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所章福祥团队开发新型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

近日,大连化物所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Kazuhiko Maeda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层状结构的宽光谱捕光催化新材料β-ZrNBr,其吸光带边可至530nm,表现出较优异的光催化水分解半反应制氢和放氧、光催化半反应还原CO2制甲酸等功能。 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是实现太阳能高效光—化学转化的基础,其吸收带边越宽,太阳能转化理论效率越高。 在前期氮氧化物设计合成基础上,本工作中,科研人员通过氮元素与卤素离子共取代氧原子策略,合成了氮卤化物(β-ZrNBr),解决了以往单纯氮取代氧过程中,由于电荷不匹配(N3-,O2-),导致产生不可避免缺陷态的弊端,实现了兼具宽光谱响应和低缺陷密度的新型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开发。该新型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为层状结构化合物,其结构单层为双面Br-离子夹棱形ZrN层板的结构,且通过插层剥离后可得到纳米片结构。此外,科研人员通过......阅读全文

化物所章福祥开发新型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团队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Kazuhiko Maeda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层状结构的宽光谱捕光催化新材料β-ZrNBr,其吸光带边可至530nm,表现出较优异的光催化水分解半反应制氢和放氧、光催化半反应还原CO2制甲酸等功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化物所章福祥团队开发新型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

  近日,大连化物所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Kazuhiko Maeda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层状结构的宽光谱捕光催化新材料β-ZrNBr,其吸光带边可至530nm,表现出较优异的光催化水分解半反应制氢和放氧、光催化半反应还原CO2制甲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单原子合金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铋修饰铜合金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该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C-C偶联功能,显著提高了多碳(C2+)产物的法拉第效率。太阳能光催化技术是实现太阳能至化学能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高效助催化剂

储氢新材料开发成功-储氢能力为目前材料2倍

“这是氢研究人员梦寐以求的突破” 氢储存新材料在美国开发成功 储氢能力相当于目前储氢合金材料的2倍 可在室温下储存氢  氢是燃料电池所需要的能源,它将带来一场新的能源革命。2007年11月12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该州召开的国际氢经济材料论坛上宣布,他们开发出了可大幅提高氢储存能力的

固态储氢材料成果丰硕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碳排放两大挑战,必须调整当前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结构,向着低碳、清洁、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将氢能纳入到我国整个能源体系中,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高碳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其应用不仅是备受关注的燃料电池汽车,还应包括氢能发电、工业应用及其建筑应用等。  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

科学家率先合成高效储氢材料-大幅提升了材料储氢效率

   记者从广东医科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教师刘建强博士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合成了新拓扑结构的储氢材料,氢气储存能力得到优化,大幅提升了材料储氢效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称MOFs)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

我科学家率先合成高效储氢材料-大幅提升材料储氢效率

  记者从广东医科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教师刘建强博士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合成了新拓扑结构的储氢材料,氢气储存能力得到优化,大幅提升了材料储氢效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称MOFs)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具

解析氢能与储氢技术的发展前景

  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发布的《2018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75.4GW,年增长率3.9%。我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28.9吉瓦,同比增长19%,增速是全球的5倍左右,其中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389.8MW

新式超细纤维可安全储氢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廉价且实用的新储氢方法,有望使氢气在很多应用领域代替汽油,也加快了氢动力汽车面世的步伐。   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STFC)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真乐普·库班、内尔·斯基普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阿瑟

大连化物所储氢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吴国涛团队在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多组分氢化物复合,显著改善了Mg(NH2)2-LiH储氢材料的吸脱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实现了100℃以下可逆吸脱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

储氢吸附材料及其测试方法

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加速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而这其中新型储能材料的开发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兴趣,而材料气体吸附性质的测试是各种先进储能材料开发的关键。现在已开发出众多应用前景广阔的气体储存材料,包括高比表面积材料及纳米材料(石墨材料、碳纳米管、分子筛等)。    氢能的独特优势使得储氢材料的

包头建新型稀土储氢材料项目

  近日,包头三德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稀土新型储氢合金粉项目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启动并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稀土新材料在绿色电池领域应用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将填补国内新型稀土储氢材料应用技术的空白。   稀土储氢材料主要用于制备电池中的金属氢化物(MH)电极,是新能源领域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

固态储氢原理和优势是什么

  固态储氢的优点:体积储氢容量高;无需高压及隔热容器;安全性好,无爆炸危险;可得到高纯氢,提高氢的附加值。  固态储氢应用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优点十分明显,但现在仍存有技术上的难题。短期内,应该还不会有较大范围的应用,但长期来看发展潜力比较大。

