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施一公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饶毅施一公 编者按: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近日,两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此文英文版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饶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院长 施一公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院长 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最乐观的科学家们的......阅读全文

中国科研论文泡沫被施一公和饶毅无情地刺破!

施一公眼中的饶毅  目前相比施一公的社会影响力,饶毅似乎不能再与其相比,作为同时以美国著名高校终身教授回国发展的两位科研大咖,在美国就有很多的交集,对于饶毅的为人,施一公却是非常的敬佩,虽然施一公和饶毅的性格完全不同,甚至施一公对于饶毅的某些极端的做法并不认同,但是肯定饶毅绝对不是背后搬弄是非的人,

饶毅:科研需去除“夹着尾巴”文化

  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院长、现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的饶毅,他的行为一直被广受关注——放弃了国外20多年的生活、工作,来到中国投身科研领域,经历过美国和中国的两种科研体制,对于他来说,所承受的不仅仅是体制带给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所处环境之下的感受。  对饶毅来讲,回国后到底是一个

施一公-饶毅:经费分配体制该改了

  ●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目前正是中国打破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良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

-施一公:饶毅其人其事

  序言: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为人

施一公与南开师生交流科研心得

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来到南开大学,与学校师生面对面,授课交流谈心得。施一公在讲课中 宗琪琪摄“其实同学们可能没有想到,我景仰南开大学已久,但今天是第一次到南开大学。刚来南开校园,就能够跟本科生做这样的交流,真的是很高兴。”施一公将此次授课主题定为“生命之美 结构之绚”,通过

饶毅:改革敢担当-科研求趣味

  2007年,饶毅回国,成为北大首位全球公开招聘的院长。2013年,饶毅主动卸任生科院院长,“尽其心,以事天”是饶毅的卸任辞。对于饶毅,公众更熟悉的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在饶毅看来,“担任行政职务要敢于公正做事;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自己的风格品位”。  “温和的改革派”、“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有担当

饶毅施一公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饶毅施一公  编者按: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近日,两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

饶毅落选院士-施一公表示“不理解”

  昨日(8月1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初步候选人共有145位。而5月首次公示候选人名单中,共公示了314人,即半数以上的人已被淘汰。  此次公布的“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显示,145位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

施一公:哪怕再忙,也要保证50%的科研时间

今年48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  他是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他除了“一身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

王志珍饶毅施一公梅永红建言科技体制改革

  采访对象   王志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饶 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施一公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梅永红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   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

对话北大教授饶毅:科研经费不是福利

  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生物学家,是北京大学教授;对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他一直保持冷静关注,也是一个经常提出批评建议的建设者。《北京大学校报》评论他是最有趣的科学家、坚定的改革者。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他曾致信《自然》杂志,督促他们因不严谨的报道向中国运动员叶诗文道歉。最近,他

施一公眼中的饶毅,亦兄亦友

  施一公:君子饶毅  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

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

  日前,在由第二军医大学等举办的第九届全军器官移植学术大会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向记者表示,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前沿的科学研究不可预测。因此,未来总会让各种详细的预测显得很傻,“实验是唯一的出路”。   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施一公认为, 技术、问题与体系,是做好科学研究的三大要素。技

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

  日前,在由第二军医大学等举办的第九届全军器官移植学术大会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向记者表示,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前沿的科学研究不可预测。因此,未来总会让各种详细的预测显得很傻,“实验是唯一的出路”。  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施一公认为, 技术、问题与体系,是做好科学研究的三大要素。技术是

施一公院士:很多教授忙于应酬没空做科研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现在的科研机构、大学里,教授、研究员根本没有时间做科研,没有教书育人,很多时间忙于应付,忙于应付一顿顿请客。—— 施一公  8日上午,在河南人大代表团的“开放日”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第一个发言,

施一公-饶毅: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而不是国内标准 本文的两位作者是在各自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海外青年学者。带着拳拳报国之心,如今他们全身心地回到国内;带着对中国强盛的热切期盼,他们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自己并不“专业”的领域。在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任教的经历,使他们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创

