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汉族人长痘痘是因为两个易感基因变异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黎教授团队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团队共同合作,运用系统全面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开展大样本中国汉族人群重型痤疮易感基因研究,发现了两个和痤疮相关的遗传变异。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上。这项研究对了解痤疮的遗传成因提供了帮助,并为痤疮治疗开辟出新途径。 痤疮又叫粉刺,人称长痘痘,是一种常见皮肤疾病,会引致广泛性皮肤发炎,甚至永久性疤痕。经过10年针对痤疮的临床治疗,何黎团队开展了从痤疮遗传模式到疾病易感基因的系列研究,发现痤疮,重型痤疮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显示出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而轻型痤疮则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 基于上述研究,张亚平团队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复制分析了两个独立的中国汉族人群。重型痤疮患者为病例组,即临床上达到痤疮分类法的Ⅳ级,与病例组患者性别、籍贯其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人群选择基于前期发现重型痤疮与遗传关系密切。 之后,科学家们对......阅读全文

Nat-Commun:造成严重痤疮的新遗传风险变异体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与汉族人的严重痤疮相关的两个新发现的遗传变异体。除了提供对严重痤疮的遗传基础的认识外,这项研究还突显了该疾病中可能涉及的、有可能作为未来治疗目标的生物通道。   严重痤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以会导致永久疤痕的广泛存在的炎症病灶为特征。研究表

昆明动物所合作在重型痤疮遗传学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轻型痤疮主要局限于面部,皮损少、炎症轻;重型痤疮表现为颜面、前胸及后背部的囊肿、结节,易形成瘢痕,损害重、病程长、遗留的瘢痕临床疗效不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痤疮,特别是重型痤疮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相关的遗传机

中国汉族人群重型痤疮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取得进展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因皮脂腺与毛孔的堵塞,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的一种常见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的发病由多基因共同调控,也可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多方面的影响,是一种复杂性疾病。根据Pillsbury分类法在临床上将痤疮分为轻中型(Ⅰ~Ⅲ级)和重型(Ⅳ级)。其中,重型痤疮由于皮损严重、易复发、易形成瘢痕

寻常痤疮临床路径

  一、寻常痤疮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寻常痤疮(不伴有并发症)(ICD-10:L7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

寻常痤疮的分类

  ⒈点状痤疮 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主要损害,是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状半固体,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发黑,如加压挤之,可见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⒉丘疹性痤疮 皮损以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坚硬的小丘疹,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未变黑的皮脂栓。  ⒊脓疱

儿童痤疮的诊疗

 痤疮的鉴别诊断与诊断检查应该因年龄有异。一般新生儿(从出生至6w)的痤疮发病率约为20%,虽然这些病变可能实际上仅仅是痤疮性疾病的表现,比如自限性新生儿头的部脓疱病变或短暂性的新生儿脓疱黑变病等病症。  婴儿(从6周至12个月)痤疮在男性中更多见,通常为粉刺性和炎症性,表现为丘疹、脓疱或结节。诊断

寻常痤疮的病因

  一、内因: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  二、诱因: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大便、睡眠等个人行为因素;烟、酒等嗜好因素;药物因素;化妆品及皮肤调理因素等,基本诱因如下:  1.大便干燥便秘、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致毒气上升,毒素上泛,口舌生疮、牙

痤疮分型论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前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特点的损害,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肺经血热,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肺胃血热、湿阻血瘀、湿热内毒、冲任失调四型,笔者分型论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肺胃血热型    症见

寻常痤疮的检查化验

  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前胸及后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于青年男女。

寻常痤疮的鉴别诊断

  1.点状痤疮 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主要损害,是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状半固体,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发黑,如加压挤之,可见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2.丘疹性痤疮 皮损以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坚硬的小丘疹,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未变黑的皮脂栓。  3

寻常痤疮的症状体征

  1.点状痤疮 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主要损害,是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状半固体,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发黑,如加压挤之,可见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2.丘疹性痤疮 皮损以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坚硬的小丘疹,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未变黑的皮脂栓。  3

玫瑰痤疮的病因分析

  玫瑰痤疮又称酒渣鼻(酒糟鼻),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严重病例一般见于男性,是一种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玫瑰痤疮的确切病因不清楚,多种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包括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使用辛辣食物、饮酒、冷热刺激、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

我国科学家破解痤疮发病原因-基因作怪导致重度痤疮

  中国科学家最近破解了重度痤疮的发病之谜,原来是两个基因在作怪。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医生对重度痤疮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更有望规避下一代的患病风险。该研究论文昨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历时3年,从全国30余家医院收集到近

丙酸杆菌:引起痤疮的“罪魁祸首”,平衡细菌可消灭痤疮

  痤疮,粉刺是最常见的皮肤病,每年,在美国有5000多万人摆脱不了痤疮的噩梦。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更新的痤疮的引起因素,或能改善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称,痤疮的发生很可能与某种细菌菌株有关。  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皮肤表面某种细菌的不平衡影响了痤疮的发展

寻常痤疮的并发症

  脓疱性痤疮破后脓液较粘稠,愈后遗留浅的瘢痕。  结节性痤疮有的位置较深,有显着隆起而在半球形或圆锥形。它们可以长期存在或渐渐吸收,有的化脓溃破形成显着的瘢痕。  萎缩性痤疮,丘疹或脓疱性损害破坏腺体,引起凹坑状萎缩性瘢痕。溃破的脓疱或自然吸收的丘疹及脓疱都可引起纤维性变及萎缩。  囊肿性痤疮形成

