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粤港澳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高峰论坛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14.shtm 10月22日,由鹏城实验室指导,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粤港澳视觉健康创新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人工智能、类脑计算、神经再生、视觉功能训练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此次论坛对超前布局眼科学和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促进粤港澳地区乃至全国眼病学科与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以论坛召开为契机,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共同开展前沿科学与产业科学的跨界合作,为打造健康湾区,建设健康中国,为服务人民眼健康贡献新的力量。 本次论坛主题为“视觉未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在致辞中指出,“仿生视觉”与“主......阅读全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启动“百城光明行”

4月13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携手深圳市眼科医院在深圳正式启动“百城光明行”活动。5G智能眼科巡诊车将前往全国100个城市,开展高质量的眼健康公益行。陈春声致辞。“‘百城光明行’将发挥中山眼科中心的学科优势和技术力量,凝聚当地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为全国人民群众带去高质量的眼健康服务。”中山大学党委书

中山大学打造世界最大现代化眼科中心

  近日,为了进一步拓展医疗和科研业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眼科临床基础研究平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特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建设新院区。   据介绍,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总用地面积12326平方米,设计床位数300张,停车位700个。   其科研综合楼将主要作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并将成

中山大学将打造世界最大眼科学实验室

  从第30届亚太眼科学会(简称APAO)年会传来消息,亚太眼科学会永久会址和秘书处日前正式落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第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历经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

中山大学成立三所研究院

  近日,中山大学决定成立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山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等三所研究院。   据了解,三个研究院作为该校实体科研机构,将通过引进人才和汇聚全校各学科力量,面向国家与社会发展、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前瞻性问题与重大急需问题,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辐射海外,积极建设成

中山大学与国家气候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中山大学与国家气候中心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讨在大气科学领域开展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事宜。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巢清尘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国家气候中心成立30周年,值此30周年之际,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是共赢之举。国家气候中心肩负着监测预测气候、科学评估气候影响等重

中山大学吴长有教授访问广州生物院

  1月22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吴长有教授应邀到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Multi-functional memory T lymphocyte responses against SARS corona virus in SARS-recov

中山大学宣布将在香港建立高等研究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83.shtm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了一股香港高校北上到湾区内地城市开设分校的热潮。如今,这股热潮又出现了新变化:内地高校开始进驻香港,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双向流动,两地继续扩大开放合作。“中山大学地

中国VR领域首个视觉健康团体标准在穗发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袁进介绍标准制定情况。唐艳丽 摄我国首个虚拟现实视觉健康团体标准发布现场。唐艳丽 摄1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中心教授袁进牵头完成我国首个虚拟现实视觉健康团体标准《虚拟现实产品视觉健康影响评价方法》(编号为T/CSBME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研发鼻咽癌疫苗

   广东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有全球最大的鼻咽癌标本库,标本多达10万份,工作人员在处理血液样本。  ←EB病毒。   曾益新院士。  开篇语  创新是推动国家与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函组字〔2023〕95号)要求,学会于2023年12月16日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

世界最大眼科学实验室将现广州

  3月31日,在广州举行第30届亚太眼科学会(简称APAO)年会期间,亚太眼科学会永久会址和秘书处揭牌仪式在位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举行。亚太眼科学会主席 Rajvardhan Azad,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亚太眼科学会候任主席、中山

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人工智能重点专项启动

  12月29日上午,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主持的2018年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的资助项目——“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项目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珠江新城院区)正式启动。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班晓娟、解放军总医院研究

孙中山铜像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落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162.shtm

中山大学成立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记者11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近日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亲自挂帅,担任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另有多名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据介绍,该研究院是中山大学又一跨学科实体学术机构,以该校化学学院为依托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先进能源学院、药

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文学园举行

  9月2日,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文学园举行。这意味着该校创办于2009年的创业学院正式调整挂靠至深圳校区办学,将进一步强化对深圳市创新创业管理经营人才的支撑力度。  据介绍,创业学院此前依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今年6月,中山大学将创业学院调整至挂靠深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六年里,两大步”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中山大学 供图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中山大学 供图“六年间,天琴计划‘0123’四个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任务已经全部完成,而且取得了超预期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主任罗俊说,“六年里,天琴计划还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立志科研报国的青年人才,为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的攻

中山大学黄曦教授到广州生物院进行学术交流

  7月15日,中山大学黄曦教授应邀到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并做了题为“微小RNA在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感染免疫中心张天宇研究员主持。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难以除根的细胞内病原体,全球人口约有三分之一感染结核病。而自噬最近被鉴定为通过增强吞噬体成熟来控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研究成果

12月30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中山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21-2022)》及“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这是该院连续第七年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设

中山大学支持启动“粤喀光明行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60.shtm8月10日,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人民医院内,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揭开一位患者的眼包。已经长达5年看不清东西的加提克·居马慢慢睁开眼睛,62岁的她看清了医生白大

岛津校园讲座走入中山大学

    接近年底,新一轮的大学毕业生找工热潮来临了。此时的高校校园正轮番举办着各式各样的宣讲会,但有一个讲座,吸引了中山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注意:“快速发展的分析行业,多元的就业机会,你准备好了吗?”这是岛津公司分析仪器市场部策划的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在校学生带来更多

中山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561.shtm近日,中山大学官网“现任领导”一栏更新,4位校领导出现调整,其中杨清华任常务副校长,张琪任党委副书记,匡铭、林天歆任校长助理。   ?杨清华,男,1965年10月生,研究员。本

肠道细菌诱发致盲眼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348.shtm近日,《细胞》杂志刊发了一项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组织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历时8年,首次发现肠道细菌介导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并提出抗菌/肠道基因治疗的全新防控方法。“我们首次揭示了

首届粤港澳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高峰论坛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14.shtm 10月22日,由鹏城实验室指导,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粤港澳视觉健康创新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外貌。张兵兰 供图    幼儿园小朋友在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参观。张兵兰 供图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基地名单,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功入选。这是该馆自2004年成功获评以来,连续近20年稳居此位。  “我们是中国首家纯高校属性的国家二级

中山大学·深圳全面建设正式启动

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深圳光明区举行   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深圳光明区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出席启动仪

中山大学JBC解析抑癌miRNA

  AKT信号在星形细胞瘤的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AKT组成性激活的根本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得以阐释。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称,microRNAs通过直接靶定多个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参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行为。最近,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

中山大学PNAS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癌症患者体内循环造血干/祖细胞(HSPCs)显示髓细胞偏向。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利民(Limin Zheng)。多年来一直从事调控人免疫细胞功能的

中山大学PLos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三种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形成、进展及预后相关的蛋白质标记物,相关论文“Overexpression of Osteopontin, αvβ3 and Pim-1 Associated with Prognostically Important

中山大学教授发表Nature文章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加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的文章,解析了MFN1片段在不同GTP水解状态下的晶体结构,阐明了MFN1水解GTP的机制,并提出了MFN1介导线粒体外膜栓连的模型。这为进一步阐明线粒体外膜的融合机制以及线粒体形态的变化和相应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

中山大学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厂”

  即将被释放到野外的雄蚊。  奚志勇在“蚊子工厂”里。   日前,中山大学教授奚志勇代表他率领的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虫媒控制研究团队,在巴西参加20国寨卡疫情防控专家会议。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他展示了团队先进的蚊媒绝育技术,同时也介绍了他们在中大和广东建立的世界最大“蚊子实验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