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国专家提出H7N9病毒实验引争议

多位全球知名禽流感研究专家8月7日在两大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与《自然》上发公开信,提议启动制造致病性与传播能力更强的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以全面评估其变异以及在人类中大流行的潜在风险。 这一题为《关于H7N9功能获得性突变实验》的公开信在科学界引起争议。一些专家对这种试图增强禽流感实验透明性的做法表示欢迎,但也有专家批评称这种研究很危险。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在同期《科学》与《自然》上刊登声明说,将加强对H7N9实验的监督。 公开信由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病毒学家罗恩·富希耶、中国香港大学教授管轶以及美国和英国的共22名专家共同署名。专家们在讨论H7N9病毒构成的风险时表示,尽管H7N9病毒已得到相对控制,但冬季该病毒可能会卷土重来。H7N9人类患者对达菲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出现抗性加剧了人们的担忧。从长远看,这种抗性增加了H7N9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 “为全面评估这种新型病毒的潜在风险,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全文

201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高新成果比比皆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国科技界把攒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评委会只得忍痛割爱。   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2013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坚持以往的全面视

H7N9风险研究:灵药还是祸根?

  这次我们想让公众理解我们想做的事、为何我们需要做,以及我们如何安全地做。   批评者认为,功能获得研究不可能预测H7N9或其他病毒是否将变成流行性病毒。   流感专家希望也能给自己接种疫苗,以防止另一场大争论的爆发。在近日发表于《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一篇通讯文章中,22位研究人员主张启动

H7N9风险研究:灵药还是祸根?

  这次我们想让公众理解我们想做的事、为何我们需要做,以及我们如何安全地做。   批评者认为,功能获得研究不可能预测H7N9或其他病毒是否将变成流行性病毒。   流感专家希望也能给自己接种疫苗,以防止另一场大争论的爆发。在近日发表于《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一篇通讯文章中,22位研究人员主张启动

科学家“制造”禽流感病毒:或沦为生化武器

这是荣·弗切尔的近照。在其看来,我们今天目睹的病毒基因多元化,可能和快速变异无关,有可能是病毒长期演化而来的。   人物   荣·弗切尔   病毒学家、禽流感专家,服务于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医学中心研究中心   一场流感能在人类中间大暴发,“肇事”病毒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它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病毒

美《科学新闻》盘点2012年25大科学故事

  ①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有助于对物质的理解  2012年过去了,但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的编辑们并没有忘记那些曾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科学故事。  在这份年度最佳科学新闻榜单上,前两个故事曾让小编们通宵达旦地加过班:2012年7月4日凌晨,他们在网上收看视频直播,那一边在日内瓦,物理学家们正在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适应能力变强潜在威胁增加

  去年初,一种新型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来袭。经过30多天的检测、分离,直至2013年3月29日最终确认新型病毒,中国成为首个面对人感染H7N9的国家。   进入2014年1月,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苏、上海7省市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54例,其中死亡31例。不到一年间

有关开始进行H7N9功能获得性突变实验的信

  《自然》与《科学》杂志正在联合出版由众多研究人员署名的《通信》,从而着手计划开展对禽流感病毒H7N9的功能获得性突变(GOF)的研究。功能获得性突变试验将探索可被引入到某病毒中的基因改变,而这些基因改变能够使该病毒传播给人。从事这种研究是为了了解这类变异有多大可能会发生自然演变并引起在人类中的大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构建生命科学领域宏伟蓝图 打造科技改革试验田新坐标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纪实  王晓东(右三)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疗各种程序性坏死相关疾病  邵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败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大楼外景  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李四光、周培源……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这些科

中科院率先行动:勇于探索 开改革风气之先

   7月7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正式通过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中科院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改革方向及重点已经明晰,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再次踏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征程。  回顾历史,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每一次都走在了全国科技改革的前列,每一次重要实践探索都开创了国家改革

致命病毒:再相逢能否从容

2003年4月21日,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研发出SARS冠状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一小时左右即可获得检测结果。科研之问  2003年,芳菲4月,恰是SARS病毒肆虐之时。  京城一片阴霾,笼在心头、贴在脸上、飘荡在口鼻之间。路人行色匆匆,惶惶不安。 

2015病毒领域重大研究盘点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近期塞卡病毒在赤道附近国家开始大肆传播,引起了非常多的新生儿出现“小头症”。虽然这个病毒对于成人来说症状非常轻微,然而对于非常脆弱的孕妇和新生儿而言,简直像噩梦一样的存在。近两年来,仅仅巴西一国,就出现了超过两千例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小头症。这些年来,病毒

