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国科研经费分配走势

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2007年的预算案中,布什政府计划将NIH的预算削减2.79亿美元,但众议院委员会通过的拨款议案和参议院支出委员会批准的配套措施却让NIH的预算增加了10亿美元。虽然3.5%的增加量只相当于NIH要求的一半,但这已经让忧心忡忡的NIH有苦尽甘来的感觉。NIH在 2007年的预算将达到299亿美元,参议院的议案比众议院批准的数目高出2.5亿美元。 即使少量的预算增加也会导致整个预算超出白宫的极限,但白宫可能会接受这一决定。然而,有关允许用联邦经费资助培育干细胞系的议案则可能遭到布什的否决。美国实验生物学联盟的立法机构联席会议......阅读全文

徐显明: 大学不是官府, 请把尊严和权威还给教师

  【导读】中国需要建立怎样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数十年之后再次提出这一问题,似乎多余,却又十分切要。在这篇《大学理念论纲》中,作者目睹中国大学世俗化、功利化、工具化、行政化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大学理当遵循的十条规律,其中着重论及:大学的权威不以管理者为代表,而以知识贡献者为代表。谁能创新知识

高校“贫富差距”巨大 清华年支出超百亿

   “这篇文章如此火爆是我们没想到的。”  今年8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经费的预决算情况。某国内网站针对这些数字进行了一个排行,发现高校的贫富分化“有点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年度经费超百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在年度收入上,四校均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用人才激活创新机制

十年,对于不少人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对于北生所,则是沧海桑田。十年,这块被誉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研究所,展现出一幅生命科学领域的壮伟蓝图。 在建立之初,北生所便担负特殊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机制。自此,北生人兢兢业业,在短短十

国家将启动40亿元重大专项砸向流感

  不论防控甲型H1N1流感偏重公共卫生还是基础科研,也不论流感防治重大专项如何立项,各受访人士均表示,国家防控资金的透明使用、公平竞争和合理分配都是重中之重。   2009年5月20日,媒体报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确诊的感染者突破1万人。   与此同时,一场事关40亿元资金的防治流感重

《科学新闻》:40亿砸向流感重大专项

  2009年5月20日,媒体报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确诊的感染者突破1万人。   与此同时,一场事关40亿元资金的防治流感重大国家专项的论证会也在北京某宾馆紧急进行中,专项何时发布,不得而知。   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投入50亿元防控甲型H1

程曼诗:科研经费真的是块“唐僧肉”?

  近些年,一批诸如广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系统科研单位频发贪腐,引发各方对科技经费投入方式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过去数年间,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1月5日《中国企业报》)  根据财政部统计:近8年来,我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已经接近3万亿元。科技部部长万

财政部详解科研经费松绑:部分可自主调剂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那么,“松绑”的尺度有多大,能否解决资金管理过细过死的问题?“激励”的力度有多大,能否充分体现对人的重视和支持?8月10日,就社会关注的相关热

一个卓越的国家实验室如何运行

   编者按:我们今天刊发一位中国学者在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见闻。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国家最高科研力量的“国家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在中国科学界,国家实验室建

构建生命科学领域宏伟蓝图 打造科技改革试验田新坐标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纪实  王晓东(右三)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疗各种程序性坏死相关疾病  邵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败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大楼外景  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李四光、周培源……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这些科

创新驱动中国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7月17日,习近平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实验室了解科研人员利用同步辐射装置开展科研的情况。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广东、河北、湖北、辽宁、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论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将“课堂”搬到红墙外,在中关村“顶层设计”推动创新驱

展望2014:大国科研有何新亮点

  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依旧面临增长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大经济体并未放松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来开发新市场、创造新需求、寻找新增长点、带动稳定复苏已成为共识。进入2014年,全球科研大国的钱会投向哪里?各科研“国家队”又有哪些引人注目的新项目?   美国:“脑计划”进入快车道   美国

财政部详解科研经费松绑:部分可自主调剂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那么,“松绑”的尺度有多大,能否解决资金管理过细过死的问题?“激励”的力度有多大,能否充分体现对人的重视和支持?8月10日,就社会关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政策解读会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6月26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发起主办的“‘十三五’科技政策解读会”在长春召开。会议邀请了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进行政策解读,科学仪器生产企业、核心零配件生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吴学梯就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相关的政策解

杨卫:大学要实现学科个性化发展

  一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高校国际科技论文占全国总数的82.92%,国际合作论文占79.10%,科技论文占比65.37%,发明专利占比23.86%。  很显然,在各项科技政策的演变推动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正在持续加强。但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看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中国大学的科技创

拨款增加让科研机构普遍更“壕”

   美国总统曾提议取消NASA的宽视场红外测量望远镜(WFIRST),而国会支持这一项目。  图片来源:《科学》杂志官网  今日视点  据路透社近日报道,美国国会23日投票通过了总额为1.3万亿美元的预算案——2018年综合支出法案。尽管其姗姗来迟,但给美国科学家带来了很多好消息。法案连续两年拒绝

