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就在刚刚何川获得了诺奖风向标Wolf奖

就在刚刚,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获得了Wolf化学奖,以表彰何川在“发现可逆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何川(图源自Wolf官网)何川,美籍华人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John T. Wilson杰出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他于2002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并担任生物物理动力学研究所所长(2012-2017年)。超过150种结构上不同的细胞RNA分子转录后修饰发生在数千个位点。其中一些修饰是动态的,可能具有类似蛋白质和DNA修饰的关键调节作用。因此,了解动态RNA修饰的范围和机制代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一个新兴研究前沿。何川教授是研究RNA转录后修饰的世界级专家,这些修饰在细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哺乳动物发育和人类疾病的广泛影响。他的研究涵盖了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生物无机化学,重点......阅读全文

祝贺!就在刚刚何川获得了诺奖风向标Wolf奖

就在刚刚,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获得了Wolf化学奖,以表彰何川在“发现可逆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何川(图源自Wolf官网)何川,美籍华人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John T. Wilson杰出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化

2023“诺奖风向标”斯隆奖揭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60.shtm 当地时间2月15日10点,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23年斯隆研究奖获奖名单。2023年共有125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其中,有近30位华人学者。 斯隆奖素有“诺贝尔风

“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揭晓,光遗传学会不会获诺奖?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零点,有 “诺奖风向标” 之称的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三位在光遗传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获得阿尔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发现了可以激活或沉默单个脑细胞的光敏微生物蛋白,并将其用于开发光遗传学——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华人科学家获奖

当地时间2月7日,2023年度沃尔夫奖(Wolf Prize)揭晓。来自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的5位科学家获得医学、数学、化学领域的3项大奖。 始创于1976年的沃尔夫奖是国际最高学术大奖之一,每个奖项奖金为10万美元。据统计,约1/3的沃尔夫奖得主最后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沃尔夫奖又被称为“诺奖风

生物医学领域“诺奖风向标”2018拉斯克奖揭晓

  2018年9月11日,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生物医学奖“2018拉斯克奖”在美国揭晓。此次拉斯克奖授予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Michael Grunstein教授、洛克菲勒大学C. David Allis、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John B.Glen博士和耶鲁大学Joan

“诺奖风向标”盖尔德纳奖首次颁给非生物医学领域

  盖尔德纳奖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  2023年3月30日,2023年盖尔德纳奖公布,授予了AlphaFold开发团队以及微生物等方面的专家,共有9位获奖者。  剑桥大学 MRC Epidemiology Unit 博士后研究员赵亚杰指出,这可能是这个医学类奖项“第一次发给计算机专家”。Alph

诺奖风向标!这18位华人学者获2021年斯隆研究奖

  日前,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21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128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  其中,共有18位华人学者获奖,涵盖清华大学(6人)、北京大学(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南京大学(1人)、浙江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

诺奖风向标:WNT信号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  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Hans Clevers教授就获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其因针对Wnt信号通

CART细胞治疗先驱获引文桂冠奖,接连获诺奖风向标认可

  2023年9月19日,科睿唯安今天公布了2023年度引文桂冠奖名单,来自5个国家的23位世界顶尖研究人员获此殊荣。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分析表明,他们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认为达到诺奖级别。据统计,自2002年首次颁奖以来,已有71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荣获诺贝尔奖。  今年的获奖者来自癌症

集齐3大“诺奖风向标”,大奖为何都青睐他?

2022年9月28日,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在母体血液中发现胎儿DNA,从而对唐氏综合症进行无创产前检测。这项技术已在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每年约有1000多万孕妇接受这项测试。 至此,卢煜明已经集齐了3大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奖项:

多位清北校友!这一“诺奖风向标”获奖名单出炉!

日前,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公布了最新获奖名单。今年,共有118名学者获斯隆研究奖,华人学者占20余席。计算机科学领域,有5位华人学者获奖,其中3位是清华大学校友,他们分别是陈丹琦、方飞和顾全全;数学奖获奖者中有7位华人学者,其中3位为北大数学院友。他们分别是:刘雨晨、张瑞祥、陈蕾。斯隆奖

80后华人科学家获阿尔伯尼奖-该奖被视为诺奖风向标

  北京时间8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8月15日,2017年美国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颁发给五位科学家,以此奖励他们在CRISPR-Cas9相关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 如图所示,这是获得2017年美国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5位科学家,从左至右依次为: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詹妮弗•杜德纳;卢西亚

诺奖风向标:“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获2022年“拉斯克奖”

  拉斯克医学奖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学大奖,主要包括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以及公共服务奖。2011年的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其关于疟疾治疗的药物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的生命而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大陆科学家。  2022年度拉斯

诺奖风向标剑指AI?2023拉斯克奖揭晓,谷歌AlphaFold开发者上榜

  2023年9月21日,Lasker基金会宣布了2023年度拉斯克奖的6名获奖者。今年拉斯克奖共设立3个奖项:临床医学研究奖、基础医学研究奖以及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  自1945年以来,拉斯克奖(Lasker Award)每年颁发给对医学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在世人士,是美国最具声望的医学生物奖项,更

“诺奖风向标”2019-Lasker-Award揭晓-医学前沿挽救生命

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医学研究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

诺奖风向标: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重大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  来自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的研究者John W.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获得了2

每年1个诺奖-日本诺奖“井喷”的背后是什么?

