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祝贺!就在刚刚何川获得了诺奖风向标Wolf奖

就在刚刚,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获得了Wolf化学奖,以表彰何川在“发现可逆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何川(图源自Wolf官网)何川,美籍华人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John T. Wilson杰出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他于2002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并担任生物物理动力学研究所所长(2012-2017年)。超过150种结构上不同的细胞RNA分子转录后修饰发生在数千个位点。其中一些修饰是动态的,可能具有类似蛋白质和DNA修饰的关键调节作用。因此,了解动态RNA修饰的范围和机制代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一个新兴研究前沿。何川教授是研究RNA转录后修饰的世界级专家,这些修饰在细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哺乳动物发育和人类疾病的广泛影响。他的研究涵盖了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生物无机化学,重点......阅读全文

医药界诺奖揭晓:丙肝明星药Sovaldi获最佳药品奖

  盖伦奖(Prix Galien Award)被公认为制药和生物医疗行业的最高荣誉,旨在褒奖医疗、科学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医药界的诺贝尔奖”。美国盖伦奖(Prix Galien USA Award)自2007年开始在美国评选,包括三个奖项:最佳药品,最佳生物制品和最

两名水利专家获何梁何利奖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严登华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张建云现担任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

沃尔夫奖得主何川:38岁那年开始一个新领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92.shtm“我想,他们可能想挑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人吧!”近日,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华裔化学生物学家何川教授因其在“RNA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与来自日本东京大学

专访沃尔夫奖得主何川:38岁开始了一个新领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10.shtm“我想,他们可能想挑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人吧!”近日,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华裔化学生物学家何川教授因其在“RNA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与来自日本东京大学

什么成果才能获诺奖?原创性工作是走向诺奖唯一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轰轰烈烈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告一段落了,这一届诺贝尔奖的感叹声很多。有人感叹日本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奖,至今已经有18次了;有人感叹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命运坎坷,在以副教授职称退休只有1年左右的时间里,奇迹般的获得了诺贝尔奖,并成为她所在大学唯

56名科学家获奖|2019何梁何利奖揭晓——吴伟仁获最高奖!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的宗旨是通过对我国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基金

北京将打造诺奖实验室

  1月23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草案提出,北京将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建设顶级科学家及急需人才科研项目“绿色通道”;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各类创

诺奖之后,大脑GPS系统再获突破

  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车长什么样,但常常想不起把它停在哪儿了。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显微手术,在大鼠身上复制了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症对大脑造成的破坏。  网格细胞和定位细胞组成了大脑的GPS系统,John O’ Keefe、May-Britt Moser和

《自然》文章:漫长等待威胁诺奖地位

  诺贝尔奖候选人常常需要等待20多年才能得到这个科学上的最高荣誉。近日,《自然》杂志刊登了芬兰阿尔托大学Santo Fortunato及其同事撰写的文章,研究人员表示这磨人的等待过程将会越来越常见,甚至会发展到原本有机会得奖的候选人活不到颁奖典礼那天。   在 1940年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隅良典获诺奖启示

  2016-01-03,18:11分的标题:大隅良典对获诺奖表示惊讶,称"我在实验室″。  启示:  1,研究大方向选择的准确的重要性。  2,科研成果是在实验室幹出耒的,说明了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必要性。  3,日本知名学者大隅良典70多岁了,还在实验室工作。这让拿国

日本诺奖“井喷”对我国的启示

  2016年诺贝尔奖即将颁奖。日本近年来出现的诺奖“井喷”现象引人深思。   自今年诺奖科学奖评审结果揭晓后,日本已有22人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含两名日裔美籍物理学奖得主)。在迈入21世纪的最初17年里,日本平均每年都有1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将过去的诺贝尔奖强国——英国、德国、法

李侠:后诺奖时代的生存

   每年十月的“诺奖季”,都像是一场“狂欢”。然而“狂欢”过后,难免有五味杂陈之感。联想到最近一段时期,国内几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相继离世,其所释放的信号让人心忧: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基础条件改善乏力的背景下,过度激励的政策却让未来变得更加不可预期。  记得十年前,笔

诺奖肿瘤疗法失灵?原因为何?

