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癌细胞扩散并非漫无目的

癌细胞的转移会使癌症难以控制,对患者产生致命的危害。因此,癌转移一直是癌症研究的重中之重。 生物学家们曾经认为,癌细胞在机体中的扩散是一个漫无目的的缓慢过程,就像一个醉汉那样无法一直走直线,他们将这一过程称为随机游走(random walk)。不过Johns Hopkins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随机游走模型只是癌细胞在二维平面(培养皿)上的运动方式,并不适用于机体内的三维空间。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型,以便更好的展现细胞在3D环境中的迁移行为。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领导这项研究的是Johns Hopkins大学的Denis Wirtz教授。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因为它的结论可以帮助研究癌症扩散的人们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Wirtz介绍道,这项研究强调了在三维环境中研究癌细胞的重要性。他的实验团队就在之前的研究中指出,细胞在2D和3D环境下存在行为差异,而这影响了癌......阅读全文

Cell:研究人员建立胰腺癌细胞三维培养模型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在被确诊后只有6%的病人能存活5年。今天,冷泉港实验室(CSHL)和lustgarte基金会共同宣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正常胰腺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模型系统。他们的工作为改变以往的胰腺癌研究方式提供了可能,允许科学家在胰腺癌发展过程中寻找新的药物靶

体外三维模型或揭示癌细胞转移机制

  癌症之所以致命,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肿瘤细胞临床上的转移性,但是人们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楚。  现在,一项研究有望揭示肿瘤细胞的转移机制,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癌症的致命机理,从而为探索新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公布了一项新研究进展。该所刘雳宇研究员与美国科学家合作

癌细胞的研究原理

  一、细胞学原理  癌细胞的内外潜藏着自身无法克服和排除的逆转因素,  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造就了它的不稳定性。  一在细胞膜上  癌细胞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蛋白质的合成,然而,癌细胞在合成蛋白质时,则必须从健康细胞中夺取门冬酰胺,可是,与门冬酰胺共生的门冬酰胺酶却能控制癌细胞的生长,这是它

癌细胞的研究进展

  014年6月5日,清华大学宣布: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该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就。  癌细胞要生存,需要依赖葡萄糖作为其“口粮”,而由于癌细胞消化葡萄糖所产生

胃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引言: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拥有国内最大的慢病毒文库,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疾病关键基因科研服务供应商,在疾病研究领域的实验积累已逾14年!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特别整理了10多个研究领域的经验所得,将最实用的精华分享给大家!上一期帮大家总结了肺癌研究中慢病毒工具的应用,上期回顾看这

关于癌细胞自杀的研究分析

  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利用一种合成分子可以诱使癌细胞“自杀”。这将使在未来制订个性化癌症治疗方案成为可能。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杂志上报告说,多数细胞内都含有一种叫做半胱天冬酶-3酶原的蛋白。这种蛋白一旦被激活,就会转化成一种称为半胱胺酸蛋白酶-3的酶,导致有缺

研究发现抗癌细胞转移分子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8月28日发表公报说,法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分子,不仅可以遏制癌细胞增殖,还能抑制其流动性,防止癌细胞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抗药性是导致传统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癌细胞转移也是造成患者死亡最普遍的原因。鉴于此,由法、澳、英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近

研究脑部机制的新型小鼠模型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培养出一种新型遗传工程小鼠,该小鼠携带一个蛋白标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同钙水平的荧光应答,这就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提供了新的途径。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8月14日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炎症是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性疾病共

Cell:用CRISPR构建衰老研究模型

  由于现有的脊椎动物模型(例如小鼠)寿命相对较长,而短寿的无脊椎动物(例如酵母和线虫)又缺乏人类的一些关键特征,研究衰老及其相关的疾病一直是一个挑战。  现在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两者兼顾的解决方案,他们利用一种基因组编辑工具箱构建出了可在自然短寿的非洲青鳉鱼(African turquois

带你解析肿瘤预后模型研究套路

    研究背景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全球人类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过50%的HNSCC确诊患者处于晚期。免疫系统的失衡在以免疫抑制性疾病为特征的HNSCC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探索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调节机制,以确定可精确预测预后及优化免疫疗法的有效生

2016年疾病模型研究进展

  疾病模型,作为各种疾病的替代物,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机制、药物筛选及开发、药物药效及作用机制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立和人类疾病状态相当的疾病膜型并不容易,各种模式动物在基因水平、生活习惯、体内微生物组成等方面都与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而疾病模型与真实疾病接近程度决定了我们的疾病

研究在沙尘预报模型评估研究中取得进展

  过去几年,在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背景下,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有效的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与联防联控工作,是大气环境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2019年4月开始,环保部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考核制度,各地空气质量评估过程中将不再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对准确预报预警沙尘天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用Fluidigm-digital-array芯片研究癌细胞

Technology Review网站在2009年9月30日发表了题为《Analyzing Cancer Cells to Choose Treatments—— Microfluidics chips allow scientists to study circulating cancer

PNAS:小分子让癌细胞停工研究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鉴定了一个能关闭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重要步骤。   ERG蛋白会促使正常前列腺细胞转变为癌细胞,人们发现去除ERG会破坏一个关键的致癌转录回路,这一策略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的新治疗方式。   助理教授Dr. Ralf Kittler对 ERG蛋白进行了深入研

研究解释为何癌细胞无须氧气

  长久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为何癌细胞和一些细菌通过发酵为自己提供能量。发酵是一种不需要氧气的过程,但其效率比大多数细胞偏好的好氧过程要低。《科学美国人》日前报道称,如今科学家可能找到了答案。  为利用氧气制造能量,细胞需要产生大量代价颇高的酶。发酵的细胞机制则相对廉价,使其成为快速生长细胞的最

