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发现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

作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环境因子,光周期(Photoperiod)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多年来,人们对光周期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其如何影响花后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仍不清楚,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亟待解析。 根据成花转变对不同日照长度的响应,光周期敏感植物主要分为长日照(Long Days,LDs)诱导开花的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Short Days,SDs)诱导开花的短日照植物。为探索光周期是否影响植物种子的发育,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选取六种具有不同光周期特性的植物,包括长日照植物百脉根(Lotus japonicus)、豌豆(Pisum sativum)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以及短日照植物大豆(Glycine max)、红小豆(Vigna umbellata)和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观测其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种子表型。有趣的是,......阅读全文

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获揭示

作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环境因子,光周期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近年来,人们对光周期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已有较清晰认识,但光周期信号如何影响花后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仍不清楚,其潜在作用机制亟待解析。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胡一龙和研究员侯兴亮研究揭示了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

华南植物园发现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

  作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环境因子,光周期(Photoperiod)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多年来,人们对光周期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其如何影响花后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仍不清楚,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亟待解析。  根据成花转变对不同日照长度的响应,光周期敏感植物主要分为

植物调控早期种子铁装载的机制分析

  2021年6月8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郑绍建团队题为Restriction of Iron Loading into Developing Seeds by A YABBY Transcription Factor Safeguards Successful Repr

植物光周期现象的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许多植物须经过一定的光周期才能开花。并已知叶是感受光周期影响的器官。在一定的光周期条件下,叶内形成某些特殊的代谢产物,传递到生长点,导致生长点形成花芽。实验材料大豆幼苗水稻苗仪器、耗材黑罩暗箱暗柜暗室日光灯红色灯泡闹钟实验步骤一、材料与设备1. 材料:大豆幼苗(迟熟种)或水稻幼苗(感光性

植物光周期现象的观察实验

一、原理 许多植物  需经过一定的光周期(photoperiod)才能开花。并已知叶是感受光周期影响的器官。在一定的光周期条件下,叶内形成某些特殊的代谢产物,传递到生长点,导致长点形成花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人为地给予植物以短日照、间断白昼、间断黑夜等处理,以了解昼夜光和黑暗的交替及其长度对苍耳、

植物光周期现象的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许多植物须经过一定的光周期才能开花。并已知叶是感受光周期影响的器官。在一定的光周期条件下,叶内形成某些特殊的代谢产物,传递到生长点,导致生长点形成花芽。实验材料 大豆幼苗水稻苗仪器、耗材 黑罩暗箱暗柜暗室日光灯红色灯泡闹钟实验步骤 一、材料与设备1. 材料:大豆幼苗(迟熟种)或水稻幼苗

这个决定性因子让谷子生命周期缩短到45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在谷子中鉴定出了决定谷子光周期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SiPHYC,为解析植物光周期响应遗传机制提出了新见解,也为今后C4模式作物高效研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

华南植物园揭示光调控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勋成团队在光调控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Identification of HDA15-PIF1 as a key repression module directing the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of se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无论对被子植物还是对动物来说,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上海大学合作,最新阐明了植物通过协调一氧化碳的活性与稳定性以调节开花时间的分子机制。  植物响应季节变化的开花时间,通常是通过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的感知来完成的。在基因高

乙酰胆碱对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

  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酯酶可能参与调控某些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乙酰胆碱影响这些生理过程的机理可能涉及调控储藏物从下胚轴向植物快速生长部位的调运。乙酰胆碱对需光种子萌发的影响的研究有许多矛盾的报道。Tretyn等在研究乙酰胆碱及其类似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不同光周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中发现

植物所发现拟南芥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成员

  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调控机理对于植物生存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种子休眠属于数量性状,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共同调控。拟南芥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基因是控制种子休眠数量性状位点(QTL)的主效基因,DOG1功能缺失突变体的种子休眠彻底丧失,并且DOG1相关

植物所揭示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种子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由生殖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的重要发育转变进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组蛋白修饰介导的表观遗传基因转录调控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永秀研究组利用遗传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拟南芥SNL1和SNL2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

植物所发现拟南芥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成员

  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调控机理对于植物生存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种子休眠属于数量性状,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共同调控。拟南芥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基因是控制种子休眠数量性状位点(QTL)的主效基因,DOG1功能缺失突变体的种子休眠彻底丧失,并且DOG1相关

张建霞等公布调控墨兰光周期相关基因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张建霞等科研人员完成的“墨兰光周期相关基因CsCOL1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它对植物的花期调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经济价值。   光照是影响墨兰花芽分化、花梗生长乃至开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墨兰的花

昆明植物所等在植物开花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响应季节变化的开花时间是通过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光周期)的感知来完成的。在拟南芥中,长日照条件诱导开花启动因子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来加速植物开花。光周期条件对FT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转录因子CONSTANS(CO)的活性,对CO的转录水平、蛋白质稳定性以及生物钟的调控

