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开发出千瓦级有机液流电池电堆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张长昆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离位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揭示了电池实际工况中对亚甲基蓝(MB)分子的稳定化机理,并且基于此类分子开发出千瓦级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堆,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实用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效率高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因其活性电对为通过有机合成或从自然界中提取的有机小分子,具有结构可调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有机分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进而造成容量的不可逆衰减。因此,开发空气稳定的高性能有机活性分子材料对有机液流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工作中,团队通过研究电解液中的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电解液组分优化,大幅度提高了电池容量。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核磁共振技术发现,MB......阅读全文

科研人员开发出千瓦级有机液流电池电堆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张长昆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离位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揭示了电池实际工况中对亚甲基蓝(MB)分子的稳定化机理,并且基于此类分子开发出千瓦级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堆,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实用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基于活性分子稳定化机制开发出千瓦级有机液流电池电堆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张长昆研究员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离位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揭示了电池实际工况中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分子的稳定化机理。研究发现,中间态自由基和还原态的稳定性对MB分子氧

集成出30kW级锌溴液流电池电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袁治章团队突破了高能量密度锌溴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成功集成出30 kW级的锌溴液流电池电堆。电堆面容量可达到140 mAh cm-2,电堆实测放电电量可达31.6 kWh。 锌溴液流电池具有成本低、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十

我所集成出30-kW级锌溴液流电池电堆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突破了高能量密度锌溴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成功集成出30 kW级的锌溴液流电池电堆。电堆面容量可达到140 mAh cm-2,电堆实测放电电量可达31.6 kWh。    锌溴液流电池具有成本低、开路电压高(1.82 V)、能量密度高(>190 Wh

我国自主开发出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记者5月13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中核集团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提高了核电国产化和自主化能力,为开拓国际核电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秦山二期核电站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介绍,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作为引进二代核电技

开发出面向用户侧的3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袁治章团队开发出面向用户侧的30千瓦时锌溴液流电池系统。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2个独立的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设计容量为30千瓦时。经测试,该系统在额定10千瓦功率下放电时,放电电量为30千瓦时。该系统可应用于分布式能源及家用储

大连化物所10千瓦级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示范系统投入运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张华民带领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的10千瓦级碱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系统在金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投入运行。10千瓦级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示范系统投入运行 课题组供图  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电池系统模块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设计输出功

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水相有机液流电池

  中化新网讯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刘天骠团队日前设计开发了一项全新的水相有机液流电池。这项工作使用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得到了高性能的有机分子液流电池材料,从而使有机液流电池的实用性前景进一步明朗。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人们日常生活的能源90%以上来源于化石能源,比如石油、煤和天然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面向用户侧的10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开发的面向用户侧的10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并网运行。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4个单堆容量为30kWh级的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设计放电总能量为100kWh。该系统在额定30kW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车用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寿命和成本还不能满足车用市场需求,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迫切需要加强燃料电池的材料新体系及电堆技术的协同研发,推动燃料电池电堆技术链的完善提高,同时带动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新源

金属所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获进展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通过不同价态的金属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具有本质安全、设计灵活、成熟度高的特点。该技术是双碳战略下国家电力系统长时储能领域首选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新一代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示范”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对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

给液流电池加点“料”-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92.shtm水系液流电池由于能量和功率彼此独立、安全性高和储能规模可调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然而活性物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度极限,制约着水系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水系液流电池的产业化

加快氢能战略布局-第二代150千瓦燃料电池电堆进入量产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对于氢燃料电池扶持政策更加明确。在此背景下,上海进一步加快了氢能战略布局。9月2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产业园成立一周年暨献礼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系列活动在临港新片区举行,活动揭晓了由上海氢晨自主研发的

国内首套5kW/5kWh锌溴单液流电池示范系统投入运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张华民、李先锋领导的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套5kW/5kWh锌溴单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系统,在陕西省安康市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投入运行。该系统由一套电解液循环系统、4个独立的kW级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主要为公司研发中心大

中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正式开工

  8月8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连片开发、并网运行的风电基地。殷春永 摄   8月8日下午,国家能源局、甘肃省政府在酒泉市举办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这是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连片开发、并网运行的风电基地。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属大

中科院大化所研发出能自我恢复的锌碘液流电池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长寿命、可自恢复的锌碘液流电池。该电池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锌碘液流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功率密度低的问题,有望用作大规模储能技术,解决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难题,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图

大连化物所:AI技术预测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和成本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性能和系统成本的预测与优化策略,运用AI技术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为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有望加速其产业化进程。科研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大连化物所氢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游艇通过试航

  近日,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燃料电池游艇“蠡湖”号经过半个多月的海上调试,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试航,标志着我国燃料电池在船舶动力上的实船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该艘游艇由大连海事大学建造,采用了大连化物所开发的70kW氢燃料电池电堆。  近年来,大连化物所氢燃料电池技术

中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本文核心数据: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全钒液流电池主要投产项目布局1、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产业重心位于中上游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钒资源的开采与冶炼,中游则进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包括功率单元(电堆)与能量单元(电解液)两大部分,下游主要负责储能项目的开发和运营。由于下

高性能、低成本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用膜材料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团队在高性能、低成本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用膜材料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连续卷对卷式制膜工艺,实现了非氟阳离子传导膜的大面积制备,以及其在碱性体系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中的应用。   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开发和集成化应用”通过验收

  9月7日,承德万利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开发和集成化应用”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通过项目的实施,承德万利通实业集团开发出以导流等特色技术为核心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平均能量效率达到75%,掌握了化学一步法高浓度钒电池负极电解液制备技

科研人员系统评估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发展现状

液流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不连续和不稳定的问题,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而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低碳可持续性,对能源结构低碳化至关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张长昆团队,联合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余桂华

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验证通过验收

   9月18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对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牵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验证”,以及宁波材料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

面向用户侧的3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开发出面向用户侧的3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2个独立的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设计容量为30kWh。经测试,该系统在额定10kW功率下放电时,放电电量为30kWh。该系统可应用于分布式能

内蒙古达茂旗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7月5日,内蒙古达茂旗巴音风电场正在外送风电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风能技术可开发容量为2497万千瓦,占全自治区的15%以上,是内蒙古风能开发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达茂旗风电装机140万千瓦建设规划现已获国家能源局批准,目前正在建设5大风

百兆瓦级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并网发电

  10月30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团队提供技术支撑的迄今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百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由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电池系统由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制造。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

华中科大研制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独立发电系统

  记者日前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燃料电池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制出5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称SOFC)独立发电系统,并实现了4.82千瓦的功率输出,标志着我国SOFC系统独立发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据介绍,SOFC是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沼气等生物质燃料以及其他碳氢化合

高能量密度锰基混合单液流电池成功开发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Br-辅助MnO2放电的混合型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逆性高的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液流电池(FBs)由于安全性高、寿命长、效率高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液流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一定程

高性能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被开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副研究员袁治章团队在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方面取得进展,制备出高性能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  储能技术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关键技术支撑。碱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开路电压高、环境友好等特

大连化物所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研究又上新台阶

  在科技部项目和中科院方向性项目支持下,近年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302组)加快了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研究工作。在千瓦级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成功运行千小时以上的基础上,最近成功研制了3千瓦级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最高输出功率达到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