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海生态环境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研究揭示南海陆架区和海盆区叶绿素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研究通过集成海洋观测与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采用布雷森汉姆直线算法以及基于网格的最大响应法,研究了南海表层叶绿素浓度近23年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299个不同类型热带气旋的响应关系,比较了陆架区和海盆区热带气旋对海表叶绿素扰动的差异。结果显示,南海热带气旋引起的平均海表叶绿素增量为0.13mg/m3,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为过境后7-8天。在陆架区,热带气旋引起平均叶绿素增加0.18mg/m3,平均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为过境后7.92天;在海盆区则分别为0.07mg/m3和7.64天。 在两个区域热带气旋引起的海表叶绿素增加量都与气旋特征(最大持续风速、移动速度)密切相关。根据平均风速和平均移动速度,将热带气旋分为四类:风速强且移......阅读全文

南海生态环境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39.shtm 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研究揭示南海陆架区和海盆区叶绿素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M

南海生态环境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研究揭示南海陆架区和海盆区叶绿素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研究通过集成海洋观测与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采用布雷森汉姆直线算法以及基于网格的最大响应

热带气旋“安娜”登陆莫桑比克

当地时间1月24日上午,热带气旋“安娜”在莫桑比克北部楠普拉省登陆。该热带气旋将持续向西移动,在随后几天进入马拉维和津巴布韦。1月18日,莫桑比克国家水利资源管理代表团和国家气象局等机构就已经发出热带气旋即将登陆的预警,警告赞比西亚、楠普拉和德尔加杜角省的沿海地区以及莫桑比克多条内陆河可能有洪灾风险

下世纪热带气旋或更强更频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8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称,一年当中全世界通常看到约90个热带气旋,但由于全球变暖,下世纪这一数字可能会大幅增加。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该学院气候资深科学家克里·伊曼纽尔说,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导致2100年热带气旋频率增

热带气旋的可预报上限研究获进展

  大气可预报性是指天气预报在时效上的一种上限,这是由天气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假设数值模式完美的情况下,人们对大气预报的技巧仍然有限。著名气象学家Lorenz就曾指出,中纬度地区天气尺度的天气系统可预报性的极限大约为两周。换句话说,按照目前我们对天气的认知水平,超过两周以后的天气预报可信度就没有

南海形成热带低压 有可能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原在南海活动的热带云团于今天早上8时加强为热带低压,并有可能对广东产生较大影响。  今天下午,广东省防总紧急召集广东省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水文局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会商,并对防御热带低压进行全面部署。  会商认为,当前南海热带气旋移动速度将会减慢、强度将会

洋流显示由于海洋暖化过去30年热带气旋增强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通过洋流观测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弱热带气旋占热带气旋的70%,但在过去30年里,所有海盆的弱热带气旋由于海洋暖化都有所增强。 该论文介绍,热带气旋登陆时会给沿海社区造成灾难,而为了应对其可能影响,就一定要理解它们的行为。理论和数学模型一致发

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台风增多

  12月13日,记者从2018年汛期海洋预警报工作总结会上获悉,近年来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台风呈增多趋势。  以2018年为例,有11个达强台风以上的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活动,包括4个强台风和7个超强台风,而常年平均是每年热带气旋中达到强台风级别以上的个数约为8-9个。  其中,8月份热带气旋生成个

西北太平洋—南海区域典型季节有效波高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世球团队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南海区域典型季节(冬、夏)有效波高的长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气候动力学》。  研究人员构建了覆盖东印度洋—南海—西北太平洋的海气耦合模式和波浪模式,形成一套东印度洋—南海—西北太平洋的长

中国海洋大学在热带气旋活动增强厄尔尼诺方面获进展

  2019年8月22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热带气旋活动增强厄尔尼诺》(Tropical cyclones act to intensify El Niño)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

揭示高层出流结构对垂直风切环境热带气旋强度变化意义

  垂直风切变是影响热带气旋(TC)强度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前人研究表明,TC强度的可预报性会随着环境风切的增强而减弱,因此研究风切影响下TC的增强机制对改善TC的强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光华团队博士研究生施东雷基于1980-2019年的TC最佳路径资料和

西北太平洋-南海区域典型季节有效波高长期变化特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彭世球团队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南海区域典型季节(冬、夏)有效波高的长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

孟加拉湾次表层溶解氧对热带气旋“风泵”的响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唐丹玲团队关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风泵”对低氧区次表层溶解氧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徐华兵、唐丹玲、Jinyu Sheng、刘宇鹏和Yi Sui等合作的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

专家称气候进入极端期:2010年或多台风多降雨

  东北内蒙古出现严重夏秋连旱,西南三省遭遇百年旱灾,华北遭受罕见寒潮袭击……而新年伊始,“回南天”在南粤肆虐,“潮”气逼人。进入4月,广州录得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  近年来,极端气候成为全球气象主题。本报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获悉,去年我国极端气候灾害的发

