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DNA研究揭示5100年来青藏高原人群的演化历史

3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完成的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通过与考古学家合作,付巧妹团队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30多个遗址中获取97例青藏高原古代人类个体的核基因组,运用遗传学的手段系统地还原了青藏高原5,100年以来人群的遗传演化与交流互动的历史。这是青藏高原迄今采样规模最大、地理覆盖最广的古DNA研究。该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人群特有的遗传成分早在5,100年前便已形成,并揭示近五千年来青藏高原内部及与外部地区存在的复杂的人群互动交流历史。在此基础上,结合更多阿里地区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JGG)上,通过追溯青藏高原人群母系遗传历史来探究他们与周边人群的交流动态。 &n......阅读全文

古DNA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人群演化历史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付巧妹科研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北京时间3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综合性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

古DNA研究揭示5100年来青藏高原人群的演化历史

  3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完成的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通过与考古学家合作,付巧妹团队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30多

古DNA揭秘新疆人群的五千年

   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途经新疆,使后者正式成为了亚欧大陆东西部文化传播、经济贸易以及人群交流的桥梁。可事实上,很久以前新疆就是不同人群交汇的“十字路口”。  青铜时代人群是新疆早期的古代人类遗存,这些古老“居民”究竟从哪里来?他们如何与“邻里”互动?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都非常好奇。  由中国科

付巧妹团队揭示青藏高原人类5100年演化史

演化的故事,往往不止一个版本。古DNA研究,可以帮我们找到那个更接近标准答案的版本。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和《遗传学报》上发布了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古人群演化的重要

古线粒体DNA加深对尼安德特人演化认识

  一根在德国西南部发现的古人类股骨,被证明携带了大约27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mtDNA)。相关成果7月4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它进一步精确了非洲基因流动至尼安德特人的时间。  对核DNA的分析预测,现代人类从距今约76.5万年前到55万年前在演化上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分离,而线粒

付巧妹:“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

“我是中国人,有责任研究清楚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演化历史。”2010年,付巧妹开始负责筹建中德联合实验室古DNA平台。2016年,她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当时这名刚满32岁的年轻研究者带领新组建的科研团队披荆斩棘,在东亚人群演化研究中不断突破,取得了令国际同行刮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

二次青藏科考,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上下求索

  青藏高原缘何成为生物多样性演化中的重要枢纽?在考古与遗传视角下,青藏高原人群有怎样的起源与演化历史?青藏高原隆升与植物多样性进化有怎样的关系……  “以前我们关注演化历史的问题,但现实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我们将来需要重点调查的内容。”7月21日,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举办第二次

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的生命故事

  7月21日上午,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组织召开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学术交流会议(第三场)——生态安全屏障与生物多样性科考成果学术交流,相关部门、地方和科考队代表出席会议。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围绕“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枢纽”,介绍了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的强烈隆升深刻影

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学术交流会议在昆明召开

7月21日上午,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组织召开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学术交流会议(第三场)——生态安全屏障与生物多样性科考成果学术交流,相关部门、地方和科考队代表出席会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围绕“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枢纽”,介绍了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的强烈隆升深刻影响了高原

青藏高原古高度重建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3。青藏高原隆升对大气环流施加了强大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在晚新生代时期不仅是改变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亚洲季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青藏高原古高度的重建能够增进我们对地质构造和长尺度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认识。然而,因为与古高度直接相关的

研究破译青藏高原人群遗传密码

  青藏高原古代人群之间有着怎样的遗传联系?古人群对现今生活的西藏人群作出了怎样的基因贡献?为了找到答案,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对距今5200年以来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基因组展开研究。近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据介绍,研究人员把67例古代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

古DNA帮你看清剑齿虎

  研究人员分析了两种剑齿虎科动物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他们对这些动物在过去5万年里的历史有了新视角。近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数据表明,在2000万年前,剑齿虎与现存猫类有共同的祖先。但这两种剑齿虎大约在1800万年前就分道扬镳了。  德国波茨坦大学Johanna Paijmans说:“从线

吐蕃人真的长成“鸠摩智”那样吗

拥有200余座墓葬的热水墓群中都长眠着谁?独特的墓葬形式又属于哪个朝代哪个族群?近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王传超团队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团队联合在《交叉科学》上发表相关研究结果,解开了“谜团”。 研究成功测序唐代吐蕃时期热水墓群哇沿水库遗址中的10例古代个体全基因组序列,解