施一公:希望河南能成为教育和科研大省

   谈论教育,寄语河南……3月9日晚,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接受省内媒体采访。  施一公建议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他说,他有一个梦想,河南要创建一批一流大学。也许5年之后,这些大学变成中国知名的大学;10年之后,

美杂志质疑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科技部反驳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11月8日表示,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科技部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今年9月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讨论目前中国科

饶毅施一公: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完善体制的目标是鼓励创新和更好地培养人才,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纵观世界科教历史,年

施一公:公布另类评价制度-引导科研人员进行原创探索

  10月22日,在2020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公布了西湖大学的终身副教授评价标准:  他指出,西湖大学看的不是文章的篇数、引用率等数据,而是让教师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我的贡献在我的领域里有多重要,如果离开我的贡献,这个领域会不会出现一个无法愈

梦想与世俗不可调和-施一公为什么选择科研之路

  “科学男神”施一公,几乎每年都要回一次故乡河南。今年回故乡,最有意义的是6月9日晚与河南农业大学师生分享的一次科学盛宴。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问他“理想与现实的挣扎、梦想和世俗的不可调和”。他说,“这其实是个大问题,涉及到目前普遍存在的科研浮躁心态”。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你可以被打鸡血,听一次

施一公:清华大学将开展结核病等科研攻关

  4月26日,在“2012清华—杨森公共健康日”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表示,清华大学将在结核病等传染病领域展开科研攻关,并有望在结核病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施一公说,清华大学已建立了106个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独立实验室,在结核病等生物医学、生命科学领域展开攻关。4月26

梦想与世俗不可调和-施一公为什么选择科研之路

“科学男神”施一公,几乎每年都要回一次故乡河南。今年回故乡,最有意义的是6月9日晚与河南农业大学师生分享的一次科学盛宴。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问他“理想与现实的挣扎、梦想和世俗的不可调和”。他说,“这其实是个大问题,涉及到目前普遍存在的科研浮躁心态”。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你可以被打鸡血,听

两位学者联合呼吁打破科研经费分配潜规则

  现在正是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京华时报讯“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

施一公:经得起推敲的理想主义者

  “人活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让自己内心最深处得到安宁与满足。中国还有很多东西亟待改进,我今年43岁,正可以全力以赴地做些事,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施一公,43岁,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科研资助体制改革:要管好“钱”更要尊重“人”

   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下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提出,将建立统一的科技资助平台,改变科研经费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相关细则正在进一步制定中。我国科研资助体系中多头投入、科技资源“碎片化”是一个比较有共识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

-饶毅:科研经费大项目指南是怎么立项的

  制度和自律,相辅相成。但是如果毫无自律,制度作用很小,而有些制度,无论如何自律,都无济于事。本文以科学大项目的经费指南制定过程,说明自律为什么不能纠正制度的错误,只有改变才能起作用。  科学经费大项目,是指经费上千万以上的项目,这些不一定是大科学,大科学是指需要很多人协同参与的项目,如曼哈顿工程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饶毅:为什么方舟子不能准确评论施一公的成就

  方舟子近日发表文章,批评施一公所获的一个奖。  实际上,方舟子擅长的是看见底线是否被突破、可以发现一些造假,但没有评价科学的能力和水平。既不能评价物理学家潘建伟,也缺乏评价生物学家施一公的能力和水平。  简而言之:在科学的山下,看得见山下的问题,看不见山上的高低。  直白地讲:评价科学成就的高度

纠偏“帽子文化”:回归科研本身

   文继荣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14年后,他于2013年回归高校。他坦言,之所以重返学术圈,和获得“千人计划”这顶“帽子”有很大关系。“有了它,在高校开展学术研究会比较顺利。”  然而,他同时也看到,周围的很多年轻人受到了“帽子文化”的伤害。虽然