海温异常新研究,可进一步解释冬季厄尔尼诺效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1232.shtm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振宁、复旦大学教授温之平、浙江大学教授吴仁广和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谢尚平等,发现热带西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可引起横

一文解释海温异常带来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振宁、复旦大学教授温之平、浙江大学教授吴仁广和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谢尚平等,发现热带西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可引起横跨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气候学报》。在亚洲夏季风爆发之后,北印度洋的东北风异常通过风—蒸发

高层出流结构对垂直风切环境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意义

  垂直风切变是影响热带气旋(TC)强度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前人研究表明,TC强度的可预报性会随着环境风切的增强而减弱,因此研究风切影响下TC的增强机制对改善TC的强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光华团队博士研究生施东雷基于1980-2019年的TC最佳路径资料和

冷空气明起将袭中东部 南海热带低压影响海南

目前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蓄势待发,明(10月15日)起至17日将影响中东部地区,东北、华北多地降温幅度将超10℃。在冷空气影响下,华北、黄淮能见度也将自北向南逐步转好。此外,未来几天中东部大部降水仍稀少,海南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今天将有较明显降雨。中东部大部降水仍稀少 海南需警惕较强降雨 昨天,中

揭示年代际PJ波列影响海洋性大陆海温变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发现了海洋性大陆海温能够通过激发年代际太平洋—日本遥相关波列(年代际PJ波列)影响东亚的气候变率,并结合观测、再分析资料以及数值模式试验阐述了相关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气候学报》。  年代际PJ波列是低通滤

揭示年代际PJ波列影响海洋性大陆海温变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发现了海洋性大陆海温能够通过激发年代际太平洋—日本遥相关波列(年代际PJ波列)影响东亚的气候变率,并结合观测、再分析资料以及数值模式试验阐述了相关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气候学报》。  年代际PJ波列是低通滤波

第16号台风“奥鹿”已生成 25日将进入南海

海南省气象台23日下午发布消息称,今年第16号台风“奥鹿”已于今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并将于25日夜间进入南海。 据监测,今年第16号台风“奥鹿”(热带风暴级)今日14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向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七级风圈半径120~200公里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

  2021年度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申请指南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是以南海区域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为重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研究基金,公开受理国内外的课题申请,提供研究经费和相关条件。现将2021年度海南省南海气象防

孟加拉湾次表层溶解氧对于热带气旋“风泵”三种响应机制

  热带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唐丹玲研究团队关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风泵”对低氧区次表层溶解氧的影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孟加拉湾作为四大低氧区之一,其次表层溶解氧显著降低。溶解氧是生物

西北太平洋天气尺度扰动与热带气旋路径和登陆的联系

  热带气旋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和风暴涌,其登陆通常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和登陆的变率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天气尺度扰动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主要的前身。气候尺度上,强的天气尺度扰动活动往往对应着更多的热带气旋生成。那么,热带

南海北部环流影响内孤立波传播规律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树群研究团队在南海北部环流影响内孤立波传播规律研究取得进展。  研究采用非线性折射数值模型探讨了1993—2015年间南海北部西边界流及三种不同黑潮入侵流径(Looping、Leaping和Leaking)对跨南海北部深海海盆传播的内孤立

全国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天气

  2月14日,北方雪花飘飘,南方阴雨连绵,全国出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天气。“此次北方出现的降雪总体特点是影响范围大、强度较强,是华北地区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说,2月以来,北方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加上南方暖湿气流略有加强,冷暖交汇辐合点基本北推到华北

南海海洋所印太洋环流与气候年际变化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ED)研究员杜岩近年来致力于印度洋、南海和西太平洋区域的大尺度海洋热力过程研究,2009年至今与合作者一起在国际SCI期刊《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发表论文4篇,对目前印太海区研究热点提出新观点。  2

较强冷空气将横扫中东部 南部海区警惕海上大风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三天,我国的天气主旋律就是大风。15-17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局地阵风风力可达8-9级。此次冷空气过程以干冷为主,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在陆地被冷

我国学者获得热带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中断的机制及变率

  季风期降水的季内变化往往表现为“活跃期”和“中断期”的交替出现。其中,季风的“中断期”通常指季风期降水暂时减少的现象。即使季节平均的降雨在正常水平,季内尺度上季风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会引发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研究季风中断的发生规律及机制是理解季风季内

专家解读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9日开始,南方地区将进入长达5天的密集降雨期,这将是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9日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据预报,9日至13日,江南、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江南南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预计大部累计降水量将有50至70毫米,江南南部至华南大部100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