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500余颗类星体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于2010至2011年期间开展了M31、M33及其临近区域的背景类星体搜寻工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霍志英等人日前在这一区域约135平方度天区内,新发现500多颗背景类星体。这是目前我国天文学家利用自主设备,在该天区发现的世界上数目最大的类星体样本。 LAMOST这一重要发现使这一天区内类星体的数目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截至目前,位于M31中心2.5度半径内的类星体数目增加到93个,其中73个来自于LAMOST的发现;位于M31非常延展的外晕、巨流星 (M31、M33之间最显著子结构)以及周围复杂子结构区域新增的数百个背景类星体,是将来测量M31、M33及其周围子结构微弱自行的理想坐标参考系。 此外,在新发现的类星体样本中,I星等亮于17.0等的类星体由原先21个增至26个,亮于17.5等的类......阅读全文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对世界发布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取得的首批巡天光谱数据从19日起正式对全世界发布,数据包括 220万光谱,高质量恒星光谱172万条,超过目前国际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dr1.lamost.org/)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宇宙浩瀚,人类

光谱大数据来自耿耿星河 海量数据世界分享

LAMOST望远镜内部拼接镜面。LAMOST望远镜全景。  ■走近中国大科学工程   黑暗的燕山之巅,瞪着一只亮闪闪的眼——郭守敬望远镜(LAMOST),3月底,其获得的首批220万条巡天光谱数据正式向世界发布。  LAMOST是光谱加工厂,每个观测夜经“流水线”生产出万余条天体

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聆听宇宙的“大耳朵”

图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后的效果图。  无论是“巨眼”还是“大耳朵”,都不足以形容从空中俯瞰后又下到谷底所带来的震撼。  8月初,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依托喀斯特地区“天坑”而建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成功拼装出首个反射单元。未来数月内,

中国建太空望远镜 灵敏度比德国高10倍

23日,我国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重要设备——反射面单元面板第一批1000个单元“就位”,开始在贵州省黔南进行现场拼装。这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超级望远镜单口径500米,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中国“天眼”为何选址黔南?长啥样?有哪些“本领”?它能找到“外星人”么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美《国家地理》杂志预测09年8大科学突破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9年全球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将延缓增长速度,但是科学研究的步伐却并不会因此而停滞。目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征求了专家小组意见,预测了2009年的重大科学突破,这些科学突破涉及各个领域,比如动物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     1、动物学:对野生动物的基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访澳ATSE院长:中澳天文学合作期待扬帆起航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长艾伦·芬克尔   “中国有着悠久的天文学研究历史,而澳大利亚现代天文学发展迅速,此次会议为中澳双方科学家搭建了知识交流的桥梁,为两国科学家启动新思想、寻找新的合作切入点提供了契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ATSE)院长艾伦·芬克尔(Alan Finkle)在日前

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遥远星系

北京时间2月14日消息,据报道,美国的天文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这很可能是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这一最新观测成果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在近邻棒旋星系NGC 3319中心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候选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王挺贵小组在近邻宇宙的无核球棒旋星系NGC 3319中心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候选体,为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成果于12月10日发表在《天体物理期刊》上。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独特的时空结构,在中心存在奇点,它存在一个视界面,进入面内的

科学家发现遥远宇宙中发光本领最大的类星体

  2月26日出版的Nature 杂志 (Nature 2015, 518, 512-515) 发表由北京大学教授吴学兵领导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易卫敏(主要负责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的观测)等参加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的一项关于早期宇宙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在2014年元旦前后,使用云南

窥探宇宙最古远的星河

星空下的郭守敬望远镜。陈颖为摄138亿年间宇宙化学组成的演化示意图。资料图片  浩瀚星河中,有类金属含量极低的恒星——贫金属星,它们如同宇宙的化石,携带了早期的宇宙信息;对它们的研究,被称为恒星考古。  日前,我国科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的巡天数据,挑选出一万余颗金属含量不到太阳百分之一的贫金属星候选