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分类

  病因  一、内因: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  二、诱因: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大便、睡眠等个人行为因素;烟、酒等嗜好因素;药物因素;化妆品及皮肤调理因素等,基本诱因如下:  1.大便干燥便秘、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致毒气上升,毒素上泛,口舌

治疗痤疮样药疹的概述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药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注意交叉过敏或多原过敏。  (一)轻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口服中等剂量泼尼松(30~60mg/d),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局部一般可用粉剂或保持清洁、干燥。固定型

玫瑰痤疮的疾病治疗介绍

  1、一般治疗:平时忌食辛辣和刺激食物和饮酒,避免暴晒和过冷过热的刺激,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有胃肠道疾病应及时治疗,保持大便通畅。调整内分泌失调。  2、局部用药:可外用能减轻红斑丘疹、脓疱的消炎杀菌药,可选用林可霉素,夫西地酸乳膏,甲硝唑凝胶等。部分外用制剂有局部刺激的不良反

关于痤疮样药疹的简介

  药疹亦名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它系统。药物既有治病的效用,又可能引起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反应,痤疮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痤疮丙酸杆菌的基本介绍

  痤疮丙酸杆菌(学名Propionibacterium acnes)是丙酸杆菌属的一个种,引起痤疮的病原菌。因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酸而命名,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棒状或略弯曲染色不均。常呈X、Y和V形排列,形状类似假白喉杆菌,在陈旧培养物中常呈长丝状,有高度多形性。  本菌为厌氧或兼性厌氧。TW-80能刺

关于痤疮丙酸杆菌的简介

  痤疮丙酸杆菌(学名Propionibacterium acnes)是丙酸杆菌属的一个种,引起痤疮的病原菌。因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酸而命名,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棒状或略弯曲染色不均。常呈X、Y和V形排列,形状类似假白喉杆菌,在陈旧培养物中常呈长丝状,有高度多形性 [1] 。  本菌为厌氧或兼性厌氧。TW

痤疮丙酸杆菌的相关信息介绍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称痤疮杆菌、疮疱丙酸杆菌,是造成青春痘的主要细菌。基因组研究显示该细菌的几个基因能够制造一些分解皮肤组织的酶和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痤疮丙酸杆菌是皮肤上的优势菌群,栖居于毛囊、皮脂腺内,可从人的鼻咽、口腔、肠道和泌尿道中分离。此外

简述痤疮丙酸杆菌的相关信息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称痤疮杆菌、疮疱丙酸杆菌,是造成青春痘的主要细菌。基因组研究显示该细菌的几个基因能够制造一些分解皮肤组织的酶和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痤疮丙酸杆菌是皮肤上的优势菌群,栖居于毛囊、皮脂腺内,可从人的鼻咽、口腔、肠道和泌尿道中分离。此外

从风火痰瘀毒治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颜面及胸背部发生丘疹,可挤出淡黄色的脂栓,伴皮肤油腻为特点,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

关于痤疮样药疹的病因分析

  引起药疹的药物,随着新药不断地增加,种类也有增多,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药疹。   临床上常见的有:   ① 抗生素类,抗生素中不少可导致药疹,以青霉素、链霉素最多,   ② 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   ③ 磺胺类;   ④ 解热镇痛类,此类品种繁多,商品名称复杂

关于痤疮丙酸杆菌的危害介绍

  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主要诱导皮肤痤疮:皮肤表面,尤其是鼻尖上的皮肤表面形成红色、凸起的小结节,伴瘙痒 [3] 。痤疮丙酸杆菌是诱发痤疮的病因之一。侵入皮脂腺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一种小分子多肽,吸引吞噬细胞至细菌寄生部位,释放水解酶和多种炎性介质,诱导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最终破坏皮脂腺,形成痤疮。  

简述玫瑰痤疮的临床表现

  本病病程缓慢,通常分为三期,各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表现为以面中部为主的红斑,亦可累计面颊、前额及下颏。最初表现为红斑,可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气温骤变及精神情绪紧张兴奋时明显,久之变成持久性红斑,并逐渐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呈树枝状,主要分布在鼻尖及鼻翼。常伴有毛孔粗大和

关于痤疮丙酸杆菌的危害介绍

  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主要诱导皮肤痤疮:皮肤表面,尤其是鼻尖上的皮肤表面形成红色、凸起的小结节,伴瘙痒 [3] 。痤疮丙酸杆菌是诱发痤疮的病因之一。侵入皮脂腺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一种小分子多肽,吸引吞噬细胞至细菌寄生部位,释放水解酶和多种炎性介质,诱导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最终破坏皮脂腺,形成痤疮 [3

寻常痤疮的检查化验及鉴别诊断

  并发症  脓疱性痤疮破后脓液较粘稠,愈后遗留浅的瘢痕。  结节性痤疮有的位置较深,有显着隆起而在半球形或圆锥形。它们可以长期存在或渐渐吸收,有的化脓溃破形成显着的瘢痕。  萎缩性痤疮,丘疹或脓疱性损害破坏腺体,引起凹坑状萎缩性瘢痕。溃破的脓疱或自然吸收的丘疹及脓疱都可引起纤维性变及萎缩。  囊肿

简述痤疮丙酸杆菌的临床意义

  人们曾认为是巧克力和炸薯条引起痤疮,但事实上这种皮肤问题是由激素、死皮、油脂和细菌(即痤疮丙酸杆菌)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没人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痤疮通过皮脂腺感染的,但是我们清楚,痤疮丙酸杆菌生活在我们毛孔里的脂肪酸上,当毛孔被堵塞时,它们就会疯狂生长,分解饱和脂肪酸,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