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产品所含生孢梭菌不致毒弄错源于检测方法

“恒天然毒奶粉”事件28日上演“神转折”:新西兰官方称,恒天然乳清蛋白粉里所含的细菌并不是可能致毒的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又称生孢梭菌)。 普通消费者不禁会问:这也能弄错?生孢梭菌又是一种什么菌?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当天宣布,多达195次的追加检测结果表明,恒天然产品中检出的微生物是生孢梭菌。它不会像肉毒杆菌那样产生出致命的肉毒素,迄今也未曾报告过与生孢梭菌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换言之,生孢梭菌的性质不像肉毒杆菌那么严重,只是如果含量过高,生孢梭菌也有可能导致食物腐坏。 那么,检测机构怎会摆出这么离谱的“乌龙”?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微生物学专家苏西·怀尔斯对媒体介绍说,生孢梭菌实际上是不产生毒素的肉毒杆菌分离菌,“也就是说,这两种菌(肉毒杆菌和生孢梭菌)几乎是一样的,唯一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负责编码生成肉毒素的基因。” 这位专家介绍说,检测微生物污染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阅读全文

肉毒杆菌风波-质检总局赢得新西兰赞赏

  这次“肉毒杆菌”风波,在恒天然没有公布涉事企业之前,中国质检部门就公布了国内的4家涉事企业,并展开了市场回收工作。更让新西兰方面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方面停止了对新西兰奶粉的进口。面对中国职能部门的快速反应和严厉措施,新西兰政府对此表示赞赏。   周六清晨,世界最大的乳品出口商恒天然对外宣布,旗下

双面肉毒杆菌:“毒药之王”可用于美容

       作为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中的“主角”,肉毒杆菌近来“火”了一把。这种细菌能分泌一种剧毒的毒素,0.1毫克足以致命,这让许多年轻妈妈陷入了恐慌。在此之前,人们对肉毒杆菌的认识仅限于它的美容整形功效。“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人们心中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致命肉毒杆菌为何被用于美容?   致

-Sci-Transl-Med:用肉毒杆菌治疗癌症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用肉毒杆菌(Botox)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发表在8月20日《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通过消除与癌症干细胞相关联的神经所发送出的一些信号,可以抑制癌症生长。因此,这种方法可用来治疗癌症。  采用肉毒杆

达能旗下奶粉向恒天然索赔-因错误检测损失严重

  达能旗下的专业配方奶粉企业Nutricia周四称,正在考虑起诉新西兰乳品生产商恒天然。由于恒天然的错误检测结果,8家公司被怀疑含有肉毒杆菌的奶粉产品被召回,其中就包括Nutricia的产品。   8月初,恒天然发布初步检测结果,称在其生产的部分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随即下令召回包括中国在

“肉毒杆菌”乳品疑问之二:多道检测为何未截住毒菌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2013年8月3日宣布,该集团设在北岛怀卡托地区的工厂去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测出肉毒杆菌,涉嫌受污染产品的总量约40吨。据悉,这些可能造成服食者中毒的受污染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提供给8家厂商,用作生产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原料,涉事产品估计达到900吨。新西兰初级产

恒天然产品所含生孢梭菌不致毒-弄错源于检测方法

  “恒天然毒奶粉”事件28日上演“神转折”:新西兰官方称,恒天然乳清蛋白粉里所含的细菌并不是可能致毒的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又称生孢梭菌)。   普通消费者不禁会问:这也能弄错?生孢梭菌又是一种什么菌?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当天宣布,多达195次的追加检测结

没检出肉毒杆菌,食品安全就能“松一口气”?

