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病的病原学及发病原因

病原学 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滋养体及包囊两期。滋养体自包囊逸出后寄生于大肠肠腔或肠壁,以大肠内容物包括细菌为养料,借肠内乏氧和存在细菌的条件,进行分裂繁殖。滋养体大小不一,12~60um,而以15~30um为常见。 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室温下数小时内死亡,遇稀盐酸则在数分钟内死亡。滋养体在适当条件下能侵袭与破坏组织,造成结肠病变,引起临床症状,所以滋养体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侵袭型,但它无感染能力。因为在体外它很快死亡,即使进入消化道也很快被胃酸破环。包囊抵抗外界能力很强,在大便中能存活2周以上,在水中能存活5周,能耐受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但对热和干燥较敏感,加热至50℃几分钟即死。包囊可随粪便排到外界。人于吞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即造成感染。所以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型是包囊。包囊被吞食后,不受胃酸破环,经胃达回肠。由于小肠碱性消化液的作用及虫体的活动,含有四核的虫体从囊壁逸出。虫体又经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后,分裂为四个至八个小滋......阅读全文

阿米巴病的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疾病相鉴别,尤其是细菌性痢疾,尚有肠结核、血吸虫病、结肠炎、结肠癌及其他肠道原虫感染亦可与肠阿米巴病混淆。溃疡病、胆囊病、结肠息肉等须与有不明确腹痛及肠出血者区别。综合运用以上诊断方法,鉴别不难。

阿米巴病的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大便呈暗红色,有粪质,带血、脓或粘液,呈腥臭。  2.乙状结肠镜检查:如粪检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很大诊断价值。溃疡常较表浅,、覆有黄色脓液。溃疡边缘略突出,稍见充血,自溃疡面刮取材料作显微镜检查,发现病原体的机会较多。  3.阿米巴肝脓肿:腹部B超检查可见到病灶。

肝阿米巴病的介绍

  肝阿米巴病(hepatic amebiasis)是 肠外阿米巴病五中最常见的感染,又称 阿米巴肝脓肿。大多数来源于肠阿米巴病的并发症,部分也可无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而单独发生。

肝阿米巴病的描述

  肝阿米巴病是肠外阿米巴病五中最常见的感染,又称阿米巴肝脓肿。大多数来源于肠阿米巴病的并发症,部分也可无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而单独发生。

如何诊断阿米巴肠病?

  对阿米巴病的诊断,除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临床表现作为诊断依据外,重要的是病原学诊断,粪便中检查到阿米巴病原体为惟一可靠的诊断依据。通常以查到大滋养体者作为现症患者,而查到小滋养体或包囊者只作为感染者。

怎样预防阿米巴肠病?

  治疗患者及携带包囊者,饮水须煮沸,不吃生菜,防止饮食被污染。防止苍蝇孳生和灭蝇。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及慢性患者,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

阿米巴病的病理改变

  结肠病变以局限性粘膜下小脓肿开始,其孤立散在分布。组织破坏逐步向纵深发展,自粘膜下层直至肌层,形成口小底大的典型烧瓶样溃疡。早期病变仅可见粘膜小溃疡,表面周围略上翻,但边缘不整齐,溃疡表面可见深黄色或灰黑色坏死组织,在其深部可找到滋养体。溃疡与溃疡之间的粘膜一般正常,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无炎症反

肝阿米巴病的病因

  (一)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粪便中持续排出包囊的人群,包括慢性病人、期宾馆及无症状包囊逮逮者。因为包囊对外环境抵抗力强,在粪便中可存活6周,如污染水和食品,会传播本病。急性期病人常排出大量滋养体,但在外界环境中迅速死亡,故急性期病人不被列入主要传染源。人是溶组织阿米巴的主要宿主和贮存宿主。猿类、猪

阿米巴病的临床诊疗

  常见者为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阿米巴肠道感染和阿米巴肝脓肿。急性阿米巴肠道感染,粪便中排出大量滋养体,在外界环境中滋养体很快死亡,因此在传播方面意义不大。但慢性或无症状患者,粪便中排出阿米巴包囊,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无症状的阿米巴包囊携带者。通过污染的手、苍蝇、蟑螂将包囊带至食品,经口感染

