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盘点9月Nature前十位亮点论文

肠道微生物群丰富程度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包括一些癌症在内的其他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必须有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才能确定肥胖者会患哪种代谢疾病。本期Nature上两篇论文分析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所起作用,这个因素就是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富程度。Le Chatelier等人分析了非肥胖者和肥胖者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成,发现在基因和种类丰富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别。丰富程度较低人士的肥胖程度、胰岛素抗性、血脂异常和炎症程度都有所提高。微生物丰富程度较低的肥胖者比微生物丰富程度较高者更容易增加体重。作者还发现,仅仅对少数几种细菌标记进行分析,就足以区分细菌丰富程度的高低。Cotillard等人对肥胖或超重人士由饮食诱导的体重降低和采用使体重保持稳定的干预措施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特征进行了监测。他们报告说,高纤维食物(如水果和蔬菜)的消耗增加导致细菌丰富程度增加,并且改善一些与肥胖相关的临床症状。该发现支持将饮食与肠......阅读全文

为什么治疗效果不一样,肠道微生物免疫应答不一样

  Akkermansia是Verrucomicrobia门的共生属,直到最近,它只包含一个成员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 muciniphila可以降解粘蛋白,并且是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富成员。据报道,用A. muciniphila定殖对饮食诱导的肥胖具有保护作用,促进

小鼠的饲养与管理

  小鼠(Mouse. Mus. musculus)属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属(Mus)。小鼠来源于野生鼷鼠,从17世纪开始用于解剖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多达千余个独立的远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多项仪器研发项目列入863计划和2014备选项目

  一、前沿生物技术主题  1.蛋白质测序新技术新装备及配套试剂国产化  (1)阵列毛细管柱蛋白质分离-阵列点样装置  研制二维阵列毛细管分离新装置,第一维分离柱可分离48个馏分,第二维维阵列毛细管分离柱可同时分离48个流份;开发阵列紫外检测器; 研制多柱点样头并行点样器和流份收集器;开发

深度分析人体病毒组

  自从微生物学诞生以来,研究人员着重关注让我们、我们驯养的家畜和种植的植物患病的病原体。鉴于症状的产生是了解特定病毒是否在几年前就已存在的唯一方法,因此大多数得到很好研究的病毒是那些导致疾病的病毒。但是很多病毒长期地感染人类,不会导致疾病,但是可能会导致年龄非常小的、年龄非常大的或者存在免疫抑制的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第一节  抗菌药物与化学疗法一、            常用术语1、抗菌药:对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NLRP12蛋白或能有效抑制常见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对肠道微生物产生反应的一种特殊蛋白或能有效抑制常见肝癌的发生和进展,这种名为NLRP12的先天性免疫感受器或能有效帮助抵御肝细胞癌的发生。图片来源:2016.igem.org  NL

探寻人类机体免疫系统的奥秘!

  提高免疫系统,我们都知道其是保护机体免于损伤的重要防御屏障,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多项研究破解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奥秘,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成果进行筛选整理,与各位一起学习!  【1】Nature:重磅!解码人体免疫系统!首次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全面测序  doi:10.1038/s41586-019

肠道菌群 | Science专刊:决定你健康状况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者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人体微生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它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改变它们?  4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以“Microbiota at work”为主题发了一期专刊,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体微生物与健康的

2017年5月CRISPR/Cas亮点盘点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重磅:2018年国家优青获得者出炉!

139江南大学 食品微波加工技术基础 范大明130140江苏大学 分子印迹选择性分离 潘建明130141江苏师范大学 随机偏微分方程理论 刘伟130142江西财经大学 多媒体内容分析与质量评价 方玉明130143兰州大学

肠道微生物组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肠道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utrition Reviews: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GW)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奥秘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将机体的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联系了起来,当然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免疫系统到底和机体肠道菌群有着怎样的关联?免疫系统能够被肠道菌群调节,抑或者其能够主动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来影响健康?  本文中就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进行了整理,如下:  

新研究揭示大熊猫食性特化的营养机制

  大熊猫因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也因其极度濒危的现状而备受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漫长的演化历史,大熊猫也一直是保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大熊猫虽然以竹子为食,但在分类上却属于食肉目动物,其食性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发生了高度特化,即由食肉逐渐转变为以各种高纤维低能量的竹子为