“高效储氢材料的研发”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3月12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萍研究员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高效储氢材料的研发”通过终期验收。清华大学费维扬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中科院声学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科院金属所、大连理工大学、大

日研发新型纳米镍粒子储氢材料

  据日本媒体报道,京都大学北川宏教授和小林浩和副教授研发出了新型纳米镍粒子,它可以在低压状态下吸附储存氢气。此项技术可大幅减轻电池重量、降低成本、增加容量、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对推动燃料电池实用化迈出重要一步。   研究人员使用有机溶剂将镍的化合物溶解,然后重新还原成特殊结构的镍粒子。新的镍粒子

有机液体储氢方面实验新进展

  氢能是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氢气的安全高效储存和运输限制了氢能的发展。目前,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存在贵金属用量高、反应温度高等缺点,不利于有机液体储氢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探索温和条件下低成本的高效

氨制氢储氢廉价简单-有望改变未来汽车燃料的格局

  英国科学和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的一个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对氨进行分解来制造氢气,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简单高效,为在现场实时按需制氢所面临的存储和成本方面的挑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办法。   很多人将氢气看作交通领域最好的替代燃料,但其安全性和如何可靠地存储一直是个问题,且建造加氢站的

基于有机材料的新储氢方法简单环保

  氢气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经济的发展载体,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殚精竭虑地寻找实用且安全的储氢方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广泛应用并能满足工业需求的有效途径。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4日报道,在最新一期德文版的《应用化学》杂志上,科学家们介绍了

我科学家率先合成高效储氢材料

  记者从广东医科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教师刘建强博士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合成了新拓扑结构的储氢材料,氢气储存能力得到优化,大幅提升了材料储氢效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称MOFs)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具

新材料!系列金属有机氢化物储氢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陈萍研究员、何腾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博士、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Xue-Bin Wang博士、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Hui Wu博士、安阳师范学院孔祥涛博士等合作,在金属有机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氢以其能量密度

MOF类光催化剂的电荷分离和制氢活性具有晶面依赖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等,在MOF材料晶面诱导光催化电荷分离与分解水制氢活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控制合成了不同{001}/{111}晶面暴露比例的NH2-MIL-125(Ti)片,发现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半反应活性高度依赖于暴

我所开发单原子合金材料促进电催化CO2还原的CC偶联

近日,我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 (DNL1621组) 章福祥研究员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铋修饰铜合金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展现出优异的C-C偶联功能,显著提高了多碳(C2+)产物的法拉第效率。  太阳能光催化技术是实现太阳能至化学能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高效助催化剂的开

美研制出硼—氮基液态储氢材料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3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化学家研制出一种硼—氮基液态储氢材料,其能在室温下安全工作,在空气和水中也能保持稳定,这项技术进步为科学家们攻克现今制约氢经济发展的氢存储和运输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刊》在线版上。   氢被人们视作化石燃料的

我所发现MOF类光催化剂的电荷分离和制氢活性具有晶面依赖性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7/t20230720_6813266.html  近日,我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章福祥研究员等人在MOF材料晶面诱导光催化电荷分离与分解水制氢活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控制合

基金委发布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项目指南

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拟设立“双碳”专项项目(一)——“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针对低碳/零碳制氢和地下大容量储氢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发展制氢脱碳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制氢途径、高效地下储氢

基金委发布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双碳”专项项目(一)——“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项目指南的通知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拟设立“双碳”专项项目(一)——“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针对低碳/零碳制氢和地下大容量储氢

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副研究员祁育等人在利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构筑全分解水制氢体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钒酸铋(BiVO4)可见光催化剂不同晶面双助催化剂的优化开发及其选择性负载,显著提升了其用于水氧化和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性能,使全分解水制氢量子效率达到12

日本东电:福岛核废物储液罐或已泄漏

  4月23日,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有放射性废弃物的一个储液罐可能已经发生泄漏。3月,东电工作人员曾在储液罐存放区域发现辐射量较大的凝胶状物体。东电怀疑储液罐因锈蚀而导致渗漏。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新型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

近日,我所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Kazuhiko Maeda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层状结构的宽光谱捕光催化新材料β-ZrNBr,其吸光带边可至530nm,表现出较优异的光催化水分解半反应制氢和放氧、光催化半反应还原CO2制甲酸等功能。

李灿院士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灿、研究员章福祥等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计和调控BiVO4表面助催化剂Au的担载,以及双助催化剂(Au和CoOx)的选择性负载,可有效促进BiVO4的产氧性能及其与氧化还原电对离子间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