《泰晤士报》诺贝尔奖得主访谈

  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在科学、医学、经济学领域里共诞生了近700位诺奖得主,其中的235位仍活跃在当今各科学研究领域中。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一份对50位诺奖得主的访谈调查报告《Do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The THE/Lindau Nobel La

华盛顿邮报:中国机遇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国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月20日报道,中国的机遇吸引科学家回国。 盛慧珍(音)是外国移民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典型。在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她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找到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博士后研究员。她拿到了绿卡,在马里兰买了房子,并一路晋升为访问学者和高级研究员,最后成为一名终身聘用的科学家

《科学新闻》:“天山”上的科研

  科研人员对于科学的执著和热情,使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阻碍都可以克服,他们坚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进行与地域特色契合的研究。   中石化集团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沙漠的重点探井   张利莉教授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可谓是小有收获:她所承担的“973”预研项目——“新疆连作棉田土壤

英国科学家忧虑政府削减科研经费

  据《科学》网站报道,英国的科研人员对政府可能为减少预算赤字而削减科研经费感到忧心忡忡。经费削减细节将在10月20日政府“综合支出审查报告”中公布。  英国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大臣文思•凯布尔在近日的一次演讲中高度肯定了科学的作用,但他没有透露削减科研经费的细节。他说:“我想我已

日本投入巨额科研资金 收效甚微

    《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社论——《赢家通吃》(Winners take all)对日本的科研资助体系进行了分析。文章称,在日本,科研竞争相对比较缺乏,而增加科研竞争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   在日本社会中,人们都非常强调个人的忠诚,而大学谱系又往往类

NSF公布国外势力影响报告 更多美国本土学者违规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自然基金(NSF)首次披露了基于科研诚信以及对国外势力影响基础科研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两年,因研究人员未能披露与国外的联系,有16-20个NSF项目的资助被重新分配资金、暂停或终止资助。在这些被调查的案件中,只有2个案件与中国没有关系,尽管被调查的科学家大多数是美国公

王晓东:合理的评价机制比给钱更重要

  中国应该把领军式科学家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很少见诸媒体的科研机构,这与所长王晓东低调的办事风格相关,也似乎与他“不能不考虑自己所透出的信息被传出之后给研究所带来的后果,很多事情只能到我为止”的观点更有关联。   4月7日,在苏州参加冷泉港亚洲首次会议“沃森癌症研讨会

Nature母公司:如何判断科研成果的价值?

Nature母公司:如何判断科研成果的价值?   2014年10月22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携手《自然》杂志母公司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集团举办的2014科研评估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上图为研讨会现场,从左至右:菲利普•坎贝尔博士,《自然》总编辑;沈文庆博士

Nature:如何战胜老年痴呆?有三点需要强调

  阿尔兹海默症(AD),一个让全球科学家都为之头疼、叹息的疾病。  目前的研究、医疗水平没有办法预防和治愈它,甚至于我们没有办法减缓它的恶化。作为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神经衰退性疾病,AD威胁着全球超4400万例患者的健康和生命。2050年患者数量预估将上涨至13,500万例,这无疑意味着超万亿的

美国会提案:增加千亿科研经费以应对中国

图源:pixabay.com  导语:  为了应对中国竞争力增加,美国国会立法,改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使之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基金会,四年内经费增加四倍,五年注资增加一千亿美元。这是美国迄今少有的不是靠耍赖皮来应对中国崛起的措施之一,我们中国应该欢迎各国加强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据5月

暴利的SCI产业 缘何让无数科研人员为之打工?

制图:Dom McKenzie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很难找到像学术出版一样匪夷所思的行业:无数科研人员为之免费供稿、审稿,却还要花钱看论文;来自政府资助的科研经费没有让科研人员成为高收入群体,却给出版商带来胜过苹果、谷歌的收益率;订阅费用压得预算喘不过气,高校却不敢不买;同类期刊多如牛毛看似竞争激烈,收

美国NIH“排华”行动继续发酵,称要解雇部分涉事科学家

  4月11日,美国现任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表示,未来一两周部分美国大学将宣布他们采取阻止外国政府不当地利用NIH资助研究的措施,柯林斯建议解雇其中一些研究人员。事实上,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都是华裔科学家。美国期刊Science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报道。NI

财政科技计划体系迎"大手术" 科技项目管理有能者居之

  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方案》),已经批准,即将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认为,科研经费投入是个十分慎重的问题,科研项目交由专业平台统筹管理是

英国脱欧了,经费可能没了,生物医药界大佬集体吐槽

  上周五(6月24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结果出炉:脱欧派以占52%的选票胜出,引发全球金融震荡。这次脱欧的意义“不小于一场革命”,是对政治、经济等方面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  英国脱欧的直接起因主要有三点:(1)欧盟要英国按GDP比例缴纳会费,但是最近几年来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西方国家经

《科学新闻》:“985”“211”停招之后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中国高教界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中国政府先后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斥巨资支持一批高校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冲击,其中大部分高校都属于研究型大学。   如今,在“211工程”实施16年,“985工程”实施13年之后,两个工程都停止接纳新进。这是今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