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猕猴桃有望进入“精准设计育种”时代

中华猕猴桃与阔叶猕猴桃无缺口基因组图谱,受访者供图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保证农业安全的必然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大数据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物种进入育种4.0即精准设计育种时代。作为我国重要果业资源的猕猴桃产业也面临着从高产量向高品质的转变。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在猕猴桃高维生素C、糖酸及抗性性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我国猕猴桃进入精准设计育种时代打下基础。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分子植物》和《新植物学家》等杂志上。猕猴桃原产国成为产业和科研大国 猕猴桃是一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水果,因其风味甜美、富含维生素C而被称为“维C之王”。新西兰上世纪初开始了猕猴桃培育和种植,在猕猴桃科学研究和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引领地位。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零星种植,历经四十年的的发展,我国猕猴桃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8.26万公顷和219.67万吨,均占世界总产量和栽种面......阅读全文

国产猕猴桃有望进入“精准设计育种”时代

中华猕猴桃与阔叶猕猴桃无缺口基因组图谱,受访者供图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保证农业安全的必然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大数据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物种进入育种4.0即精准设计育种时代。作为我国重要果业资源的猕猴桃产业也面临着从高产量向高品质的转变。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

机器学习技术加速植物精准设计育种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育种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植物育种的新范式是基因组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BT)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IT)的多元化融合。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将“智慧种业”列在“智慧农业”领域七大攻关任务之首。任务中明确提出:构建数字化育

分子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区别

区别如下:1、分子设计育种。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 对育种程序中的诸多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以及实现目标基因型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 以提高作物育种中的预见性和育种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2、分子育种,就是将基因工程

基因组研究让水稻育种走向精准设计

  由中国主导的国际间科研大协作项目“3000份水稻基因组研究”26日结出硕果——北京时间当日凌晨1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正式发表《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群体基因组变异结构,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

玉米育种:走向专业与精准

  玉米,是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高、用途最多的作物,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玉米的价值,让它扛起万亿级产业? 10月20日,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玉米产业育种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就玉米育种与生产、玉米消费与供需分析、玉米产业链融合与未来

“分子设计育种”带来的盛宴

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定向改良的“合农71”大豆新品种亩产447.47公斤,再次刷新全国大豆单产纪录。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前瞻谋划、科学布局,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东北区域农业研究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即日起,《中国科学报

节水多抗:小麦精准育种再发力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以下简称小麦良种攻关)开展以来,加快培育推广了一批节水多抗小麦新品种,引领了我国小麦品种选育方向的调整,促进了绿色小麦品种的研究创新。 5月21日,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100余名代表齐聚河北石家庄,参加良种攻关黄淮麦区北片节水多抗

倍性育种的育种意义

1.产生同源多倍体,获得植物某些器官的巨大型.2.创造异源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综合远缘种,属植物的优良性状.3.诱导异源多倍体,作为种属间的遗传桥梁,进行基因转移或渐渗.

种猪育种

种猪是繁殖的基础,种猪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所以,种猪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目标,只有将种猪选好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后代,因此种猪的选择又是繁殖技术中关键的第一步。它包括外形选择、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胴体瘦肉率的选择。 (1)毛色、皮色 毛色、皮色虽然没有直接经济价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有了“导航仪”

  9月8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研究组、黄学辉研究组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研究组取得的一项成果,题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全基因组解析”,揭示了杂交稻杂种优势的基因组结构特征。这是我国在水稻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育种学家和稻米种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的发展,“品种设计育种”应运而生,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将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的优异等位形式高效聚合

单倍体育种

  利用各种有效方法产生单倍体后,进行染色体人工或自然加倍,使植株恢复正常育性,迅速获得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单倍体是只具有配子体染色体组分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由这种细胞分化、生长出来的植株叫单倍体植物,此种植物不能生殖,必须使其染色体组分加倍,才能继续繁殖,获得稳定一致的后代。  通过单倍体形成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新绿色革命”的起点

在传统育种过程中,由于株型和籽粒发育等控制产量性状的关键基因克隆有限、调控网络不明晰,使得育种方式以田间选择为主,仅能针对个别位点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解析”支持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等责任专家指导下,研究人员对理想株型和籽粒发育调

农业生产中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常进行育种研究解决生产问题。前几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开创了水稻界的传奇,让水稻的亩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也在品质上得到了提升。关于育种,有多种方法,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通过连续自交,不断选种的方式,得到新的品种。其中种子在进行育种前要

中国科学家主导国际大协作助力水稻精准育种

  英国时间4月25日,《自然》杂志长文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300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  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

