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森林采伐管理能保护大型濒危哺乳动物

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称,负责任森林管理认证体系覆盖区域内的哺乳动物比非认证管理森林里的哺乳动物更丰富,被捕猎的威胁更低。这项研究基于对西赤道非洲采伐林的观察结果,揭示采取有效森林采伐管理措施,对大型物种和保育优先级高的物种尤其有益。该论文介绍,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热带林都有商业性采伐,为方便木材提取而铺设的公路或让之前偏远的地区出现非法和不可持续的狩猎,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旨在推广符合当地和国际法律的可持续森林管理实践并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荷兰乌得勒支大学Joeri A. Zwerts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通过分析14个不同伐木特许区(7个有FSC认证,7个没有FSC认证)的数据评估了FSC认证的森林管理的影响。他们从474个相机陷阱点拍摄的130万张照片数据中探测到55个哺乳动物物种。此次研究数据显示,FSC认证的森林管理使FSC认证特许......阅读全文

国际最新研究:森林采伐管理能保护大型濒危哺乳动物

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称,负责任森林管理认证体系覆盖区域内的哺乳动物比非认证管理森林里的哺乳动物更丰富,被捕猎的威胁更低。这项研究基于对西赤道非洲采伐林的观察结果,揭示采取有效森林采伐管理措施,对大型物种和保育优先级高的物种尤其有益

成都生物所高海拔采伐迹地土壤性质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森林分布集中,过去几十年(1970-1998)一直是森林采伐的重要对象,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皆伐迹地,地跨川西北、青海南部以及藏东北地区。而高山森林在维持源区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有效保护高山森林,加快

人类干扰对热带干旱森林的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而变大

  人类采伐、放牧、干旱和火灾——哪个是造成热带干旱森林树种死亡的主要干扰形式?干扰的影响是否随着树木的大小(幼树、幼苗和成年树木)而变化?森林中树木的死亡和补充是否与土壤湿度相关?这种相关性是否与树木大小有关?干扰造成的死亡是否只限定于某些树种?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群

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东北东部山区森林保育与林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生态所)。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北东部山区森林面积达3000 万公顷(占东北森林总面积的60%),

地理资源所在生态系统模型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果

  全球温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多数正受到各种各样的人为干扰的影响,并逐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森林退化,甚至消失。如何恢复它们以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实现其可持续的利用与发展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就目前而言,如何界定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尺度,准确量化分析各种森林恢复措施对于森林

超三分之一亚马孙雨林退化

  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和干旱可能已经使超过三分之一的亚马孙雨林退化,这一数字是之前估计的两倍,加剧了人们对全球重要生态系统正在走向“不归路”的担忧。  火灾、土地转化、伐木和水资源短缺削弱了多达250万平方公里森林的恢复力,这部分占亚马孙剩余森林面积的38%,是英国国土

研究揭示森林混交的增产效应

地球上的森林多以多种物种组合、以混交的方式存在(即混交林),少有单一树种组成的群落。在人工林中,混交林因为具有多功能价值也被广泛推崇。相较于单一的纯林,混交林通常能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环境,更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然而,混交种植是否能促进树木生长和森林生产力?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未能得到科学

森林土壤酸化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莫江明研究团队通过7年的连续研究,在森林土壤酸化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研究快报》。  氮沉降全球化及其负面效应已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共识。现有的研究表明,氮沉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或加剧热带森林土壤酸化。然而,关于氮沉降加剧热带森

版纳植物园揭示土地利用对林下层鸟食虫物种多样性影响

  尽管林下层食虫鸟类对人类干扰所做出的响应的域性差异可能相关于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但是可以确定,这些物种对森林采伐尤其敏感。南亚地区在十九世纪遭遇了大面积的森林转变为耕地的进程,这为更为近期的热带地区森林采伐提供了一个参照物。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硕士毕业生Rac

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

  喀斯特生境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15%,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生境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特有种丰富。喀斯特也是一种脆弱的生境,受到破坏之后较难恢复。研究喀斯特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可为喀斯特生境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破坏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

研究发现野火或对森林蝙蝠有益

一只正在飞行中捕食蛾子的尤马鼠耳蝠 图片来源:Michael Durham  《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蝙蝠对内华达山脉的野火具有不尽相同但较为积极的响应。研究结果或有助于提升火灾频繁林区的蝙蝠保育和管理策略。  野火是一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境质量的关键生态过程。就蝙蝠而言,火灾会影响它们的

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介绍(二)

 重庆缙云山马尾松林和柑橘林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的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变化P

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介绍(一)

近期,由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在辽宁省林科院验收通过,该方案可进行植物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土壤呼吸速率和树木茎杆生长量测量,由以下部分组成。LCpro T光合仪+FluorPen叶绿素荧光研究光合生理生态SRS2000T + ACE研究监测森林土壤呼吸DRL2

《自然》杂志等媒体报道动物所大熊猫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与合作团队,基于国家林业局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1999-2003年)的生境利用数据,采用信息论方法(information-theoretical approach)从景观水平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除竹子这一必然因素外,大熊猫更愿意

