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打开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新“赛道”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及不可逆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新生血管性AMD(nAMD)是90%视力严重丧失AMD患者的主要病因。” 近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 China 2023)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学院执行院长赵明威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AMD已成为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之一,堪称老年人的“视力杀手”。 AMD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患病初期,患者中心视力缓慢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注视性暗影,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因出血而导致中心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 今年5月,《中华眼科杂志》发表了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共同撰写的《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诊疗指南》),......阅读全文

非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有了新希望

  非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NAMD) 是一种渐进性失明疾病,主要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落引起,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现在,研究人员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衍生的RPE,研发出一种由可用于临床的视网膜植入物。在5例晚期NNAMD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植入物显示出良好的安

美国一公司获准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老年黄斑变性

  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3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该公司开展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试验。  公司首席执行官加里・拉宾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该公司目前已成为首个两获药管局批准开展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的公司。获准开展上述试验不仅是干细胞研究领域而且可能是现代卫生保健领域向前迈出的重要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51.shtm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图呈马蹄形,上下对称,鼻侧网膜较厚,这种外形与视网膜组织的结构特点及神经纤维层的分布相吻合,图中的垂直与水平的不对称性主要是由神经纤维层造成的。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黄斑裂孔、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和青光眼。  需要检查的人群:视网膜

基因疗法又下一城-治疗遗传性失明-两年内开始人体试验

  近两年来,基因疗法可谓是风头无二。随着第一个基因疗法得到了FDA的批准, 目前有超过2500个基因疗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120多个关键的2/3期或3期临床研究。近期,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来消息,基因疗法“又下一城”,对于治疗遗传性失明(卵黄状黄斑变性)有较好效果,科学家预计相关人体试验将在2年内

眼科医生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学的看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工业化国家失明的主要原因。它是由环境/个体(例如吸烟)和遗传因素对视网膜造成影响的多因子疾病。34 个独立的基因组位点与发生 AMD 的风险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调查吸烟与遗传之间的相互作用。至今为止,我们尚不清楚强有力遗传成分的知识如何参与实践眼

瑞士开发能完成眼内注射治疗黄斑变性手术的机器人

  黄斑变性是瑞士老年人视力恶化的最主要原因,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0%,严重影响老年人视力,导致视野模糊、丧失阅读和驾驶能力,严重的甚至眼睛只剩一些光感。目前医学界对黄斑变性尚没有根治手段,但采用向患者眼内注射药物,可以延缓病变进程,帮助患者保持和改善视力情况。患者每间隔一定时间(3

英国医院成功实施仿生眼移植手术-或可治疗失明

   据外媒报道,英国曼彻斯特的外科医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机器眼移植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所导致失明的手术。  首例手术的对象病患是80岁的英国男性瑞·弗林;他因干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而失去了正面视觉。  手术将人造视黄醛植入,可以将影像通过在附带高科技电子眼睛上的电子摄像系统拍摄的信号转换成

关于匐行性脉络膜萎缩的诊断治疗介绍

  1、诊断:主要是根据眼底的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早期病灶区为弱荧光,边缘为强荧光的“中黑外亮”特征,且病变区呈地图状不规则分布。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后部多发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急性色素上皮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相鉴别。  3、治疗:试用皮质激素可改

揪出-“罪魁祸首”,-新发现有望打破黄斑变性治疗僵局

  揪出罪魁祸首  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UVA)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与黄斑变性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发现了一种致命的炎症,这种炎症最终夺去了数百万人的视力。  UVA眼科研究所副主席、UVA高级视觉科学中心的创始人Jayakrishna

科学家有望利用干细胞疗法来治疗人类年龄相关黄斑变性

  随着机体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眼睛也在发生着变化,最常见的就是会涉及到我们的视力和眼镜片,但也会出现严重形式的年龄相关的眼部问题;其中一种疾病就是老年黄斑变性,其主要会影响到眼睛中黄斑部分,其能给给予眼睛敏锐的视觉和分辨细节的能力,而黄斑变性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视野中心部分模糊不清。黄斑是眼睛视网膜

科学家研发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眼药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是一种导致老年人致盲的常见疾病,是一种可引起视力迅速丧失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每月需要用注射液进行治疗。 据外媒报道,现在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新治疗方法,用简单的眼药水可取代此前的注射液。  据悉,仅在英国,AMD 就影响了超过 60 万人。

美国将采用胚胎干细胞疗法治疗罕见眼病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少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罕见且常规疗法无法治愈的眼病,在患病少儿步入成年时会导致失明。不过,患此病的病人有望成为世界上首批从一种胚胎干细胞疗法获益的人。   少年性黄斑变性,于1990年由斯特格(stargardt)首先报道,因此又名斯特格病,是一种原发于视网膜上皮层的

涂抹箭头的毒药或将有助开发男性口服避孕药

  2017年,美国FDA很忙,一共批准了46个新药,是2016年的两倍多,也是近20多年来最高产的一年。2017年已经结束,又到了各种盘点的时刻。本文主要关注过去一年来全球眼科市场的情况,侧重新药获批及临床实验进展情况。   新上市产品   2017年眼科药物领域最大的突破来自青光眼疾病方面。