种子植物鉴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植物分类主要是根据桢物各部分形态特征来进行的,在鉴定一种植物时,首先要对该种植物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观察,并作好描述记录,以利鉴定工作进行。实验材料植物材料仪器、耗材放大镜实验步骤(一)一般被子植物分析观察的内容1 生活型:是乔木、灌木、草本(一年生、二钉生或多年生),还是藤本(木质或草质

种子植物鉴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植物分类主要是根据桢物各部分形态特征来进行的,在鉴定一种植物时,首先要对该种植物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观察,并作好描述记录,以利鉴定工作进行。实验材料植物材料                                                          仪器、耗材放大镜

种子植物鉴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植物分类主要是根据桢物各部分形态特征来进行的,在鉴定一种植物时,首先要对该种植物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观察,并作好描述记录,以利鉴定工作进行。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仪器、耗材 放大镜实验步骤 (一)一般被子植物分析观察的内容1 生活型:是乔木、灌木、草本(一年生、二钉生或多年生),还是藤本(木

研究揭示调控植物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新机制

  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种族延续,与人类的食物来源息息相关。种子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质,主要类型包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等。种子蛋白是人类食物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种子蛋白的含量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紧密关联,此外,种子蛋白的含量还关乎种子的质量和寿命。因此,深入

鼠类可通过种子雨同步性调控植物间的合作与对抗

  在自然界中,动物作为植物种子捕食者或扩散者可导致植物间的似然竞争(apparent competition)、似然互惠(apparent mutualism)和似然捕食(apparent predation)。然而,基于野外长期研究的证据很少,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最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知彬研

东北地理所在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在microRNA172/GmTOE4a途径(Plant Mol Biol,2015)之后,又发现了miR156/GmSPL途径,在大豆光周期开花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在大豆中成功克隆了miR156b,长日照条件下(16小时光

种子发芽室如何调控种子发芽所需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在种子的发芽过程中,需要合适的水分、温度、光照度等,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也只有这些条件都符合种子发芽所需的环境,种子才能成功的发芽。而种 子发芽也只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第一步,但是也是其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只有良好的发芽率,才能保证作物较高的产量。然而自然环境的不可控制性,又限制着种子的 发芽。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乙烯调控种子休眠形成新机制

   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秀带领的团队同德国马普植物育种所、弗莱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揭示了乙烯调控种子休眠形成的新机制,对开展优化育种、减少作物种子穗发芽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相关成果于3月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细胞》上。  以往研究表明,种子休眠受多种植物激素调节,除广泛报道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乙烯调控种子休眠形成新机制

  乙烯(ethylene)是最简单的烯烃,少量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植物的一种代谢产物,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无色易燃气体。  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秀带领的团队同德国马普植物育种所、弗莱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揭示了乙烯调控种子休眠形成的新机制,对开展优化育种、减少作物种

我国科学家提出温周期和光周期协同调控春季物候新理论

  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全球变化驱动下陆表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区域表现”项目团队提出了温周期和光周期协同调控春季物候新理论。  植物物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其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同时植物物候变化影响动植物关系,植被分布等,进而对生态系统

种子发芽室的水分调控要求

    种子发芽受是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光照度、水分等,现在人们使用种子发芽室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但是我们知道种子发芽室属于温室环境调控的仪器设备,因此针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调节,效果很好,但是水分作为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如果要实现智能调控是比较难的,因此现在还多是通过人为地进

华南植物园兜兰种子木质素合成调控其萌发机制获进展

  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属之一,其唇瓣特化成兜状或拖鞋状,故又被称为“拖鞋兰”、“仙履兰”等。兜兰属植物以其奇特的花形、丰富绚丽的花色和持久的花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尽管我国有丰富的兜兰属植物资源,但大部分种类由于在野生生长环境下繁殖困难,加之过度采挖和生长环境的破

植物所等在大豆种子大小变异调控与进化研究中获进展

  栽培大豆(Glycine max)由野大豆(Glycine soja)驯化而来。在这一驯化过程中大豆种子显著变大,但目前人们对造成这一差异的遗传变异了解不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研究组发现,位于种子大小相关的QTL位点区间内的SoyWRKY15a基因在栽培大豆SN14和野大豆ZYD00

微生物所发现植物抗病反应与种子萌发的共同调控蛋白

  种子萌发是高等植物生命周期的又一个开始,其受到多种环境因子和植物激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因素是赤霉素(Gibberellins,GAs)。当植物种子吸水后,胚开始合成GAs并释放到糊粉层细胞。糊粉层细胞接受到GAs信号后开始合成水解酶(如α-淀粉酶)并分泌到胚乳中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糖,为种子萌发与幼

肠道微生物或参与光周期调控鼠类的季节性繁殖

季节性繁殖是许多动物采取的繁殖策略。已知光周期是调控动物季节性繁殖的关键因素,光周期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调节一系列生殖基因和激素的表达,进而调控动物的繁殖启动和终止。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可以改变鼠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一些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生殖激素的分泌和精子发生等过程有关。然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