这种致癌物潜伏在你我身边!很多人常用到

  三氯生(Triclosan,TCS)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如牙膏、化妆品)、日用消费类产品(如纤维织品)、医疗用品(如牙科类耗材、医用杀菌剂等)以及家居清洁用品。TCS的大量应用使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其主要通过污水厂出水排放进入水体,最终进入到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

代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导读: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高脂饮食的摄入是导致全世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人群数量激增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肠道菌群对宿主代谢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环境与宿主自身因素结合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比例及多样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作为重要的串联因素调节

2017年10月20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10月20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揭示天然的多反应性IgA识别微生物群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n6619  免疫球蛋白A(IgA)是一种最为丰富的哺乳动物抗体类型。在稳态下,8

揭开肠道微生物诸多秘密的NCS重磅研究

  最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火热,日益深入的研究也逐渐揭开了肠道微生物的诸多秘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中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近期关于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相关的NCS重磅研究,分享给大家。  【1】Cell:震惊!肿瘤微生物组竟能决定癌症患者的生死  DOI:10.1

2018年糖尿病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ure:利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进展!胞外基质组分决定着胰腺祖细胞的命运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破坏胰腺中产

科学家发现B族肠道病毒通用受体并解析病毒入侵机制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与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谢正德团队联合,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Human neonatal Fc receptor is the cellular uncoating receptor for Enterovir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对话和沟通。这种对话和沟通在有机体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小编针对近期这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1.Nature: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导致过敏性哮喘  doi:10.1038/nature2402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争议中前行

  本文根据2016年4月14日许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讲堂”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讲座人:许智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曾获

炎症反应相关研究进展一览

  1. Sci Sig:炎症机制研究新突破  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损伤或者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然而这一过程如果失控之后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最近,来自莫纳什生物医学研发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生物学事件。该发现或许能够促进新的治疗炎症疾病的疗法的开发,例如动脉粥样硬化、中风以及II型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解读CNS杂志自闭症领域重要成果

  目前,全球人群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来自美国最新数据显示,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有数据表明,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自闭症以男孩多见,其是脑部神经发育异常造成的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

2016年疾病模型研究进展

  疾病模型,作为各种疾病的替代物,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机制、药物筛选及开发、药物药效及作用机制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立和人类疾病状态相当的疾病膜型并不容易,各种模式动物在基因水平、生活习惯、体内微生物组成等方面都与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而疾病模型与真实疾病接近程度决定了我们的疾病

揭秘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之间的神秘关联!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开始发现机体肠道菌群或与多种人类疾病发生直接相关,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肠道菌群或与高血压和抑郁症发生直接相关  近日,在美国心脏协会2019年高血压科学会

Nature!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关键免疫细胞,或带来新疗法

  肠道-大脑轴(gut-brain axis)是这两个器官之间的交流线路(line of communication),涉及了从大脑发育到神经系统疾病进展的方方面面。肠道微生物群经常参与到这一“交流”中。  在题为“Microglial control of astrocytes in respo

Cell:肠道细菌可提高流感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疗效

  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相关研究中的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可以塑造免疫反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体中证实了这种关联性。他们发现对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或者在过去三年未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来说,在接种流感疫苗之前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导致免疫接种产生的抗体数量少于没有接受抗生素治

肠道细菌会加强抗癌疗法的效果

   肠道微生物组的构成决定着这类抗癌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如何,而肠道微生物组就是自然居住于肠道之中的微生物群落。  检查点抑制剂的目的是让免疫系统对肿瘤发挥威力,这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新型抗癌疗法之一。但是,多数病人接受这种疗法之后并未受益。两项新研究均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理由——这些病人的肠道中可能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6-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转移  doi:10.1038/s41586-019-1340-y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ucose, UDP-葡萄糖)是糖醛酸途径(

研究揭示微生物如何影响机体化学成分

  此前大量证据表明,我们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炎症反应以及其它生理性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但是,为什么微生物会对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创建了首个老鼠各器官中所有分子的图谱,以及它们被微生物修饰的方式。他们发现微生物控制着小鼠和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