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诱发人类胃癌背后的分子机制

幽门螺杆菌(H. pylori)的感染通常与腹痛、腹胀和胃酸有关,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cagA+菌株会显著增加机体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会向宿主传输一种名为CagA癌蛋白的特殊蛋白,而其已经被证明能与宿主机体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并促进胃癌(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化)的发生,然而,与其生化活性相关的潜在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尚未阐明。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Signaling上题为“The Helicobacter Pylori CagA Oncoprotein Disrupts Wnt/PCP Signaling and Promotes Hyperproliferation of Pyloric Gland Base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致癌CagA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Atsushi Takahashi-Kanemitsu博士说道,CagA能与......阅读全文

幽门螺旋杆菌诱发人类胃癌背后的分子机制

  幽门螺杆菌(H. pylori)的感染通常与腹痛、腹胀和胃酸有关,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cagA+菌株会显著增加机体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会向宿主传输一种名为CagA癌蛋白的特殊蛋白,而其已经被证明能与宿主机体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并促进胃癌(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化)的发生,然而,与其生化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84.shtm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癌蛋白CagA对Wnt/PCP信号传导的破坏似乎会促进胃癌的发生  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人员阐明了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如何破坏Wnt/PCP信号传导并促进胃癌发生的。深入了解Wnt/PCP通路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潜在的靶

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浅析

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超过80%的带原者并不会表露病征。幽门螺杆菌最初被命名为幽门弯曲菌,后为修正拉丁语语法错误而变为C. pylo

Nature:揭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胃癌新机制

  胃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处于这种疾病的晚期阶段。这种癌症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感染着大约一半人类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然而,不同于致癌病毒的是,细菌不会在它们的宿主细胞中储存转化基因,而且它们如何能够导致癌症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

简述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病机制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细菌的鞭毛、黏附素、尿素酶、蛋白酶、空泡毒素、内毒素等的协同作用。  其中,大量活性很高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可以中和胃酸,从而使这种细菌能够在酸度很高的胃内生存。尿素酶和氨的积聚还能损伤胃粘液层和黏膜细胞,破坏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致使质子向黏膜反流,从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其是如何诱发胃炎,甚至胃癌的?

  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在人类的胃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细菌,随后他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细菌会引发胃炎,即让患者出现胃部炎症;当时这种观点并未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为了说服怀疑的人,研究者利用这些细菌感染了自己,随后他患上了胃炎。 

胃幽门螺旋杆菌的特性及感染分布!

  犬幽门螺杆菌、 胃螺杆菌、黑氏螺杆菌、拉普尼螺杆菌和萨洛莫尼螺杆菌等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所知能够在猕猴、大鼠、猪、犬等动物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虽然也能在胃部生长,诱发 胃真菌病

必须警惕幽门螺旋杆菌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重新激起了大众对用餐健康风险的关注,幽门螺旋杆菌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也不断被提起。专家表示,小小细菌不容忽视,改变不良用餐习惯势在必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我国成人感染率高达50-60%,这意味着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携带者。”中国

Nature:人类思考背后的作用机制

  我们的大脑拥有令人惊奇的连通性,里面挤满了细胞,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沟通。这种沟通发生在突触之间——突触是神经递质从一个神经元跳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中转站,可让我们思考,以进行学习和记忆。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这些突触往往需要一个刺激,才能让信息发送穿过神经元分裂。但这个刺激来自哪里,一直都是一个

人菌错配增加胃癌风险

  艺术家笔下的幽门螺旋杆菌。图片来源:Sciepro/Corbis   哥伦比亚小镇Tuquerres坐落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这里拥有全世界最高的胃癌发病率:每10万人中有150名胃癌患者。与此同时,就在200公里之外的沿海城镇Tumaco,这一比例仅为约6∶100000。   根据一项新的研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归纳

  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MALT淋巴瘤等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并与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胃外疾病相关。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H.pylori感染的检测,但每种检测方法都具有其自身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加准确地检测H.

概述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特性

  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寄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唾液、牙菌斑 [5] 、龈沟液中,90%口臭、56.9%口腔溃疡、77.63%慢性咽炎是由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临床过程慢性咽炎295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咽拭子均匀涂片,超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放大20 000倍,根据观察需要选择暗视野相差

概述胃幽门螺旋杆菌的特性

  幽门螺旋杆菌寄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猕猴、大鼠、猪、犬等动物的胃粘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

关于胃幽门螺旋杆菌的简介

  幽门螺杆菌包含犬幽门螺杆菌、胃螺杆菌、黑氏螺杆菌、拉普尼螺杆菌和萨洛莫尼螺杆菌等,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所知能够在猕猴、大鼠、猪、犬 [1] 等动物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虽然也能

“胃“你好吗?胃功能四项检测轻松告诉你!

据统计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超过46万人,死亡人数超过35万,这意味着我们平均每1分钟新增1例胃癌患者,每1.5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胃癌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而且胃癌的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中国年轻人胃癌的发病率比上个世纪70年代上升了一倍。“胃”已至此,我

【极简病卡】幽门螺旋杆菌

【极简病卡】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肠疾病

 胃炎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多种侵袭。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才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把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作用比喻作对“

关于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介绍

  1.幽门螺杆菌可以作为胃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来说,治疗首要就是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否则治疗相对困难。   2.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在水中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简述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药,1.是以抗生素为主,辅加抑酸剂(铋剂)的方案,2.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常用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患者到医院检查后,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服药,并及时检查疗效。  另外再有两种抗菌素

简述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

  “口—口”和“胃—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

关于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基本介绍

  口腔幽门螺杆菌是包含、犬幽门螺杆菌 、 胃螺杆菌、黑氏螺杆菌、拉普尼螺杆菌和萨洛莫尼螺杆菌等螺旋形、微厌氧、是能够在猕猴、大鼠、猪、犬等动物胃中生存的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所知能够在胃、口腔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  口腔幽门螺

简述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原则

  ①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联疗法  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④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  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

简述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分布

  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和宠物 [1] 中均有感染,总的趋势是: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国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另

概述胃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已从犬胃液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从腹泻和胃酸缺乏的粪便中培养幽门螺杆菌。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亦是粪—口传播的证据,有报告从南美国家沟渠水中分

简述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分布

  幽门螺旋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说是猕猴、大鼠、猪、犬、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总的趋势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宠物高于人类。中国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20岁-40岁感染率为45.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和巴里马歇尔(Barry,Marshall)从一个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先分离到的。它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菌体一端的鞭毛可以使细菌方便地穿过胃粘膜而定居至胃上皮细胞,又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尿

胃复春片的药理毒理

  本品给大鼠灌胃能减轻致癌物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胃粘膜的损害,降低胃癌癌前期病变的发病率;长期给药,对致癌物质MNNG诱发造成的胃癌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大鼠胃液分泌量,对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胃复春片的药理作用

  本品给大鼠灌胃能减轻致癌物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胃粘膜的损害,降低胃癌癌前期病变的发病率;长期给药,对致癌物质MNNG诱发造成的胃癌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大鼠胃液分泌量,对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樊代明院士Cancer-Research发文阐述炎症与癌症关联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这项研究中阐述了幽门螺旋杆菌诱导胃癌发生过程中,促炎症信号通路如何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该研究对于全面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分子关联提供了一些新基础。  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分子关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