阿米巴病的流行病学

  本病见于全世界各地,其感染率的高低是同各地环境卫生和居民营养状况等关系极大。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发病较多,以秋季为多,夏季次之。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子多于女子,成年多于儿童,幼儿患者很少,可能与吞食含包囊食物机会的多少有关。  1、传染源: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及健康的“排

肠阿米巴病的相关介绍

  阿米巴肠病是由于溶组织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痢疾阿米巴也是根足虫纲中最重要的致病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并可扩延至肝、肺、脑、泌尿生殖系和其他部位,形成溃疡和脓肿。

肠阿米巴病的免疫检查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告了多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其中以间接血凝(IHA)、间接荧光抗体(IF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研究较多,但敏感性对各型病例不同。IHA的敏感较高,对肠阿米巴病的阳性率达98%,肠外阿米巴病的阳性率达95%,而无症状的带虫者仅10%~40%,IFA敏感度稍逊于IHA。

阿米巴病的发病原因

  包囊被吞食后进入小肠下段,滋养体脱囊逸出,随粪便下降,寄居于盲肠、结肠、直肠等部营共居生活,以肠腔内细菌及浅表上皮细胞为食。在适宜的条件下,滋养体侵袭肠粘膜,造成溃疡,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时,酿成痢疾。

阿米巴病的并发症

  有肠内、肠外两大类。肠外并发症将在肝阿米巴病及其他少见肠外阿米巴病中叙述。以下系指阿米巴病的肠内并发症。  1.肠穿孔:此系肠阿米巴病威胁生命最大的并发症。穿孔可因肠壁病变使肠腔内容物渗入腹腔酿成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亦偶因直肠镜检查时外伤性穿破而造成。弥漫性腹膜炎较多见,预后不良。肠

肝阿米巴病的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的轻重与脓肿的位置和大小及有否感染等有关。起病大多缓慢,发热呈间歇型或弛张型,热退而盛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突出的肝区疼痛症状。当脓肿向肝顶部发展时,刺激有侧隔肌,疼痛向右肩反射。如压迫右肺下部可有有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脓肿位于右肝下部可出现右上腹痛或腰痛,部分患者右下

胸部阿米巴病的相关介绍

  阿米巴病是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在人体内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包囊具有传染性,被误食后,滋养体破囊而出,在肠腔生长和肠壁内繁殖,引起肠壁溃疡,导致阿米巴痢疾。在内环境适宜时阿米巴滋养体随血液循环到肝脏、肺、脑组织,引起阿米巴肝脓肿、肺脓肿和脑脓肿。  肠外阿米巴病中,肺和胸膜阿米巴病发生率仅次

分析胸膜阿米巴病的病因

  肝阿米巴脓肿多数位于肝顶部,侵袭或穿破膈肌在右肺下叶或中叶形成肺脓肿,有的也类似肝顶包虫囊肿破入膈肌后形成肝-支气管瘘,而使肝脓肿排空自愈;或形成阿米巴脓肿;未穿破膈肌的也可有胸腔积液,极少数通过血液途径发生肺脓肿,肝左叶阿米巴脓肿也可并发左胸或心包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的病因分析

  阿米巴的致病是虫体和宿主相互作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侵袭力主要表现在对宿主组织的溶解性破坏作用。  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侵袭肠壁引起阿米巴病,常见的部位在盲肠,其次为直肠、乙状结肠和阑尾,横结肠和降结肠少见,有时可累及大肠全部或一部分回肠。

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

  普通型起病一般缓慢,有腹部不适,大便稀薄,有时腹泻,每日数次,有时亦可便秘。腹泻时大便略有脓血痢疾样。如病变发展,痢疾样大便可增至每日10~15次或以上,伴有里急后重,腹痛加剧和腹胀。回盲肠、横结肠,尤其是直肠部可有压痛,有时象溃疡病或阑尾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微,同细菌性痢疾迥然不同。粪检可有少

