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食与望远镜

迄今为止,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出现在出土于公元280年前后的《竹书纪年》中,这批竹简记载了一次发生在公元前899年的日全食。当时,人们还不了解日全食这一天学现象,因此书中写为“天再旦”,也就是天又亮了一次。 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水平的提高,到了汉代,中国天文学家不仅认识了日食这一现象,而且可以对日食进行预测,预测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从汉代的“差以日记”,到唐代的“差以时记”。到17世纪望远镜传入我国时,预测的精确度提高到了“宋元以来”的“差以刻记”。 望远镜传入中国不久,正赶上明末修订历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天文史学家孙小淳说,无论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还是欧洲中世纪的天文学家都很清楚,古代历法的关键,在于对交食(日食或月食)的预测。 于是从1631年起,望远镜先后5次被用来进行日食观测,通过对日食发生时间的准确判断,校验各家历法的优劣。 1631年10月25日的日食,是我国第一次......阅读全文

天文学家解密“大日食” 教您科学观日食

  日食带里最佳观测点在自家阳台   主持人:刚才您也讲到了处在阴影带(日全食带)里面,如果阴影带(日全食带)非常狭窄,日全食的时间当然会比较短这一次大日食的(日全食带)在中国境内覆盖的省市有没有一个简单的统计?   张燕平:日食带首先从不丹国西边进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随后扫向四川和重庆

500年一遇日食的六大美景,专家提醒千万要保护眼睛!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向记者通报,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报,22日将发生的这次日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22日将发生日全

没有专业望远镜,也可以土法看日食!

  观赏日食没有专业望远镜怎么办?下面介绍几种土办法,看看哪种适合你呢?   (1)用电焊护目镜看。电焊护目镜本就是在强光下保护眼睛的,用它直接看太阳就可以。   (2)用烧黑的玻璃片看。用蜡烛把玻璃片烤黑,可以用来对着太阳看。   (3)用水盆看。在水盆里滴适量墨汁,搞成黑水,借太阳的倒影看

日全食观测和拍摄注意事项

  一、观测注意事项:   1、禁止直接肉眼观察太阳(日食),以免造成失明,一定要佩戴日食观测镜。   2、每次使用日食观测眼镜前,认真检查眼镜是否完好,若有损坏请立即停止使用。儿童务必在家长、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使用。   3、观看日食最长直视不宜超过3分钟,应在休息30秒以上后再继续观看。有眼

英国天文专家:一生至少应该看一次日食

  新华网伦敦7月18日电 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将发生在7月22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专家就此表示,这是体验自然、了解科学的好机会,“每个人一生中至少应该争取看一次日食”。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官员、天文学博士罗伯特·梅西说,日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平时阳光太亮太强,对太

盘点史上日食引发的3大发现和3次“被骗”经历

  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本土大范围地区可见的日全食促使上百万人前往全食带——月亮和太阳排成一条直线,使陆地陷入黑暗长达2分40秒。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这种天文现象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因为日食经常发生,大约每18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即便在它们没有发生时,天文学家仍能利用日冕仪研究太阳大气

天文学家眼中的日全食

   进入8月下旬,无数天文爱好者向往的日子即将来临。美国当地时间8月21日,宽度为112公里的日全食带将扫过美国北部的14个州,全食带地区的天空将暂时变得如同有满月的夜晚一般。这是时隔近40年后,日全食再度“光顾”美国本土。  这是让许多人向往的场景。而在天文学家眼里,它不仅仅是一场难得而又壮观的

中国科学家设想到太空追逐“日食”探秘太阳风暴

  月亮遮挡太阳而形成的日全食不仅景象壮观震撼,也是科学家观测日冕的绝佳机会,但这样的时机过于短暂稀少,稍纵即逝。中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测模式,到太空中利用地球的遮挡形成另类“日食”,通过长时间、高精度的观测探秘太阳风暴。  12日升空的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触摸”太

