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第12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京开幕

6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承办的第12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京开幕,来自中、法、英、德、俄、希腊、保加利亚、美、日、韩等国家的科技史专家齐集一堂。 据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廖育群透露,本届会议共为期5天,共收到论文90篇,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柯俊、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教授程贞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资深所长Roshdi Rashed等在内的15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与会,将围绕“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主题,就“科技的跨文化传播与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典籍研究”、“世界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议题进行探讨。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钝进行了题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三十年”的特邀报告,回顾了学会30年的成长历程,并呼吁学界同仁为推动中国科技史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史会议是中国科学......阅读全文

杨卫平:缺乏科学精神是缺少科学大师重要原因

  当宗教接受理性的时候,科学就没有了最后的思想羁绊,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来源于思想的自由。  对功利的追求在多数情况下会削弱对真理的热爱;对功利的追求会诱惑我们减少必要的认知成本,进而损害理性实证的复杂过程;对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们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从于权威和权贵;最后,对功利的追求必

庆承瑞:全球变暖与反变暖之争和病态科学

  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无可置疑的权威结论,还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为什么这一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科学问题,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  近年来有关温室气体,特别是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理论,

乔瑟琳·贝尔:被诺奖遗忘的天文玫瑰

  贝尔错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戏剧性经历,成为了科学史上经常被人提及的争议性事件。又到十月“诺奖季”,全球科学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贝尔的故事此时听来,不失为理解诺奖的“另一扇窗口”。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Jocelyn Bell Burnell)   穿着同一件

重大科研仪器研发的现状与困境

重大科研仪器研发的现状与困境1、李侠 2、缪秋民 3、吕慧云(1、2、3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  摘要: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施行近20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导致项目执行效果不理想,如半截子项目与钓鱼工程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

路甬祥:创新不是两张皮

国家需求与科学家兴趣要衔接得天衣无缝,融为一体 新建所应重视两个结合:科学家的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关键技术突破与系统集成、工程化相结合。这应成为新建所更加重视和努力的方向。 7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科学院新建研究所人才交流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就中科院

那些“跑偏”了的生物研究,却惊艳了世界

  搞科研有时候就好像拍电影,你作为导演(实验狗),穿上马甲(白大褂),敲定了剧本(实验方案),找好了各路演员(实验试剂、仪器、打杂的师弟……),来到片场(实验室),一声令下电影开拍!(实验开动!),就等着票房大卖(问鼎SCI)了。  这时候突然出现个别"演员"(过期的实验试剂、

世界最大夜空图公布 总像素超1万亿

科学家于11日公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夜空图,所呈现的细节超过以往任何图片。北银冠合成图。南银冠合成图。朴次茅斯大学的丹尼尔·托马斯博士。  北京时间1月12日消息,11日,科学家公布了迄今为止的最大夜空图,用前所未有的细节呈现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宇宙。公众可以免费获取这幅夜空图,它也因此被

科技人才“大龄化”忧思:或影响科研产出效率

  美国近4年投入到基础科研的资金,大部分资金没有分配到年轻科学家手中,而是流入到年龄更大的科学家口袋里。这并非特有现象,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有表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在30岁之前还没能有所成就,那么他就再也不会有成就了。这是为了说明,很多早期的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创造最佳年

论文的“唯”和“不唯”:谁要“唯”,谁“不要唯”

   如何才能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下,赢得中国科技国际话语权和中文期刊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许把握好各自的定位,坚持质量第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中国人见面寒暄常说“你吃饭了吗?”因为民以食为天,寒暄语体现了“有饭吃”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学术界,大家常用的寒暄变成了“最近发论文了吗”。如果发

科研领域“××之父”称呼是否有滥用之嫌

  长期以来,一些科学家被冠以“××之父”的称号,以凸显其在某个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然而,作为对科学家个人贡献的一种评判方式,这一称呼是否严谨?它为何会常常伴随着诸多争议?科学共同体内部又是如何评判和看待“××之父”的?如今满眼的“××之父”称呼是否有滥用之嫌?这些都是“××之父”一称背后

“从娃娃抓起”,培养顶尖数学家

无须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学生也可入学……连日来,清华大学新近发布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备受关注。一个个关键词冲撞眼球,计划被不少人视作“不设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养特区”,由此引发了众多讨论:这个特殊的“特区”要培养什么人?怎么招怎么教?指向的又是当前教育的哪块短板? 在国际著名

王晓东谈诺奖:我们来了,我们还会经常再来

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人活着,最困惑的无外乎“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两大问题。有宗教情结的朋友这时会指出,答案在他们那里、而不在科学中。因为科学有局限。  而我则会说:“其实,我们科学界也有实实在在的答案。我们不光能对这两个问题给出解释,还知道你来这儿干什么。”答案就在我们现代生

