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动物”化石原来是海藻

5亿年前的磷酸盐微化石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 3月9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授张喜光、副研究员杨杰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此前认为的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的“苔藓虫”化石实际上是藻类,并认定其为早期绿藻。相关研究当前发表于《自然》。 “我们研究为认知寒武纪早期藻类及趋于复杂化的海洋生态系提供了新的切实信息。”该论文作者杨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动物还是植物? 2021年末,西北大学曾在陕南发现一枚寒武纪时期的“潜在干群苔藓虫”,结合产自澳大利亚的5枚同类化石,将这种磷酸盐微化石鉴定为一种苔藓虫。这是一种水生苔藓状无脊椎动物,它们长有触角,生活在水下群落。 在此之前,科学家尚未在寒武纪时期的动物演化地层中发现明确的苔藓动物化石。这使得苔藓虫比此前认为的最早出现在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时期提前了数千万年。 昆明小石坝生物群自2011年被发现以来以其精美绝伦的软躯体后生动物特异保存享誉世界。现在,张喜光与合作者对......阅读全文

科学家发现寒武纪“隐居者”化石

  《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寒武纪(5.41亿~4.85亿年前)叶足动物的一个新物种—— 一种具有柔软附肢的蠕虫状动物。研究人员将这个命名为Lenisambulatrix humboldti的新物种与之前描述过的叶足动物仙掌滇虫(Diania cactiformis)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

寒武纪“动物”化石原来是海藻

  5亿年前的磷酸盐微化石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  3月9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授张喜光、副研究员杨杰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此前认为的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的“苔藓虫”化石实际上是藻类,并认定其为早期绿藻。相关研究当前发表于《自然》。  “我们研究为认知寒武纪早期藻类及趋于复杂化的海洋生态系提供了新的

寒武纪化石揭示节肢动物早期取食模式

  来自云南大学的消息,该校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首次发现了节肢动物系统演化中基节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最早化石记录。  自寒武纪大爆发以来,节肢动物始终是化石和现生动物群的“强势”群体。因拥有能广泛适应不同生境的外骨骼,敏锐的视觉神经系统,灵活分节的躯干与附肢以及特化构

勇敢活下去!-寒武纪化石揭示泛甲壳类动物祖先

  “地球生物圈经历了这么多次大灭绝,经历了小行星撞击,经历了多次严酷的冰期,也经历了白垩纪那样的酷暑,但泛甲壳类始终引吭高歌,屹立不倒。”望着手中这块记载着五亿多年历史的耳材村虫化石,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翟大有感慨万分。  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

研究发现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报道了来自华北地区的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这一独特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为深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动物早期辐射分异、迁徙扩散、群落结构和生物古地理提供了新的窗口。该项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河北邢台发现5亿年前寒武纪三叶虫化石

  9月3日消息,河北省邢台沙河市一处断崖近期发现了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三叶虫化石。   报了解,包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以泥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为主,属于距今约5.41亿年至4.8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   化石中可辨别的叁叶虫种类有蝴蝶虫、德氏虫和海百合,这种由含量非常丰富的生物形成的岩石又称

我国学者通过显微CT揭示寒武纪“古球蛋”化石生物学属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宗军等人在国际著名地学杂志《地质学》(Geology)上发表了关于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疑难化石“古球蛋”的最新研究成果。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的古球蛋(显微CT数据)  本次研究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首次重构了寒武纪早期磷酸盐化疑难化石古球蛋

5.04亿年前临沂动物群:探索远古生命新窗口

4月15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获悉,南古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发现了来自华北地区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相关研究成果4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这一

南京古生物所澄江动物群埋藏学和古生态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发现于我国云南的澄江动物群是全球寒武纪最早的特异埋藏化石群,保存大量具软躯体或弱矿化外壳的后生动物化石,展示了寒武纪大辐射时期海洋生态系统和后生动物多样性特征,是全球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演化事件最重要的化石宝库。   近年来,“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生态空间的存在特征和差异及其影响

中外学者合作对5亿年前寒武纪一种化石重新鉴定为藻类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中外学者合作研究的古生物学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对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一种之前鉴定为苔藓动物的化石进行重新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化石为藻类,而非动物。这项研究结果挑战了人们对动物演化的认知以及藻类在寒武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该论文介绍,化石记录揭示了寒武纪时期动物的演化,但一

南京古生物所澄江生物群群落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国云南的澄江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全球寒武纪最早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群,以大量精美保存的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而举世闻名。澄江生物群展示了5.2亿年“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奇妙的海洋生物面貌,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演化事件最为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   众所周知,群落生态学研究对于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作

清江生物群打开寒武纪“新宝藏”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科学》发表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发现的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即“清江生物群”。  寒武纪大爆发与生命起源、智能起源等重大里程碑事件一起被列为六大自然科学难题。

清江生物群的发掘:破解生物进化谜团的化石宝库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至此,地处中国宜昌长阳地区,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首次向世界摘下它神秘的面纱,成为进化古

陕南镇巴县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动物

图1 苔藓虫生态复原图图2 滇东澄江动物群与陕南灯影组西蒿坪生物地层对比. 澄江动物群产出层位为Eoredlichia-Wutingaspis三叶虫化石带. 陕南苔藓虫门房原始蜂巢虫(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产出于Parabadiella三叶虫化石带图3 陕南镇巴灯影组西

