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柯萨奇病毒A16型的临床表现

一、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粘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据调查(R0binson,1958)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9%为柯萨奇A 型病毒所致。 皮疹可为疱疹和斑丘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外周侧、背部、四肢背面,呈离心性分布,尤以面部、手指、足趾、背部皮疹多见,故称手、足、口三联症(hand-foot-mouth di-sease)。 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儿童多见,成人感染占21.7%(Robinson,1958)。临床表现除上述外,主要特点为急性发烧、皮疹。脑膜脑炎伴有Guillain-Barré综合征和急性病毒性心肌病(Bell、 Grist,1968,1969)。 二、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引起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epide-mic pleurody......阅读全文

简述柯萨奇病毒A16型的临床表现

  一、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粘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据调查(R0binson,1958)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9

关于柯萨奇病毒A16型的简介

  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状。柯萨奇病毒对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据它们感染乳鼠产生的病灶,柯萨奇病毒可以分为a、b两组。  a组有23型病毒,b组有6型病毒。通过型特异性抗原,经中和试验。elisa方法等可以对各型进行鉴定。所有的b

关于柯萨奇病毒A16型的病因分析介绍

  一、病原体 柯萨奇病毒据其生物学特点分为两类:A类和B类。分属肠病毒类的埃克病毒(Echovirus)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现称“微细病毒(picoviruses)”。  二、流行病学 Dalldorf及Sickles(1948)首先于纽约柯萨奇(Coxsa

简述柯萨奇病毒疹的临床表现

  1.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疹   (1)柯萨奇病毒A9 在夏季流行,可引起红斑、斑丘疹,初发于面颈部,渐蔓延至躯干四肢、掌跖,皮损持续1~7天,可伴发风团、水疱、紫癜等。   (2)柯萨奇病毒A4 可引起鼻塞、咽炎、流涎及发热等前驱症状,常有疱疹性咽炎性发疹。发热时或热退后面部及躯干(臀部除外)

简述柯萨奇病毒的治疗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强调一般及支持疗法,可试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新生儿心肌炎的进展迅速,应给氧及保持安静,出现心力衰竭时及早采用快速洋地黄疗法。给予适当的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有惊厥及严重肌痛者给予镇静剂或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麻醉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不宜轻易采用 。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考虑用

上海巴斯德所柯萨奇病毒A16型的疫苗研发取得突破

  2013年3月,国际学术刊物Vacci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学与抗病毒策略研究组关于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A16病毒的疫苗研究最新成果。该项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鼠适应CA16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首次在国际上成功评价了CA16候选疫苗的主动免疫保护效果。  手足口病是一种广泛流行

柯萨奇病毒

柯萨奇病毒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种肠病毒(enterovirus)分为A和B两类,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性病变,并致胎儿宫内感染和致畸。基因结构    病毒为单股正链小

柯萨奇病毒A16型基因工程疫苗研发中获进展

  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Antivira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课题组的科研成果Coxsackievirus A16-like particles produced in Pichia pastoris elicit high-titer neutraliz

上海巴斯德所建立柯萨奇A16型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Antivira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论文A murine model of coxsackievirus A16 infection for anti-viral evaluation。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

针对柯萨奇病毒A16型的中和抗体并揭示其分子机制

  2022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丛尧研究组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研究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ibody neutraliza

柯萨奇病毒的临床表现介绍

  人类感染柯萨奇病毒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非麻痹性类脊髓灰质炎等改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胸肌痛、疱疹性咽峡炎等,有的病情类似脊髓灰质炎。  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性病变,并致胎儿宫内感染和致畸。柯萨奇

关于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的简介

  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儿童多见,成人感染占21.7%。潜伏期1~3天,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热,全身不适。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粘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据调查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

柯萨奇病毒的诊断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可为正常减少或增多,分类正常或轻度核左移。  脑脊液检查有重要参考意义,细胞数一般为(100~300)×106/L,都不超过500×106/L。B5病毒引起的病例细胞数常较多。部分病例可

柯萨奇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1、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  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热,全身不适。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黏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皮疹可为疱疹和斑丘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外周侧、背部、四肢背面,呈离心性分

怎样预防柯萨奇病毒?

