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均匀性脂肪肝的简介

不(非)均匀性脂肪肝是根据脂类物质在肝脏内的侵润分布表现定义的,脂肪肝也称为肝脏脂肪变性或脂肪浸润,肝内病理改变多呈弥漫性。不(非)均匀性脂肪肝称局限性脂肪肝,是较弥漫性脂肪肝而言,两者可互相转化。......阅读全文

关于不均匀性脂肪肝的简介

  不(非)均匀性脂肪肝是根据脂类物质在肝脏内的侵润分布表现定义的,脂肪肝也称为肝脏脂肪变性或脂肪浸润,肝内病理改变多呈弥漫性。不(非)均匀性脂肪肝称局限性脂肪肝,是较弥漫性脂肪肝而言,两者可互相转化。

关于不均匀性脂肪肝的基本介绍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肥胖合并症、酒精性脂肪浸润、营养性载脂蛋白缺乏、糖尿病进食脂肪或糖类过多、化学性载脂蛋白合成受阻、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

怎样预防不均匀性脂肪肝?

  一、一定要戒酒,多吃蔬菜,多吃水果。  二、控制能量摄入:对于脂肪肝患者,能量供给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脂肪肝患者每日每公斤应供给126~147KJ(30~35kcal),以防止体重增加和避免加重脂肪堆积。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日每公斤应为84~105KJ(20~25kcal)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简介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关于重度脂肪肝症的简介

  重度脂肪肝症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

关于肝炎后脂肪肝的简介

  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病程中,部分患者除体重增加外无任何症状。多数可表现为原有的肝炎症状加重,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有的患者因肝体积增大、肝包膜伸张而肝区疼痛加重,往往易误认为系肝炎本身恶化,因而更加限制活动、增加营养;由于体重日增,脂肪肝加重,肝区痛反而加重,形成恶性循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简介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是酒精性肝病的简称,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500万-2000万人酗酒,这些人中有10%-20%(150万-400万)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但此时肝脏内部组织已发生了病理改变。酒精性肝病主要可分为三类,即酒精性脂肪肝疾病,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

关于糖尿病脂肪肝的简介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另一方面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病人脂肪热卡占总热卡的25%以下为宜

关于糖尿病脂肪肝的简介

  21%-45%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42%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患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关于中毒性脂肪肝的简介

  环境内的肝毒物质包括:矿产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以及自然界(植物、真菌、细菌)中存在的各种亲肝毒物。苯、二氯乙烷、二氯乙烯、钡盐和铈可引起单纯性肝细胞脂肪变。无机砷化合物、溴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氯联苯、氯萘、二氯甲烷、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四氯乙烷、二氯乙烯、萘、二二三、磷、铬等可引起肝

关于药物性脂肪肝的简介

  药物大多数经肝脏代谢,凡是用药不慎或滥用药物都可引起肝损害,即导致药物性肝病。脂肪性肝炎是药物性肝病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5%。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共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造成损害。  有数十种药物可能与脂肪肝有关,如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四环素、合成雌

关于中毒性脂肪肝的简介

  环境内的肝毒物质包括:矿产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以及自然界(植物、真菌、细菌)中存在的各种亲肝毒物。苯、二氯乙烷、二氯乙烯、钡盐和铈可引起单纯性肝细胞脂肪变。无机砷化合物、溴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氯联苯、氯萘、二氯甲烷、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四氯乙烷、二氯乙烯、萘、二二三、磷、铬等可引起肝

关于肥胖性脂肪肝的基本介绍

  肥胖性脂肪肝形成之原因,有人认为是食物中含有高热量碳水化合物所致,并不是脂肪过高或蛋白质饮食缺乏所致。脂肪肝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女性的病患,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脂肪肝性肝炎之发生率及程度与肥胖程度有一致性相关,肥胖程度高的,其脂肪肝性肝炎发生率及程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检查

  1.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是最常见的生化异常,部分患者血浆蛋白电泳示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恢复后,血浆蛋白异常较其他指标恢复要晚,经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  2.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

