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化物所液体超润滑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构建宏观超润滑界面(摩擦系数在0.001级别甚至更低)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由摩擦引起的经济损失。然而,较长的磨合期可能造成摩擦副表面出现严重磨损。目前,缩短磨合期的策略多针对Si3N4、SiO2、Al2O3等陶瓷摩擦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轴承钢摩擦副表面的超润滑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前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道爱团队,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天然有机酸(单宁酸、植酸)的液体超润滑材料。该团队利用天然有机酸、多元醇和水分子之间的协同效应,使氮化硅/玻璃等摩擦副界面达到超润滑所需的磨合期缩短至1s内。然而,具有短磨合期的钢/钢摩擦副超润滑材料设计仍然存在挑战。 近日,该团队设计出适用于轴承钢摩擦副的液体超润滑材料。研究通过将柠檬酸热解制得的碳量子点(CQDs)添加到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实现了钢/钢摩擦副界面的超润滑(摩擦系数为0.005),其磨合期仅有44s,同时轴承钢表面的磨损率降低......阅读全文

润滑油“再生”节油率超95%

  我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润滑油消耗量每年以5%以上的速度增长,2015年消耗量将超过900万吨。而无锡尼富龙超滤科技有限公司集成创新的尼富龙超滤技术是通过对使用过的润滑油进行特殊过滤技术,使原润滑油在添加3%—5%被消耗油的基础上能重复循环使用15年以上。据测算,使用尼富龙超滤技术的车辆用

兰州化物所宏观结构超润滑研究获进展

  结构超润滑是近代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指的是两个晶体表面非公度接触时摩擦近乎为零的润滑状态。结构超润滑将为太空探测、空间运输、精密制造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带来变革性进步。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润滑课题组围绕结构超润滑宏观尺度实现与工程化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并

太赫兹信息超材料与超表面-(一)

刘峻峰, 刘硕, 傅晓建, 崔铁军    摘要:该文对信息超材料,包括数字超材料、编码超材料、以及可编程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太赫兹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从原理分析、数值仿真、样品制备、实际应用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信息超材料对电磁波全面而灵活的调控能力,着重探讨了编码超材料在太赫兹领域的发展以及应用,最

太赫兹信息超材料与超表面-(二)

4 太赫兹数字编码超材料随着编码超材料的发展,在太赫兹领域,各向异性编码超表面[12]、张量编码超表面[13]、频率编码超表面[14]以及编码超表面的数字卷积运算[15]等理论被提出,并由此得到了低雷达散射截面、波束空间搬移、异常折射、贝塞尔波束等现象。下面将以基于编码超材料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

新激光装置用超快脉冲探测超材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75.shtm

超疏水仿生材料表面

由于超疏水材料,特别是表面改性后仿生材料(仿荷叶超疏水或仿壁虎钢毛结构超亲水材料)的接触角的表征因结构的特殊性,测试起来特别困难。现有的理论通常基于Wenzel和Cassie模型。这些理论为我们的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实际应用于本征接触角的表征计算时难度相当大。有一些科研人员力图通过分析表面粗糙度

超净工作台材料

   超净工作台笼盒由耐高温的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一套笼盒由上盖、食槽、水槽、底盒、锁紧扣、进出风口组件、硅橡胶密封垫圈等组成有的上盖上    还有一个称之为生命之窗的空气过滤网。独立通风笼盒是IVC设备的关键所在,它要具有一定的密闭性,能防止盒外空气的进入,以减少可能的感染来源,又要能让洁净空气流畅

声学超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力学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王育人团队在如何利用单相材料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双负特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系列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报告》《应用声学》与《冲击与振动》等期刊上。

声学超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力学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王育人团队在如何利用单相材料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双负特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系列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报告》《应用声学》与《冲击与振动》等期刊上。图片来源网络由于奇异的物理特性,声学超材料在波定向控制与超分辨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双负声学超材料结构构型通常

兰州化物所等在仿生润滑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物体(液体和固体)的定向传输在能量传输、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过去20年里,液体定向输运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取得重要突破,然而,固体输运研究报道很少。与液体定向输运机制不同,限域受压条件下固体定向输运需要依靠强大的机械推动力来克服弹性变形接触过程中的摩擦力,而良好

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获进展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胡丽天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高性能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损、

研究人员研发出仿生层状关节软骨润滑材料

  天然软骨是一种兼备固-液双相特征、具有典型层状结构特征和特殊应力耗散机制的湿滑材料。目前,从工程应用角度来说,寻找类似于天然软骨的新型润滑材料具有挑战性。其中,表面接枝聚合物刷和水凝胶材料引发关注。但传统表面引发聚合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刷层较薄,在宏观粗糙接触尺度下易被剪切磨掉,这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

高性能陶瓷润滑和密封材料研究进展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胡丽天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高性能陶瓷润滑和密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研究人员将纳米陶瓷与陶瓷润滑技术成功结合起来,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兼具优异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Y-TZP/Al2O3/Mo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国家润滑材料产品质检中心在兰州挂牌

  8月25日,记者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了解到,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的“国家润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前在兰州正式挂牌。   据了解,该中心主要开展润滑耐磨涂层材料、自润滑耐磨材料及部件、润滑脂、润滑油以及相关润滑