美批准曾引巨大争议的禽流感病毒改造项目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消息,美国政府机构已然于去年悄悄批准了曾引发巨大争议的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这是一类被认为非常危险的研究。  数年前,英国《自然》杂志曾刊登了一篇有关致命性禽流感病毒变异研究的论文。在实验室,科学家对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基因改造,H5N1禽流感病毒变得易于在哺乳动物间通过空气

成功研发H7N9疫苗株≠疫苗问世

  我国成功研发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被媒体误读为,科学家已成功研制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其实,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任何一种H7N9疫苗被批准上市。   新闻回放   根据新华社消息,我国在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中有重要进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

美报告称危险病原体研究监管可以做得更好

  美国政府的一个专家顾问团近日发布的一份新草案报告称,“一小部分”危险病原体研究可能会对公众造成潜在严重威胁。但该报告草案总结称,管理类似危险实验的现有政策“并不充分”,“很多规章需要补充”。它还指出,仍有一些所谓的获得性功能(GOF)实验的风险很难验证。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粒子  然而,

中科院微生物所刘翟博士:潜心科研 追逐梦想

        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传染病,也被称作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一旦暴发,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疾病的传染范围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近年来情况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跨

新冠病毒是不是实验室泄露?科学家给出了新依据

  专家对新冠病毒基因组的两大显著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证据推论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是实验室基因工程制造的病毒,而应该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疫情当头,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来自实验室泄露的传闻此起彼伏。  日前,5位国外科学家在病

追问设计婴儿:究竟是什么催生了贺建奎的科研冒险?

  基因编辑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是科学界的禁区,这条不可随意逾越的科学伦理红线,因何被贺建奎轻飘飘跨过,把有关生命的诸多难题抛向世人。《财经》封面  与多数科研者的来路不同,贺建奎从香港大学李兆基大会堂舞台的另一侧走上前。  这是“基因编辑婴儿”消息公布后他的首秀,给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这样一个鲜为

Science:全球科学家合力阻击H7N9禽流感病毒

多个实验室计划将H7N9流感病毒接种到雪貂,以便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出现的新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注意。现在病毒样本正在运往世界各地的多家研究机构,供研究者们评估其毒力和传播能力,更好的解析病毒分子构造,以便早日开发出诊断工具和相应疫苗。  本周二,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H7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主粮转基因并未商品化生产

  ‘昨天,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参加政协开幕会议开始前和结束后就转基因食品、农村土地流转、H7N9防疫等热点问题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牛盾表示,目前主粮转基因食品还没有商品化生产,肉蛋奶和水产品也没有。’   ◎“主粮(转基因食品)现在还没有商品化生产,肉蛋奶和水产品也没有。”   ◎“土地流转政

新冠病毒“备受争议”的神秘来源

  随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的威胁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也对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来源投下更多关注的目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比对、跨物种感染研究以及关键的“中间宿主”等领域,对新冠病毒来源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与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刻而全新的视角。  一、华

2014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日本“万能细胞”论文造假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浪潮中,科技成就始终扮演着“万花筒”的角色——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不变的多彩纸片,稍加晃动,就能转出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2014年,细胞遗传学、大脑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仍然是热门领域,航空航天作为大国实力较量的焦点从未停歇,科学伦理和危机应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2016年版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今天(12月19日)公布了,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天文学,生殖生物学和少数族裔在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写编辑表示,“

抗流感药物达菲疗效首遭公开质疑

  研究者们在为达菲的疗效争辩不休时,各国仍在积极储备达菲,以应对流感   一份质疑知名抗流感病毒药物达菲有效性的研究报告,在4月的医学界掀起波澜。   来自国际循环医学协作组织(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下称循环协作组)的研究者们,分析了相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争议H5N1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

  全球40名科学家23日分别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公开信,宣布将重启暂停12个月的一项曾引起争议的有关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但也有学者认为研究仍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不应重启。   《自然》杂志去年刊登一篇争议论文,描述了对尚未具备人际传播能力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开展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2015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科技是一种迷人的信仰。理论的改写、技术的更迭,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变世界。2015年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有对基础物理的求索,对宇宙深空的探测,对人脑功能的发掘,也有对争议性技术的讨论,对气候变化的思考……而最让我们欣喜的是,今年的国际“十大”,有了更多来自中国的消息。  1.中科大首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活性“蛋白质” 捕光“梦工厂”

  蛋白质,英文名称“protein”,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时值春暖花开,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寻访,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蛋白质”,不仅充满科学的奥妙和神奇,而且彰显出其应有的活泼、活性与活力,恍若走进一所“梦工厂”。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