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双嘧啶片的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磺胺嘧啶0.19~0.21g,甲氧苄啶22.5~27.5mg,碳酸氢钠0.1425~0.1575g。......阅读全文

小儿双嘧啶片的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磺胺嘧啶0.19~0.21g,甲氧苄啶22.5~27.5mg,碳酸氢钠0.1425~0.1575g。

小儿双嘧啶片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磺胺嘧啶0.19~0.21g,甲氧苄啶22.5~27.5mg,碳酸氢钠0.1425~0.1575g。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小儿双嘧啶片的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小儿双嘧啶片的禁忌

  1.对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过敏者禁用。 2.2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禁用。 3.肝肾功能不良者、血液病患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禁用。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理毒理

  本品为磺胺嘧啶(SD)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此外在体外对沙眼原体、星形奴

小儿双嘧啶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常用量: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SD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

小儿双嘧啶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常用量: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SD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

小儿双嘧啶片的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失水、休克患者。 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亦可能过敏。 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4.治疗中须注

小儿双嘧啶片的适应症

  适用于应症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 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 2.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急性中耳炎。 3. 脑膜类球菌所致脑膜炎的预防。

小儿双嘧啶片的贮藏及包装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塑料瓶装,每瓶50片。

小儿双嘧啶片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和出血倾向。 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物相互作用

  1.与尿碱化药合用可增加磺胺药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磺胺被细菌摄取,对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发生拮抗,因而两者不宜合用。也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合用。 3.与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合用时,上述药物需调

小儿双嘧啶片的性状及适应症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  适用于应症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 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 2. 肺炎链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磺胺嘧啶(SD)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此外在体外对沙眼原体、星形奴

小儿双嘧啶片的不良反应及禁忌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和出血倾向。 3.溶血性贫血

小儿双嘧啶片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1.对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过敏者禁用。 2.2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禁用。 3.肝肾功能不良者、血液病患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禁用。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失水、休克患者。 2

小儿双嘧啶片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适应症  适用于应症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 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 2.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急性中耳炎。 3. 脑膜类球菌所致脑膜炎的预防。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常用量: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

小儿双嘧啶片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常用量: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SD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中的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 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完全,均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吸收后二者均可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并穿透血脑屏障至脑脊液中,达治疗浓度,也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30%~40%的磺胺嘧啶以及80%~90%的甲氧苄啶以原型自尿中排出。磺胺嘧啶的消除半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理毒理与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磺胺嘧啶(SD)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此外在体外对沙眼

小儿止泻片的成分

  山药(炒)、罂粟壳、白术(炒)、车前子(盐炒)、枣树皮、白矾。

小儿止泻片的成分

  山药(炒)、罂粟壳、白术(炒)、车前子(盐炒)、枣树皮、白矾。

小儿鼻炎片的成分

  藁本、防风、白芷、苍耳子(去刺炒)、蓼大青叶、蒲公英、升麻、甘草。

小儿进食片的成分

  佛手、石斛、麦芽、枳壳、龙胆、山楂、六神曲、苍术、九香虫、石菖蒲

丙硫氧嘧啶片的成分

  化学名称:丙硫氧嘧啶,6-丙基-2-硫代-2,3-二氢-4(1H) 嘧啶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7H 10N 2OS 分子量:170.24

小儿导赤片的成分

  大黄、滑石、地黄、栀子、甘草、木通、茯苓。

小儿退热灵片的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100mg,苯巴比妥10mg。

小儿九维片的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维生素A 2500单位,维生素B1 2毫克,维生素B2 1毫克维生素B6 0.5毫克,维生素C 30毫克,维生素D2 250单位,维生素E 1毫克,烟酸胺1毫克,泛酸钙1毫克。

丙硫氧嘧啶片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化学名称:丙硫氧嘧啶,6-丙基-2-硫代-2,3-二氢-4(1H) 嘧啶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7H 10N 2OS 分子量:170.24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小儿喜食片的成分介绍

  六神曲(炒)、枳壳(炒) 、白术(炒)、山楂、稻芽(炒)、麦芽(炒)。辅料为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