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高效抗癌新方法问世

细胞核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成功实现高效抗癌 面对全球严峻的抗癌形势,如何在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减轻病人痛苦并延长生存期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带领的介孔与低维纳米材料课题组,致力于开发高效抗肿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细胞核靶向介孔二氧化硅(MSNs)纳米药物输运体系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取得系列重要创新进展。 施剑林研究团队针对传统纳米载药体系无法识别核孔复合体并有效穿越核孔这一缺陷,设计构建了具有细胞核靶向功能的超小介孔二氧化硅(25 nm)纳米载药体系。该工作详细研究了无机纳米载药体系的细胞核靶向药物输运关键因素(粒径、核靶向配体、作用时间等),为临床实现高效低毒的化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给药方式。 然而,肿瘤在经历了最初有效化疗后,仍难免复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阅读全文

生物创新药细分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作者简介:周勇,高圣生物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高创汇生物医药转化平台联合创始人,北京市海淀区生物与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生物创新药物是医药行业的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 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

抗肿瘤生物技术靶向药物市场提速

  随着全球生物产业迅猛发展,不少企业已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淘到了第一桶金。这一事实快速触动了国内研发企业的心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绿色通道支持下,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提速,国内生物医药产值在医药总产值中的比重从2006年的7.91%升至2011年的16.1%。然而,国内生物药仍然缺乏自主研发

两项中国科学家肿瘤药物输送成果获国际认可

药物输送系统是国际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肿瘤靶向性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更是癌症治疗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部分。 近期分别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肿瘤靶向性药物输送体系方面获得的新进展,并分别获得了《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杂志》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生物化学新闻专栏

深圳先进院在超声给药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最新发布的2013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控释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超声研究组的最新成果:载紫杉醇的纳米脂质体-微泡复合物作为超声促发的药物载体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在线

肝癌放化疗协同治疗研究取得进展

  放疗与化疗是肝癌治疗的常用手段,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产生极好的协同治疗作用,因此,开发合理的放化疗结合策略,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对癌症患者主要采取放疗配合小剂量的化疗药物,或是放疗与化疗交替进行这两种模式。这些综合治疗方法虽能起到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控制高度恶性的肝癌患

刘青松研究员:希望把癌症变成可控慢性病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这一筛选库的“缔造者”正是刘青松团队。中央电视台将这一成果评价为“该细胞库的建成,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该项成果的背后,是这位项目负责任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

刘青松研究员:希望把癌症变成可控慢性病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这一筛选库的“缔造者”正是刘青松团队。中央电视台将这一成果评价为“该细胞库的建成,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该项成果的背后,是这位项目负责任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

把癌症变成可控慢性病,他说“行”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这一筛选库的“缔造者”正是刘青松团队。中央电视台将这一成果评价为“该细胞库的建成,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该项成果的背后,是这位项目负责任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

攻克肺癌:丁列明十年磨一药

  架一副书生眼镜,说话始终带着浙江嵊州口音的丁列明,正迎来创业旅程上干劲儿最足的时刻——2011年8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埃克替尼)在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卫生部长陈竺、工程院院士孙燕等500多位官员和专家的见证下隆重发布。这一标志中国癌症治疗史上里程

“创新质谱技术、惠及精准医药”2020质谱沙龙会议圆满举办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2月20日,北京地区“质谱沙龙”学术交流年会在人卫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主题是“创新质谱技术、惠及精准医药”。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精准医药和临床检验。年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办,SCIEX中国、分析测试百科网协办。本次会议首次采取线上线下

精准医学产业投资与市场前景了解一下?

  精准医学是在基因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交叉应用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它以大样本人群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信息和表型数据为基础,对疾病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度挖掘,精确寻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同种疾病的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亚分类,最终实现对疾病和患

双重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性纳米递药体系研究获进展

  智能化可控释放纳米递药体系可以对pH、温度、光照、氧化剂、酶以及超声辐照等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馈性响应,并凭借其优异的控制释放功能,在药物传输体系中表现出极具竞争力的应用前景。其该体系可针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的生物学差异选择性释药,从而有效降低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利用率。但

案例解析 | 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

  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应的病毒为SARS-CoV-2)突出了开发有效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在近期的公众号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工作机制[1],在此,我们结合疫苗、血清、多肽和单抗的研究案例,向大家继续介绍靶向病毒的大分子治疗和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如何推动下

合肥研究院在药物载体与MR造影剂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室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瞄准现阶段肿瘤治疗中的部分难题,与强磁场科学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着力研发新型药物载体与MR造影剂,并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

国家纳米中心利用核酸自组装结构实现基因药物递送

  基因治疗是一类在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层面上实现相关治疗的研究策略。现已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大多是以病毒为载体实现基因递送的。病毒载体的引入无疑会引起人们对该类治疗体系的生物安全性产生顾虑。因此,发展生物相容的基因递送载体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具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折纸纳米

