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武汉植物园研究发现:昆虫让城市更美好

看见在花间穿梭的各种传粉昆虫了吗?它们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的关键贡献者和美好环境的重要建设者! 据统计,地球上近90%的开花植物的传宗接代以及我们人类食物的三分之一依赖各种各样的传粉动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当前全球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传粉动物的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和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对生物多样性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认识城市化对包括传粉者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无论是对于生态学研究,还是对于城市科学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绿地花资源可有效缓解传粉者多样性下降。受访者供图 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德国哈勒·威登堡大学的合作团队首次在全球尺度上,量化分析并系统揭示了城市化对不同类型传粉者以及传粉服务的综合影响,指出了城市环境中传粉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生态学期刊《 生态学通讯》上。 据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博士梁欢介绍,......阅读全文

武汉植物园研究发现:昆虫让城市更美好

  看见在花间穿梭的各种传粉昆虫了吗?它们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的关键贡献者和美好环境的重要建设者!  据统计,地球上近90%的开花植物的传宗接代以及我们人类食物的三分之一依赖各种各样的传粉动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当前全球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传粉动物的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和粮食供应的稳

武汉植物园入侵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国际权威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Resource allocation to defence and growth are driven b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gener

上海植物园考察团到武汉植物园交流考察

   上海植物园考察团到武汉植物园交流考察   7月14日,上海植物园考察团在党委书记施俊、副园长陈必胜率领下一行17人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考察交流。武汉植物园主任助理、园艺中心主任刘宏涛等接待了来宾。   座谈会上,刘宏涛向客人详细介绍了武汉植物园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引种驯化、园地管理、科

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项目”获批

  近日,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项目”。项目建设为期两年,总投资400万元。将建成中国科学院首个国家级专科植物资源圃(猕猴桃科),项目建成后将在猕猴桃物种收集、资源保存、品种开发和产业推广方面起到极为重要作用。   作为中科院“三园两所”

武汉植物园等解析菱角的起源驯化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与水稻的起源中心,也是江南“水八仙”的主要产区。“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这些诗句让人联想到秋日里江南女子采菱挖藕的唯美画面。菱角作为“水八仙”之一,在南宋时期已成为江

武汉植物园两个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3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专家对武汉植物园承担的三期创新“战略生物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专项“华中植物收集与专类园景观优化” 项目以及“财政部战略生物资源科技支撑运行”专项“华中特色果品资源专类园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会由中科院生物局

武汉植物园发表新物种修大戟

修大戟(武汉植物园供图)  记者4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该园通过系统分类学研究,证实一种在福建发现的粉红色苞叶大戟为从未被记载的植物新种,并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修大戟。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Systematic Botany上。  作为植物界中最大的属之一,大戟

武汉植物园发表重楼属植物新种

  重楼属(Paris)植物,常生于深山老林,叶单轮,生于茎顶,形如伞状,在单轮叶的上方生花1朵,花萼叶状,形似第二轮叶,与其单轮叶组成重叠楼台之状,故得“重楼”之名。由于该属中许多种类的单轮叶常为7枚左右,故常也俗称为“七叶一枝花”。其根茎的干燥品是民众熟知的名贵中药材“重楼”。中医认为,重楼有清

武汉植物园等解析菱角的起源驯化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与水稻的起源中心,也是江南“水八仙”的主要产区。“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这些诗句让人联想到秋日里江南女子采菱挖藕的唯美画面。菱角作为“水八仙”之一,在南宋时期已成为江南地

谁是“果王”?武汉植物园举办品鉴会揭秘

日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举办猕猴桃新品种品鉴会。来自陕西、四川、湖北、广西、云南等全国猕猴桃主产及新兴产区的近30名专业人士担任猕猴桃新品种“考官”,逐一对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选育的15个猕猴桃新品种进行品尝品鉴,为猕猴桃新品种研发“把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国

武汉植物园生态工程效应评价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与贫困地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地理重叠。在这些地区,人类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贫困加剧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社会-生态耦合系统陷入“贫困陷阱”。为了实现贫困消除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许多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生态工程或生态补偿机制。这些生态工程的有效性评

武汉植物园莲遗传连锁图谱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连锁图谱是研究植物基因组结构、进化的有力工具,是基因定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基础。但作为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且素有“活化石”之称的莲,其基因组学研究却明显滞后。因此,构建莲遗传连锁图谱有助于莲基因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莲重要经济性状的分离和克隆提供依据,从

武汉植物园倍半萜内酯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愈创木烷型内酯具有诸多药用活性,很多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癌功效,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中通常只有万分之几的含量,如此低含量的合成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但由于其显著药用价值,部分该类化合物仍被用于临床抗癌实验,比如人们从地中海地区的毒胡萝卜中分离出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其衍生物已

研究为提高入侵植物生物防治效率提供新思路

  入侵植物防治是全球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一项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植食性昆虫种群动态、群落组成以及多样性维持机制的认识,并为入侵植物生物防治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生态学期刊Ecology上。  植食性昆虫通过植物的系统诱导反应产生复杂且多样的相