古脊椎所等揭开巨犀体型演化谜团

  巨犀是犀超科中的独特支系,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主要在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零星发现于东欧等地区。巨犀是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增长极快,其体型和体重演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此前对巨犀的体重已有多次探讨,但鲜有关于整个巨犀支系的体型演化的研究

大洋海底首次发现古DNA

海底世界中,不仅有化石,还有微小生物的古DNA。图片来源: F. Lejzerowicz等,《生物学快报》   在广阔的南大西洋中,有一片海域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没有鸟类,极少的鱼类,甚至浮游生物也不多见。但是研究人员日前报道,他们发现了埋藏在海底的珍宝:海床之下淤泥中的古DNA。   古DNA来

古DNA技术如何“浪里淘金”

  重建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组、绘制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历史、挖掘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的遗传结构、揭示东亚人群末次盛冰期前后适应性基因的变化、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溯源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在过去十余年里,研究人员利用古DNA技术发掘出那些遗落了成千上万年

古DNA技术如何“浪里淘金”

  重建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组、绘制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历史、挖掘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的遗传结构、揭示东亚人群末次盛冰期前后适应性基因的变化、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溯源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在过去十余年里,研究人员利用古DNA技术发掘出那些遗落了成千上万年

古DNA-图谱描绘人类农业“黎明”

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表明,1.2万年前的某个时候,中东的游牧狩猎采集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不再游荡,开始定居务农。这种转变后来也独立出现在世界其他地区,被称为新石器革命(农业及畜牧出现)。古代基因组学研究曾暗示,这些“中东农民”起源复杂,涉及不同地方的狩猎采集群体,具有不同的遗传序列。

进击的古基因组研究

  今年5月,《科学》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领衔的关于华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它揭开了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两个月后,该团队又发布最新发现:通过古基因组研究最新发现距今约1.1万年的中国南方未知现代人群

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表青藏高原考古研究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61.shtm人类究竟是在何时、以怎样的适应性策略实现了高原的终年定居,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人群与文化,是目前考古学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与DNA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化石“钥匙”揭秘青藏高原古环境与植物交流之谜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团队近期在青藏高原南部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了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沿地带的古环境提供了一把新“钥匙”。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古生物学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  红花羊蹄甲俗称“紫荆花”,是公众最熟悉

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中科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

付巧妹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79.shtm6月19日24点,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阿勒福赞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杰

古脊椎所等揭开北美颌铲象的演化疑团

  1935年,北美长鼻类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巴尔博(E. H. Barbour)与化石收藏家施特恩贝格(G. F. Sternberg)合作发表了一种奇怪的长鼻类化石——索普氏颌铲象(Gnathabelodon thorpei,以下简称颌铲象),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轰动。当时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权威奥斯本(

《中国化石裸子植物》:追溯中国古植物的演化

  科学的进化理论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化石材料的积累和研究又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更多的实证。古植物学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追溯植物界的演化历史。古植物学是生物学和地质学彼此交叉渗透而产生的边缘科学,其研究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从生物学角度看,古植物学研究是重建地球表面植物界系统发育史的重要途径,可以重现

古脊椎所等揭示中生代鸟类头骨演化特征

  近日,eLif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托马斯、周忠和与合作者关于早期鸟类头骨演化的论文(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ary assemblage of cranial kinesis from a Cretaceous bird)。该研究通过高精度

生物新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历史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多位成员,联合中科院西北院苗运法研究员等国内外多位学者协同攻关,利用3088个现代表层孢粉样品数据库,从生物指标角度,建立了反演古海拔高度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孢粉研究中,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古海拔演化历史,揭示该地区主要在距今约1

亚洲季风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亟待研究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与合作者,从有精确年代控制的典型盆地岩性变化、气候环境记录、高原隆升记录及模型模拟4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当前亚洲气候研究的主要进展,从时空变化上提出了亚洲季风北进的两个节点和演化的3个阶段,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文章第一作者、中科

古DNA揭示美洲人的“根”

  大约1.3万年前,古人类在美洲迅速扩张。而且,这个故事延续了数千年,人类在北美和南美之间进行了数次大规模迁徙。然而,并没有文献记录下这些历史。  几十年来,科学家只能笼统地描述美洲人的历史演变情况,但这些古老人类何时以及如何分布在这片大陆上一直成谜。  近日,发表在《细胞》和《科学》的两项独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