恶性肿瘤PD-1/PD-L1抗体免疫治疗方法刚刚斩获今年的诺贝尔奖,不过抗体免疫治疗在部分肿瘤患者治疗中却无效,现在其中一个原因被找到。近日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获悉,该所主任朱波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在肿瘤患者血液中发现了一类“跑偏了”的红系前体细胞(EPC细胞)。 朱波教授介

由诺奖猜想看医学前沿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15年诺贝尔奖揭晓仪式将于10月5日起陆续举行,届时斯德哥尔摩又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将不出意外的成为首个颁发的大奖。这两天,各类研究机构、专业网站纷纷推出预测名单,生物医药领域陷入“押宝狂欢”。这场科学界的预测游戏倒是为人们管窥这些年的医学新风向提供了一

未获诺奖不代表缺诺奖级别成果 我国医药大咖了解一下

  今年的诺贝尔奖如往年一样如期而至,但与往年不太一样的是,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因陈列平等人未获奖而存在一些争议,尤其是未见有中国人获奖,给我们国人或多或少带来了些许失落。但仔细分析,其实我国并不缺少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比如研究"砒霜治癌"的医药界"采矿人"张亭栋就被认为是准诺贝尔奖人选,在此,

江绵恒会见诺奖物理奖获得者卡洛•鲁比亚

  11月1日上午,诺奖物理奖获得者卡洛·鲁比亚教授(Prof. Carlo Rubbia)访问上海分院。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博士与来访贵宾热情会晤。   1984年,鲁比亚教授与西蒙·凡德尔米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共同发现了大量、瞬时存在的亚原子:W粒子和Z粒子。鲁比亚教授此次

两位mRNA技术先驱获得科学突破奖,他们会问鼎诺奖吗

  9月9日晚,新一届美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公布,授予新冠疫苗、神经疾病治疗、量子钟等领域的学者,他们共获得1575万美元。Katalin Karikó、Drew Weissman因发明mRNA技术获科学突破奖    生命科学突破奖授予Shankar Balasubr

马骏教授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奖

2022年度国家何梁何利基金获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记者获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因在鼻咽癌诊疗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于

诺奖大师称中国未来挑战来自污染

“发展中国家有15亿人还没有用上电,25亿多人靠直接燃烧植物秸秆取得能源,中国的绿色能源路线让发展中国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非洲科学院院长、世界科学院首任执行主任穆罕默德·哈桑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如是说。   今天,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十余位国内外顶级科

华裔青年Cell追随诺奖脚步 解析GPCR

  来自Salk生物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etically Encoded Chemical Probes in Cells Reveal the Binding Path of Urocortin-I to CRF Class B GPCR”的文章,破

2015值得期待:超越诺奖的新技术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 Moerner 和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因为对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技术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这些科学家们从不同途径“突破”了这一极限

诺奖委员会辞退秘书长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代表诺奖委员会通知屠呦呦先生获奖消息并邀请她参加颁奖仪式的,正是该委员会秘书长兰达尔教授(UrbanLendahl)。兰达尔教授一直是50诺奖委员会成员之一,刚担任秘书长一年。昨日因疑似牵连一件科学诚信问题,被迫辞掉秘书长职务。表面上似

“遴选百人冲击诺奖”引争议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昨天(10月30日),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

循规蹈矩无诺奖 中国亟待培养“叛逆人才”

   近期,随着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等奖项的陆续揭晓,国人又开始了对各位获奖者科研经历的大讨论。其中一个热点话题是我国该如何培养诺奖人才。  2005年因“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在谈到中国学者的学术创新时认为,中国学者目前的学术成

鲍哲南:目标当然是诺奖

  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1月9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学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和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机械和材料工程学助理教授黄劲松领导的研究团队,制造出了目前世界上运行最快的有机薄膜晶体管,证明了该技术在制造高清显示设备以及透明电子设备上的巨大潜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8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

追随诺奖脚步,Science解析重要离子泵

  钠钾泵的故事与丹麦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在1997年,丹麦科学家Jens Chr. Skou因发现钠钾泵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多年来钠钾泵一直是奥胡斯大学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2007年,奥胡斯大学的几个研究小组共同协作,描绘了钠钾泵钾离子结合状态的结构。现在,丹麦的研究人员又描述出了它的另一种

亚盛医药领先布局2016诺奖成果

  细胞自噬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钟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的一个分解代谢过程

诺奖得主贾埃弗:中国没有诺奖也没什么

9月30日,诺贝尔奖得主贾埃弗(左)和奥谢罗夫(右)做客首都科学讲堂。   9月30日,诺贝尔奖得主伊瓦尔·贾埃弗和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与北京居民分享他们在科学上的发现和获得诺奖的经历。对于中国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奖,贾埃弗表示,“没有诺奖也没什么。”   贾埃弗说,他1974

“怎么得诺奖?”新任诺奖得主说“要有平常心”

北京10月12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思源报告厅内,数百名师生翘首以盼。在热烈的掌声中,满头华发、一身黑色西装的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缓步走来,微笑着与师生们挥手致意。  本月初,这位著名科学家与加拿大女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荣获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据了解,他们发明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为实

诺奖委员会错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描述有误

  在一篇不同寻常的论文中,一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表示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介绍是错误的。意大利里雅斯特市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的Alexei Smirnov说,当时,两位获奖者因领衔中微子的庞大实验而获得该奖项。但诺贝尔委员会用简洁有力的文字描述了其中一个实验的研究结果,但这个只有12个单词的描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