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考察迪庆州森林资源现状

  9月10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研人员开展了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资源现状的广泛考察,尤其是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寒温性针叶林进行了重点调查,历时15天,参与人员8人,完成考察任务。   考察队在沿途中调查了迪庆州目前的森

大小兴安岭停伐天然林-中国森工企业亟待转型

  随着4月1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承担林区经营管理角色的中国两大国有森工企业――龙江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也开始整体从木材生产向森林资源管护过渡。从伐木者到护林人的生产方式变化,促使现行国有森工企业面临全面转型。   中国现有四大国有森工企业,

研究证实-亚马孙森林恢复特别慢

  一项新研究表明,亚马孙森林遭到砍伐后,其再生速度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慢得多。这些发现可能对气候变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森林在砍伐后重新生长——通常称为次生林——被认为是对抗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次生林吸收大气碳的能力可能被高估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项研究对20多年来的森林再生进行

沈阳生态所在森林动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种子生产的时空动态及潜在结实机制是决定种群动态及群落构建的重要生态过程。种子生产大小年(Mast seeding)即多年生植物种群的种子生产在年内同步且年际间高度变异的现象,这种生产格局在大量物种中都有出现。传粉效率增加和捕食者饱食被认为是有利于mast seeding进化的两个主要的选择性

新研究揭示森林碳汇的多重限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慧与合作者,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碳汇研究的主导因素和研究趋势,揭示了森林碳汇的多重限制。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Innovation。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汇,主要通过树木生长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减缓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他全球变化过程同样深刻影响着

研究阐明中国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格局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闫俊华联合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樊磊等科研人员,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格局。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遥感学报》(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博士毕业生常中兵为第一作者。随着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研究预测重要森林树种冷杉未来分布变化

  西南山地是我国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多个重要河流的源区,是国际河流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恒河和印度河等的重要源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资源供给区,也是全球暗针叶林地理分布中心之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暖趋势,对优势树种的生存提出

科学家解读当前林业管理与气候变化关系

  林地采伐能减少物质腐烂的碳排放。图片来源:ROBERT CANIS   管理森林碳封存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最好方法仍在热议中。树木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木材能取代化石燃料及混凝土和钢铁等碳密集材料。在过去数十年里,世界森林吸附了约30%的年度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而森林蓄积和森林采伐同时增加,将

欧洲森林或加速全球变暖

  对欧洲植被历史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仅仅植树不一定会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尽管欧洲大陆的森林种植面积自1750年以来扩张了10%,但木材收获和向更有商业价值的树种转移已然导致了碳向大气中的净排放。分析表明,这些变化通过增加热量的吸收与滞留造成了局部影响,使部

中国原始森林仅占全国森林面积7.59%

  3月20日,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相关学术机构合作,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首次绘制出《中国原始森林空间分布图》。根据这份地图,中国现有原始森林面积为1576.68万公顷,占中国森林面积的7.59%。  绿色和平森林与海洋项目副经理易兰向记者介绍,原始森林又称为原生林,指未因人类活动而导致

零碎的森林弊大于利

  森林采伐通常会导致四周由已经被转变成为农用土地所围绕的零星的片状森林——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小片的零星森林实际上会加速生活在其内的哺乳动物的灭绝。   鉴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保护性的措施要聚焦于大片森林的保护。Luke Gibson及其同事用泰国的Chiew Larn 水库作为一

我国大量林地被非法侵占-植树造林成效遭抵消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为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

植物新物种被发现-靠“吃”真菌维生

  目前,科学家在日本屋久岛低地月桂森林发现一种奇特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采用光合作用,而是像寄生虫一样从真菌获得营养物质。  据腾讯的报道称,这一新物种植物通常情况下真菌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该植物采取寄生方式,再从真菌获得营养。这项令人惊奇的发现将使研究人员能够再次评估屋久岛低地月桂森林的生态

森林生态建设,如何“叫好又叫座”

  过去五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联合国内近20家单位的合作者,给我国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管理状况做了一次“大体检”。他们发现我国森林生态面临资源总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生态产品短缺、价值核算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困境。  “问题的关键是生态产业发展的链条没有打通,好的理念‘叫好不叫座’,没人接手。”于贵

闵应骅:大数据,用不用,怎么用

  大数据用于环境保护,科研人员开发新的森林映射工具,当大片森林被砍伐、被破坏时,工具将对监视者发出声响警告。  现在国内大数据被叫得很响,但是空谈比较多。我不喜欢空谈,我想看到大数据的应用实例。  4月16日的《科技纵览》提醒列表(IEEE Spectrum Alert)发表一篇文章,介绍将大数据

亚马逊丛林研究可助了解古人对森林影响

研究人员对前哥伦布时期人类在亚马逊森林定居范围的大小问题争论不休。图片来源:Ton Koene   2007年,Crystal McMichael首次带领一队人员进入亚马逊丛林,寻找古代人类影响丛林的证据。他们手持砍刀,穿越浓密的植被,抵御蜘蛛、蚊子和蜜蜂的袭击,在厄瓜多尔的Ayauchi湖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