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揭示了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为杀虫剂抗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引。相关成果发表于BMC Biology。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的媒介控制是蚊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策略。然而,化学杀虫剂的滥用和不恰当使用已经导致蚊虫产生广泛的抗药性,如何实施科学的杀虫剂抗性管理,直接影响媒介种群和蚊媒传染病的有效控制。 研究人员利用代表性杀虫剂溴氰菊酯建立敏感品系来源的白纹伊蚊抗药性演化模型,揭示了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抗性演化的分子机制;利用媒介能量方程综合分析抗性水平、适合度代价以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发现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演化会增大其对登革病毒的传播风险。 该研究成果将对媒介蚊虫的杀虫剂使用、抗药性监测和管理以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指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12......阅读全文

防控蚊媒病:IITSIT相结合对蚊媒种群进行区域性控制

  2019年7月18日,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奚志勇教授团队以长文形式在Nature线上发表了题为Incompatible and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 combined eliminate mosquitoes的文章,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IIT-SIT

我国科学家揭示蚊媒病毒加速传播的机制

蚊媒病毒是以蚊虫作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的统称,其中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蚊虫倾向于叮咬病毒感染者从而造成疫病加速传播的机制,相关成果在《Cell》发表,论文的标题为:A volatile from the skin microbiota o

研究发现调控肠道菌可影响蚊媒病毒传播能力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程功课题组发现可对一种蚊虫肠道共生菌——粘质沙雷氏菌进行调控,从而影响蚊虫传播病毒的能力。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  以血液为食的蚊子可携带和传播上百种烈性人类病毒。病毒通过宿主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并感染蚊子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而扩散到蚊子的唾液腺。“世界

科学家发现肠道菌可影响蚊媒病毒传播能力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程功课题组发现,对一种蚊虫肠道共生菌——黏质沙雷氏菌进行调控,可影响蚊虫传播病毒的能力。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  蚊子可携带和传播上百种人类病毒。病毒通过宿主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并感染其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而扩散到蚊子的唾液腺。“蚊媒病毒与蚊虫之间有严格

暑假选择东南亚旅行须警惕蚊媒传染病

  暑假将至,东南亚往往是许多家长与孩子们出境旅游首选地之一。须引起关注的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在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已进入流行季节,出国放松心情的家长与孩子们须提高警惕。  截至5月,马来西亚今年已累计报告35004例登革热病例,菲律宾累计报告26433例登革热病例,越

我国科学家阐明蚊媒病毒感染及传播机制

  日前,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首次发现了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在病毒“宿主—蚊”传播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NS1蛋白促进病毒感染蚊虫的分子机制,回答了“登革病毒如何从宿主传播到蚊虫”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微生物学》。  蚊媒传染病是通过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及动物宿主的一类

研究揭示蚊媒黄病毒胃肠道传播新机制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舜团队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题目为“TLR4和肠道共生菌LPS协同调控禽黄病毒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蚊媒黄病毒的胃肠道感染传播模式并解析其调控机制。 坦布苏病毒病是由

养蚊实验室把蚊子当贵宾伺候-为研制杀虫剂

  群蚊乱飞,和数万只蚊子共处一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大多数人眼里,夏天蚊子四处叮咬吸血,嗡嗡乱飞惹人心烦,恨不得一巴掌拍死,或者唯恐避之不及。在上海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专门与蚊子为伍,他们豢养着最凶猛的蚊子,待蚊子如“上宾”,更是“以身试蚊”,双手乃至全身被叮咬出无数肿块,只为探索蚊子不为人知的

Nature子刊:蚊媒病毒感染蚊虫的共用感染辅助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中心PI程功研究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目为《蚊媒通过吸血激活gama-氨基丁酸能系统辅助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感染》(Blood meal acquisition enhances arbovirus replication in mos

广州开展登革热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

  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伊蚊对目前使用的主要药物呈敏感或低度抗性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蔡松武主任医师表示,清除媒介伊蚊的孳生地是有效控制登革热发生的最主要措施,而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化学药剂杀灭伊蚊也仍然是当前控制登革热疫情的重要手段。今年年初,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广东省疾控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揭示蚊媒病毒加速传播的关键问题

蚊媒病毒是以蚊虫作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的统称,其中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蚊虫倾向于叮咬病毒感染者从而造成疫病加速传播的机制,相关成果在《Cell》发表,论文的标题为:A volatile from the skin microbiota o

蚊媒正布尼亚病毒特征鉴定和感染风险研究中获进展

  蚊媒病毒是一类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可通过蚊虫叮咬而引发人畜共患病。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登革热、西尼罗脑炎、乙脑、寨卡病毒病等,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艾比湖病毒(Ebinur Lake Virus,EBIV)是2014年从新疆艾比湖地区的凶小库蚊中分离到的一株新的蚊媒病毒,目前

美国学者用“基因剪刀”培育三眼蚊子,控制蚊媒传播疾病

  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工具,培育出多个性状发生改变的埃及伊蚊,这些蚊子外观呈黄色、有三只眼睛、翅膀发育畸形。他们希望将来能通过基因编辑工具改造蚊子,从而控制蚊媒传播疾病。  埃及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黄热病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的主要媒介,目前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此前不少研究试图通过基

“以蚊治蚊”阻断登革热研究获突破

  记者郑天虹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运用从蚊子身上提取的沃尔巴克氏体来控制和阻断登革病毒通过蚊媒传播的新技术,以蚊治蚊,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4年,广东登革热流行情况严峻,病例数已超过历史病

我国科学家在蚊媒黄病毒感染及传播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81301412,81422028,81571975) 等资助下,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员团队首次发现了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在病毒“宿主-蚊”传播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NS1蛋白促进病毒感染蚊虫的分子机制,回答了“登革病毒如何从宿主传播到蚊虫”这一重

PLoS-Pathog:啊?有“性生活”的母蚊子更容易传播疟疾!