日全食:北京只觉云飘过 早上8:30前后开始观测

  随着7月22日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日益临近,公众的热情逐渐高涨,有人已准备动身前往全食带进行观测,与日全食观测有关的望远镜、专用眼镜、相关书籍等正热销。日全食当天,北京如果天气不错应能观测到日偏食,但普通人不会感觉有什么异常。北京天文馆将设置大型天文望远镜供市民观测。   据介绍,北京天文馆

肉眼看日全食如何防护双眼?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但是很多人的一生都无缘遇上日全食。所以,面对2009年的这次“天赐良食”,我们一定要事先准备,并掌握安全、正确的观测方法。 安全第一,绝对不要用肉眼直接观看太阳!   以往历次日全食因缺乏常识,缺少保护措施而发生的视网膜灼伤、视神经损伤惨案不计其数,有的甚至永久失明。所

60年来天文学家不断“熟悉”太阳

  新华网南京10月5日电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天文学家对太阳运动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一些领域已逐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今年7月22日的日全食观测中,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系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作的“中国2009日全食中心线联测项目”胜利完成

北美发生百年一遇日全食

  北美发生百年一遇日全食。图片来源:YAHOO  8月21日中午时分,天上的星星出来了,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圈子里激动地奔跑,蟋蟀鸣叫着,鸟儿安静下来,一场黑暗降临在大地上。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次全面的、从海岸到海岸的日食。  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凝视着这一宇宙奇观,沿着所谓的“全

美刊公布十佳天文照片:太阳系行星夺冠

  新浪科技讯 8月17日消息 据美国《发现》杂志报道,凝视夜空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等待你的是宇宙那无比壮观的景象。但是当你利用望远镜和照相机观测太空的时候,你甚至能捕捉到连我们的眼睛也察觉不到的美景。   《发现》杂志和美国星特朗(Celestron)公司联合主办了“拍宇宙”大赛,为使用星特朗器材

月掩毕宿五 520年前哥白尼也看过

   10月10日凌晨,月亮慢慢地“吃”掉了位于金牛座的明亮恒星——毕宿五。这种天象被称作“月掩星”。  比起月掩星,你可能对日食更熟悉。当月球刚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遮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太阳会短暂地在月球背后躲起来。  月掩星也是类似的原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其他

香港上空出现日偏食 太阳右上方阴影向中心推进

  中新网7月22日电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上空的日偏食现象在早上大约8时15分开始,太阳的右上方开始出现阴影,阴影逐步向太阳中心推进。   日食开始时,见到太阳右上方出现缺口,初亏开始,阴影缓慢的向内推进,由于在香港的只是日偏食,只有四分之三的太阳就会被月球阴影遮盖。   为了观看日偏食,太空

日全食发生时人们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图表:日全食期间应防范宠物异常 新华社发   新华网成都7月20日电 记者20日从四川省气象局了解到,针对7月22日将发生的日全食,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预警中心”)专门发布科普信息,介绍了应对日全食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   “预警中心”称,鉴于日食发生时对电离层有影响等

访澳ATSE院长:中澳天文学合作期待扬帆起航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长艾伦·芬克尔   “中国有着悠久的天文学研究历史,而澳大利亚现代天文学发展迅速,此次会议为中澳双方科学家搭建了知识交流的桥梁,为两国科学家启动新思想、寻找新的合作切入点提供了契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ATSE)院长艾伦·芬克尔(Alan Finkle)在日前

日全食发生时人们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新华网成都7月20日电(记者 杨三军)记者20日从四川省气象局了解到,针对7月22日将发生的日全食,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预警中心”)专门发布科普信息,介绍了应对日全食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   “预警中心”称,鉴于日食发生时对电离层有影响等原因,建议在日食发生前1小时至日食后3

欧空局2020年打造“人造日食”

  天文学家翘首以待北美8月21日发生的罕见日全食,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他们将看到每次长达6小时的人造日食。据欧洲空间局(ESA)官网日前报道,他们计划于2020年发射升空的Proba-3卫星将完成这一任务。  日全食的时间很短,只有160秒,但正是在这一特定时间,借助日冕仪,我们才可能看到平常被