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研究进展 实现高空间分辨率

  自类星体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测量它们的宇宙学距离一直是天文学家面临的重大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领导的团队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几何测距方法,成功测量了类星体3C 273的宇宙学距离。相关文章“A parallax distance to 3C 273 through spec

北大学者发现宇宙中迄今最亮类星体 挑战黑洞形成理论

黑洞外观的艺术化展示  ■最新发现与创新  在北京大学3日上午举行的通报会上,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称,他所领导的团队在距离地球128亿光年的类星体中,发现了质量为120亿个太阳的黑洞,该黑洞在宇宙大爆炸9亿年后形成,最新研究向现有的黑洞形成和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26日出版

黑洞照相机给“天籁”拍“抖音”

  科学界对于黑洞行为一直有一个争论:光子从黑洞的冕传播到吸积盘所需要的时间缩短,究竟是由于冕的收缩,还是吸积盘的内半径变小?  近日,一个由美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黑洞行为最新观测结果的文章。研究者采用放置在空间站上的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ICER),观测了

2020:聚焦国际前沿,惠及国计民生

   嫦娥四号翩然落月,长征五号火箭一飞冲天,“雪龙2”号勇闯南极……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精彩纷呈。新的一年,我国科技领域有何看点?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可能走进生活?  瞄准深空、深海,一系列重大项目探索未知  2019年12月27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将实践二

探秘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可观测百亿光年外天体

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这个口径65米,重达2700吨的庞然大物,其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的主反射面精度误差却不超过0.3毫米,并能在1分钟内完成不同观测波段的转换——10月28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直径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启用。作为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

44颗脉冲星 中国天眼目光更有神

图为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喀斯特洼坑中落成。  经过两年调试,FAST已确认新发现44颗脉冲星 中国天眼 目光更有神  15日,首届中国·天泉湖天文论坛在江苏盱眙举行。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

解读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星际旅行”,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把量子态传输到遥远地点,而无需传输载体本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自1997年

五百米口径望远镜让中国射电天文领跑世界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景。FAST工程办公室提供  开栏的话 大科学工程是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国家创新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征。就当今世界科技而言,一个国家在关键领域领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往往都会造成“胜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刘延东: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科

“哈勃”揭开太空绿斑真面目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汉妮天体(图片下方)和IC2497(图片上方)(图片来源:NASA/ESA/William Keel,阿拉巴马大学/星系动物园研究组)  2007年,荷兰的一名中学生物老师Hanny van Arkel在夜空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当时她在“星系动物

天文学家对类星体展开迄今最为详尽的观测

  类星体很可能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其无可比拟的能量也被称为“最危险天体”。而据《赫芬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将距离数千公里的三大望远镜组成一张巨型观测网,对一个类星体的核心区域进行了比人类视觉效果精细200万倍的高分辨率拍摄,发现其中藏着一个超大质量

《自然》: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强恒星黑洞喷射物

   综合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和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一个恒星黑洞喷射出一对迄今最强喷射物。这种喷射物也被称为微类星体,该微类星体吹出了一个直径达1000光年的炽热气泡。气泡比其他已知的微类星体大一倍左右,强度是其他微类星体的

扒一扒高考“题坑” 寻一寻科技宝藏

今年高考理综卷里的两个“题坑”,让很多人“兴奋”了一番。 一个“坑”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压轴题。这道题以“中国天眼”FAST直径是500米为条件之一,让考生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天体数目等。据媒体报道,题干虽不影响考生答题,但FAST用于观测的有效口径是300米。 另一个“坑”是全

FAST即将正式开放 有望描绘早期宇宙图景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尽管远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深山里,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最近我们和天马望远镜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这标志着FAST具备了联合组网观测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

我国科学家发现锂元素丰度最高的巨星

日前,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奇特天体,它“居住”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蛇夫座,距离地球约4500光年。它的质量不足太阳的1.5倍,锂元素含量却是太阳的3000倍。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已知的锂元素丰度最高的巨星。锂元素为何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