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脱碳、碳捕捉,顶尖科学家共谋“碳策”

“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具有非常好的成本优势。但中国人均耕地少,同时缺乏天然气的储备,中国在粮食、能源方面要实现自给自足,就要做出更多努力。”11月3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先导论坛——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以下简称碳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在会上作上述表示。 近两年,高温热浪、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各地频繁发生,引起世界各地对气候变化的强烈关注。本届碳大会上,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就新技术应用、低碳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本届碳大会分为三个独立主题议程——“碳策”未来,聚焦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国际科技合作前瞻;“零碳”未来,聚焦于碳中和技术前沿与实现零碳发展的科学路径;“绿能”未来,聚焦于绿色能源革命与低碳可持续发展。“双碳”背景下,能源技术备受关注 论坛上,2019年沃......阅读全文

“双控”之下,碳减排动力何来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排放权交易一年整。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于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表示,目前成交量还较小,企业主动性还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

“双碳”背景下-公园城市咋建?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暨公园城市碳中和实现路径研讨会于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承办。会议总结了2021年公园城市专委会的主要工作,深入探讨了“双碳”背景下公园城市的建设路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城

美研究发现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可能污染饮用水

  如今全球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发电站采用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来捕捉并封存碳污染,这项技术可将捕获的碳压缩为液态,并将其埋藏于地下,达到既节省空间,又防止污染的目的。  然而据美国《生态学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可能会污染我们的水

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在红外光谱中有振动吸收吗

有的。碳碳单键在1300-1500cm-1,双键在1600-1700

运营商竞逐“双碳”算力网络

  从中国电信贵州数据中心到北京CBD,路程大约2200公里,动车跑完全程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而得益于算力的“高速路网”,算力传输只要不到10毫秒的时间。每秒310亿亿次浮点运算,意味着每一秒都有海量的算力正在调度。算力与网络的充分融合,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从看不见的地方延伸到看得见的远方,服务着

“双碳”来了,高等教育如何发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未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给出了清晰思路。《意见》明确要求,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双碳”人才体系如何构建?相关学科专业又该如何建设、发展?对

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协办的“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该模拟器将为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数值模拟技术平台,为政府碳排放动态调控和产业优化升级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会上首发了“济南‘双碳’模拟器”(1.

着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0日,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广州启动。围绕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等多个活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旨在倡导全社会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各地各行业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

统筹推进气候立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认为“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制度保障。当前,已有十余个国家制定了碳中和法案。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统筹推进

聚焦新型配电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以“新型配电系统助力碳中和”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2022)于9月7-8日以线下加线上形式在长沙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外电网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并围绕建设新型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研讨会及论文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在会议开幕

“双碳”目标在即-企业如何贡献自身力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电力领域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担负重要责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

聚焦“双碳”目标- 构建新时代林业体系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被公认为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成本最低、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多种效益等特点。 研究表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存储了约1.15万亿吨碳,其年固碳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77%;就当前估计,能抵消人为碳排放的7.7%~30.8%,

低碳经济-催生碳金融

  两百年来,人类文明动力大都基于碳燃烧,从而改变了地球的大气结构。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400PPM至450PPM,超过了临界值,致使世界各地恶劣气候频发,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一直为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而积极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

“双碳”两会再成焦点,雷军: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写入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大家建议,积极拥抱“双碳”时代,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新发展阶段最鲜明的底色。  雷军代表:建立新能源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公司推出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埚

  近日,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在单晶晶棒生产过程中,小规模尝试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作的碳碳埚替代传统石墨埚,成功解决了石墨锅使用寿命短、潜在事故成本高的问题。  常规单晶热场主要使用石墨材料制成热场中的加热器件坩埚——石墨埚,存在着强度低、使用

碳监测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大背景:  2020年9月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在 2030 年前达到顶点,此后便要开始下降。  “碳中和

研究称碳捕捉技术发展速度不足以应对减排

  英国和美国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尽管石油行业积极推动,但碳捕捉技术能实现的减排效果尚不足以达到所需水平。  碳捕捉指通过各类技术手段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压缩之后存储在地下。研究团队为此设计了一个计算模型来衡量不同因素对碳捕捉技术发展的影响,其中油价、碳税水平以及碳捕捉技术发展程

浙江民企捕捉低碳新商机-涉足太阳能等新兴行业

  在浙江杭州滨江区,一座建筑的南面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看似寻常的玻璃幕墙,其实是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的光电幕墙,体现了目前世界光伏系统应用的一个发展方向。  这座光电玻璃幕墙是浙江民营企业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试牛刀之作。作为一个老牌的传统制造企业,正泰集团尽

碳市场亟须碳金融监管

  在秘鲁利马召开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的“中国角”边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中国碳金融发展报告》。  本次报告发布会的主题为“气候变化和融资机制”,由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和乐施会联合主办。

践行“双碳”目标,畜牧生态科汇馆开馆

  8月10日,国内首家畜牧生态领域共享科技展馆——畜牧生态科汇馆正式启动开馆发布仪式。该馆坐落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1层,由国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龙头企业“河北诚铸机械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专家“中农创达”牵头打造,以科技、生态、共享赋能畜牧行业。  未来如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分析

摘 要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系统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被测物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红外碳硫分析仪的 结构特点,结合其工作原理 ,从工作电源、红外光源、斩波马达、红外线检测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板等几部分对不 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 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提高仪器的维护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

浙江建德: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揭牌

  近日在建德市举行的“2022科创中国·智汇新安”活动上,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揭牌,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5家单位联合授予。  全年水温约17℃的新安江穿城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50天……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的建德市,同时以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

实现“双碳”目标,亟须多种技术“抱团”发力

  “现在城市的交通拥堵还很普遍,带来的交通污染怎么解决?其中一个办法是把货运转到地下去,建设城市的地下智慧物流运输系统。这个系统如果建成,人们购买任何商品都只需要点一下鼠标,所购商品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地下管道很快‘流入’居住小区的自动提货柜……”  近日,在江苏省科协主办的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的

专家齐集广州--共话“控制腐蚀”助力“双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86.shtm4月24日,第二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腐蚀日(中国区)活动(以下简称论坛暨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参会院士、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控制腐蚀,助力双碳”主题,共话腐蚀

“双碳”目标如何实行?且看专家出谋划策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吹响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号角。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出现在其中。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有哪些现成的“双碳”技术宝藏可

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双碳”目标落地生效

  12月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与绿色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七位知名中外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双碳”目标落地生效,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以“提升公众素质,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围

“双控”之下,应该如何做到碳减排?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排放权交易一年整。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于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表示,目前成交量还较小,企业主动性还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

一场科技与“双碳”的双向奔赴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团队频繁往返大连与陕西榆林之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9月,由刘中民团队历时十年科技攻关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装置将正式投料试车。投料试车成功后,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项目,标志着乙醇生产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双碳”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路径新思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指引了方向。 我国能源科技界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系统梳理能源领域各板块互补融合的技术需求及融合方式,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并在重点行业、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示范,推动“双碳”战略要求下的能源

创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源电力必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2月9日召开的“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主会场”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指出,“实现能源电力转型,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本次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在主会场活动及之后的院士专家论坛上,来自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