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妹团队揭示青藏高原人类5100年演化史

演化的故事,往往不止一个版本。古DNA研究,可以帮我们找到那个更接近标准答案的版本。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和《遗传学报》上发布了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古人群演化的重要研究成果。这是青藏高原迄今为止采样规模最大、地理覆盖最广的古DNA研究,系统地还原了青藏高原五千年以来人群的遗传演化与交流互动的历史故事。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人群特有的遗传成分早在5100年前就已经形成。现代人类“征服”青藏高原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久远。来自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宗日遗址、距今约4500年的头骨和下颌骨。受访团队供图跨越10年的取样之旅青藏高原一直被视作“人类生命禁区”。高原上最早的现代人群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历经了怎样的迁徙之路?他们何以能够适应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一连串的问题,翻腾在考古学家的脑海。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阅读全文

付巧妹团队揭示青藏高原人类5100年演化史

演化的故事,往往不止一个版本。古DNA研究,可以帮我们找到那个更接近标准答案的版本。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和《遗传学报》上发布了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古人群演化的重要

-付巧妹:“有理由庆贺”的女博士

  在收到记者的采访邮件前,正在哈佛医学院进行一个研究项目的付巧妹博士,并不知道自己领衔的关于“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的研究已经入选《自然》杂志“2014年度十大科学事件”之一 ——尽管国内各大科技类媒体网站都将这条消息加粗标注在重要位置。  在隔着北京13个时区的波士顿,新年假期也照常去实验室“

付巧妹-破译古人类基因密码

  在同龄的年轻科研人员当中,32岁的付巧妹无疑是佼佼者。  就在不久前,《自然》杂志刊登了名为《中国科学之星》的特写报道,选取了“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付巧妹便赫然在列,并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入选理由是“帮助重写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的历史,并希望用古人类遗骸的DNA改写亚洲的史前史。”  今年1月

付巧妹:破译远古DNA密码,给世界以惊奇

  5月2日,《朝闻天下》节目最新推出的“领跑者”系列报道迎来了一名年纪轻轻却成绩显赫的女科学家——付巧妹,一名古人类DNA研究专家,曾先后在《Nature》发表13篇学术论文,重新书写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历史。她提出的开创性古DNA提取与研究方法,在全球古人类研究领域不断引发惊叹和赞誉。  201

付巧妹:热爱让我停不下来

付巧妹(中)和学生在研讨。受访者供图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开始安排全天的工作,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会议室,且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就是这样一个停不下来的人。让她全力以赴的,是古人类学与古遗传学研究。通过古DNA(脱氧核糖核酸)技术,付巧妹

付巧妹:“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

“我是中国人,有责任研究清楚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演化历史。”2010年,付巧妹开始负责筹建中德联合实验室古DNA平台。2016年,她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当时这名刚满32岁的年轻研究者带领新组建的科研团队披荆斩棘,在东亚人群演化研究中不断突破,取得了令国际同行刮

《Cell》付巧妹:细数古DNA技术发展史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领导的研究人员利用古DNA (aDNA)技术,挖掘出了古人类,尤其是东亚古人类的历史。作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研究人员重建了两个已经灭绝的古人类群体——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整个基因组;绘制了全球人口迁移和相互作用的历史地图;揭示了最古老的

付巧妹:坚守热爱-破译古代人类基因密码

   付巧妹是我国古遗传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家。重写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历史,填补世界人类演化史所缺失的重要中国篇章;揭秘中国石峁古城、良渚等逝去文明的族群关系。付巧妹带领团队推动我国的古遗传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古DNA是指在古代生物遗骸中残存的DNA片段,通过这些古老的基因片段,付巧妹和她的团队探究人类

我国首位!付巧妹获尼古拉斯·沙克尔顿爵士奖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804.shtm近日,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上,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被授予尼古拉斯·沙克尔顿爵士奖章,是首位获此奖章的中国科学家。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

付巧妹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79.shtm6月19日24点,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阿勒福赞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杰

古DNA研究揭示5100年来青藏高原人群的演化历史

  3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完成的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通过与考古学家合作,付巧妹团队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30多

研究破译青藏高原人群遗传密码

  青藏高原古代人群之间有着怎样的遗传联系?古人群对现今生活的西藏人群作出了怎样的基因贡献?为了找到答案,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对距今5200年以来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基因组展开研究。近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据介绍,研究人员把67例古代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