  近日,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Farah Dahalan博士, 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Mara Lawniczak博士和同事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已交配的女性蚊子比“处女”母蚊子更容易传播疟原虫。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针对雄性蚊子的

一种对疟原虫传播到蚊媒起关键作用的调节性蛋白

  最近,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作为主要的基因调控因子调节疟原虫有性阶段雌雄细胞发育(这种有性阶段的疟原虫称为配子体)的调节性蛋白,该发现揭示了长久以来困扰疟原虫生物学界的一个秘密,其发现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蛋白,我们称之为AP2-G,是激活一系列启动配子体发育的基因所必须的,而配

蚊子能全面消灭?专家:有效控制种群数量更科学

近日,一则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答复。很快,各种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蚊子是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一员,存在有其合理性;也有人认为,蚊子是害虫,是疾病传播的元凶之一,应该“除之而后快”。 究竟哪种说法有科学依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传染病学教授程功告诉中新网

中山大学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厂”

  即将被释放到野外的雄蚊。  奚志勇在“蚊子工厂”里。   日前,中山大学教授奚志勇代表他率领的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虫媒控制研究团队,在巴西参加20国寨卡疫情防控专家会议。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他展示了团队先进的蚊媒绝育技术,同时也介绍了他们在中大和广东建立的世界最大“蚊子实验室”和“

我国科学家开发可应用于大幅清除蚊媒种群突破性新技术

  2019年7月18日,来自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奚志勇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以长文形式线上发表了题为Incompatible and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 combined eliminate mosquitoes的文章,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I

破解“按蚊相亲”奥秘-干扰交配有助绿色控蚊

  蚊子叮咬不仅派发“红包”(红肿),而且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四宝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1月22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题为“生物钟基因、光照和环境温度协同调控疟疾媒介按蚊的性信息素合成、婚飞和交配”的论文,该项研究破解蚊子“求偶”奥秘,有助蚊虫

分子卓越中心发现真菌利用小RNA抑制蚊虫免疫反应新机制

  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fungal pathogen deploys a small silencing RNA that attenuates

陈晓光:蚊子性别调控实现登革热精准防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328.shtm“登革热防控不仅靠科学家的努力,更需要全民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防蚊控蚊、灭疫抗病的效果。”7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陈晓光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的格致论道·湾区第23期

科学家成功消灭广州两个岛屿上最致命的蚊子

  在中国广州的两个岛屿上,研究人员几乎消灭了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蚊子种群--亚洲虎蚊(白纹伊蚊)。  他们首次在实地试验中使用了两种有前途的控制技术,将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4%。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这一双管齐下的方法,将亚洲虎蚊雌蚊的绝育与雄性虎蚊的感染结合了起来。  华盛顿特区

Nature:科学家成功消灭广州两个岛屿上最致命的蚊子

  在中国广州的两个岛屿上,研究人员几乎消灭了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蚊子种群--亚洲虎蚊(白纹伊蚊)。  他们首次在实地试验中使用了两种有前途的控制技术,将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4%。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这一双管齐下的方法,将亚洲虎蚊雌蚊的绝育与雄性虎蚊的感染结合了起来。  华盛顿特区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Nature子刊报道蚊媒黄病毒进展

   2016年6月2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自然 微生物学》 (Nature Microbiology)以长文 (Article) 形式发表题为“Flavivirus NS1 protein in infected host sera enhances viral acquisition

清华大学最新研究:爱被蚊子咬的人,已经被咬了

瘙痒、肿包,不少人的夏日记忆里,蚊子是一种讨厌的存在。除此之外,蚊子给人们带来的还有多种可怕的蚊媒传染病。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8种急需关注的传染病中,就囊括了寨卡热和裂谷热两种烈性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在茫茫人海中,究竟什么样的人最吸引蚊子?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在一项刚刚发表在《细胞》的研究中

清华,南医大学Cell子刊肠道共生菌对病毒易感性的影响

  许多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寨卡热、西尼罗脑炎等,是由蚊虫感染病毒后再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已经对人类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和负担。蚊虫肠道是这些蚊媒病毒首先接触并感染的器官,其肠道屏障可有效决定蚊虫对病毒的易感性。  许多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寨卡热、西尼罗脑炎等,是由蚊虫感染病毒后再通

茫茫人海中,蚊子如何定位病毒感染者?

自然界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有数百种之多,引发人类及动物宿主的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出血热等严重疾病,但多数烈性蚊媒病毒均无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人们亟需深入了解蚊媒病毒在自然界中快速传播的基本原理,并研发新策略来控制病毒的暴发流行。近期,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气味是调控蚊虫行为的关

Science:发现肠道共生菌阻断蚊子传播疟疾新策略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Driving mosquito refractoriness to Plasmo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