胡乔木与《科学简讯》

  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是在政务院文教委员会领导下工作,从党的系统来说,即由文委党组即中宣部党组领导。胡乔木先后担任中宣部的秘书长、常务副部长等职,因此,中科院党组经常向其汇报请示,所以他也被人称为“代理科学院副院长”、“代理院长”。作为主管宣传的领导,胡乔木十分重视科学院的宣传工作,如在1951年

林炳承:精准把握前沿研究方向的战略型科学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总是要留一点东西给社会的,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更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勇于担当,富有为国家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基本素质。  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的推动,我国对色谱学科的需求空前旺盛,色谱因而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有这样一位中国科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访问自然科学史所

  7月14日下午,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Adama SAMASSEKOU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等陪同下,访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鲁大龙秘书长等

科普书需要多样性生态

  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引进版科普还是原创科普,较之以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久前,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结果揭晓,共有50部科普作品上榜。从本次获奖的名单来看,大部分国内原创的科普图书以说教的方式来传递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品种较为单一,有的从名称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给中国五大警示

  2015年10月5日,因在青蒿素研究中贡献卓著,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疟疾威力有多大?有医史学家说:“罗马亡于疟疾,明朝亡于鼠疫。”(范行准在《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  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意

专家解读菲莱:创造空间科学多个“首次”

   近日,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热映之际,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完成现实版的“穿越”。  11月12日,“罗塞塔”彗星轨道飞行器从22.5千米的高空释放下“菲莱”。不幸的是,它落到了阳光不够充足的阴影中,无法为电池充电。

颜宁:我一直在琢磨学术圈到底有没有自净功能?

  颜宁:我一直在琢磨学术圈到底有没有自净功能?  我一直在琢磨学术圈到底有没有自净功能?从比较超脱的角度、很长的时间维度而言是有的,那就是假的错的滥竽充数的工作早晚会被淘汰掉,所以我总是用【大浪淘沙】来形容科研成果,真正能记入科学史的工作毕竟凤毛麟角。  对于个体科技工作者而言,如果追求的是自己的

韩春雨事件提示:谨慎看待科研结果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描述NgAgo(格氏嗜盐碱杆菌的核酸内切酶)编辑基因有效,而且与Cas9-sgRNA在切割哺乳动物基因组DYRK1A位点的效率上可以媲美。  但是,此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未能

眭平:科学创新需要“博学”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治学的几个主要层次。“博学”须广泛涉猎,兼容并包,以达博大精深的境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博学是创新的基础,越过博学阶段,为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不仅要有

科学发现有规律可循吗?

  (原文图11)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蔡曙山,2013)   科学发现有无规律可循?这一直是一个令科学家着迷和不断进行研究探索的重大问题。最近一项研究提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包括溯因方法、归纳方法、类比和隐喻方法,这3 类方法在科学发现中被用来寻找和提出假说;而演绎推理则用来验证假说。研究

自然科学史所举行第三期青年学术沙龙

  6月7日上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第三期青年学术沙龙在510会议室举行。本所副研究员熊卫民作了题为“毛泽东时代的公共政策:以1950年代的消灭麻雀运动为例”的学术报告。沙龙由所内青年研究员郭金海主持。  熊卫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科学史、教育史。他特别关注毛泽东时代的科学与政治、科学

方舟子:科学讨论中的假设与求证

  近年来胡适在国内很时髦,虽然那些捧他的人有的并没有读过几篇他的文章。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句名言,一般人都知道。胡适本来是用它来归纳清儒的考据方法,在1928年发表的《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一文中,他进一步把它当成科学方法:“科学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

让转基因论争回归科学轨道 依据客观的标准和数据

  科学是在论争中前进的,应在科学的轨道上秉持理性的态度,依据客观的标准和数据展开探讨  转基因安全之争始终未解。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国内,对于转基因农产品,专家和民众的看法截然不同。  育种专家列举转基因的诸多好处和产品的安全性,而民众和媒体严重质疑,认为转基因产品既是非天然的,那就是危险的,甚

杨振宁:对中国科学家贡献的记载工作“一塌糊涂”

  “我一直觉得20世纪、21世纪科学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各个领域发展空前活跃,而且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命运。但是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各种分析、介绍和记载工作做得非常、非常之不够。”9月22日,“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4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

韩春雨事件提示:谨慎看待科研结果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描述NgAgo(格氏嗜盐碱杆菌的核酸内切酶)编辑基因有效,而且与Cas9-sgRNA在切割哺乳动物基因组DYRK1A位点的效率上可以媲美。  但是,此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未能

王作跃:当代美国科教政策的变迁 从卫星危机到“9·11”

编者按:美国在二战后,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然而,其科教的发展却有许多曲折,无论是和苏联冷战期间的卫星危机,还是冷战后“9·11”事件的发生,以及中印经济的强劲复苏,都对美国制定其科教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作跃以时间为主线,将美国的政策变迁与重大国际事件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的科技教育的发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高福:释放创造力解决“卡脖子”与“卡脑子”问题

  《院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强调“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性。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我们注意到,您最近主持翻译了《创造力危机——重塑科学以释放潜能》一书,这本书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