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以色列开发出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转基因水藻

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的约纳萨·格雷塞尔教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出一种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转基因水藻,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鱼饲料。 水藻是一种分布广、生长迅速、有较高能源价值的水生植物。像其他植物一样,水藻也面临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尤其对外来物种的侵袭十分敏感,如果在池塘中培育一种水藻而不加防护,要不了多久,池塘中生长的很可能已是另一种水藻。另外,水藻还很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攻击,一旦被感染很快就会死亡。 针对这种情况,格雷塞尔教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改分子机制,培育出了一种能抵御外来水藻和细菌侵袭的水藻品种。为防止转基因水藻外泄后对天然水藻造成污染,研究人员还通过遗传编码使这种水藻具备了自毁能力,一旦泄露到江河湖海中,只要激活自毁基因,就会在6小时内死亡。 格雷塞尔教授表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水藻的能源价值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水藻对环境和疾病比较敏感,给大规模养殖带来潜在风险。他们研发的这种转基因水藻......阅读全文

发展阶段/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细菌基因工程、细胞基因工程、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出现之所以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是因为它克服了前两者的缺陷,即细菌基因工程产物往往不具备生物活性,必须经过糖基化、羟基化等一系列修饰加工后才能成为有效的药物,而细胞基因工程又因

生物反应器的发展阶段(一)

发展阶段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细菌基因工程、细胞基因工程、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出现之所以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是因为它克服了前两者的缺陷,即细菌基因工程产物往往不具备生物活性,必须经过糖基化、羟基化等一系列修饰加工后才能成为有效的药物,而细胞基因

不再反感转基因,难道给转基因贴个标签就可以?

  基因工程食品(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GE food),也就是通常说的转基因食品,一直是学界和公众之间存在严重意见分歧的话题。在我国,基因工程也已从普通的生物技术安全问题转变成了社会问题。  除了对基因工程食品绝对安全性的讨论外,对基因工程食品进行标识也是大众关

国内外实验动物模型概览

  生命是“能够自我营养并独立生长和衰败的力量”,这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通过动物、植物的研究对生命的哲学概括。动物也成为古代先哲们探索生命奥秘的主要对象之一,盖伦(Galen,公元130—200)开创了动物解剖学和实验生理学,他将来源于动物的知识推广到对人体的认识

揭开基因“侦察兵”的神秘面纱

  转基因食物、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转基因”的背后,首先需要人们找到特定的基因,才能对基因组进行“改造”。   但是,基因的数目实在太庞大的,人类身上就有3万多个基因,32亿个碱基对,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科学家该如何下手?如果有个“侦察兵”,手持“扫码器

转基因技术是科学造福人类重要体现

  6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以《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题作综合学术报告,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安全问题。6月10日,陈晓亚作题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  “在过去几十年里,转基因技术经历了诞生、成长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农科院童汉华:转基因技术控制越严格 推广越顺利

  “转基因作为一项新技术出现,它如何发展已经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了,既然我们无法放弃这项技术,那么解决的方法也只能是继续探索,找出克制之道。”在谈到转基因技术应用推广遇到的困难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童汉华博士对记者表示。他认为,转基因技术的控制越严格,“风险只会更小,推广起来可能会更

合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调控生命系统 香山科学会议记

“比起当前的转基因、基因工程等技术,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更前卫,代表了下一代生物技术。”在日前举行的以“合成生物学”为主题的第322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研究员张春霆说。 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专家就“重塑生命”的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一领域被认为充满了人类的奇思妙

南方农村报:转基因水稻该不该种

  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牵头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率先获得我国第一张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证书,让中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100多名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商业化生产问题”;随后

芥菜有望成为印度第一个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作物

  印度的转基因作物中央监管机构——基因工程评估委员会(GEAC),准备批准转基因芥菜的商业化。   在上周一召开的特别会议上,GEAC还审查了由德里大学研究机构提交的关于发展特定的转基因油料作物的报告,并听取了发转基因群体代表的意见。尽管由政府以及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该问题上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但是

非损伤微测技术(NMT)介绍

为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自然》期刊的250位主编选出2017年发表的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250多篇文章。这些论文来自全球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也包括中国作者的论文,大多涉及跨国或跨机构的科研合作。NMT非损伤微测技术,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优秀活体生理功能研究技术之一,中国科学家在NMT的生命科学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转基因技术评述文章登国际刊物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的文章,概括了生殖干细胞法、基因打靶法、RNA干扰(RNAi)、锌

基因工程:从发散研究到“有的放矢”

  相对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相关内容对公众而言也许不是那么陌生。转基因、克隆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也经常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基因工程从基础研究到现在,已经走到了应用市场的十字路口。  “10年前,基因