关于肥胖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医学上诊断肥胖的标准常用有Broca指数和BMI指数(体重指数也称体质指数)。Broca指数公式为:男性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的15%~20%为明显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为过度肥胖。而BMI指数公式为:BMI(

脂肪肝的简介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根据现有知识,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

关于局灶性脂肪肝的病因分析

  局灶性脂肪肝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有认为与先天性因素和局部血流供应减少有关.如来自门静脉的局灶性血流减少(少量由门脉分流)伴胃右静脉异常,是引起局灶性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关于轻度脂肪肝的危害性介绍

  1、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轻度脂肪肝,会通过血液制品、性交、母婴传给下一代或他人。  2、轻度脂肪肝持续进展,可发展为中重度脂肪肝,出现脂肪性肝炎,进一步发展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  3、脂肪肝可癌变,也可增加一级亲属患癌症的发病率。

关于局灶性脂肪肝的基本介绍

  局灶性脂肪肝,又称为肝脏局灶性脂肪变,系指肝脏某一局部区域脂肪浸润,影像学上呈现局灶性或斑片状的假性占位性病变。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患者,以中老年多见。由于病变范围少,临床表现多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肝功能实验常无变化。局灶性脂肪肝为可逆性病变,如不伴有基础肝病,短期内可自行消退,病因

酒精性脂肪肝的简介和临床表现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  临床表现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

关于局灶性脂肪肝的检查诊断介绍

  1、检查  临床可行B超、MRI、CT检查,其特征性CT表现通常为非球状病灶,无占位效应,以及局灶CT值下降至近似水的密度。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  2、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各种类型脂肪肝的有效手段,大多数局灶性脂肪肝经超声显像、CT或MRI等一种或一种以上检查而明确诊断,本病有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基本信息介绍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症的临床诊断介绍

  酒精性脂肪肝症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病人可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与胆道系统阻塞有关。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症的饮食调理介绍

  1、合理控制热量的摄入量,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为食物中的能量来源,其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劳动强度而定。  2、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干蛋白质膳食可以避免体内蛋白质的消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蛋白质中的许多氨基酸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高蛋白提供胆碱,氨基酸等抗脂肪因子,使肝内脂肪结

关于不(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3年8月~2007年6月,职工健康体检9676例,男6321例,女3355例,年龄18~70岁,平均44岁。其中查出非均匀性脂肪肝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全部受检者均经腹部超声检查。  1.2方法使用LOGIQX50型超声诊断仪

关于脂肪肝的病因分析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

关于戒断性痫性发作的简介

   戒断性痫性发作又称“朗姆酒发作”,是酒精戒断过程中(长期慢性酗酒中毒后相对或绝对禁酒)较常见的症状。90%以上的戒断性痫性发作发生在停止饮酒后7~48h,而且在13~14h是发生的高峰时间。在抽搐活动期,脑电图多不正常,但数天后可恢复。可表现为一次性发作但多数情况为突发的2~6次发作,有时更多

关于肺性肥大性骨病的简介

  肺性肥大性骨病又称Marie-Bamberger综合征,特点为多发性关节炎、骨膜炎与杵状指(趾)、膝肘腕踝等关节常被累及,病骨区软组织有胀压痛,以胫腓骨和尺桡骨远端较为明显,严重者可累及股骨、肋骨和掌骨等。

关于体质性黄疸的简介

  临床根据血清胆红素增高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UCHB)和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高结合胆红素血症CHB)。  体质性黄疸由于长期存在持续性或波动性黄疸,常误诊为慢性肝炎或慢性胆道疾病,甚至有误行不必要的手术。临床上与其他类型黄疸的鉴别甚为重要

关于丛集性头痛的简介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又称组胺性头痛,临床较少见。表现为一系列密集的、短暂的、严重的单侧钻痛。头痛部位多局限并固定于一侧眼眶部、球后和额颞部。起病突然而无先兆,发病时间固定,持续15分钟至3小时,发作从隔天1次到每日8次。剧烈疼痛,常疼痛难忍,并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