  2014年初,一种奇特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在我国西南腹地被发现。经检验,这种动物生活于2亿4千万年

我国发现最古老的具尾锤的新种甲龙——中国缙云甲龙

  2月27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的新种类甲龙类化石研究成果,该种类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缙云甲龙(Jinyunpelta sinensis)。该研究成果由浙江自然博物馆郑文杰和金幸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缙云县博物馆王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于2023年5月25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探索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5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

与恐龙一起灭绝这种“天生反骨”的古老鸟类长啥样

   几年前,一种在6600万年前与恐龙一起灭绝的原始鸟类——反鸟,在河南被发掘出一件保存完好的骨骼化石。这件反鸟骨骼化石,距今7000万年。    为纪念反鸟骨骼化石发现者之一、对河南古生物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这一化石被命名为君昌豫鸟。    10月9日,在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