《纽约时报》:年度13大科学新闻

  《纽约时报》近日对2017年在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一次回顾。文章中说:“很难说哪个特定的科学发展在某一年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必须选择一些亮点,我们会选择以下这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和发现。”  美国大日食没有什么能像躲在月球后面的太阳那样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8月21日,数

天文专家支招:日食观测一定掌握科学方法

  新华网南京7月20日电(记者刘巍巍 蔡玉高)22日将发生的日全食,是500年一遇的天象奇观。究竟如何更好、更安全地观测日食,天文专家为公众支招。   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日食观测千万要保护好眼睛,除了太阳完全被月球遮住的全食几分钟内用肉眼可以直接观赏日全食外,其余时

中国两大日全食观测项目"独领风骚"

  新华网南京7月21日电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为22日即将发生的日全食,中国天文学家已架设了多架望远镜瞄准太阳。其中,白光日冕17点观测项目和水内小行星多点搜索项目可谓“独领风骚”。   据了解,中国国内天文台均有项目参与了此次日全食科学观测活动,主要项目有闪光谱、日冕光谱、白光日冕1

空间望远镜接连罢工 都是陀螺仪惹的祸?

NASA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指向控制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天文学家来说,“坏消息”最近接踵而至。  先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因陀螺仪故障暂停科学观测。紧接着,钱德拉空间望远镜也进入安全模式。尽管后者的原因还在排查中,但也不排除陀螺仪失灵的情况。  再往前追溯,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也曾经因为陀螺仪故障而被

望远镜问世400年: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想法

1608年10月2日,荷兰官员在认真地思考一项专利申请,这是眼镜店老板汉斯·利伯谢(Hans Lippershey)提交的一项发明,他声称这种装置能够将一定距离的物体看起来如同就在身边,通过它能够放大物体和景象。这就是最早纪录的望远镜概念。在望远镜诞生400周年之际,美国《连线》杂志于10月初撰文阐

崔向群院士:我国应发展极大光学/红外望远镜

  在天文研究领域,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与一位女科学家的名字连在一起——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   近日,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前夕,《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国家天文台见到了崔向群。   崔向群认为,在大型天文仪器研究领域,中国人应该有充分的自信,走自主研发

人类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阳照片 竟然像个爆米花?

  前段时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位于夏威夷的丹尼尔∙凯∙伊农奕(Daniel K Inouye)太阳望远镜捕捉到了迄今最清晰的太阳表面照片。高清图像里,太阳仿佛是流动的黄金,展现出太阳作为等离子体复杂的结构,为人类认识太阳和预测太阳活动,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素材。那么照片是怎么拍摄的?未来这架

世界最大双筒望远镜投入使用 清晰度超哈勃

北京时间3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世界最大双筒光学望远镜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该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百万光年以外的天体,它的聚光能力远超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照片的清晰度也要超过哈勃望远镜约10倍。 大型双筒望远镜(LBT)于2007年捕获了首批图像。最近,科学家们公布了

专家联名呼吁早日建设12米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

  国内最大的通用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直径仅2.4米,全球14架8—10米级光学望远镜均与中国无缘;  科研人员想要获得清晰的天体图像,只能去“蹭”国外的望远镜,一晚租金高达几万美元,甚至还预约不到;  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有望率先突破,因为没有大口径望远镜开展后随观测,一年后被国外同行率先摘得……  “

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

  日前,由世界各地8个天文台的亚毫米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虚拟望远镜网络“视界面望远镜”,结束了对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和星系M87中的黑洞的观测。科学家们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分析相关数据,预计2018年黑洞会首次向人类露出“真容”。不过遗憾的是,在这次的全球协作中,没有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黑洞为何

开普勒望远镜进入紧急模式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图片来源:NASA   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日前出人意料地进入了紧急操作模式,这也给万众期待的系外行星搜索工作能够顺利开局画上了问号。工程师们如今正在努力尝试让探测器恢复正常工作。  该项目负责人Charlie Sobeck于4月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莫菲特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