肝阿米巴病的病理生理

  阿米巴肝脓肿一般发生在腹泻症状后,短者月余,长则数年。期间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饮食、营养、肝外伤等而诱发。寄生在肠壁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经门静脉、淋巴管或直接蔓延侵入肝,大部分被消灭,少数存活的原虫继续繁殖引起小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在门静脉分支内,由原虫引起的栓塞、溶解组织及原虫分裂作用造成

阿米巴原虫病的基本介绍

  阿米巴类感染是由根足虫纲(Rhizopoda)、阿米巴目(Amoebina)、内阿米巴科(Ent—amoebidae)、内阿米巴属(Entamoeba)下各种内阿米巴所引起的,临床习惯简称阿米巴。其中肠道阿米巴原虫,种类虽多,大多寄生于人体内作为共居生物而无致病能力,唯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人体

阿米巴病的病因是什么

  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滋养体及包囊两期。滋养体自包囊逸出后寄生于大肠肠腔或肠壁,以大肠内容物包括细菌为养料,借肠内乏氧和存在细菌的条件,进行分裂繁殖。滋养体大小不一,12~60um,而以15~30um为常见。  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室温下数小时内死亡,遇稀盐酸则在数分钟内死亡。滋养体在适当条件下能侵袭

阿米巴原虫病的流行病学

  本病见于全世界各地,其感染率的高低是同各地环境卫生和居民营养状况等关系极大。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发病较多,以秋季为多,夏季次之。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子多于女子,成年多于儿童,幼儿患者很少,可能与吞食含包囊食物机会的多少有关。  1、传染源: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及健康的“排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概述

   溶组织内阿米巴(也叫痢疾阿米巴)为侵袭型阿米巴病的病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痢疾阿米巴也是根足虫纲中最重要的致病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并可扩延至肝、肺、脑、泌尿生殖系和其他部位,形成溃疡和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为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诊断

  确诊肠阿米巴病的方法,常用的有粪便检查(检查滋养体和包囊)、人工培养(查滋养体)和肠镜活组织检查(查滋养体)或刮拭物涂片检查(查滋养体)。免疫学诊断虽属间接的辅诊手段,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于胸部阿米巴病的基本介绍

  阿米巴病是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在人体内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包囊具有传染性,被误食后,滋养体破囊而出,在肠腔生长和肠壁内繁殖,引起肠壁溃疡,导致阿米巴痢疾。在内环境适宜时阿米巴滋养体随血液循环到肝脏、肺、脑组织,引起阿米巴肝脓肿、肺脓肿和脑脓肿。  肠外阿米巴病中,肺和胸膜阿米巴病发生率仅次

关于胸部阿米巴病的病因分析

  肝阿米巴脓肿多数位于肝顶部,侵袭或穿破膈肌在右肺下叶或中叶形成肺脓肿,有的也类似肝顶包虫囊肿破入膈肌后形成肝-支气管瘘,而使肝脓肿排空自愈;或形成阿米巴脓肿;未穿破膈肌的也可有胸腔积液,极少数通过血液途径发生肺脓肿,肝左叶阿米巴脓肿也可并发左胸或心包阿米巴病。

治疗阿米巴肠病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输液。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慢性患者应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  2.病原治疗  (1)甲硝咪唑(灭滴灵) 对阿米巴滋养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较安全,适用于肠内肠外各型的阿米巴病,为目前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2)甲硝磺酰咪唑 是硝基咪唑类化

治疗阿米巴原虫病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进食半流质少渣高蛋白饮食。  2、病原治疗:甲硝哒唑或称灭滴灵:原是抗滴虫药物,对侵袭组织的阿米巴滋养体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且较安全,适用于肠内肠外各型的阿米巴病。剂量为600~800mg、口服、1日3次,连服5~10日;儿童为50mg/kg/日,分3次服,连续7日。服药期间

关于内阿米巴病的基本介绍

  阿米巴病是一种下消化道的原虫感染。溶组织内阿米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滋养体为活动期,它以细菌及组织为食,在大肠的肠腔或粘膜内繁殖,寄生,有时侵犯组织和器官。  英文名称:amoebiasis  中文名称:内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痢疾。  药物疗法:甲硝咪唑;灭滴灵;喹碘方;碘氯羟喹;氯喹;鸦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