太空暴露试验对开发高性能润滑材料影响重大

中国航天员昨天(9月27日)下午首次在太空成功回收了暴露试验的固体润滑材料。科学家指出,这次试验将对开发高性能的太空润滑材料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了神舟七号飞船应用系统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项目。27日下午4时多,进行舱外活动的航天员翟志刚取下了飞船轨道舱外事先安装好

制备出超高强度水凝胶生物润滑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周峰课题组利用分子工程,设计制备出一种具有双交联网络的超高强度水凝胶,大大提高了水凝胶的机械性能。相关研究已发表于《先进材料》。  水凝胶是一类包含大量水分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其在关节润滑、组织工程、药物控释载体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水凝胶通常比

超润滑实验速度:从蜗牛爬飙至时速90公里

  清华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原本仅限于学术领域的超润滑现象可以让微器件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发生相对滑动。未来可能的应用包括小型化的硬盘读写磁头、用于无线通讯的高频振荡器以及其他依赖高速运动的微器件。   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中心主任郑泉水教授课题组的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

中石油润滑油去年营收超百亿-利润增219%

   近日,从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了解到,2017年润滑油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比上年增长两成,利润增幅达219%。   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这个公司在拓展市场、扩销提量、降本控费、加强服务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润滑油公司大力拓展集团内外两个市场,实现扩销增效。机构改革充实一线销售力量,激励

国家润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挂牌

  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的“国家润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8月18日在兰州正式挂牌。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是国家“资源化学与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主要开展资

超高强度水凝胶生物润滑材料研究获进展

  该水凝胶表现出了超高的断裂拉伸强度,断裂应力大于6MPa,断裂拉伸率大于700%,力学性能优异。  为解决水凝胶材料力学性能差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峰课题组利用分子工程设计制备出了一种具有双交联网络的超高强度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新颖的共价键与配位键双交联的结构形式,其中的化学交联

兰州化物所高温抗氧化耐磨润滑涂层材料研究获进展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发动机等系统装备的服役温度越来越高,很多运动零部件处于800 ℃以上的高温环境,从而使其润滑、耐磨和高温防护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发展在高温下具有优异抗氧化性能、低磨损率的润滑涂层成为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惠娣课题组利用热喷

兰州化物所著作《高性能碳基润滑材料》出版发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81.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润滑课题组张俊彦研究员等人著作——《高性能碳基润滑材料》一书由化工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著者团队围绕碳基润滑材料开展的基础研究和

兰州化物所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870.shtm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作为自润滑轴承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高承载、耐磨损和免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襟副翼、旋翼系统等部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

兰州化物所MXene无溶剂纳米流体润滑材料研究获进展

  润滑是减少摩擦、降低或避免磨损的有效手段。液体润滑剂在苛刻工作环境中的润滑功能会逐渐失效,而固体润滑剂在磨损后难以及时修复和快速补充。因此,亟需研发兼具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优势的新型润滑材料,以满足当前对润滑材料多功能、高性能及多工况适用性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

“超材料”激光全息研究获突破

  近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郑国兴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一种新颖的反射式金纳米天线阵列方案,并成功应用于激光全息领域。相关研究以在线头条登载于《自然—纳米技术》,同时该刊物新闻与观察栏目对这一研究也进行了重要评述。  超颖表面材料是一种在衬底表面加工出的超薄金属微纳结构材料,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时常

“超材料”:能否让科幻变成现实

   想起十几年前的遭遇,仍让清华大学教授周济感觉有点可笑,“当时我听到超材料的概念,后来报项目的时候用上这个词,第一次没上去,一个评委对我说‘你的提法就不能让你上,别人是做材料的,就你叫超材料’。第二次我改成另一个词,后来通过了。”  事实上,“超材料”指的是一些具有人工设计结构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

超材料可从柔性“秒变”刚性

  美国研究人员使用机械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独特机械性能)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可响应磁场从柔性变为刚性,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机器人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当前的机械超材料有着吸引人的特性,如负热膨胀,低重量时的高强度和高刚度。但一旦构建完成,其属性将无法更改或调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

永磁材料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价值

  稀土永磁材料是将钐、钕混合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如钴、铁等)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稀土永磁分钐钴(SmCo)永磁体和钕铁硼(NdFeB)系永磁体,其中SmCo磁体的磁能积在15~30MGOe之间,NdFeB系永磁体的磁能积在27~50MGOe之间,被称

永磁材料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价值

  稀土永磁材料是将钐、钕混合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如钴、铁等)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稀土永磁分钐钴(SmCo)永磁体和钕铁硼(NdFeB)系永磁体,其中SmCo磁体的磁能积在15~30MGOe之间,NdFeB系永磁体的磁能积在27~50MGOe之间,被称

科研团队在核壳复合功能润滑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高端机械装备对自润滑运动零部件的承载能力、工况适应性和服役寿命等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润滑材料已无法适应苛刻服役工况的应用需求。近年来,发展兼具低摩擦、长寿命和多环境适应性于一体的功能润滑材料,已成为摩擦学领域的前沿方向。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功能润滑材料课题组和工程用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