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探测到纳米材料颗粒旋转

由高压先进科研中心(上海)研究员陈斌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探测到应力下超细纳米材料的颗粒旋转。该发现对于研究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寿命以及探索矿物在地球内部的形成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2月17日,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虽然粗晶材料的变形已被广泛研究,但研究人员此前一直无法实现压力下纳米材料的颗粒旋转及变形的观测。通过一系列高压径向金刚石压砧X射线衍射实验以及专门的电脑软件分析织构,陈斌团队观测和分析了高压下铂镍混合物的织构和颗粒旋转。他们发现,相同粒径铂粉的织构强度随混合镍颗粒尺寸(从500纳米小至3纳米)的减小而迅速且有规律地下降。这个惊奇的发现表明,超细纳米晶体转动更为活跃。该研究为探索仅有几纳米的微尺度上的材料变形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据介绍,高压先进科研中心于2012年9月开始筹建,是在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框架下,通过延揽世界高压领域顶尖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毛河光而成立的以压缩科学......阅读全文

宁波材料所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相对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372mAh/g),硅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580mAh/g),是未来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选。但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存在体积变化(高达3倍以上),造成硅颗粒粉化,从而引发SEI膜反复再生库伦效率低,电接触变差极化增大,使实际硅负极材料循环寿

宁波材料所纳米碳材料功能化研究取得进展

  掺杂纳米碳材料已经成为国际碳材料及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完整的石墨结构呈现化学惰性,通过化学方法向表面或体相引入氮、硼、磷等杂原子后,可以大幅提升纳米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近年来,作为一种可替代金属催化剂的新颖材料,掺杂纳米碳已在低碳烷烃转化、选择氧化、电催化氧还原(ORR)、酸/碱催化等多类

川大纳米材料研究国际项目验收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中英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用于分子诊断的多功能化肽类树枝状分子纳米材料的研究,日前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   该项目是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药学院合作完成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通过与英方的合作,项目组在生物

JACS—李明小组—自组装纳米材料研究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软物质物理实验室李明研究组,在自组装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他们利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自组装特性来分散并排列直径约3 nm的半导体量子点,获得了固体表面大面积高度有序的纳米颗粒-磷脂多层复合结构。该方法对于不同纳米颗粒(包括生物大分子、碳纳米管等)及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都具有

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要跟上

      “纳米材料不仅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毒性,还可能从微观层次破坏生态系统。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但我国只是对众多纳米材料中的少数几种有所研究,且数据也很不全面。”众多业界专家学者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纳米安全性问题有可能被发达国家用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限制中国产品市场准入,要

“新型药用纳米材料与纳米药物的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议现场  3月24日,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组织专家在国家纳米中心对纳米基地的五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召开结题验收会,其中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研究员主持的“纳米材料和纳米测量中的若干基础标准研究”项目和马光辉研究员主持的“新型药用纳米材料与纳米药物的研究”项目通过验

《先进功能材料》推出“中国科学家纳米材料研究”专刊

《先进功能材料》“中国科学家纳米材料研究”专刊封面  继2010年5月4日材料科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中国科大专刊”后,Wiley出版社旗下的材料科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

宁波材料所在氮掺杂纳米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氮掺杂纳米碳材料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碳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氮原子比碳原子多一个价电子,氮掺杂进入石墨的六元环结构后可形成吡啶、吡咯、石墨氮、吡啶氧化物等含氮官能团,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还可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调节。在众多纳米碳材料中,空心碳球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可填充空

宁波材料所在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多色荧光材料,特别是单一波长可激发的三原色(红、绿、蓝)荧光材料在诸如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全色显示及LED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多色荧光材料主要以半导体/稀土/过渡金属基荧光粉、有机荧光染料及半导体量子点为主,但这些材料均具有制备过程繁杂、成本高、光稳定性差或较高的毒性等缺点。

苏州纳米所光致形变纳米复合智能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光致形变材料是一种在特定波长光(紫外、可见光等)的照射下,材料本体发生形变(伸缩、弯曲)现象的智能材料,具有远程、非接触、多选择性的控制方式,可望在光敏开关、光学传感器、光驱动马达以及其他将光能直接转变为动能等高效利用光能领域获得应用。相比于含偶氮苯光致形变高分子材料,具有光致异构化特性的有机染

苏州纳米所钛酸纳米材料的毒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迅猛发展的纳米科技为社会带来极大市场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最近,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朱毅敏课题组,通过与陈韦课题组进行合作,在具有杀菌功能的钛酸(H2Ti3O7)纳米材料体外毒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验发

研究揭示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自我配置功能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为了生产纳米材料,研究人员开始使用基本分子萘二酰亚胺,一种有机半导体,通过将其暴露于简单氨基酸形式的生物化学信号而被修饰。随后使用酶将核酸分子上的氨基酸掺入到核心分子中,该核心分子引发自组装和拆分途径,在导致具有传导电信号的能力的纳米材料的形成和降解的过程中。可以模拟生物系统某