精准医疗有多远

  美国肿瘤研究所(NCI)推出NCI-MATCH计划,将在7月正式招募3000名志愿者进行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NCI-MATCH是NCI-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的缩写,直译过来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分子分析计划”。  该计划将对3000名癌症

探索创新药物产学研发展适宜之路

 针对我国创新药物发展现状,探讨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医药产业发展,是近年来药学界关注程度非常高的热点问题之一。10月8~9日,秦伯益、张礼和、刘耕陶、周宏灏等国内7名院士以及部分药学研究、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由中国药科大学与先声药业在南京联合举办“2007中国创新药物产学研合作

文献解读|分层组装的DNA线框纳米结构,可用于...(二)

这种DNA八面体的可寻址性和可预见性允许地装载不同数量的单链CA4-FS。作为概念验证,作者构建了半负载CA4-八面体(hCA4-Oct)和全负载CA4-Oct,并测定了负载效率(图1c)。为了进一步验证hCA4-Oct和CA4-Oct的可编程组装,作者接下来分别用Cy3标记的Oct-12H、Cy3

“十三五”第一批26个重大项目指南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发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通告》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根据6月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发布了“十三五”第一批26个重大项目指南。  6月,《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中国生物制药业两大突破口

  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兴起的,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与传统行业类似,生物制药产业也由研发、测试、上市销售三个阶段组成。但与传统化学药产业由大型药企所垄断不同,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创业型企业借助技术基础不同形成的进入壁垒,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企业

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在京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6月1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吸引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标记免疫分析相关领域企业与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会。分析测试百科网全程报道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本

创投眼中的精准医疗:有一定泡沫 但前景广阔

  精准医疗有一定泡沫  对于精准医疗是否过热,华大基因旗下的创投孵化平台蓝色彩虹CEO刘靓认为资本市场总是有泡沫和泡沫挤掉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精准医疗是有一定泡沫的。“据我了解,原来做物流的企业,准备买一些淘汰的二手测试仪设备,然后与医院合作做基因检测。从这一方面来看,精准医疗确实过热。”

苏州医工所肝癌协同治疗研究获进展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且肝癌内在的耐药性以及放化疗后产生的炎症肿瘤微环境,使得治疗5年内肝癌的复发率接近100%,且常伴随复发的转移使得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由于进展期肝癌高度恶性,单一运用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热疗以及免疫治

纳米药物会成为治癌“导弹”吗?

 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纳米级药物有望成为一种精确打击肿瘤细胞的导弹级药物。那么纳米药物怎么找到肿瘤细胞?又如何分清敌我,辨别哪些是肿瘤细胞,哪些是正常细胞的呢?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成果的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伟、博士研究生唐宁和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新贵——CAR-T

  免疫疗法是当下肿瘤治疗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范围逐渐扩大,CAR-T疗法研究不断出现新的进展,CAR-T疗法作为有别于传统药物的“活药”,不仅对复发、难治性肿瘤患者表现出了突破性疗效,其生产体系和使用场景也有别于普通药物。鉴于当下生物技术的更新速度,

脂质体制备中使用最多的磷脂辅料-阳离子脂质材料DOTAP

说起DOTAP,这是一款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脂质材料,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如今最火热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选择制备材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首要部分。本期AVT小编要介绍的即是在阳离子脂质体制备中使用最多的DOTAP,制备脂质体不可或缺。 根据包载的API不同,可将阳离子脂质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载以mR

纳米药物载体的靶向作用及表征

纳米药物载体靶向治疗机理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也常会听到或看到某个关于疾病的消息或新闻,而今年的新冠肺炎更让每个人感觉病毒就在身边很近的距离。针对疾病,人类一直在研发新的药物,也一直在改进我们的治疗手段。很多药物的效果是很好,但在给药过程中虽然治疗了病变组织,却同时也对周围的细胞、组织甚至器

纳米药物是21世纪医学技术重要方向

          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前排左三)等会见出席第331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美国NIH副院长 Michael Gottesman博士(前排右三)等美国科学家。   以“肿瘤纳米技术与纳米药物”为主题的第331次香山科

聚焦单克隆抗体药物技术瓶颈

  抗体是由B细胞转化而来的浆细胞分泌的,每个B细胞株只能产生一种它专有的、针对一种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抗体。这种从一株单一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就叫单克隆抗体(McAb),简称单抗。第一代单抗来自于Koe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开发出的杂交瘤(hybridoma)抗体技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

2018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特色板块介绍

我们不仅仅是高峰论坛,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来~2月9日报名就要截止啦!  易贸生物产业大会2018EBC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即将在3月8日-9日在苏州隆重举行。三会一展并驾齐驱-第九届国际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第八届抗体药物及新药研发高峰会、第四届细胞免疫治疗产业高峰论坛将从政策、技术进展、工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