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国)在北京揭牌成立

2010年5月30日下午,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中国)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成为继负责会议管理工作的班加罗尔之后,IAA建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新成立的IAA中国研究中心支持学术研究的管理工作,将聚集世界各国的青年学者,不断推进国际宇航事业发展。今年即年届半百的IAA是最具权威的、非政府的国际宇航学术组织,其1960年8月成立于斯德哥尔摩,总部设在伯尔尼,秘书处设在巴黎。IAA旨在以和平为目的促进宇航科技发展,表彰在宇航科技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与国家科学或工程研究机构合作,推动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阅读全文

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国)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成为继负责会议管理工作的班加罗尔之后,IAA建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新成立的IAA中国研究中心支持学术研究的管理工作,将聚集世界各国的青年学者,不断推进国际宇航事业发展。  IAA主席马德哈万·奈尔博士专门发来视频贺辞,

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国)在北京揭牌成立

  2010年5月30日下午,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中国)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成为继负责会议管理工作的班加罗尔之后,IAA建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新成立的IAA中国研究中心支持学术研究的管理工作,将聚集世界各国的青年学者,不断推进国际宇航事业发展。今年即年届半百的IAA是最具权威

曹晋滨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从11月3日召开的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院士日获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曹晋滨教授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基础学部通讯院士,截止今年,国际宇航科学院共有院士和通讯院士1200余名,中国87人,其中我校(北航)共有5人(另四位分别是宇航学院的戚发轫院士、蔡

18名中国专家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7月2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公布了2018年院士选举结果,全世界105名科学家入选,其中通讯院士47人,正式院士58人。在105名新入选院士中,美国以23人排名第一,中国18人排名第二,俄罗斯15人排名第三。至此,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正式院士和通讯院士总人数达到112人。  中国18位新当

美国宇航局正在考虑为前往火星的宇航员修改DNA

  执行太空探索任务的宇航员通常需要冒着各种常人难以想像的潜在风险,其中包括宇航员在遭受太空辐射时出现癌症的可能性增加。一项新的提案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考虑实际修改火星旅客的DNA的可能性,以使其身体更好地应对太空旅行中的潜在危险。   NASA首席技术专家Douglas

高科技睡袋能有效解决宇航员视力问题

志愿者詹姆斯·莱德纳在高科技睡袋中度过了三个晚上,该睡袋通过将体液吸入下半身来减轻大脑压力。NASA希望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使用这个睡袋来缓解他们在更长的太空任务中通常会遇到的视力问题。图片来源: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宇航员在太空“出差”时可能会面临眼部问题——航天神经眼综合征(SANS),

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举行

    5月29日至30日,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承办的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袁洁:中国航天支撑大国战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65年来,中国航天从白手起家建立“两弹一星”的丰

嫦娥五号团队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最高团队荣誉“劳伦斯团队奖”

10月1日,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阿塞拜疆巴库开幕,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舒马赫等科学家为中国嫦娥五号团队颁发了“劳伦斯团队奖”。嫦娥五号总设计师胡浩等作为团队代表出席颁奖仪式,并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即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欢迎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

因宇航服出现问题俄宇航员提前结束太空行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4.shtm 中新社莫斯科8月17日电 (田冰 刘璟瑶)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7日消息,由于宇航服电源出现问题,俄罗斯宇航员阿尔捷米耶夫提前结束太空行走,已返回国际空间站。 据俄罗斯国家航

国际宇航科学院第二次全球环境影响研讨会举行

  日前,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科院遥感所承办的国际宇航科学院第二次全球环境影响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国际宇航科学院于2009年作出决议,成立全球环境影响研究组(IAA-SGEI),并授权该研究组,对如何利用空间科学与技术解决人类生存环境重大疑难问题进行联合研究。研究组已于2010年5月在遥

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空间科技还有很大的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和利用,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和部门间协作机制等层面的问题。对此,需要携起手来,群策群力,一同解决。”  5月29日至3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IAA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原总经理、国家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杰出团队成就奖

  9月26日,在第58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开幕前夕,在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IAA)举行的年度奖励晚会上,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联合团队获得了2010年度的杰出团队成就奖(The Laurels

刚刚,中国宇航员再次出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8月20日,航天员汤洪波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

欧洲要发射自己的宇航员

据《科学》报道,近日,欧洲航天局22个成员国的部长们在葡萄牙马托西纽什市的一次会议上签署了一份宣言,呼吁优先考虑三项名为“加速器”的紧急举措,旨在应对气候危机、应对自然灾害、保护航天器免受轨道碎片和破坏性空间天气的影响,加快建立“数字孪生地球”计划,以促进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欧洲和整个世界面临

欧洲要发射自己的宇航员

  据《科学》报道,近日,欧洲航天局22个成员国的部长们在葡萄牙马托西纽什市的一次会议上签署了一份宣言,呼吁优先考虑三项名为“加速器”的紧急举措,旨在应对气候危机、应对自然灾害、保护航天器免受轨道碎片和破坏性空间天气的影响,加快建立“数字孪生地球”计划,以促进2050年实现碳中和。  “在欧洲和整个