  妊娠不同时期柯萨奇病毒隐性感染对胎儿畸形、新生儿心脑疾患、母-婴垂直传播及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和应用干扰素及抗病毒药物有关。同时也提示孕妇产前定期柯萨奇病毒的筛查,对控制此病毒的发展及传播有重要意义 [7] 。  患者应予隔离2周,管理传染源的重点应放在托幼机构和产房;怀孕妇女患有肠道病毒

如何诊断柯萨奇病毒?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可为正常减少或增多,分类正常或轻度核左移。  脑脊液检查有重要参考意义,细胞数一般为(100~300)×106/L,都不超过500×106/L。B5病毒引起的病例细胞数常较多。部分病例可

柯萨奇病毒的基本介绍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种肠病毒(enterovirus),分为A和B两类,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  柯萨奇病毒为1948年Gillbert Dalldorf博士和他的同事在寻找治愈脊髓灰质炎疾病的过程中在粪

柯萨奇病毒的预后相关介绍

  一般预后良好。即使病情较严重的脑膜炎、脑炎,大多数病例也于数日内迅速康复,仅少数患者的病程迁延数周之久。肌力减退虽较多见,但也迅速恢复。只有约5%的脑膜炎病例可有肌紧张和智力低下的后遗症。婴幼儿的全身性感染心肌炎、肺炎等,预后较差,病死率也较高。新生儿严重感染的病死率可达80%~90%。年长儿及

概述柯萨奇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胃肠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侵入发炎后,即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其表现症状如下:  1.呕吐  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受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2.腹泻  主要为胃肠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大量增加,影响吸收功能

简述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需要和其他病毒如EB病毒、腺病毒感染相鉴别。后两种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与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差异性,如EBV感染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小孩多见,也可以伴有心肌损伤,故应注意鉴别。  各临床症候群应与相应的疾病进行鉴断,主要根据病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

概述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1.脑炎及脊髓炎  发热,头痛,呕吐,肌痛,1~2天出现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有暂时性肌力减退。发生瘫痪者甚少,恢复较快。少数患者有意识障碍,与乙脑相似。  2.心肌炎、心包炎  心肌炎常发生在新生儿,多于生后一周内发病,起病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纳差、稀便,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唇发绀、面苍白

柯萨奇病毒抗体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一定要配合医生把姓名写正确,工整,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带来不便。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能更好地为自己节约诊断时间。  检查时要求: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以避免在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不同的化验项目要问清医生,区别对待。

柯萨奇病毒感染的病因分析

  柯萨奇病毒是一种肠病毒,分为A和B两类,一般在夏秋季呈流行或散在发生,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呼吸道,亦可通过血行经胎盘传播给胎儿。病毒开始在肠道、上呼吸道的内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复制,经血行传播,其亲嗜性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内皮细胞、肝、胰、肺、生殖器官、骨骼肌、皮肤黏膜等。  柯萨奇病

柯萨奇病毒性肠炎的简介

  柯萨奇病毒性肠炎又称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

柯萨奇病毒抗体的临床意义

  (1)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检测出柯萨奇病毒抗体。  (2)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还可见于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无菌性脑炎、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肌无力、病毒性心肌炎及孕妇早期流产等。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柯萨奇病毒感染 、 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感染 、 柯萨奇病毒疹 、 小儿埃可及柯萨奇病毒感染 、 I

柯萨奇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相似,病毒体直径为28nm,核酸为单股RNA。该病毒可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新生乳鼠有较高的敏感性。根据病毒在乳鼠细胞内的致病特点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有23个血清型,能使新生乳鼠产生广泛性骨骼肌炎,导致弛缓性麻痹;B组分为6个血清型,引起新生乳鼠

柯萨奇病毒的致病性介绍

  柯萨奇病毒对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据它们感染乳鼠产生的病灶,柯萨奇病毒可以分为A、B两组。A组有23型病毒,B组有6型病毒。通过型特异性抗原,经中和试验、elisa方法等可以对各型进行鉴定。所有的B组及A组的第9型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在B组内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但是A组病毒没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

柯萨奇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相似,病毒体直径为28nm,核酸为单股RNA。该病毒可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新生乳鼠有较高的敏感性。根据病毒在乳鼠细胞内的致病特点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有23个血清型,能使新生乳鼠产生广泛性骨骼肌炎,导致弛缓性麻痹;B组分为6个血清型,引起新生乳鼠

关于柯萨奇病毒疹的基本介绍

  柯萨奇病毒疹是指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斑疹及丘疹等皮肤损害。柯萨奇病毒常见A组及B级,分别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  与常见皮肤病有关的病源有以下几种:  1.柯萨奇病毒A组  病毒疹常由柯萨奇病毒A9、柯萨奇病毒A4和柯萨奇病毒A16引起。  2.柯萨奇病毒B组  病毒疹常由柯萨奇病毒B1、柯萨奇病毒

关于柯萨奇A组病毒疹的概述

  柯萨奇A组病毒疹包括两种病毒:  1、柯萨奇A9 :是一种常见致病病原体,常在夏季流行,常伴发脑膜炎及肺部损害,皮疹常见,但无特异性,可为散在性红斑、斑丘疹,初起于面颈部,后逐渐蔓延到躯干及上肢及掌跖。  2、柯萨奇A4 :可发生鼻塞、咽炎、流涎等前驱症状,且常有疱疹性咽炎性发疹,可持续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