大连化物所纳米碳材料催化研究获进展

  采用廉价和储量丰富的非贵金属替代稀有的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实现重要能源和化工过程的高效转化是当今催化科学和化学化工研究的热点。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邓德会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长期深入研究纳米碳材料催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二维纳米碳材料(类石墨烯

ELSEVIER: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研究

  用纳米材料对聚合物进行改性以开发具有纳米功能特性的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材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以及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优异的界面结合是实现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功能化与高性能化两大关键因素。复合材料界面是复合材料极为重要的微观结构,界面的性质

西安光机所纳米增透材料研究获进展

  如何简单、高效、低成本地构筑大面积减反射增透膜层,实现高质量的宽光谱增透效能,一直是光学界面层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以往宽光谱增透膜层大都设计为多层膜结构,需要多次镀膜实现,因此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仅适用于高端仪器设备。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昭龙和赵海

宁波材料所在碳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碳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生物相容性、易修饰性、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在生物标记、医学诊疗、化学/生物传感及光电器件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近些年碳纳米基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然而在对其发光性能调控及实际应用方面仍有很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宁

宁波材料所在碳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碳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生物相容性、易修饰性、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在生物标记、医学诊疗、化学/生物传感及光电器件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近些年碳纳米基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然而在对其发光性能调控及实际应用方面仍有很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宁

原位拉曼研究揭示纳米材料界面行为研究或进展

  拉曼散射谱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分辨率的指纹谱,特别是引入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特性的贵金属纳米结构形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体系后,其灵敏度可提高到准单分子水平,在界面行为和过程研究方面大有可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景富研究组利用纳米银的SER

原位拉曼研究揭示纳米材料界面行为研究获进展

  拉曼散射谱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分辨率的指纹谱,特别是引入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特性的贵金属纳米结构形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体系后,其灵敏度可提高到准单分子水平,在界面行为和过程研究方面大有可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景富研究组利用纳米银的SER

苏州纳米所新型纳米复合光致变形智能材料研究获进展

  光致变形材料是一种在光波的照射下,材料本体发生变形(伸缩、弯曲)现象的新型智能材料,它能实现光能到机械能的直接转化,而无需通过齿轮等机械传送装置的转换,具有远程的、无接触、无损伤、易操控等特点,在仿生机器人、生物医学器件、微流控、太阳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发展高性能的光致变形材料具有重

“新能源用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结构导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会现场  3月21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承担的两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结构导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通过院基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由洪茂椿院士主持完成的项目“结构导向的功能材料

北航规则形貌非晶纳米材料研究获进展

  日前《美国化学会志》发表研究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郭林及其研究小组近日探索出制备具有规则形貌的空心非晶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路径,同时实现了对产物元素成分、尺寸大小、壳壁厚度等调控,是目前国内首例实现可控制备具有规则形貌的非晶纳米材料的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

乌克兰在荧光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科学界兴起了对特殊性质纳米材料的研究,其中,荧光纳米晶体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兴趣。纳米粉末荧光和闪烁材料的应用使得其光学特性在宽范围内发生变化。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闪烁材料研究所荧光及闪烁材料物理实验室开展了对荧光纳米晶体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一系列

生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各种纳米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并作出全面的生物学评价正变得日益迫切与重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组从细胞到动物整体水平上对多种天然蛋白-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生理效应、机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在

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美国化学会ACS Nano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在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Graphene-Based Antibacterial Paper. Wenbing Hu, Cheng Peng, Weijie Luo, Min Lv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聚烯烃是一类综合性能优良、应用十分广泛的通用树脂。由于其具有众多的优良特性,其发展十分迅速、应用十分普遍。而粘土作为我国范围内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也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目标之一。本文对聚烯烃/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1. 聚烯烃   聚烯烃是一类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

纳米服装,真的有纳米材料吗?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纳米服装。将纳米级的微粒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甚至分子间隙间,利用纳米微粒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等特点,在物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肉眼观察不到、手摸感觉不到)、间隙极小(小于100nm)的‘气雾状’保护层。使得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nm的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Nano Letters 杂志上(2011, 11: 3174-3183)。  纳米材料与

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获进展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胡丽天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高性能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损、

技术组学研究汞及纳米材料环境健康效应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邹海民研究员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邹海民研究员发表主题为“技术组学研究汞及纳米材料环境健康效应”的精彩报告。报告介绍了采用HPLC-ICP-MS/MS建立食用菌6砷形态(砷胆碱、砷甜菜碱、亚砷酸盐、二甲基砷、一甲基砷和砷酸盐)和4种汞(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的分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