Cool!宇航级“降温神器”的国产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2/474061.shtm    这是个看上去极不起眼的东西。它只有巴掌大小,掂在手上有些沉。它的造型挺特别,一根细细的金属管像根扁担一样,挑着两头有些粗的金属柱体,其中一头的金属柱体上还接着半截比小拇指略

宇航员也需要转基因食物?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2022年春季会议上提交论文称,他们培育出了一种能生成骨激素从而促进骨骼生长的转基因莴苣,如果宇航员在太空培育出并食用这种莴苣,对他们在执行长期任务期间保持健康大有裨益。  当人们长时间处于太空微重力状态时,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国际空间

失重或让宇航员血液倒流

   在失重状态下会对身体产生奇怪的影响——现在人们发现,失重状态会让人的血液倒流。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  血液循环的变化导致两名宇航员(男性、女性各一名)出现可能致命的小血栓。但幸运的是,受影响的宇航员平安无事。  血液的变化发生在一种叫做左颈内静脉的血管中。当人

美国宇航局重启黑洞观测项目

美国宇航局日前决定重新启动“核分光望远镜阵列”(NuSTAR)项目,以进一步加强对黑洞的观测。 2003年11月,美国宇航局从36个“小探测器飞行任务”方案中,筛选出5个最有科学价值的备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其中包括预计耗资1.32亿美元的NuSTAR项目。2006年,这一项目在即将正式启动时,由

国际宇航大会将首次在非洲举行

  南非天文台9月28日宣布,第62届国际宇航大会将于10月3日至7日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举行,这是该大会首次在非洲举办。   南非天文台国际宇航大会筹委会负责人彼得·马丁内斯说,南非将在这次盛会上展示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和新进展,加强非洲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宇航领域的交流。   南非在非

第69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德国开幕

  第69届国际宇航大会10月1日在德国不来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300多名宇航员、航天机构和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与青年学生等出席。  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让-伊夫·勒加尔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说,全球航天事业已不再是只有少数国家和机构参与,今年的与会人数比上一届大幅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机构和

新研究揭示宇航员太空贫血原因

一项世界首创研究揭示了太空旅行是如何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的,即所谓的“太空贫血”。根据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对14名宇航员在6个月太空任务中红细胞数量变化的分析显示,在太空中,他们体内红细胞会持续被破坏,被破坏的数量比在地球上多54%。    在这项研究之前,太空贫血被认为是宇航员

“生态玻璃”让宇航员吃上新鲜菜

  河北邯郸奥玻集团发明的促进植物生长的“LED转光生态玻璃技术”,可将植物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50%以上,节约能源60%以上,并且减少植物生长病虫害。   这项技术是用转光材料将紫外线中植物生长不需要的光谱屏蔽,只留下植物生长所需要的660纳米波长红光与蓝光,可广泛应用于蔬菜、药材、花卉等植物大

美宇航局海底模拟执行太空任务

两名宇航员、一名海底工程师和一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将会置身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宝瓶座海底实验室,模拟执行太空任务   美国宇航局计划于近期展开一次海底实验,模拟执行太空任务。届时,两名宇航员、一名海底工程师和一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将会置身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海底,模拟执行太空任务,从而检验外

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次数将保持“3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29日在京透露,长征五号遥三火箭计划在2019年7月中下旬完成复飞,遥四火箭将于年底发射嫦娥五号。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继2018年成功书写37次宇航发射纪录后,该集团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2019年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

美食为伴,宇航员表现更优异

 冻干混合虾、南瓜和焖熟紫甘蓝,食用时再加水。这些是加强食物的一些例子。图片来自:NASA 一项研究称,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可以获得强化饮食,包含相比标准太空食品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水果、蔬菜和鱼,以改善他们的健康和表现。尽管这项研究是在地球上由16名参与者在太空飞行模拟舱中进行的,这些发现或能

NASA将在太空为宇航员种蔬菜

   这是人类自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的一个梦想,无论你叫它“太空农场”还是“宇宙农业基地”,现在都要成为现实了。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9月11日消息称,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提供太空种植的可食用蔬菜,这一太空植物种植计划首批将栽培6株莴苣

美国宇航局研发新型节省燃料飞机

美国宇航局日前研发出一种飞翼式飞机,如果配合使用一款叫做“超高旁路率引擎”的超高效发动机,将可节约50%的燃料。 目前几乎所有现役飞机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管翼设计,与之相比,科学家认为无尾翼的飞翼式飞机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早在1910年雨果?容克斯(Hugo Junkers)就发明了无

空间站菌株威胁宇航员健康

  目前,科学家发现在国际空间站存在的肠杆菌菌株,与一些医院环境中发现的机会主义感染微生物十分相似。虽然国际空间站发现的肠杆菌对人类并没有致病性,但是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太空任务中应当研究这些菌株,便于分析未来太空任务对宇航员健康潜在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医学委员会微生物学》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