  恒天然“肉毒杆菌门”上演戏剧性的一幕:新西兰初级产业部28日宣布,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中未检测出肉毒杆菌,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得知最新调查结果后感到松了一口气。没检测出肉毒杆菌,消费者悬着的心放下了,可食品安全的这口气依然只能紧不能松!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

独立调查建议恒天然进行33整改-客户赔偿再次被忽略

  继9月初恒天然发布肉毒杆菌事件调查报告,承认塑料部件使奶粉受污后,近日,恒天然董事会独立调查报告再度出炉。   调查报告指出,在风波爆发后的头两个星期,政府和恒天然的应对步调并不一致。针对这次风波,调查提出了33项整改建议。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必根思先生表示,该报告涵盖范围广泛,内容

知情人士称:进口奶粉或必检“肉毒杆菌”

  进口奶粉或必检"肉毒杆菌"   知情人士透露 质检总局拟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新西兰恒天然事件引发公众对进口奶粉的担忧。昨天,记者从接近国家质检总局人士处获悉,国家质检总局已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新西兰输华乳制品的检验监管,或要求进口奶粉企业出具"肉毒杆菌"的检测报告。   现状:  

辽宁检验检疫局开展奶粉中肉毒杆菌含量检测工作

  针对近日新西兰恒天然乳粉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经辽宁检验检疫局调查,截至8月5日,辽宁地区共进口新西兰乳粉50批次,重量6408吨,货值2392万美元。黄油和鲜奶油共18批,重量387.6吨,货值142.8万美元;乳酪22批,重量379.9吨,货值183.7万美元。其中全部的奶油和绝大部分乳粉来自

新西兰政府将全面调查“肉毒杆菌”乳品事件

图为约翰·基在记者会上发言。  8月5日,新西兰政府宣布将对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肉毒杆菌”乳品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恒天然8月2日发布声明称,公司一条蛋白粉生产线遭肉毒杆菌污染,2012年5月以来生产的约42吨浓缩乳清蛋白粉产品可能含肉毒杆菌。恒天然声明显示,该公司今年3月首先发现乳清蛋白粉产品

“开水冲奶粉能杀死肉毒杆菌”是误区

  近日,网络传言称,用高温开水冲泡奶粉,或是猛烈摇晃奶瓶,就能将肉毒杆菌杀死。对此,记者走访超市奶粉专卖人员、食品类研究专家、营养科专家等多方专业人士,专家表示,开水冲泡奶粉不仅杀不死肉毒杆菌,而且还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成分。   开水杀菌、“摇一摇”杀菌不靠谱   近日,网络上有人发“科普帖”,称

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来源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在土、动物类便等地方经常可以见到它,尤其喜欢肉肠、火腿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同时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豆酱类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自制发酵肉制品而导致中毒甚致死亡的事件。

AbbVie收购肉毒杆菌巨头Allergan用以“重返赛场“

  6月25日,制药商艾伯维(AbbVie)宣布,将以约6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Botox这一以肉毒杆菌产品扬名立万的制造商艾尔建(Allergan)公司。此次交易成为今年制药行业继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以740亿美元收购抗癌药Celegene之后的第二大收购案

食品中肉毒杆菌的检验方法浅析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致病菌,全称肉毒梭状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它在繁殖过程中所分泌的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是氰化钾毒性的一万倍,是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纯化结晶的肉毒杆菌毒素 1 mg 能杀死 2 亿只小鼠,对人的半致死量为 40 IU/kg。 肉毒杆菌

食用真空包装食品-小心肉毒杆菌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针对近日连发的肉毒杆菌中毒案件,台“卫生署”初步怀疑可能是真空即食豆制品惹祸。对此,台“卫生署”今日表示:根据调查,全台仅有3家厂商符合灭菌标准,可以在常温下贩售,提醒民众购买时要小心。  针对“真空包装即食豆干”可引发肉毒杆菌中毒的说法,“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食品组

新京报:洋乳企质量丑闻给我们上了一课

  本土乳企应形成不遮羞、不护短的信念,因为只有及时主动地披露不良信息,才能真正树立本土乳企长久的公信力。   仅一个月之内,洋乳企就两次遭受“重创”——继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对包括合生元、多美滋、惠氏等多家洋奶粉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后,8月2日,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企业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

新西兰“肉毒杆菌”乳品冲击波:“洋奶粉”遇尴尬

上图 8月4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一家超市,货架上张贴“可瑞康”1段和金装版2段婴儿奶粉召回通知。   进口乳品再暴问题: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这些产品有中国进口商涉及。   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

评论:新西兰问题乳品事件是谁的“失守”

  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原料检出肉毒杆菌,部分原料销往中国,此事在国内引发高度关注。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四家进口商使用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4日晚间,上海市质监部门称,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制成的多美滋奶粉流入市场达420多吨。恒天然方面表示,问题产品48小时召回。  