全球眼科市场盘点

  2017年,美国FDA很忙,一共批准了46个新药,是2016年的两倍多,也是近20多年来最高产的一年。2017年已经结束,又到了各种盘点的时刻。本文主要关注过去一年来全球眼科市场的情况,侧重新药获批及临床实验进展情况。   新上市产品   2017年眼科药物领域最大的突破来自青光眼疾病方面。

A004基因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被授予孤儿药认定资格

  MeiraGTx是一家位于纽约和英国的基因治疗公司,今天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专有的AAV介导基因治疗产品候选药物的孤儿药认定资格(ODD),其中包含色素性视网膜炎GTP酶调节剂基因治疗X连锁色素性视网膜炎(XLRP)。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遗传性失明的最常见形式之一

堵住吞噬视力的“黑洞”-人类都取得了哪些成功?

  2015年7月,家在伦敦的道格拉斯·沃特斯(Douglas Waters)先生患上了严重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当视力渐渐模糊,86岁的他常把鼻尖贴在每样东西上,为了看清哪怕一点轮廓。他的视力一度恶化得非常厉害,右眼视力甚至完全丧失。放在以往,像他这样的晚期患者结局是可以预想的,那

高速“眼科CT”研制成功

        日前,高速医用光学相干断层影像仪(OCT)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  据研发人员介绍,该样机可高速、无损采集人眼视网膜活体断层影像,分辨率比现有眼科超声高10倍以上,并可快速重建出3D眼底结构图,为疾病更早期、更准确的诊断提供便利。借助该设备,医生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在

阿尔茨海默病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在大脑中形成的“老年斑”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之一。  无独有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典型病理特征玻璃膜疣中也存在大量的Aβ。  由于AD和AMD都在老年人群高发,且有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因此二者的关

日本称实施世界首例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而成的视网膜细胞。研究小组称,这是世界首例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与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细胞相比费用和时间都大幅减少。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他们与神户市立医疗中心中央市民医院等机构合作,28日将异体iPS细胞培养

中美基因纳米技术应用临床-建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昨日从滨海新区科委获悉,美国北卡大学基因治疗中心将与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合作建立滨海新区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带动新区基因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据了解,美国北卡大学基因治疗中心是世界最先进的基因治疗研究机构之一,下设多个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实验室、治疗载体生产中心(包括GMP

临床物理检查方法介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介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介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mography, OCT)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

柳叶刀:无脉络膜症的基因疗法

  无脉络膜症(choroideremia),又称全脉络膜血管萎缩、进行性脉络膜萎缩、进行性毯层脉络膜萎缩。由Mauthner于1872年首次报道,最初从眼底的表现观察到与原发性视网膜变性有所不同,认为是脉络膜的缺失。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脉络膜与色素上皮并不是先天性发育不良而是后天进行性消失,故又称为

新视网膜细胞图助力精确治疗致盲疾病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单细胞分辨率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图像,创建了一个定位眼睛内每个亚群的参考地图,最终发现了RPE的5个亚群——一层滋养和支持视网膜感光器的组织。新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为特定的退行性眼病开发更精确的细胞和基因疗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

黄斑裂孔的介绍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 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Knapp和Noyes分别于1869和1871年最早报导了外伤性黄斑区视网膜裂孔,Kuhnt于1900年首次报导非外伤性黄斑裂孔,此后,各种原因的黄斑裂孔相继被认识。该病的患病率不高,约占人群的3.3‰,其中以不

黄斑裂孔的分类

  (1)特发性黄斑裂孔  (2)外伤性黄斑裂孔  (3)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4)继发性黄斑裂孔  2. 根据黄斑裂孔的形态  (1)全层黄斑裂孔  (2)板层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发病机制

  有关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早期的文献报导认为外伤是黄斑裂孔形成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病例报导的增加,人们发现仅约5%~15%的黄斑裂孔为外伤引起。本世纪初,有作者提出囊样黄斑变性是黄斑裂孔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有人认为年龄相关性血管改变导致黄斑萎缩而最终形成黄斑裂孔,但这些观点都不能解释特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测序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新加坡眼科研究员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外显子组测序的方法揭示出UBE3D基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有关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1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黎晓新(Xiao-Xin Li)教

日本理研宣布带头开展ips临床研究

  日本生理化学研究所于2013年7月25日宣布,其已经决定带头开展世界首例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相关临床研究。目标致力于疑难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其决议经过在当日召开的理事会议审核后获得了野依良治理事长的许可。   本研究计划于2013年7月19日获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人田村宁

关于盘周地图状轮状脉络膜病变的检查诊断介绍

  1、检查:盘周地图状轮状脉络膜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病灶处脉络膜与视网膜分离,均有显著水肿,组织增厚可达正常组织厚度的5倍。在脉络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有组织坏死。在视网膜外层与外界膜有出血及机化性肉芽肿。  2、诊断:盘周地图状轮状脉络膜病变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眼底的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