古DNA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人群演化历史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付巧妹科研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北京时间3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综合性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

古DNA技术如何“浪里淘金”

  重建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组、绘制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历史、挖掘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的遗传结构、揭示东亚人群末次盛冰期前后适应性基因的变化、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溯源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在过去十余年里,研究人员利用古DNA技术发掘出那些遗落了成千上万年

古DNA技术如何“浪里淘金”

  重建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组、绘制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历史、挖掘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的遗传结构、揭示东亚人群末次盛冰期前后适应性基因的变化、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溯源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在过去十余年里,研究人员利用古DNA技术发掘出那些遗落了成千上万年

进击的古基因组研究

  今年5月,《科学》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领衔的关于华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它揭开了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两个月后,该团队又发布最新发现:通过古基因组研究最新发现距今约1.1万年的中国南方未知现代人群

中科院Nature文章发布遗传谱图

  5月2日,《自然》(Nature)杂志以ARTICLE的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冰河时期的欧洲人群历史》(The genetic history of Ice Age Europe)。文章第一作者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与美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

科学家给2万年前大熊猫做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18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介绍了一项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及团队主导、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魏辅文参与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2.2万年前的大熊猫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意味着获取大熊猫的古核DNA指日可待。  由于现存大熊猫种群的减少,其基因重建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一物种的进化历史

科学家给2万年前的大熊猫做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18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介绍了一项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及团队主导、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魏辅文参与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2.2万年前的大熊猫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意味着获取大熊猫的古核DNA指日可待。  由于现存大熊猫种群的减少,其基因重建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一物种的进化历史

科学家给2万年前大熊猫做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科技日报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李大庆)18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介绍了一项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及团队主导、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魏辅文参与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2.2万年前的大熊猫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意味着获取大熊猫的古核DNA指日可待。 由于现存大熊猫种群的减

《成为你自己》:告诉你不一样的“科学女神”

前不久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的颜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80后古人类学家付巧妹,如何一边做科研、一边带孩子?90后结构生物学家万蕊雪,怎样从一个羞怯的小女孩成长为自信的科学明星?人民日报资深科技记者撰写、东方出版社日前出版的《与科学女性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以下简称《成为你自己》),凭借深入的

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大厦最重要的“地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先进技术和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板凳”坐热。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科研团队将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

中国人群祖先的基因如何流动?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研究古人类的学者也想知道:东亚地区作为各种文化和族群的大熔炉,这些族群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何?  虽然考古发掘的材料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信息,但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古DNA材料,我们对东亚人的 “基因历史” 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

总书记的话坚定科技界信心,为科技工作指明方向

  “我的工作主要是用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说到这的时候,看了总书记一眼,鼓起勇气说了一句‘总书记您应该非常熟悉’,然后总书记笑着问我们做得怎么样。我一下子就放松了很多,谈了很多对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成长环境的看法和建议。”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当晚,中国科学院古脊

中国科学界的女明星-——4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的新闻特写文章,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其中包括4位女性科学家。从古老的DNA到神经科学,这4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正在为提升祖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发挥巨大的作用。  

古DNA揭秘新疆人群的五千年

   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途经新疆,使后者正式成为了亚欧大陆东西部文化传播、经济贸易以及人群交流的桥梁。可事实上,很久以前新疆就是不同人群交汇的“十字路口”。  青铜时代人群是新疆早期的古代人类遗存,这些古老“居民”究竟从哪里来?他们如何与“邻里”互动?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都非常好奇。  由中国科

五千年,行走在“十字路口”的新疆人群

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途经新疆,使后者正式成为了亚欧大陆东西部文化传播、经济贸易以及人群交流的桥梁。可事实上,很久以前新疆就是不同人群交汇的“十字路口”。 青铜时代人群是新疆早期的古代人类遗存,这些古老“居民”究竟从哪里来?他们如何与“邻里”互动?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都非常好奇。 由中

推动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托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不断探索新技术,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板凳”坐热、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春节刚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揭晓-她们是科研报国典范

  7月15日,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付巧妹等20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分子生药学研究团队等5个团队分别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团队奖。据悉,18年来,共有164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其中有9位获奖者当选两院院士,3位获奖者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