诱变育种的概念

是人为的措施诱导植物遗传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在产生变异的植株中按照需要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诱变育种常用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微波或激光等处理诱变材料,习惯上称之为辐射育种;化学因素是运用能导至遗传物质改变的一些化学药物——诱变剂处理诱变材料促使变异,常称之为化学诱变。

绿色超级稻育种应向基因组育种模式转变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绿色超级稻项目团队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绿色超级稻的理念、育种策略、关键技术体系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整合丰富的遗传资源、有利的功能基因、精确的基因组育种技术以培育绿色超级稻的实践,介绍了绿色超级稻推广应用的重大成果及其对全球作物生产与

黄瓜变异组研究奠定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领导的国际黄瓜变异组研究团队,对115个黄瓜品系进行深度重测序,构建了包含360多万个位点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为全面了解黄瓜进化及多样性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打下了基础。相关成果10月2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据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首

试管育种的技术方法

中文名称试管育种英文名称test-tube breeding定  义植株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通过人工诱变进行新品种选育的技术。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

红薯育种试验方法

红薯是一种很常见的农作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种植。为了提高红薯栽培的经济效益,育种很关键。首先要确定育种目标,一般来说,育种目标应包括高产、稳产、质优、三抗能力强(抗病虫、抗干旱、抗贫瘠)、耐储藏、萌芽性好、适应性广等,其综合性状还应满足一些特殊的栽培要求。红薯育种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杂交育种

倍性育种的特点

1.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①育性差,结实率低.②大多数同源多倍体是无性繁殖的,多年生的.③同源多倍体基因型种类比二倍体多纯显性:AAAA;三显性:AAAa;双显性:AAaa;单显性:Aaaa;无显性:aaaa④同源多倍体达到遗传平衡的时间长⑤器官的巨型性2.异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染色体配对正常,植株雌雄

霉菌的杂交育种

   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一种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经过减数分裂,不产生有性孢子,仅通过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体细胞。(1)菌丝联结 常发生在一些形态上没有区别但在遗传性上却有差别的同一菌种的两个体细胞(单倍体)间,发生联结的频率极低。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生物育种专区一期试运行

中新网三亚2月24日电 (记者 尹海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长唐浩23日在三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生物育种专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目前已有10家单位入驻。这是我国第一个生物育种专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大力推进种源等

基因组育种技术翻开海水鱼类育种新篇章

  目前,解决好渔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国家大力控制海洋捕捞的同时,促进了海洋鱼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个产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瞄准产业需求、用科技造福人类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研究员陈松林

大米新品种来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获新进展

   9月17日至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 现场会在黑龙江五常市举行,在3000亩示范片中“中科804”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现场品尝食味与外观品质优异,丰收在即。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粮仓,而稻花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建立玉米单倍体育种体系

   自交系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以生物诱导为基础的玉米单倍体育种(DH育种)技术可以快速育成品系,加快育种进程,其在国内外种业上的规模化应用已经促进了玉米选系技术的变革,成为现代三大玉米育种关键技术之一。玉米单倍体技术与分子育种及传统育种方法的深度融合还可以有效地改进传统育种模式,在商业化育种

从传统育种到全基因组选择-动物遗传育种进入新时代

  全基因组选择,是近年来畜禽分子育种的全新策略,已成为动、植物分子辅助育种的热点和趋势。它突破了对候选个体从表型选择到基因组选择,解决了畜禽肉质和抗性等难以选育性状的障碍,提高了遗传评定的准确性,实现了低成本早期选择。  在国家863计划课题“基于高密度SNP芯片的牛、猪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支持下

深圳华大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开启农业育种新时代

  华大基因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以全球领先的高通量基因组测序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快速构建和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利用常规育种的杂交和回交手段,借助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优良单株精准选择育种。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可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等瓶颈,使快速、高效、可控的精准

世博园神奇的太空育种厅

  在上海世博园太空家园馆太空育种厅内,许多在“太空”中孕育出的“鲜花”令大人好奇、小孩惊奇,众多游客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  图为游客在太空育种厅内赏“花”。

动物育种研究终端技术方案

 1.动物代谢舱群平台技术:饲料转化效率、育种表型有效的能量消耗、动物环境影响等  2.Thermo-RGB双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呼吸模式、动物疾病筛查等  3.动物活动状态、生理指标监测技术:姿态行为时间长度、温度、心率、活动等  4.动物脂肪含量高光谱监测技术:脂肪深度含量分布监测、饲料标准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