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足迹化石在中国发现

7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刊发了中美科学家在中国三峡地区发现距今5.4亿多年前动物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这些足迹由生活在寒武纪前的一种类似虾的动物留下,也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动物足迹化石。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早期生命研究

中美科研人员发现最古老的动物“脚印”

  7日,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刊发了中美科学家在中国三峡地区发现距今5.4亿多年动物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这些足迹由生活在寒武纪前的一种类似虾的动物留下,也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动物足迹化石。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三峡地区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螯肢类动物起源

  螯(音:áo)肢动物是包括蝎子、蜘蛛、蜱螨和鲎(音:hòu)等在内的超过11.5万个物种的庞大节肢动物类群,对于寒武纪大爆发期间该类群动物是否已经起源一直不是很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课题组法国籍博士后塞德里克·阿里亚(Cedric Aria)和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同行

澄江动物群发现现代环节动物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课题组联合英国杜伦大学马丁·史密斯(Martin Smith),对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库中的澄江拟管虫(Iotuba chengjiangensis)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人员发现,该化石为地球已知最早的隐居型环节动物(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下的一个亚纲),该发现将环节动

足迹化石价值伴随争议-研究却越来越热

 ▲三峡地区的埃迪卡拉纪足迹化石 ▲恐龙足迹▲山东郯城恐龙足迹点根据地上存留的脚印就可以判断出脚印主人的体态特征、行走习惯……这看起来像是现代刑侦专家的工作。但在古生物学领域,也有一群人做着类似的工作,他们通过足迹来追寻亿万年前生物的身体密码。这些古生物学家寻找和研究的宝贝,就是足迹化石。根据留在这

寒武纪奇虾类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奇虾是寒武纪海洋的大型掠食者,位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至少报道了5个属。奇虾类化石在中国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中有广泛报道,包括澄江动物群、牛蹄塘动物群、关山动物群、马龙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等,最近在河北地区寒武系馒头组也发现了奇虾化石。摩洛哥早奥陶世奇虾化石则代表了这类动物的最晚化石记录。

多细胞生物起源或可追溯至寒武纪前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2日报道,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乔·米尔特和同事最近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一些化石证据证明,多细胞生物可能在寒武纪之前就已经开始进化,比之前认为的要早1亿年。新发现也支持了一种进化的观点,进化史中某些关键的“定义时刻”(defining moments),不一定像我们所

新研究发现氧气含量控制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

  作为地球上最复杂的生命,动物在大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爆发式出现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化石发现所证实。然而,百年来古生物化石发现却留给我们一个自达尔文以来一直未解的谜题,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寒武纪大爆发之谜”。即是什么控制着寒武纪大爆发的发生?这是当今演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共同关注的重大基础前沿

谁在地球上踩下第一个“脚印”?

 陈哲 日前,在中国三峡埃迪卡拉纪地层,发现距今5.4亿多年前动物足迹化石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关注。化石的发现者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 在亿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原始动物在地球上留下了怎样的活动印记?日前,在中国三峡埃迪卡拉纪地层

西北大学等发现奇虾宝宝也是顶级捕食者

6月1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由西北大学刘建妮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该团队分析了我国澄江化石库中奇虾类化石Lyrarapax的幼年个体,并指出奇虾宝宝也是寒武纪海洋的顶级捕食者。奇虾类作为地球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凶猛巨怪,最大个体体长可达2米。该奇虾宝宝化石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块奇虾类的幼体化石,更因

西北大学等发现奇虾宝宝也是顶级捕食者

  6月1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由西北大学刘建妮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该团队分析了我国澄江化石库中奇虾类化石Lyrarapax的幼年个体,并指出奇虾宝宝也是寒武纪海洋的顶级捕食者。 奇虾类作为地球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凶猛巨怪,最大个体体长可达2米。该奇虾宝宝化石是目前已知的第

中国科学家《自然》文章获得进化研究新进展

来自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英国莱斯特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y of Ulm)的研究人员从对一些保存完整的化石的精细分析入手,阐述了一个直接与早期生命进化相关的问题。 文章的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为云南大学的张喜光教授,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8年获得加拿大萨斯

研究发现:五亿多年前已形成复杂生态群落

  据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17日在开放获取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早期动物在5.5亿多年前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群落,为寒武纪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第一批动物在大约5.8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末期进化而来。然而,化石记录显示,在经历了最初的繁荣之后,多样性在近4000万年后的“寒武纪大

南京古生物所揭示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动物的重要演化事件

  身体两侧对称和分节现象的产生是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分节的出现意味着身体的结构有了分区,功能上也就有了分工。但是,这类体型复杂的动物何时出现?自达尔文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  “寒武纪大爆发”中出现了大量的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具分节的两侧对称动物,因此,寒武纪

科学家首次在澄江化石中发现脑组织

    一个古老的节肢动物表现出了具有先进大脑的信号。图片来源:Xiaoya Ma  大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是进化“怪物”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海洋是大量无脊椎动物的摇篮,它们生有装甲一般的体节和复眼,和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排列的无数条腿。然而在所有这些多样性之中却潜藏着生物学的微光,从而

癌症竟然和寒武纪大爆发有关?

  癌症学家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会有癌细胞?动物干嘛要演化出“癌症体质”?  生物学家有一个谜题:为什么有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多细胞动物为何突然出现?  一个新理论绑定了二者:癌症或许是多细胞动物繁荣昌盛的副产品。  大约5.4亿年前到5.3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中一下子出现了各种无脊椎动物化石,这被称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