黄大昉: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自转基因技术出现的那一天起,围绕它的争论就一直不绝于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是力挺发展转基因技术的专家之一,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黄大昉又一次指出:“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

专家谈武汉转基因风波:没管到位也没防住“贼”

   “我国做转基因水稻育种的科研人员和公司很多,很难防止外流;此外,在种植方式上,我国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种植,这也为转基因监管增加了难度。”7月29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安全研究室主任卢长明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今年4月,有记者在武汉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了5袋大米

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

  摘要: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技术、生物酶技术、PCR技术、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以及核酸探针等技术,并对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

转基因玉米实验鼠长肿瘤 “致癌论”引欧美恐慌

  最近法国一研究报告称某转基因玉米导致实验鼠患癌的消息在欧美引发激烈争议。该报告发表在19日的《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杂志上。法国卡昂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0只实验鼠和一组对照组实验鼠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实验,或喂食NK603转基因玉米,或喂食经过“农达”除草剂处理的NK603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摘要:本文论述了转基因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对转基因食品从基因、基因转录、基因翻译表达三个层面的检测技术做了概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农产品 食品安全 生物技术 检测技术 Abstract: discuss on the question Genetically modifi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摘要:本文论述了转基因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对转基因食品从基因、基因转录、基因翻译表达三个层面的检测技术做了概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农产品 食品安全 生物技术 检测技术      Abstract: discuss on the question Gen

“转基因农产品很安全”

   正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除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主题演讲外,几位世界粮食奖得主和沃尔夫农业奖得主,也受邀就生物科技对全球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的作用等问题作主旨发言。   其中,200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罗杰 N·比奇、2013年世界粮食奖得主罗伯特 T·法莱利、马克·万·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一)

         杨云霞 1  蒋士强2  赵明1  董志强1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北

基因工程拯救“棉花王国”

李付广在做实验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无论是原棉生产、原棉消费、原棉进口和出口都是世界第一,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的战略物资。  曾经的一场由棉铃虫掀起的“大风暴”席卷了我国大部分的棉区,带来的危害让人们束手无策,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发,为棉花种植业注入了“强力针”。近日,中国农科院20

转基因作物三十载 《自然》剖析未来农业

  有不少人认为,转基因作物代表着生活变得更舒适、自然馈赠更慷慨。但是,事情并未按照预想的轨迹发展。   1983年5月,科学家第一次发布消息称,他们能够将功能性外源基因放入植物细胞中。这一壮举预示着,生物技术进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阶段:让人渴望的特性和能力能够被引入食物、纤维乃至油料作物中。有不少

转基因技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然选择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情况”专题调研组6月16日在深圳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原所长黄大窻在调研组同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座谈时做了上述表示。 据了解,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便是其中之一。转基因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花色的步骤

目标花卉与花色之决定及其花色素生合成路径之分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同的是,首先须决定所要改良的花卉作物的种类及欲创造之花色。进而对目标作物色素生合成途径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充分了解,探讨其色素生合成途径之生化或分子层次的缺陷,方能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特定的花色基因,由另

转基因产品的艰难旅途

      对于转基因产品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总体而言,可以分为支持派和反对派两大阵营。支持转基因产品的人士认为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使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减少农药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免遭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

印度新任科技部长:转基因作物科学性尚不明确

  S.贾伊帕尔·雷迪  对于印度目前最热的议题之一 ——转基因(GM)作物,印度新任科技部长S.贾伊帕尔·雷迪似乎持怀疑态度。日前在媒体会议上回应《科学》杂志的提问时,雷迪表示“转基因作物的科学性尚不明确”。  雷迪从英语专业毕业,是一位以雄辩著称的职业政治家。上周一雷迪成为总理曼莫汉·

转基因植物中的筛选基因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是在离体条件下对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进行人为“加工”,并按照人们的意愿重新组合,以改变生物的性状和功能,然后再通过适当的载体将重组DNA转入生物体或细胞内,并使其在生物体内或细胞中表达,从而获得新的生物机能。这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植物一般称为“基因工程植物”。自

转基因工程小鼠落户强磁场中心

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中心引进多种基因工程小鼠。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动物中心日前投入使用, 从美国引进的多种基因工程小鼠也喜迁新居。这标志着强磁场中心肿瘤分子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正式起航。  能稳定遗传且表达外源基因的小鼠即转基因小鼠。目前该动物中心已有超过30个基因工程小

Science:科学家阐述基因工程的新前沿

  人类具有改变自然的能力,而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一个特征,这使得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改变机体的遗传特性此前仅被局限于那些驯化的生物,比如牲畜和庄稼等,然而如今这种改变已经可以扩展到整个生命圈了,当然这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行星范围内进行基因工程,曾经被认为是科幻的东西,而如今我们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