武汉植物园在入侵生态学和生物防治合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最近,国际权威生态学期刊Ecological Appl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在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生物防治是通过从原产地引入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天敌理论”,即外来入侵生物在传入地暴发成灾是因为逃

武汉空心莲子草与天敌昆虫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由于逃逸了原产地具协同进化历史、专一性天敌的调控,外来植物改变资源分配策略,将部分原本用于防御的资源用于生长,取得相对于本地植物较强的竞争优势,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但是,伴随入侵时间推移,一些本地天敌将在入侵植物上聚集,建立新的植物-天敌互作关系;同时,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引

武汉病毒所在昆虫RNAi抗病毒免疫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溪团队在昆虫RNAi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依诺沙星(Enoxacin)通过增强昆虫体内的RNAi抗病毒免疫,对多种病毒显示出广谱抗病毒活性。相关研究成果以Enoxacin shows a broad-spectrum antiv

武汉植物园发现雪胆属新种“反卷雪胆”

  反卷雪胆整体照(武汉植物园供图)雪胆属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相关单位在《芬兰植物学报》发表葫芦科雪胆属新种反卷雪胆(Hemsleya revoluta)。据介绍,雪胆属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雪胆属植物对治疗胃肠疾病、冠心病、气管炎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备受关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牡丹展扮靓江城

  天姿国色、清香四溢、风姿绰约、品冠群芳,牡丹“色、香、姿、韵”皆为上品,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1月29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新春牡丹展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从春节前夕开始,武汉植物园推出花王牡丹贺岁迎春,为游客打造一场绚丽多姿、富贵吉祥的赏花之旅。  本届牡丹展以“花开盛世”为主题,将中式风格融

武汉植物园确立陕西羽叶报春的新模式

  近来,美国的分类学期刊Novon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课题组博士李新伟及其合作者发表的文章《陕西羽叶报春的新模式》,这标志着消失100多年的陕西羽叶报春在湖北确立了模式标本新替身。  陕西羽叶报春为德国植物学家 W. Filchner 1904年在我国陕西秦岭南部发现,采集

武汉植物园召开药用植物研讨会

  1月22日,武汉植物园就“十二五”期间药用植物研究的规划工作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和张本刚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戴思兰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陈凡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魏孝义研究员及原武汉植物园植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屠治本

武汉植物园2011年修购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11月20日上午,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科研条件处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武汉植物园2011年修购专项项目进行了验收。武汉植物园主任李绍华对专项办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并希望通过此次项目验收进一步指导武汉植物园修购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水平。  专项办主任田东生介绍了修购专项

华南植物园对榕树与传粉昆虫共生体系研究获重要进展

  榕属(Ficus)植物统称为榕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750种。榕树和榕小蜂组成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联系最密切的互利共生系统,雌性榕小蜂为榕树传粉,榕树为榕小蜂提供繁衍和栖息的场所,这种协同关系已延续了几千万年,是人们研究生物协同进化规律和进化历史的完美范例。   

华南植物园首次发现专性传粉昆虫能分解孢粉素

  孢粉素(sporonpollenin)是孢子和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主要由脂肪酸及碳水化合物构成,但是其准确的结构仍然不清楚。孢粉素的性质坚固,能抗化学及生物分解,同时也不溶于无机和有机溶剂。孢粉素的这种特性是孢粉化石能保存上百万年的主要原因。虽然许多昆虫取食花粉表面的脂类或通过花

武汉植物园在莲NAC转录因子研究中获进展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并参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例如器官发生、组织发育以及胁迫应答响应等。然而,莲中NAC转录因子家族尚未报道。  近日,Frontiers in genetic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组撰写的题为Genome

武汉植物园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取得新进展

  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的探索也应运而生。底栖硅藻是一类对河流生态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生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是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监测指标。并基于硅藻的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建立了多种硅藻指数来评价河流水质健康。然而,在某一地区建立的硅藻指

武汉植物园在莲藕膨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莲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包含温带型和热带型两种主要生态类型,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其地下茎俗称为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通常温带型莲的地下茎会膨大成藕,而热带型莲的地下茎不能膨大成藕。在育种生产过程中,将温带莲和热带莲分别互换生长环境,它们的地下茎仍然保持其在原产地的膨大特点。由此可见,莲

熊立仲教授到武汉植物园作学术报告

   熊立仲教授应邀到武汉植物园作学术报告  12月10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武汉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杨平仿的邀请,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成员、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熊立仲教授来武汉植物园作

加拿大吴国海博士受聘武汉植物园客座教授

     张全发(右一)为吴国海博士(中)颁发聘书  5月31日下午,加拿大Bioriginal Food & Science Corp吴国海博士客座教授聘仪式在武汉植物园举行,武汉植物园副主任张全发为吴国海颁发聘书,武汉植物园彭俊华、傅金民、韩月彭、章焰生等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杨广

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参观武汉植物园

  7月8日,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参观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罗志强等陪同参观。   王石介绍了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在植物与生态景观建设的规划,并详细了解了武汉植物园植物资源特别是水生植物资源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方面的进展。   随后,王石一行参观了武汉植物园沉水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