从肉毒杆菌危机透视食品安全监管

肉毒杆菌进入乳清蛋白粉和食品的过程。   8月2日,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出肉毒杆菌,受污染产品总量达40吨左右。   恒天然集团是新西兰乳业巨头,也是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数据显示,我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国内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

恒天然在京召开发布会-CEO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根据国际在线8月5日的消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部分含肉毒杆菌的乳清蛋白粉流入中国进行说明。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的魏柯文(KelvinWickham)、恒天然高级法规事务经理王涛等出席会议。西奥·史毕根斯在会上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称“婴幼

肉毒毒素的检测方法介绍

  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体症和主述分析。实验室检测肉毒毒素及定型对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预防中毒最重要的是加强监测。经典的小鼠致死及中和试验仍是最敏感、最可信的肉毒检测方法,该方法经过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对很微量的毒素作到定量检测。但该方法比较繁琐和耗时,不易推广,因此人们不断探索一些

评论:肉毒杆菌门给企业和监管者的启示

  8月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随后恒天然公司正式向包括3个中国客户在内的共8家客户发出了提醒。此后,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了4家企业的名单,这4家企业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   我国许多家长

恒天然:正与中国监管部门紧密合作-寻求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新西兰政府称恒天然产品不含肉毒杆菌,但国家质检总局不会在短时间内撤销禁令  新西兰政府发布了针对恒天然相关产品不含肉毒杆菌的检测报告后,市场一片哗然。恒天然“涉毒”事件上演大逆转,市场上也传出各种声音。   “毒奶粉”事件在近一个月内持续发酵,其品牌上受到损失的同时,经济损失

专家称肉毒杆菌0.1克即可致命-可口可乐等自查

  国内某知名西点企业品控部杨小姐一大早就忙着给公司领导发短信:“各位领导好,此次新西兰恒天然一家工厂生产的三批次特殊类型浓缩乳清蛋白粉质量问题与我司使用的新西兰乳制品无关。请放心。”   整个周末,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婴幼儿奶粉、烘焙、糖果、饮料等多个行业的多家公司内上演着。作为对我国出口乳制品最大

刘晓忠:食品安全应透明为目追溯为纲

  恒天然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涉及到许多知名企业,一石击起千重浪。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可致命细菌,其毒性能破坏一种为SNAP-25的蛋白质,切断神经细胞间通信,破坏神经系统,使肌肉麻痹,令人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肉毒杆菌一般不纳入食品检测,那么恒

新西兰官员:新西兰乳制品从未受肉毒杆菌污染

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史蒂芬·乔伊斯访华。   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史蒂芬·乔伊斯,11日在回答记者关于新西兰食品贸易方面问题时表示,新西兰致力于对食品安全体系不断改进,这一点在最近的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事件中得以印证。最终检测结果表明最早的检测显示为假阳性,新西兰的乳制品从未

英国召回疑受肉毒杆菌污染的肉酱产品

  据英国食品标准局消息,8月17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召回通报称,查茨沃斯庄园(Chatsworth House)宣布召回8款肉酱产品,因为生产工艺操作不当,导致该产品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   据了解,该产品由Cornish Charcuterie 生产。查茨沃斯庄园将在零售店内打出召回公告,告知

专家:感染肉毒杆菌1岁婴儿最易受害

  恒天然公司声称“目前没有任何关于因食用含这些批次乳清蛋白的产品而导致疾病的报道”,而娃哈哈、可口可乐公司也坚称肉毒杆菌不会在酸性饮料产品中产生肉毒毒素,经过产品的高温灭菌工艺,肉毒杆菌也会被杀灭。这些解释,是否有科学依据?如果是由污染原料生产出的产品已不含肉毒杆菌,是安全的,为何还要召回?  

自制发酵肉制品存在肉毒杆菌污染风险

   自制发酵肉制品易被肉毒杆菌污染?日前,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获悉,其发布了关于肉制品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   据了解,加拿大和美国召回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肉酱、鱼罐头等产品,再次引起大家对肉毒杆菌的关注。在既往解读饮料中肉毒杆菌污染基础上,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新一期的《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