  12月10日11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今年,日本诺奖得主俱乐部再添一员,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至此,日本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已攀升至24人。自2000年以来,日本更是以平均每年1人获得诺奖的速度,引发广泛关注。  日本诺奖“井喷”

预测诺奖-有章可循?

   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学盛宴——诺贝尔奖揭晓仪式即将在10月初陆续进行。美国时间9月21日上午,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也发布了最新的“引文桂冠奖”名单,以预测在今年或不久的将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的科学家。这是诺奖开奖前一项颇为有趣的活动,也成为科学圈这段时

-2014年沃尔夫奖揭晓-被称诺奖前哨

  据沃尔夫奖(Wolf Prize)官方网站消息,2014年沃尔夫奖获奖名单现已出炉。今年沃尔夫奖共颁发五个奖项,来自台湾地区、美国、瑞典、加拿大和丹麦的七名科学家和一名艺术家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   绘画/雕刻奖   Olafur Eliasson,丹麦艺术家。   化学奖

诺奖得主:诺奖遗漏的科学家,这个奖来发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33.shtm 文|王兆昱 孙滔 “我们委员会的任务,是找出那些真正有重大贡献,却还没有得到国际认可的人。” 著名细胞生物学家Randy Schekman对《中国科学报》说。他提到的“委员

本庶佑获诺奖:奖是真奖-药非神药

   10月1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宣布,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和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本庶佑获奖的理由是:发现抑制人体免疫能力的物质并弄清其机制,对研制癌症药物Opdivo(Nivolumab)、确立“癌症免疫疗法”作出了贡献。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2日报

2010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会奖授予北大何川

  日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川获得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会(TheSocietyofBiologicalInorganicChemistry)的EarlyCareerAward。该奖项设立于2007年,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一名,以表彰在生物无机化学

北大教授何川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会奖

  日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川获得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会(The Society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的Early Career Award。该奖项设立于2007年,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

“引文桂冠奖”发布-哪些人有望获诺奖?

  来自七个国家的19位科学家荣获“引文桂冠奖”  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  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  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Web of Science Group)9月24日公布了2019年度“引文桂冠奖”名单,来自七个国家的19位世界顶尖研究人员获奖。根

多数“诺奖”出自那个领域?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最近十多年,诺贝尔科学奖一半以上的桂冠“花落”五大研究领域:粒子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神经科学和分子化学。  在最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约翰·约阿尼迪斯及其同事梳理了1995年至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结果发现,在

-他们是如何拿到诺奖的——来自诺奖实验室的内部报告

  刚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Moser夫妇的实验室中,有一对中国夫妇——张生家和叶菁,他们与Moser夫妇已经合作了五六年的时间,并在此次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生家、叶菁夫妇与Moser夫妇合影  在本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布的当天,赛先生联系了张生家夫妇表示祝贺,在谈话中张生

诺奖得主:诺奖遗漏的重要科学家,我们这个奖来发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017.shtm文|王兆昱 孙滔“我们委员会的任务,是找出那些真正有重大贡献,却还没有得到国际认可的人。” 著名细胞生物学家Randy Schekman对《中国科学报》说。他提到的“委员会”,是指2

奖金超诺奖,最高科技奖更有“分量”

  最高科技奖从500万提高到800万,且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这更能实现科技奖励的价值,鼓励科学家追求科技创新。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

日本屡屡斩获诺奖原因何在

  引言:近年来,日本诺贝尔奖“花开遍野”,而中国却在诺奖上收获无几。中日文化等方面相近,到底日本在国家政策制度和科学文化方面有哪些特点,又是如何帮助其科技进步的呢?  谈到科技兴国,人们常常拿美国做标杆,认真研讨美国的政策、法令、机制、做法,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但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国

Nature:诺奖蛋白又获突破

科学家们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获得了处于生理环境且原封未动的G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展示了生理条件下G蛋白偶联受体在磷脂膜中的天然形态。这一突破性的成果提前发表在十月二十一日的Nature杂志上。 CXCR1蛋白是一种A类视紫红质样G蛋白偶联受体,它能够与炎症信号白介素8结合,并通过细胞内的G蛋白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