胰腺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胰腺癌的预后非常差,其致死率基本等同于发病率。在美国,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依然只有6%。关键的问题是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基本无症状,被诊断发现时大多数都处在晚期;全球每年胰腺癌致死的病人超过20万人。胰腺癌有多种类型,基本上划分成外分泌肿瘤和内分泌肿瘤两种。99%的胰腺癌都属于外分泌型肿瘤,其发病细胞来源

新型肠道微生物研究模型——HIO

  当一个生命出生时,大自然为小家伙们的消化系统准备了可用一辈子的无价的馈礼——益生菌。《eLife》新文章表明,人体非常常见的大肠杆菌有助于新生儿肠道内衬排布,能为即将入住的多样化菌群繁殖激增做好准备。  植入了大肠杆菌(绿色)的HIO  大家都知道粪便中的主要细菌是大肠杆菌,它们除了分解食物产生

电针抗抑郁研究的模型探讨(二)

结 果2.1 电针对 NE毒性实验小鼠死亡率的影响表 1 各组 NE毒性实验小鼠死亡率的比较 (%)组  别     n  死亡率(%)空白组    10    20%百优解组  10    70%*电针组    10    40%与空白组比较:*P< 0.05。表 1结果表明,给予亚致死量的NE,

胰腺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胰腺癌的预后非常差,其致死率基本等同于发病率。在美国,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依然只有6%。关键的问题是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基本无症状,被诊断发现时大多数都处在晚期;全球每年胰腺癌致死的病人超过20万人。   胰腺癌有多种类型,基本上划分成外分泌肿瘤和内分泌肿瘤两种。99%的胰腺癌都属于外分泌型肿瘤,其

电针抗抑郁研究的模型探讨(一)

【摘 要】 目的: 探讨电针抗抑郁研究适宜模型的选择。方法:选用药物实验方法,观察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5-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甩头次数。用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观察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和通过慢性应激模型观察开野实验大鼠的活动性及检测糖水实验糖水的摄入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

膀胱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列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 2015年全国新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人数超过8万,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万,约70%以上首诊时是浅表性癌。膀胱癌的高复发率和治疗后期的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两大难题。深入研究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及转移规律

氢原子波尔模型的研究历史

20世纪初期,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了量子论,揭开了量子物理学的序幕。19世纪末,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将氢原子的谱线表示成巴耳末公式,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总结出更为普遍的光谱线公式里德伯公式。然而巴耳末公式和里德伯公式都是经验公式,人们并不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1905年,瑞士著名物理

常见的疼痛研究模型及方法(六)

由于中枢痛敏及中枢损伤过程一般被认为有兴奋性氨基酸参与,Yezierski和Park近来提出了另一个中枢神经损伤模型。他们在大鼠下位胸髓和上位腰髓内注射海人酸(quisqualic acid, QA, 剂量为0.3~1.5ml,8.3~125mM),在此后7~36天内动物腰­2~5节段内的神

核小体模型的建立基础和研究

人们接着用化学交联、高盐分离组蛋白,以及X衍射等方法进一步研究组蛋白多聚体的结构、排列以及怎样和DNA结合的,从而建立了核小体模型。1984年Klug和Butler进行了修正。核小体的构造可用图表示:每一个核小体结合的DNA总量为200bp左右,一般在150~250变化范围(micrococcal

常见的疼痛研究模型及方法(四)

单发性佐剂关节周围炎模型 为了避免上述模型的缺点,同时又要利用佐剂造成慢性的炎症反应,人们采用了单发关节炎周围炎模型。其制作方法是:把0.15ml完全福氏佐剂(内含0.1%灭活结核杆菌)注射到动物后肢足底,造成关节周围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该模型的技术要点是:佐剂应注射至皮下而非皮内,注射后要按住针孔

用肝癌小鼠模型研究人类HCC,why?

  近日,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核外源性受体CAR与β catenin共同激活能够诱导小鼠已分化肝脏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发生肝癌。这项研究成果证明了肝癌小鼠模型与人类HCC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利用肝癌小鼠模

常见的疼痛研究模型及方法(五)

1 为了解决前述模型存在的问题,本模型将高浓度的福氏佐剂(含有300mg结核菌素)直接注射到大鼠后肢踝关节腔中(注射体积为0.05ml),从而导致一个具有急性、慢性两相的高度局限的关节炎症。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将50毫克灭活结核菌素加入由6ml石蜡油、4ml生理盐水和1ml吐温80组成的混和物中,充

常见的疼痛研究模型及方法(一)

疼痛是机制非常复杂的神经活动。疼痛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疼痛机制的复杂性,使得在患者身上研究与疼痛有关的神经机制成为不可能的事。因而,我们的研究需要相应的动物模型。本章介绍了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疼痛动物模型。在概要介绍了疼痛研究的意义及其现状之后,重点介绍了在生理痛研

常见的疼痛研究模型及方法(三)

福尔马林致痛模型 本模型的目的是模拟急性组织损伤所致的持续性疼痛。一般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在动物一肢足背皮下注射稀释的福尔马林(formalin)溶液,导致动物的行为改变如安静时的屈腿、运动时的跛行以及舔足等。这些行为的程度(如舔足时间)与福尔马林浓度成正比,一般认为它是疼痛的象征。此外,其它行为如理

常见的疼痛研究模型及方法(二)

热辐射-甩头法 一般用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先将家兔用特制的布带悬空吊起,令其四肢自由伸展,并蒙蔽其眼睛。实验前应用弯剪刀小心剪去口唇部胡须。待动物安静后,用上述同样的光源照射家兔口唇,等待其明显的逃避反应(将头部移开)。利用同样的电子计时器测定此反应的潜伏期。计算方法如上所述。注意其最长照射时间不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